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思想政治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 人类社会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思想政治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 人类社会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篇 知识贯通
专题一 人类社会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构建知识体系】
主题1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演进规律
【考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往往与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综合考查。高考试题以选择题为主,常依托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伟人的著名论断、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问题等背景材料,考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知识;常依托“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等有关论断,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等知识。
【重难整合】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程
社会 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 建筑
原始 社会 旧石器、 新石器 ①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分配制度: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人与人的关系:共同劳动、平等互助 氏族 制度
奴隶 社会 金属 工具 ①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分配制度: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③人与人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国家产 生,奴 隶主阶 级政权
封建 社会 铁器 农耕 ①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②分配制度: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③人与人的关系:农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封建地 主阶级 政权 
资本 主义 社会 机器 生产 ①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②分配制度: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③人与人的关系:工人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 资产阶 级民主 政治制 度  
社会 主义 社会 社会化 大生产 ①所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分配制度: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③人与人的关系:互助合作 无产阶 级政权
【特别提醒】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①表现: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全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产生 条件 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实践 (1)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从一国到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3)焕发生机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比较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揭露 本质 没有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科学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明确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革命 方式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人民 群众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揭示 规律 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 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明确了社会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
描述 未来 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处于理想状态 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联系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之一。二者均主张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要建立人人平等的新社会
【跨“模”融合】
【小题研析】
1.(2023·江苏卷)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2024·黑吉辽卷)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两个必然”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①二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 ②二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 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 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新课标卷)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的同时,也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下列反映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美好社会而努力的有(  )。
①缔结反映各族人民意愿的国家联盟 ②进行共产主义的“新和谐公社”新村实验 ③成立被誉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的巴黎公社 ④倡导建立人人劳动、普遍协作的“和谐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新课标卷)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湖南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马克思的功绩在于,“第一个把已经被遗忘的辩证方法、它和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以及差别重新提到人们面前,同时在《资本论》中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一种经验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事实上去”。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论》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②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③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没有本质区别
④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成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主题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必修3第一课)
【考情分析】
  高考试题以选择题为主,常依托历史事实、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等背景材料,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常依托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世界各国发展道路的比较等背景材料,考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常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党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等背景材料,考查新时代、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知识。
【重难整合】
一、全面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1.历史事实一再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2.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4.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5.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二、全面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原因 从支配 人类社 会发展 的基本 规律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当代中国,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改革 开放的 意义看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从世界 发展的 趋势看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要求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时政要语】
(1)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
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5.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跨“模”融合】
【小题研析】
1.(2024·湖南卷)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广东卷)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 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 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 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湖北卷)我们即将迎来祖国75周年华诞。经过不懈奋斗,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证明: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以下对此作出正确诠释的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②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唤醒了很多人的创业梦想 ③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 ④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让新能源汽车走俏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湖南卷)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我国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力维护公平正义,到颁布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护航人民美好生活……沉甸甸的成绩单,诠释了(  )。
①破除制度障碍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弘扬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 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导向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山东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
①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 ②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 ③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④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国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安徽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下列对“魂脉”与“根脉”理解正确的是(  )。
①“魂脉”与“根脉”的思想来源相同,二者一脉相承 ②“魂脉”与“根脉”存在高度契合性,二者贯通融通 ③“魂脉”与“根脉”的结合推进了党的理论守正创新 ④“魂脉”与“根脉”的结合为深化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大题突破】
  (2022·北京卷)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守正创新”,如2022年1月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坚持守正创新的。(8分)
参考答案
第一篇 知识贯通
专题一 人类社会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题1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演进规律
小题研析
1.B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科技创新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B正确。科技创新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且这与材料观点无关,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也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A、D排除。
2.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指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①正确。“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但并未说明其过程是漫长的,②排除。“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条件,③正确。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阶级斗争和改革,后者并未涉及,④排除。
3.C 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提出缔结反映各族人民意愿的国家联盟的主张,①排除。巴黎公社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成立的,③排除。“新和谐公社”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建立的理想模型,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和谐制度”,②④正确。
4.D 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勾画,因此,①②不能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即不能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排除。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指明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③④正确。
5.D “辩证方法……应用到一种经验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事实上去”,说明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②正确。把它和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以及差别重新提到人们面前,说明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成分,④正确。《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①不选。马克思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辩证否定,二者有本质区别,③错误。
主题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融合必修3第一课)
小题研析
1.B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②排除。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排除。①③正确。
2.C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①错误。 “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我国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进行改革,而不是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③错误。②④正确。
3.A 农村“三权分置”改革与基层社会治理无关,且“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不属于生产力的范畴,③排除。④体现的是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①②正确。
4.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不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不选。③④正确。
5.A 毛泽东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都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①③正确,②④排除。
6.C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来源于中华文明自身,二者思想来源并不相同,①错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深化改革提供的主要是思想指导和精神支撑,而非物质基础,④错误。②③正确。
大题突破
答案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命题在新时代的集中理论展现,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8分)
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关键信息①: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可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关键信息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可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