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狙击期末】新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模拟(一)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2分,总计40分)1.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M87超大质量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2. 2023年8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墨脱县发现了一个新物种,将其命名为墨脱旗唇兰。据图判断其为(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3. 生活中,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如夜晚星星位置的变化、青春期人体的变化、烛焰的变化等,这些奇妙的现象可以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进行解释。回答下面问题。夜晚,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连续曝光照相,你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轨迹的照片(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4.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等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提高C.地球的自身形状在不断变化 D.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5. 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6.用导线将开关、灵敏电流计和材质不同的钥匙甲、乙相连,将两钥匙插入橙子中(如图),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橙子电池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机械能 B.电能 C.核能 D.化学能7. 分别用材料甲和材料乙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15℃时测得长度相同,在40℃时测得长度分别为L1和L2,且L1<l2。如果测量方法都正确,则从15℃到40℃,甲、乙两种材料的膨胀效果( )A.甲更明显 B.乙更明显 C.一样明显 D.无法确定8. 如图的显微镜配有目镜(10×、5×)与物镜(40×、15×),则有关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600倍B.能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②③C.用低倍镜观察物体时,一定不需用e结构D.换成高倍镜之后,若视野太暗时,应使结构c的凹面对准通光孔9. 定量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取多组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下列实验不需要取平均值的是( )A.测量河虾的体长 B.测定种子的发芽率C.测量绿豆幼苗的高度 D.测量吸气和呼气时的胸围差10.第十一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太湖之畔开赛,若甲乙两名参赛选手在某一段赛道上均自西向东匀速直线骑行,以下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甲为参照物,则乙是静止的B.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则甲是向东运动的C.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以甲为参照物,则乙是向西运动的D.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则甲是向西运动的11.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8.47cm B.8.428cm C.8.43cm D.8.4275cm12.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门 被子植物门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目 禾本目 蔷薇目科 禾本科 豆科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种 水稻 小麦 大豆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单位是门 B.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较近C.水稻与小麦的共同特征比水稻与大豆的少 D.蔷薇目所含的生物种类数量远比大豆属多13.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14.市场的防晒霜都宣传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人 实验方案小敏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小英 第一天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小敏 B.小英 C.小玲 D.小红15.2023年5月23日,宁波的夜空中上演了“金星伴月”的天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金星与月球同属于太阳系B.金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近C.我们可以看到“金星伴月”是因为金星和月球都反射了太阳光D.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推测出金星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16.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s﹣t)图像如图所示。在t=5秒时两线相交。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大于乙C.6秒时,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 D.5秒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17.你有过登高远眺的体验吗?在高山顶上眺望远处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这就是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你通过左边的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哪一幅( )A.A B.B C.C D.D18.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83℃,现测得气温为23℃,那么室内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5℃ D.17℃19.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 )A.甲车先到达 B.乙车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20.某生态系统中,其中的四种生物所占的能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则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是绿色植物 B.乙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C.乙是分解者 D.丁是食物链中的第二营养级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36分)21.(4分)(2024拱墅区月考)有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的量程都是50mL(设底部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25mL的液体,对量筒而言,所装液体的液面将_____,对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将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4分)野生鸟类的鸟蛋有白色、绿色、蓝色、黑色等多种颜色。为什么鸟蛋颜色如此丰富?(1)科学家发现,越往寒冷的地区,鸟蛋颜色种类越少,颜色越深。这是因为深颜色的鸟蛋会吸收更多的_________,更好地起到保温作用。(2)科学家推测,野生鸟类的鸟蛋颜色与花纹是逐渐演化形成的。现如今,树林里筑巢鸟类的鸟蛋颜色多呈绿色或蓝色,这与树林里的环境色调相接近,有利于鸟蛋_________________。23.(6分) 2023年3月24日,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观测。“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形象,如图甲为部分天体及其运行轨道示意图,图乙是宁波某网友当日观察到的景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月掩金星”现象中的天体分别属于 。A.恒星、行星 B.行星、行星 C.卫星、行星 D.卫星、卫星(2)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分别位于图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据此推测当日农历日期最有可能是 。A.初一 B.初三 C.十五 D.二十二24.(6分)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 。(“甲”或“乙”)(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填序号)25.