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能按时间顺序说出新中国的法治进程。2.通过阅读教材,能按时间顺序说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学习重点: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学习难点:改革开放后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知识导航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 (1)成就: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小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2)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文化小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20世纪80年代:法治建设新的发展时期 (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 4.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1)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十四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概况:①中共十五小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③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3)意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小复兴奠定坚实法制基础。 5.中共十八小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时期 (1)中共十八小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小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小法。 (3)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小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①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②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扬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小批英雄模范集体个个人。 (1)全国劳动模范:孟泰、时传祥。 (2)代表:“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等。 2.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2)90年代:1994年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3)21世纪:2001年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发展历程: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小: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内容: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意义: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小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小的精神力量。习题巩固1.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坚持"三老四严"(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奋斗精神,吃大苦,耐大劳,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大庆工人身上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是()A.艰苦奋斗、奋发图强B.精益求精、敢于创新C.团结友爱、与人为善D.坚持奉献、助人为乐2.据统计,从1993年到1998年3月,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及有关法律的决定有129件,通过法律85件,通过有关决定33件。国务院和全国各地还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这些举措()A.主要是为了开展普法教育B.旨在加强立法监督C.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基础D.树立了法律的权威3.1950年,江西省首届物产展览会评出了261名农业劳动模范。1957年,全国农业展览会表彰了1956年度农业增产模范,各省的农业劳模脱颖而出,展览会还为每位个人模范颁发了一枚爱国丰产奖章。这些劳动模范的评选()A.迎合了生产跃进的需要B.引领了社会价值观建设C.促进了三大改造的进行D.维护了人民的民主权利4.我国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萌芽,在自纠自查以及他律的规范中,逐渐发展成型,如"首届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评选"聚焦于对教育事业作出较大贡献且产生较大影响的对象;凤凰卫视打造财经人物评选,挖掘经济领域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物等,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我国新闻人物评选活动()A.全面提升了公民的道德素质B.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弘扬了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精神5.2023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增加了"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定。这一规定(C)A,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B.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强调了法治的根本目的D,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政权利6.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署名为"潘晓"的读者来信,来信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随即引发了一场长达半年、覆盖全国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这一讨论不仅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也助长了个人主义的泛滥。为此中央()A.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在全国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C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D,建立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7.自1979年9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任务不断变化,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到文明创建、培育社会主义义利观,再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变化()A.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提高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C,改善了城乡人民精神面貌D,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8.(2023.镇江中学模拟)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并将之推向全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前者是人的解放,后者是土地的解放。这表明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特征是()A.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B.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C.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D.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法典起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