资源简介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基;农耕经济与传统科技发展到顶峰;特色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君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关系从开放走向封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国在全球经济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美洲高产农作物也在这个时期传入;从积极和平的往来转变为闭关自守和反侵略斗争。大概念整合单元【古今联系】明清时期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规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中华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封建制度已然无法应对民族危机;闭关自守只会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封建王朝无法跳出治乱兴衰的周期律。知识梳理知识点1 明朝的建立 明朝皇权的强化(6年1考) 八股取士 李自成起义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军机处 文化专制政策(6年1考) 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 闭关锁国政策(6年1考)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素养提升】1. 明朝的建立:1368年, 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2. 明朝皇权的强化(6年1考) 八股取士3. 李自成起义4.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5. 军机处·背景:清朝初期,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时设立南书房,抑制满洲贵族权力。·设立: 年间设立,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目的: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皇权。·职责: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特点: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影响: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进一步强化。6. 文化专制政策(6年1考)措施 (1)大兴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2)文化专制政策:提倡 ,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收缴并销毁认为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影响(2019.7) (1)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2)许多珍贵书籍被查禁和销毁,给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巨大损失7. 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表现:官场、军队贪腐;官僚机构臃肿,皇帝花费无度,出现财政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影响:经济衰退,国力虚弱,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8. 闭关锁国政策(6年1考)素养提升◆初步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唯物史观)材料 明朝以后的中国并没有像欧洲主要国家那样步入近代化发展阶段。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核构筑的统治秩序阻碍了社会结构的更新和变革。正当晚明社会亟须寻求突破之际,明末农民战争爆发了。清军入关以后,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新建立,它打破了正在起步的中国近代化进程,使中国重新回到传统统治体系中,失去了蜕变的机会。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潮流相违背,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认识明末、清中叶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表现1:明朝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清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农民破产,变成地主的佃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地租。表现2:康雍乾时期,人口增长过快,直接造成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规模流迁,严重冲击着社会旧有的制度和统治。表现3:明中期以来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以及清初的战乱,使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良好势头受到巨大打击。表现4: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盲目自大,不愿意与外国交流。——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历史》设问:根据上述内容,概括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危机带来的影响。危机: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压力和社会矛盾尖锐;社会转型失败;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影响:内部和外部危机日益积累,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知识点2 明朝经济的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6年1考)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素养提升】1. 明朝经济的发展·农业:引进原产于 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手工业:南北方出现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商业:商品经济活跃, 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晋商、徽商等 。素养提升◆初步认识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素养思维链条1】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知识点2)→客观存在的社会有利环境是什么;实施了哪些举措,创造了哪些条件支持经济发展【素养思维链条2】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知识点2)→内因(中国方面);外因(中国和世界的相互联系)内因: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营造了相对安定的社会政治局面;统治者推行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生产的措施等。