(4分)下列是一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小强在野外游玩发现了4种动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P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Q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4b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S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蟒蛇,它是 ,还有一种是麻雀它是 。(填“P”“Q”“R”或“S”)26.(4分)显微镜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秋想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上的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请你指导小秋完成实验。(1)如图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是操作顺序是 (填图中序号)。(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编号)。A.前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27.(8分)(1)正确的操作和读数是准确测量的前提。如图一A,该木块的长度是 cm。如图一B,温度计的示数是 ℃。如图一C,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铜丝的直径是______mm。(2)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三、探究题(每空2分,总计24分)28.(8分)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植物(1)依据植物的特征可知,金毛狗蕨属于五类植物中的 植物。(2)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3)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29.(8分)对测量仪器、测量方法的观察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解决问题。(1)若有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的量程都是200mL(设底部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50mL的液体,对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它们最小刻度都是5mL,则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大时,选用 (选填“量筒”或“量杯”)测量要更准确。(2)小科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科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理由是 。30.(8分)请分析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及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相关问题:(1)如图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是操作顺序是 ,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染色时滴加的液体为 。(2)如图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A.1、3、5 B.2、4、6 C.2、4、5 D.2、3、5(3)如果图中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四、综合题(总计20分)31.(4分)宇宙是广袤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1)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是 。(2)科学家观察发现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若从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如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B.C. D.32.(6分)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将近200年。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材料二: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对植物的柱头、花粉、胚珠等组织进行研究,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对鱼、蛙、猪等多种动物细胞研究后,提出细胞是所有动物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材料三:1858年,魏尔啸对细胞学说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一切细胞都来自于一个(预先存在的)细胞”。(1)根据魏尔肖的观点,金鱼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 。(2)材料二中,施莱登和施旺研究发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请判断甲、乙中哪幅图是植物细胞,说明理由 。(3)根据细胞学说的发展史。同学们提出了如下观点,正确的是 。(可多选)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C.细胞学说是以相关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33.(6分)如图为月球和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太阳未画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2022年11月8日晚,宁波地区的人们有幸目睹了百年一遇的“超级月全食”,当月球处于图中 位置时,有可能发生月食。(2)据图分析可知,一个月相变化周期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月球绕地公转周期。(3)如果人类未来想要到月球上生活,则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写出一个即可)。34.(4分)如图所示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当火车头距离桥头15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330m/s计算)(1)计算火车的速度;(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狙击期末】新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模拟(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考点】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分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特点不同。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解答】解:黑洞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由于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恒星灭亡过程中的坍塌可能会形成黑洞,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 【答案】C【解析】【考点】种子植物.【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解答】解: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图中的墨脱旗唇兰具有茎、叶、花,属于被子植物。故选:C。3. 【答案】A【解析】【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北极星指示正北方向,而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星辰轨迹则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解答】解:图示为北半球某地拍摄的星星视运动照片,照片中的弧线是星星绕着北极星运动的轨迹,这可以说明地球在不断自转。故选:A。4. 【答案】C【解析】【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解答】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等阶段。说明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提高,ABD正确;地球的自身形状没有变化,是科学的发展,人的认识在发生改变,C错误。故选:C。5. 【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普通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故A错误;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cm左右,即1.8dm左右,故B错误;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故C正确;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即1600mm,故D错误。故选:C。6. 【答案】D【解析】【考点】能量及其形式.