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万花筒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万花筒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课 万花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深入了解万花筒的基本构造、成像原理以及独特的图案对称特点,能够清晰阐述其光学奥秘。
熟练掌握运用纸材、镜片等材料制作简易万花筒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精准的裁剪、牢固的粘贴以及镜片的合理安装,确保制作出的万花筒成像清晰、美观实用,能够顺利展现丰富多样且绚丽多彩的图案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万花筒实物、观看动画演示、分析图案规律以及亲手实践操作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提升学生在团队中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制作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使其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手工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无限乐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认真严谨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工匠精神。
引导学生在欣赏和制作万花筒的过程中,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氛围的课堂环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创意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万花筒的内部结构和成像原理,熟练掌握制作万花筒的关键步骤和方法,包括精确的尺寸测量、镜片的准确安装角度以及图案的巧妙设计与布置,确保制作出的万花筒能够正常使用且呈现出精美的视觉效果。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对称原理设计万花筒内部图案的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新颖独特、色彩鲜艳、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图案组合,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启发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设计万花筒图案时大胆创新,巧妙融合各种元素和色彩,使万花筒呈现出独一无二、极具个性和艺术感染力的视觉效果,同时准确传达学生内心的情感和创意想法,避免图案设计的千篇一律和刻板单调。
成功解决万花筒制作过程中镜片的固定、密封以及与外壳的适配等技术难题,确保镜片安装牢固稳定、角度精准无误,避免出现漏光、松动或成像模糊等问题,保证万花筒的成像质量和使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操作技巧和空间感知能力,同时也对教师的指导和示范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欣赏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精心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涵盖万花筒的起源发展历史故事、详细的工作原理动画演示、世界各地精美绝伦的万花筒实物图片、风格各异的万花筒内部图案设计案例以及制作过程的高清视频教程等,通过生动直观的视觉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艺术视野。
准备充足且规格合适的制作万花筒的材料和工具,包括各种颜色鲜艳、质地优良的彩色卡纸、安全不易碎的镜片(或高反光的反光纸)、锋利耐用的剪刀、粘性适中的胶水、不同硬度的铅笔、精准的圆规、测量准确的直尺等,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拥有足够的材料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准备几套备用材料,以防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或材料不足的情况。
在教室前方设置专门的展示架或展示台,用于展示学生制作完成的万花筒作品,配备良好的照明设备,使学生的作品能够得到充分展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为后续的作品评价环节提供便利条件,营造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
亲手制作几个造型精美、图案独特、成像效果出色的万花筒成品,在导入环节作为神秘礼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实物范例供学生近距离观察、触摸和参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万花筒的制作标准和艺术效果,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设计思路。
学生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的包装盒、杂志纸张、彩色塑料片等可回收材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再利用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对材料的特性和质地有初步的认识,为制作万花筒做好物质准备和创意启发。
要求学生准备好常用的手工工具,如剪刀、胶水、铅笔、彩笔等,确保学生在课堂实践环节能够顺利开展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准备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面带微笑,手持一个装饰精美的万花筒,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故意神秘兮兮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宝贝,它就像一个魔法盒子,里面藏着一个五彩斑斓、瞬息万变、奇妙无比的世界,你们猜猜看,它是什么呢?” 此时,学生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纷纷猜测。教师接着说:“好啦,现在老师就把这个神奇的宝贝传给大家,让你们每个人都亲自感受一下它的魔力,但是大家要注意保护好它哦。” 然后,教师将万花筒依次递给学生,让他们轮流透过观察孔欣赏万花筒中千变万化的图案,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案的形状、颜色和变化规律,引发学生的惊叹和探究欲望。
当学生们都体验过万花筒的神奇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个东西太神奇了?你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制作的 —— 万花筒。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万花筒的奇妙世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授
万花筒的历史与文化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万花筒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述万花筒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和独特应用,让学生了解万花筒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儿童玩具,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例如,教师可以介绍万花筒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大卫 Brewster 爵士于 1816 年发明,最初是作为一种光学仪器用于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后来逐渐演变成深受大众喜爱的玩具,并在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不同地区的万花筒在造型、图案和制作工艺上都各具特色,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接着,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万花筒和现代创意万花筒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其精美的外观设计、独特的图案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让学生感受万花筒在艺术领域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创意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对美的追求。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万花筒,你们觉得它们美在哪里?哪些地方最吸引你?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设计出什么样的万花筒呢?”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创意想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万花筒的结构与原理
教师再次拿起一个万花筒,将其小心翼翼地拆开,向学生展示万花筒的内部结构,包括三面镜片组成的三棱柱、放置在镜片一端的彩色碎片或珠子、以及另一端的观察孔等部分,并详细讲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指着镜片说:“同学们,这三面镜片是万花筒最重要的部分,它们就像三个神奇的镜子,通过反射和折射光线,把彩色碎片的影像多次反射,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那些美丽的图案。而且,这三面镜片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角度和位置安装,才能让光线反射得恰到好处,产生出对称而又奇妙的图案效果哦。”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万花筒的成像原理,教师播放一段精心制作的动画演示视频,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光线在镜片之间的反射和折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旋转万花筒使彩色碎片形成各种对称、重复且不断变化的图案。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适时暂停,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明白了吗?光线是怎么在镜片里跑来跑去的呢?为什么旋转万花筒图案就会变呢?”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成像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通过这样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从理论层面深入了解万花筒的奥秘,为后续的制作实践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示范制作
图案设计
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画出一个较大的圆形,并使用直尺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区域,然后拿起彩色卡纸,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方形、菱形等)和颜色(如红、黄、蓝、绿、紫等对比强烈且鲜艳的颜色)的小纸片,开始在扇形区域内进行示范粘贴,组成一个简单而又富有创意和美感的图案。在粘贴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运用对称原理来设计图案,强调图案的多样性和色彩的协调性,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组合,设计出独特、美观的图案。例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我们在设计图案的时候,要注意让每个扇形区域的图案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变化,但是又要保持整体的对称和协调哦。就像老师这样,左边贴一个红色的三角形,右边也贴一个同样大小和形状的红色三角形,然后在上面再加上一些黄色的圆形作为点缀,这样看起来是不是既对称又漂亮呢?你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图案哦!”