外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经济成为全球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一环。知识点3 戚继光抗倭(6年1考)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2022年版课标: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1.·条件:(1)国力强盛:15世纪初,明朝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对外政策:明初,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关系。(3)技术先进:造船技术提高,航海技术先进。(4)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明成祖的支持。·目的:(1)政治目的(主要):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2)经济目的: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概况:1405—1433年, 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红海沿岸。·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次数多、到达国家和地区多。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要点信息:起点刘家港、穿越马六甲海峡、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路线特点:路线长、航行范围广、主要到达亚非地区·影响:(1)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 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2)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2023年印次删除),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2. 戚继光抗倭(6年1考)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戚继光抗倭(2019.6) 概况 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先后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性质 反侵略战争意义 巩固了东南海防,保障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评价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背景 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概况 (1)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 (2)1573年,葡萄牙殖民者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知识点4 郑成功收复台湾(6年1考)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6年1考)巩固西北边疆 东北边疆的巩固 东南边疆的巩固 清朝的疆域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1. 郑成功收复台湾(6年1考)·概况:1661年,郑成功率军抵达台湾岛南部,迫使赤崁城荷军投降。 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意义:(1)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维护了祖国统一。(2019.6)(2)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人物评价:(1)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了荷兰的殖民侵略,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郑成功经营台湾,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2.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概况: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 ,隶属福建省; 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3. 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6年1考)·册封达赖和班禅:(1)1653年, 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达赖喇嘛”的封号。(2)1713年, 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年间),清朝设置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设立噶厦:1751年(乾隆年间),设立 ,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颁布法规:1793年(乾隆年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对外交往(2023年印次)等事务;乾隆帝时确立了 制度。·金瓶掣签: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书写名签,由驻藏大臣封签,放入金瓶中。再由另一名驻藏大臣摇动金瓶,掣出一签,结果得到皇帝批准后才能生效。4. 巩固西北边疆康熙时期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时期 (1)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军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2)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3)驻扎军队: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4)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5. 东北边疆的巩固(1)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战败。(2) 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从法律上肯定了 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6. 东南边疆的巩固(1)明朝初期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朝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众多古今中外的地图均标绘钓鱼岛属于中国。(2)清朝沿袭明朝的制度,在海南设立琼州府,将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7. 清朝的疆域清朝疆域图(1820年) 要点信息:都城京师(今北京)、伊犁、库页岛、钓鱼岛疆域范围:清朝前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拓展设问】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打击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基础。