【分析】柠檬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答】解:实验电路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能产生,它来自于柠檬内的化学能,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7. 【答案】A【解析】【考点】测量物体的长度.【分析】刻度尺受热膨胀,分度值变大,测量结果偏小;膨胀得越厉害,分度值越大。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从15℃到40℃,两刻度尺都受热膨胀,分度值都变大,但测量的长度为为L1<L2,说明甲的分度值变化的更大,甲材料的膨胀更明显。所以BCD错误,A正确。故选:A。8. 【答案】D【解析】【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观图可知: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e细准焦螺旋,①②是目镜、③④物镜,解答即可。【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①②是目镜、③④物镜,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A错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所以能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目镜①和物镜④,B错误。C、e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用低倍镜观察物体时,物像不清晰时,需要调节e细准焦螺旋,C错误。D、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换成高倍镜之后,若视野太暗时,应使c反光镜的凹面对准通光孔,D正确。故选:D。9. 【答案】D【解析】【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也就是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的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应当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解答】解:实验时,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误差,常需要设置重复组,求其平均值的实验多数是一些具有实验数据的实验,例如 测量河虾的体长、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测量绿豆幼苗的高度,探究的是事物的量的变化,而胸围差是指人在吸气达到最大限度时的胸围减去呼气达到最大限度时的胸围,所以是最大值,不是平均值,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答案】D【解析】【考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解答】解:A、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甲为参照物,乙相对于甲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可能;B、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相对于路边的树向东运动,故B可能;C、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为参照物,乙相对于甲向西运动,故C可能;D、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相对于路边的树向东运动,故D不可能。故选:D。11.【答案】C【解析】【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计算时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除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解答】解:从题中数据可知,8.64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8.64cm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是:L=≈8.43c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答案】C【解析】【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解答即可。【解答】解: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单位是门,A正确。B、水稻和小麦同科,水稻和大豆同门,所以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较近,B正确。C、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门大于科,所以水稻与小麦的共同特征比水稻与大豆的多,C错误。D、目大于属,蔷薇目所含的生物种类数量远比大豆属多,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的认识,基础知识,常考查知识点,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形式。13.【答案】B【解析】【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分析】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两查、两禁、一不可来回答本题,如果不按照规定就会引起火灾。【解答】解:两查:检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检查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二,不能少于四分之一;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由于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故选:B。14.【答案】A【解析】【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此题以探究“防晒霜可以防晒”这一问题为出发点,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的方法是,结合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防晒霜可以防晒。实验变量是防晒霜,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防晒霜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由表中信息可知:A、小敏,采取两只手背一只涂抹、一只不涂抹防晒霜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较为科学。该实验方案最为合理;B、小英,由于不同时间涂抹,会由于时间因素控制不了当天气的变化成为对比实验的不同因素,因此,实验结果不具有科学性。该实验方案不合理;C、小玲,由于采取不同实验者,会因个人的体质因素不同,而让对比实验因影响因素不同,不具有科学性,因此,该实验方案不合理;D、小红,由于采取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对比实验,使对比实验的影响因素不同,而让对比实验因影响因素的不同,不具有科学性。该实验方案不合理。故选:A。【点评】解此题的关键,一是根据题意,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二是实验设计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排除或减少非实验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15.【答案】B【解析】【考点】太阳系的组成.【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按照它们的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它们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类。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的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具有近圆性。【解答】解:A、金星围绕太阳公转,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所以金星与月球同属于太阳系,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金星围绕太阳公转,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所以金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远,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C、我们可以看到“金星伴月”是因为金星和月球都反射了太阳光,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D、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推测出金星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6.【答案】D【解析】【考点】运动图像;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s﹣t图像中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5s通过的路程相等;而不一定相遇。(2)由图可知,6s时甲走了5m,乙走不到4m。(3)两物体5s通过的路程相等,平均速度相等。【解答】解:A.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不知道是相对运动还是相向而行,而不一定相遇,故A错误;B.由图可知,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故B错误;C、由图可知,6s时,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故C错误;D.