镜片安装
教师拿起三张大小相同、边缘整齐的镜片(或反光纸),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安装镜片。首先,在镜片的一条长边均匀地涂抹适量的胶水,然后将三张镜片的长边依次紧密地粘在一起,组成一个三棱柱形状,注意在粘贴过程中要确保镜片之间的夹角相等,并且反射面都朝向内侧,形成一个封闭的反射空间。教师边示范边提醒学生:“同学们,安装镜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哦,胶水不要涂得太多,以免溢出来影响效果,而且要保证镜片之间的连接紧密无缝隙,这样光线才能在里面反射得更好,我们看到的图案才会更清晰、更漂亮。如果不小心把胶水弄到手上或者镜片上,要及时用纸巾擦干净哦。”
外壳制作与组装
根据镜片三棱柱的尺寸,教师用彩色卡纸剪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作为万花筒的两端面,在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上均匀地涂抹胶水,然后将镜片三棱柱小心地放置在上面,使镜片的一端与三角形的边缘对齐,轻轻按压,确保镜片固定牢固。接着,教师用长方形的卡纸卷成一个圆筒状,作为万花筒的外壳,圆筒的大小要能够紧密套在镜片三棱柱上,在圆筒的一侧涂抹胶水,然后将其套在镜片三棱柱上,使两端面与圆筒的两端对齐,并用手轻轻滚动圆筒,使胶水均匀分布,粘贴牢固。最后,教师用彩笔在外壳上添加一些装饰图案或花纹,如星星、花朵、条纹等,使万花筒更加美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强调外壳制作的尺寸要合适,粘贴要牢固,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对万花筒的外壳进行个性化的装饰设计,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独特。
(四)学生实践
分组与分工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让学生自由推选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的讨论、分工、材料分配以及与教师的沟通协调等工作。教师在一旁引导各小组合理分工,例如安排两名同学负责图案设计和剪纸片,两名同学负责镜片安装和外壳制作,组长负责整体协调和检查进度,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积极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实践操作
学生开始制作万花筒,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密切观察各小组的制作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手把手地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如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剪出整齐的形状、如何涂抹胶水才能使粘贴更牢固等,引导他们从简单的步骤做起,逐步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对于一些有创意想法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的材料、方法和设计思路,将自己的创意充分展现出来,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播放一些轻松愉快、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愉悦的创作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享受手工制作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作质量。
(五)展示评价
作品展示
当各小组的学生基本完成万花筒的制作后,教师组织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万花筒整齐地摆放在教室前方的展示架或展示台上,进行集中展示。展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如根据作品的创意程度、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或者色彩搭配的美观程度等进行排序,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充分展示,同时也为后续的评价环节提供便利。
评价方式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作品和学习过程。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现在大家都看到了自己和其他小组的作品,接下来,请每个小组的成员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在制作万花筒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包括你学会了哪些新的技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对自己制作的万花筒哪些地方最满意、哪些地方还觉得不够好以及通过这次制作活动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进步等等。” 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内的自我评价和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自我评价内容,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表达能力。
接着,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说:“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他小组的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一些真诚的建议,帮助他们把作品修改得更加完美。大家可以从作品的创意、图案设计、色彩搭配、制作工艺、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哦。”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价,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小组内的评价情况和推荐的优秀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在互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创意和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和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重点表扬那些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负责态度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小组和个人,同时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总结和指导,如图案设计不够对称、色彩搭配不够协调、镜片安装不够牢固、外壳制作不够精细等,提出具体的改进方向和方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制作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六)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万花筒的历史文化、结构原理、制作方法和步骤等知识要点,以及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总结经验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积累宝贵的经验。
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美术手工制作的热情和好奇心,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感受艺术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人文关怀的学习氛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