知识点5 《本草纲目》(6年1考) 《天工开物》(6年1考) 《农政全书》(6年1考)《几何原本》(6年1考) 明长城 北京城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1. 《本草纲目》(6年1考) 《天工开物》(6年1考) 《农政全书》(6年1考) 《几何原本》(6年1考)著作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几何原本》作者 明代医药学家 (2022.8) 明代科学家 明代科学家 (2021.8) 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著作内容 书中收录众多药方,并附有药物形态图;分类记载药物,详细介绍其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总结了前人的几何知识和研究成果,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的数学体系的最早典范影响/地位 (1)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广为流传,还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 ” 是明代末年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 巨著 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特点 集大成或总结性;继承与创新;吸收外国科技成果[2024.31(3)]2. 明长城·概况:东起 边、西至 ,总长万余里。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将驻军与屯田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特点:长城修建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影响:处于北方 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长城精神: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明长城示意图分布特点: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大致呈东西走向3. 北京城·概况:1406—1420年(明成祖时期),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1421年, 迁都北京。·构成: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核心是宫城,即 ,今称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纵横学史新趋势 小切口综合 都城布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苏州2022.25)·根据上述内容,归纳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共性,分析其体现的共同理念。共性:都有一条中轴线,重要建筑对称展开;秩序井然。共同理念:等级分明,礼制严谨;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知识点6 明朝的小说和艺术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1. 明朝的小说和艺术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概况 作者 ,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 》。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地位 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水浒传》 作者 ,成书于元末明初。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用白话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 作者吴承恩,出现于明代中期,是一部富于 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戏曲 明代后期汤显祖的代表作《 》,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书画艺术 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文学艺术特点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发展与市民文化相结合2. 《红楼梦》·作者: 著(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 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思想: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了 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艺术性: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生动而精练,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地位: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3. 昆曲:又称 、昆腔,明朝万历末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清中期以后,昆曲走向衰落。代表作有清朝前期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4. 京剧随堂练1. 明朝中后期,以万里海疆为对象,明人绘制了《全海图注》《沿海山沙图》《万里海图》等众多海防图,流传至今的就有十多种。这表明,当时( )A. 造船技术发达 B. 海防意识增强 C. 海外贸易兴盛 D. 远洋航行开启2. 甘肃省甘谷县的元代壁画《唐僧取经归来图》中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的形象。据此推知,吴承恩的《西游记》( )《唐僧取经归来图》(局部)A. 吸收了前代艺术成果B. 再现了元杂剧的兴盛C. 描写了社会现实生活D. 反映了封建社会衰亡3. 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边远地区往往处于劣势,清代科举实行按各省分配定额录取的制度,以体现对边远地区的照顾。这一举措( )A. 导致了科举僵化 B. 有利于巩固统一C. 加速了人口增长 D. 造成了冗官现象4. 明代一位医药学家常年在各地实地观察、采集各种药物,还收集了大量药方,最终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这位医药学家是( )A. 徐光启 B. 李时珍 C. 宋应星 D. 徐霞客5.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乾隆帝密谕沿海督抚:“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驭……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这表明,乾隆帝( )A. 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B. 改变闭关锁国政策C. 具有一定防范意识 D. 意图建立近代海军6. 据统计,明代平民出身的进士约占总数50%,清代则减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则由明代的50%,升至清代的62.8%。由此可见,自明至清( )A. 科举取士难度降低 B. 平民向上流动变难C. 父祖身份无关紧要 D. 社会等级差别缩小7. (2021省卷8题)徐光启突破了狭隘的文化优越感,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会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据此可知,徐光启( )A. 