由图可知,两物体5s通过的路程相等,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17.【答案】A【解析】【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乘坐飞机向上爬升时,人通过左舷窗观察“天地分界线”,为便于分析,可认为飞机向右飞行且向上爬升,如下图所示,此时左舷窗右侧分界线上方的“蓝色线段”较长(与A图类似),即看到的“天地分界线”是自左向右倾斜,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18.【答案】C【解析】【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分析】先算出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与标准分度值之间的关系,再计算真实温度。【解答】解:此温度计上每格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1.25℃,温度计上示数从3℃变化到23℃,变化了23﹣3=20格,所以实际温度为1.25℃×20=25℃。故选:C。19.【答案】A【解析】【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将两地设为A、B;A、B两地间的距离看成1,再设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2,分别列出t1和t2的表达式,最后作差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得。【解答】解:将A、B两地间的距离看成1,设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2,则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2=+=,因 t1﹣t2=﹣==﹣<0,即t1<t2 所以甲车先到达。故选:A。20.【答案】D【解析】【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就越多,生物数量就越多。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故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丙→丁→甲→乙。【解答】解:据图形成的食物链:丙→丁→甲→乙。A、乙是动物,A错误。B、乙丙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C、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C错误。D、丙是食物链中的第一营养级,丁是食物链中的第二营养级,甲是食物链中的第三营养级,乙是食物链中的第四营养级,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21.【答案】等于;大于【解析】【考点】量筒.【分析】量筒与量杯都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它们的最大不同在于:量筒是圆柱形,而量杯是下细上粗的敞口形状,表现在刻度上,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而量杯的刻度则是“下疏上密”的。据此来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即可。【解答】解:如右图所示,量筒是圆柱形,而量杯是敞口的,所以当在量程为50mL的量筒和量杯中分别倒入25mL的液体时,量筒中所装液体的液面将等于,量杯中所装液体的液面高度将大于。故答案为:等于;大于。22.【答案】(1)热量 (2)躲避天敌【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解析:(1)深颜色的蛋壳能吸收太阳光中更多的可见光,获得更多的热量,起到保温的作用。(2)树林中的鸟蛋颜色与环境色调相近是一种对蛋的保护,有利于其躲避天敌,更好的生存下来,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答案为 (1)热量 (2)躲避天敌23.【答案】(1)C;(2)C;(3)B。【解析】【考点】太阳系的组成.【分析】天体的主要类型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只有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才是天体,属于其他天体的一部分的物体或自然现象都不是天体。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依次为,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组成太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组成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可观测宇宙。【解答】解:(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金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此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天体类型组合分别为卫星和行星。(2)根据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呈一直线,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②、③位置。(3)所学月相知识可知,图中月球显示的月相是蛾眉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三、四的傍晚后。故答案为:(1)C;(2)C;(3)B。24.【答案】(1)乙。(2)②。(3)①。【解析】【考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叶绿体、④液泡、⑤细胞质、⑥细胞壁,解答即可。【解答】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乙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2)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②细胞核。(3)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故新鲜的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故答案为:(1)乙。(2)②。(3)①。25.【答案】Q;P。【解析】【考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生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解答】解:1a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剩下的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的动物是鸟类、爬行类、两栖动物或鱼类的共同特征,因此2是鸟类、爬行类、两栖动物或鱼类。在2中,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的是鸟类的特征,可见P属于鸟类,因此麻雀是P;而剩下的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的是爬行类、两栖动物或鱼类的特征。即3是爬行类、两栖动物或鱼类。在3中,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是爬行类的特征,因此Q属于爬行类,蟒蛇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故它是Q;在4中。4b成体、幼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游泳,这是鱼类的特征;故答案为:Q;P。26.【答案】(1)③④②①;(2)C。【解析】【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2、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找到物像。【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分析图中序号所示的步骤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③④②①;(2)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以便找到物像。所以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然后再寻找物像。故答案为:(1)③④②①;(2)C。27.【答案】(1)3.15;﹣7;1.2;(2);【解析】【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然后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铜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者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d=;(2)因为纸很薄且卷绕得很紧,所以从紧密地卷成筒状纸的横截面积的形成来分析,应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3.1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15cm;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上表面位置在零刻度线以下,对应的读数为﹣7℃;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0.50cm对齐,右侧与1.85cm对齐,所以11匝线圈的长度为L=1.85cm﹣0.50cm=1.35cm;细铜丝的直径为:d=≈0.12cm=1.2mm;①甲同学的方法: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2);纸的厚度为d;∴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L=。②乙同学的方法:卷筒纸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2);被拉开的部分卷筒纸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02);纸的厚度为d=,故答案为:(1)3.15;﹣7;1.2;(2);【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和长度的测量,对于微小的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采用累积法,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三、探究题28.【答案】(1)蕨类。(2)苔藓植物(葫芦藓)。(3)评价等级为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解析】【考点】种子植物;植物的分类;孢子植物.【分析】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用孢子繁殖后代;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大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金毛狗蕨有孢子囊,有根、茎、叶,因此属于蕨类植物。(2)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3)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故答案为:(1)蕨类。(2)苔藓植物(葫芦藓)。(3)评价等级为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29.【答案】(1)大于;量筒;(2)偏大。取出矿石时会带出部分水【解析】【考点】体积的测量.【分析】(1)根据烧杯和量杯的特点分析液面的高度位置;根据刻度线分布是否均匀分析解答;(2)矿石的体积等于前后两个量筒示数的差。根据矿石会带出部分水分析。【解答】解:(1)如果量杯是上下粗细一致的,那么50mL是200mL的 ,则此时液面的高度恰好在 处。而实际上量杯上大下小,则高度 处液体的体积肯定小于50mL,即50mL的刻度线大于 ;如果它们的分度值相同,根据它们的形状特点可知,量筒的刻度上下均匀,而量杯的刻度则“下疏上密”,因此,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大时,量杯会因上端相邻刻度较密而不易读数准确,应选用量筒来进行测量更准确;(2)该方法测出的矿石体积可能偏大,理由是:取出矿石时会带出部分水。故答案为:(1)大于;量筒;(2)偏大。取出矿石时会带出部分水30.【答案】(1)③④②①;(2)碘液;(3)D;5。【解析】【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③滴、④撕、②展、①盖、染、吸。故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染色时滴加的液体为碘液,是为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2)1、2有螺纹,是物镜,3、4无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视野越亮,反之,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若想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2。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物镜离装片越近,视野越窄,观察到的数目越少。因此,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2、3、5,故选:D。(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把目镜改为15×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5×10)÷(5×10)=3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即横、竖各9÷3=3个,结合图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个细胞。故答案为:(1)③④②①;(2)碘液;(3)D;5。四、综合题31.【答案】(1)宇宙大爆炸;(2)A。【解析】【考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分析】(1)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是宇宙大爆炸。 (2)根据题中科学家观察发现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的结论分析各选项的正误。【解答】解:(1)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是宇宙大爆炸。(2)科学家观察发现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A、图A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较远的星系3比星系2退行更快,符合科学家的观察发现,故A正确;B、图B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较远的星系3比星系2退行更慢,不合科学家的观察发现,故B错误;CD、图C和图D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向我们靠近,不合科学家的观察发现,故CD错误。故答案为:(1)宇宙大爆炸;(2)A。32.【答案】(1)受精卵。(2)甲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3)AC【解析】【考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解答】解:(1)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金鱼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受精卵。(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结合题图可知,甲图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叶绿体等结构。(3)A、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镜的发明,故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与工具和仪器技术有关,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A正确;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但他的发现也有科学价值,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B错误;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细胞学说是以众多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C正确;D、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虽然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只是较为完善,因此仍然需要再发展,D错误。故答案为:(1)受精卵。(2)甲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3)AC33.【答案】(1)C(2)大于(3)氧气的供应【解析】【考点】太阳系的组成.【分析】(1)月相的变化规律为: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2)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为27.32天,一个月相周期为29.53天。(3)如果人类未来想要到月球上生活,那么需要考虑的方面有温度、氧气、水等。【解答】解:(1)月食,又称月蚀,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阴影又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农历十五、十六、或十七)。所以当月球处于图中C位置时,有可能发生月食。(2)根据图片,当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着太阳公转,一个月相变化周期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角度大于360°,而月球绕着地球公转360°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因此,一个月相的变化周期大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3)地球作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的三大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大气层和水。所以,如果人类未来想要到月球上生活,则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源以及充足的氧气等。故答案为:(1)C(2)大于(3)氧气的供应五、计算题34.【答案】(1)火车的速度为30m/s;(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750m。【解析】【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火车头距离桥头的距离和鸣笛时间,利用公式v=可计算火车的速度;(2)声音和火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鸣笛时火车车头距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可求出鸣笛时火车头距山崖的距离。【解答】解:(1)火车的速度:v车===30m/s;(2)声音传播的路程:s声=v声t=330m/s×5s=1650m,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声﹣s车,所以s===750m。答:(1)火车的速度为30m/s;(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750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