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B. 反对“以夷制夷”策略C. 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D. 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8. (2021省卷10题)18世纪20年代,法国人皮埃尔对中国靠什么供养如此之多的人口感到好奇,结果发现诀窍在于给耕地合理施肥,翻耕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季节播种,将谷物与其他作物间作。在他看来,“诀窍”是( )A. 政治开明社会安定 B. 中国农业精耕细作C. 政府大力扶持农业 D.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9. 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反映了明初( )A. 君主专制加强 B. 科举制度完善C. 儒家地位提升 D. 图书出版发达10. 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 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B. 文化的碰撞与交流C.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外交的开放与危机11. 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A. 思想专制加强 B. 传统文化衰落 C. 八股取士盛行 D. 儒家地位提高12. [2024省卷31(3)题,4分]材料三 下表是明清时期编撰的部分科技类图书信息。书名 作(译)者 简介《天工开物》 宋应星 全面总结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后传到国外,被译为日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收录了《本草纲目》未载的多种药物,以及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几何原本》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 译自古希腊数学著作,“点”“线”“三角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科技类图书的新特点。13. (2024广州26题,12分)17、18世纪的中国和法国共同绘就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彩篇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88年是中法两国正式交往的开启之年。紫禁城和凡尔赛宫是17、18世纪中法两国交往的见证地。紫禁城中有大量直接从法国订购的玻璃制品,还有法国数学家白晋等为康熙皇帝学习数学而编译的满文版《几何原本》等书籍。凡尔赛宫有景德镇出品的印着法国王室标志的日常用具和大量来自中国的工艺品,诸多法国王室成员成为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等材料二 1688年,白晋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来到北京,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并得到任用。1693年,康熙皇帝派白晋携带赠送给路易十四的珍贵书籍回法国,并延聘学者来华。1699年,白晋率领十名数学家返回北京,并带来路易十四回赠的名贵雕刻。白晋除了在紫禁城传授科学知识外,还将《易经》等中国哲学典籍介绍到法国。1730年,白晋卒于北京。——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中法两国交往的特点。(4分)(2)白晋在华30余年,假如他要著书向法国读者介绍当时的中国盛世,请为该书籍命名并设计简单的目录。(可参照但不必拘泥于示例)(8分)【示例】书名: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目录:第一章 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第二章 铁器时代的经济大发展第三章 大变革时代的多元文化14. (2023省卷31题,14分)乡土文化的学习是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岭南建筑既是中华民族建筑代表之一,也是广东的重要文化符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岭南建筑案例建筑相关图片 说明案例1 外国画家绘制的明清时期怀远驿 宋代在广州设立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同时建立来远驿,接待外国使者。明代改设怀远驿。清前期,裁撤怀远驿,代之以广州十三行夷馆。案例2 广州的潮州会馆 会馆出现于明朝,是同乡或同行业者的联络机构,兼具祭祀议事、沟通信息、照顾贫病、寄宿读书等功能。随着商帮的出现,会馆成为商帮的活动场所之一。如潮州会馆在广州、苏州、北京等地出现。材料二 秦汉以前岭南多见干栏式木构建筑,未见有瓦件出土。秦末汉初岭南各地建造的一批高台建筑,显示出当时技术的飞跃及形制、材料受中原影响的烙印。隋唐岭南建筑在融进中原建筑体系的同时呈现不同的地方特色,如广州在城边设立外商居住的蕃坊。北宋政府颁发了《营造法式》后,岭南宋元建筑设计趋向规范,技术水平接近中原并有所创新。——摘编自陈泽泓《南国杰构》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反映的历史信息。(4分)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秦至宋元时期岭南建筑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变化的历史原因。(6分)选择一处上述材料之外你熟悉的中国历史建筑,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4分)15. (2023广州26题,14分)货币与贸易息息相关,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前期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统计时间 使用的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宝钞 白银 其他 合计洪武年间 1368—1398 7张 1张 8张永乐年间 1403—1424 15张 1张 16张宣德年间 1426—1435 4张 13张 17张正统年间 1436—1449 17张 31张 48张景泰年间 1450—1456 10张 2张 12张成化年间 1465—1487 32张 32张(注:宝钞为明代发行的纸币)——摘编自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材料二 洪武八年,朱元璋开始造大明宝钞,规定一贯宝钞折白银一两,不允许以金银直接交易,“违者治罪”。到了宣德末年,银一两可抵宝钞千余贯。正统元年开始,明政府把江南地区的赋税一概折银征收,规定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运往京城。景泰三年,在京文武官吏的俸禄一律按市价给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三 明朝晚期,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其中,西班牙找到的从墨西哥的阿尔普尔科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再到澳门的航路,被称为“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商人将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产品运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运至马尼拉。此后,美洲白银陆续流入中国。据学者保守估计,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一百年间,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等根据材料一概括洪武至成化年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中主要通货的变化,并运用材料二加以解释。(6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6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2分)互补练1. 明朝中叶,福建泉州农民“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广东东莞、番禺、增城和阳春出现了“蔗田几与稻田等”的现象,闽、粤等地区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种植也成为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动 B. 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 经济区域化特征明显2. 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必到满剌加,满剌加逐渐从“旧不称国”“人多以渔为业”的渔村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中国和远东的产品与西亚和欧洲的产品进行交换的一个大集市”。由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 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 阻止了殖民势力的扩展C.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D.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3. 清朝前期在平定西北边疆叛乱后,不仅遵循汉族军礼,告成于太庙和祖陵,还立告成碑于太学之中,全国各地文庙纷纷仿效。乾隆年间的《粤东金石略》,就记录了广州府学所立平定西北的告成太学碑。清统治者此举( )A. 意在促成大一统共识 B. 鼓励了文人从军建功C. 仅为了尊崇传统礼仪 D. 有利于彻底消灭叛乱4. 下表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所引用书目统计表(节选)。这说明,《天工开物》( )书名 被引用篇名 书名 被引用篇名《诗经》 秦风、豳风、大雅、周颂 《史记》 孝武本纪、平准书《论语》 乡党 《后汉书》 吴祐传、孟尝传《孟子》 告子下 《本草纲目》 金石部、谷部、木部A. 对古代农业进行总结 B. 包含了各个领域的内容C. 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D.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5. (2024广州模拟)明朝通俗小说流行,其故事主角多为市井人物,主要描绘他们的喜怒哀乐,且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铺、酱铺、市场、码头等地方成为小说主要描写的场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朝( )A. 小说作者数量众多 B. 商品经济相当活跃C. “八股文”盛行 D.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6. 明朝与清朝前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某班围绕“明清时期的繁荣与危机”分组开展专题研究,并依据各自研究角度搜集了如下素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组别 素材第一组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的是空前的,有的是畸形和极端的。明初,皇帝直接操纵政府各部,知识分子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除此之外,统治者还实行特务统治,镇压人民,监视官吏。清朝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此外,文人因言获罪不绝于史,还实行密折制,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摘编自《探究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巅峰》第二组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人口的急速增长,也加剧了社会资源的紧张程度,成为构成社会动乱的一个因素。——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第三组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乾隆二十二年,清朝政府传谕外国商人,从这年开始,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外商不得在广东省城过冬,外商需听中国行商的管束,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等。——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1)任选两组素材,指出他们的研究角度。(4分)(2)综合上述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的明清时期的知识,进行论述。(8分。要求: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晰)巩固练习1. 明朝朝廷重要文书由内阁拟定批答文字,送请皇帝批准,皇帝可将章奏“留中”(不作处理)、“改票”(加以删改)或“中旨”(从宫中直接传旨)。该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内阁性质的改变C. 权力的相互制衡 D. 明朝政治的黑暗2. 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南都繁会图》(局部),画面上南市街到北市街一带人流如织,店铺林立,出现了大约109个店铺招幌,幌子上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这反映了明代( )A. 商品经济繁荣B. 南京水陆交通便利C. 经济重心南移D. 商业活动诚信为本3. “在明朝朝廷心目中,天朝的声望好像比物质的贸易更重要,异域的臣服比外来的物质更重要。”材料意在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 开展贸易 B. 获取财富 C. 宣扬国威 D. 增长见识4. [劳育](2024 河南)1608年,徐光启从福建引来甘薯种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后又写成《甘薯疏》,指出甘薯的优点,介绍其种植方法。材料体现出他( )A. 关注科学理论 B. 得到百姓的支持C. 重视数据分析 D. 注重实践与总结5. (2024福建模拟)以下科技名著的相同之处是( )科技名著 流传情况《本草纲目》 17世纪初传入日本、朝鲜,后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天工开物》 被译成日文、法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欧洲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 先后传入日本、朝鲜及欧洲多国,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一部农业方面的卓越巨著”A. 突出农业,关注民生 B. 借鉴西方,博采众长C. 追求创新,兼收并蓄 D. 影响广泛,造福人类6. [劳育]下面材料突出反映了明长城( )八达岭长城 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并在墙体两侧设置了排水沟和排水孔,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A. 布局合理 B. 设施完善C. 技术先进 D. 对称分布7. 如下表可知,明清时期的统治者追求的是( )明成祖:“夫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间尔?”康熙帝:“朕视四海一家、中外一体。”雍正帝:“满洲、汉军、汉人,朕俱视为一体并无彼此分别。”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 政治清明与文化昌盛C. 成为富强的世界性大国D. 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8. 下表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朝代 事件 结果明朝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清朝 雅克萨之战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A. 抵御少数民族B. 开展友好交流C. 反抗外来侵略D. 进行边疆治理9. (2024重庆B卷)1762年,清朝以伊犁为“新疆都会”,筹划当地驻兵屯田,决定1764年至1766年,将凉州和庄浪满洲、蒙古兵悉数携眷迁往伊犁永久驻防。这一决定旨在( )A. 使清朝实现对全国的统治 B. 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C. 加强清朝对西北地区管辖 D. 帮助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0.据记载,清代江南民间机户比比皆是,特别是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区,“机杼之声,比户相闻”,甚至出现了一些织机五六百台,织工三四千人的大型工场。这说明了当时( )A.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自然经济快速解体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中外经济交流频繁11. 军机大臣的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这表明军机处设置的目的是( )A. 禁锢人民思想 B. 加强专制皇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精简中央机构12. 1790年,清政府举办了盛大、铺张的乾隆八十寿庆,安南、朝鲜等国均派使团参加庆典,获得恩遇。朝鲜使者在赴京途中看到“饥民之号丐者,至燕京相续,昨冬酷寒,皇城内冻死者甚众”。对以上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 盛世之下危机浮现 B. 朝贡体系面临挑战C. 中外交流逐渐深入 D. 大清国力快速衰落13. 乾隆二十二年,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规定由“广州十三行”垄断外国进口货物的承销和中国出口货物的代购,华商出洋限定往返时限。这些规定导致( )A. 贫富分化加剧 B. 对外贸易禁绝 C. 国家渐趋闭塞 D. 财政收入骤增14. 乾隆年间,汪中主张给予未成婚而守节的女子改嫁自由,纪昀反对以严苛态度处理妇女和家庭问题,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讴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这说明当时( )A. 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 市民文化广受欢迎C. 封建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D.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5. “戏场小天地,人生大舞台”。200多年来京剧潜移默化地把中国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表明京剧( )A. 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 B.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C.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 真实再现了历史场景16. [小切口综合·瓷器]瓷器,于中西互动间演绎世界的中国符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宋瓷在东南亚的销售情况地区 贸易用瓷记录占城(今越南南部) 番商兴贩,用瓷器等博易(注:博易:交易,贸易)渤泥(今文莱) 番商兴贩,用青瓷器等博易佛啰安(今马来半岛西岸) 番以瓷博易——摘编自[宋]赵汝适《诸蕃志》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瓷器广泛销往东南亚地区的条件。(4分)材料二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形成了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从文明交融走向社会时尚》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4分)材料三《诸神之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名画《诸神之宴》,描绘了古代神话中的众神和仙女聚会于林泉之间的情景。画中盛水果和盛汤的瓷碗,都是中国的青花瓷 在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背景下,中国瓷器上描绘日常世俗享乐和山水美景的图案、洒脱与写意的装饰手法,恰巧迎合了人们逃脱中世纪以来的神权禁锢和对现实生活重新关注的渴望,亦是18世纪“洛可可”风潮形成的直接动因。——马敏《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由“瓷之韵瓷器精品展”看中西技术和文化交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瓷器外销对欧洲的影响。(4分)17. [跨学科主题]货币的演变折射时代的变迁。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古代货币”为主题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14分)任务一 【赏钱之行】时期 代表货币 钱币发展趋势商周时期 铜贝 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秦朝 A 从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西汉 五铢钱 B唐朝 C 从文书重量到元宝北宋 交子 D明清 银锭 从纸币、宝钞到白银流通请将下列序号放置到表格中对应的A、B、C、D展品处。(4分)①开元通宝 ②半两钱 ③从金属货币到纸币 ④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任务二 【读钱之思】 圆形方孔,体现古人天圆地方观念,同时,外圆案体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也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的思想。从此钱币形状固定,半两钱成为全国通行货币。“半两”二字为小篆,是秦朝统一全国后的官方文字,体现了钱币的重量E F结合任务一,参照任务二示例,补写图文笔记,完善上述表格E、F处内容。(4分)(提示:E处的货币使用文字代替,从货币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关联角度思考)任务三 【悟钱之道】历代货币(包括钱币)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无不打上历史的烙印,也给历史以一定的影响,起着推动或阻碍历史前进的作用。[自拟主题并论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主题,完成“悟钱之道”的分享。(6分)(温馨提示:本题采用分层赋分,要求紧扣主题、逻辑严密、史论结合)18. [撰写推介词]某校开展以“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为主题的展览,共设计了4个专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材料专栏一:《制度与文化》 ①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传到日本;②科举制在朝鲜半岛延续近千年;③《红楼梦》走向世界专栏二:《改变世界的科技发明》 ①活字印刷技术;②指南针领航大航海时代;③火药改变欧洲历史进程专栏三:《风靡世界的“三大物产”》 ①丝绸;②茶叶;③瓷器专栏四:《普济世人的中医药学》 ①《唐本草》;②《千金方》;③《本草纲目》仿照下列示例内容,任选一个专栏,结合所学知识,为专栏中的展品撰写推介词。(不得照抄示例) 源自教材七下P83考法【示例】专栏一:《制度与文化》。推介词: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朝鲜半岛上的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回国后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推动了新罗选官制度的发展。《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小说,至今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知识梳理知识点1 朱元璋 丞相 五军都督府 三司 锦衣卫 东厂 四书 八股文 均田免赋 努尔哈赤 雍正 君主专制 文字狱 尊孔读经 禁海令 广州 广州十三行知识点2 美洲 苏州 景德镇 北京 商帮手工业工场 垦荒 乾隆 黄河 晋商 康熙 乾隆人地矛盾知识点3 郑和 非洲东海岸 亚非 台州 居住权知识点4 1662 台湾府 1885 顺治 康熙 驻藏大臣 噶厦 金瓶掣签 1689 尼布楚条约 黑龙江知识点5 李时珍 宋应星 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业科学 鸭绿江 嘉峪关 游牧地区 明成祖紫禁城 故宫知识点6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施耐庵 西游记浪漫主义 牡丹亭 曹雪芹 林黛玉 封建社会 昆剧随堂练1. B 2. A 3. B 4. B 5. C 6. B 7. D 8. B 9. A 10. C 11. A12. 集大成或总结性;继承与创新;吸收国外科技成果等。(一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13. (1)特点:政府主导;平等交往;开放包容。(4分)(2)(8分)【示例】书名:盛世王朝目录:第一章 科举考——公平的选官方式第二章 活跃的民间市场第三章 提倡民本的儒家思想14. (1)案例1:广州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等。(一点2分,任答两点)案例2:商业发展;乡土观念浓厚;儒家思想影响等。(一点2分,任答两点)(2)变化:受中原建筑文化影响但又有突破创新;建筑设计趋向规范;建筑技术逐渐进步等。原因:北方移民的迁入;中原建筑文化的传播;国家统一影响等。(变化与原因共答出三点即可给6分,但必须包含变化与原因两个方面)(3)【示例】建筑:明朝北京紫禁城。(2分)价值: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2分)15. (1)变化:白银逐步成为主要通货;宝钞退出交易。(2分)解释:明朝初期,政府不允许用金银交易,宝钞是主要通货;宣德、正统年间,宝钞贬值,宝钞逐步退出交易;政府赋税折收白银,官员俸禄改用白银,白银逐步成为主要通货。(4分)(2)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明朝手工业发达,丝绸、瓷器等产品成为航路的重要商品;美洲盛产的白银为航路贸易提供货币;西班牙等国商业活动的推动。(6分)(3)在世界经济中居中心地位。(2分)互补练1. C 2. D 3. A 4. C 5. B 6. (1)第一组:政治举措。第二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第三组:对外交往与对外政策。(4分,任答两点)(2)观点:明清时期繁荣盛世的背后孕育着危机。(2分)论述:明清时期,在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并到达顶峰。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美洲新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工商业市镇不断出现,商品经济更加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人地关系开始紧张,贫富分化更加严重。文化上,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小说等文学成就显著,但明清两朝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对外交往上,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但清朝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综上所述,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危机也开始不断地加深。(6分)巩固练习1. A 2. A 3. C 4. D 5. D 6. C 7. A 8. C9. C 10. A 11. B 12. A 13. C 14. C 15. C16. (1)宋朝手工业发达,制瓷技艺高超;宋朝造船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宋朝时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宋朝鼓励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兴盛),宋朝商品经济繁荣。(4分,任答两点即可)(2)从诸多品种之一到中国瓷器的主流;从外销瓷到国内商品瓷;从中国传统风格到融汇中外风格;从本土时尚到世界时尚。(4分,任答两点即可)(3)推动中西方之间的交流,掀起了欧洲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影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影响西方艺术风格的变化。(4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17. (1)A:②;B:④;C:①;D:③。(4分)(2)(4分)【示例】交子 宋朝商品经济发达,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上面图案丰富,可以看出宋朝造纸术和印刷术发达(3)【示例】主题:货币推动经济发展。说明:春秋时期,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西汉时期,私人铸币未完全禁绝,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使国家财政状况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经济基础。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促进了宋朝商业贸易进一步发展。清朝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白银取得法定货币地位,促进贸易发展。(6分)18. 【示例】选择专栏二:《改变世界的科技发明》。推介词: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经过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欧洲人改进为欧洲活字印刷技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宋元时期,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14世纪初,中国的火药和烟火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