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海滨小城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 海滨小城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三上19海滨小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4~6自然段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
2.找出第4~6自然段关键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能够借助关键句写一段文案来介绍家乡某一处的美景,唤起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够借助关键句写一段文案,介绍家乡某一处的美景,唤起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年暑假,咱们松滋举行了“红领巾讲解员大赛”,我们学校的肖肖夏姐姐参加了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出示领奖照片)今天,她听说我来上课,拜托我一定要向你们播放一段她亲自录制的视频,想听吗?(播放视频)
2.启发谈话:想不想像肖肖夏姐姐一样,成为“小小金松代言人”?要想为家乡代言,首先得学会写宣传家乡的文案。《海滨小城》就是一篇精美的文案,让我们到课文里,寻找写好宣传文案的小妙招吧!
3.齐读课题。
二、教师导学,感受“庭院美”
1.复习导入:大作家林遐带我们去了哪些地方?
2.链接方法: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们知道了借助关键句可以读懂一段话的意思,《海滨小城》这篇课文里也有关键句。(出示第四自然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段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用横线划出关键句。
3.学生交流关键句。
4.品读句子:再读读第2.3.4句,用波浪线划出表现树多的句子。
预设1: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点拨:这句话是从哪个方面表现树多的?(板书:种类多)
庭院里都有哪些树呢?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总结:(出示图片,播放录音)庭院里的树可真多呀!
预设2: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点拨:这句话是从哪个方面表现了树多?(叶子的香味很浓)
从哪里读出来的?(满街满院)
师引读,齐读句子。
总结:真是叶香浓啊!(板书:叶香浓)
预设3: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点拨:这句话又是从哪个方面表现了树多?从哪里读出花很多的?
(1)从“开得那么热闹”读出花很多。
(2)从“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读出花很多。
点拨:什么是笼罩?借助课前预习单说一说。
这个句子中是什么像笼子一样罩着什么?
庭院里哪来的一片片红云?
总结:庭院里真是花如云啊!(板书:花如云)
拓展: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景象吗?
(出示图片)清晨的( )好像被一片云雾笼罩着。
(出示图片)金秋的爱晚亭好像被( )笼罩着。
师引读,齐读句子。
5.小结特点:这三个句子都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正如“单元目标”说的一样: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6.师生接读。
三、合作研学,体会公园、街道美
1.小组合作学习第5、6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
自学:
(1)读一读:朗读这个自然段,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2)划一划:找出关键句,用波浪线划出来,圈出句子中的关键词。
共学:
(1)议一议:这段话围绕关键句写了哪些方面内容?填写在学习单上。
(2)品一品:用波浪线画出你们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3)读一读:合作朗读,有感情地读出你们的感受。
2.小组汇报。
预设一:公园
(1)学生汇报,其他同学点评、补充。
(2)正是因为小城的公园很美,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热闹非凡。人们在这里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将文案补充完整。
清晨,( )在( )。
( ),( )在( )。
(3)齐读第5自然段。
预设二:街道
(1)学生汇报,其他同学点评、补充。
(2)小城的街道踩起来咯吱咯吱的响,为什么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踩在沙滩上是什么感觉?(柔软)
(3)链接交流平台:关键句是不是只能出现在一段话的开头呢?
出示语段:请默读两段文字,找一找关键句。
语段1: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那里围了一圈黑脑袋,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 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 他们你攻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语段2: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的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的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
正像交流平台的学习小伙伴所说:关键句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四、总结拓展,延续任务
1.你们学会怎样写宣传文案了吗?下面我们就来小试牛刀,把我们松滋稻谷溪湿地公园中的人工湖介绍给大家。
2.(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任选一种关键句的模式,将文案补充完整。
板书设计
19海滨小城
海滨:景色美丽 生机勃勃
小城:庭院树多、花园更美、街道干净 
教学反思
《海滨小城》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壮丽山河”。此文以优美的语言,新奇的意境,描绘了作者家乡美景。文章结构清晰,先从大海和沙滩两个地方的景象写了海滨的美,接着从庭院、公园、街道写了小城的美。
《海滨小城》一课教学分两课时展开。第一课时的教学,重在读通课文,品析大海和海边的美。第二课时的教学,重在借助关键句,引导学生走进小城,品读小城庭院树多的特点,感受小城公园、街道的美,从而深入理解一段话中关键句的作用,在“读—说—仿—创”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表达图式,为本单元习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关注单元整体,聚焦学习目标
部编版三年级第六单元导语为:“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单元语文要素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我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主要设计了两个目标: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能够借助关键句写一段文案,介绍家乡某一处的美景,唤起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贯穿教学始终,成为理解感受庭院树多,公园、街道之美的法宝。
在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设计是呼应单元语文要素的,交流平台是本单元语文要素的总结和提升,我们可借助交流平台聚焦、延展单元语文要素,带领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进行理性总结。部编版三年级第六单元交流平台不仅总结了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具体意思的方法,还提出关键句可能出现在段中的不同位置。在教学中,通过4、5、6三个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发现了关键句都位于段首。如何链接到语文园地的内容,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此时,我进行了拓展延伸,出示关键句在不同位置的段落,让学生找一找,在找中发现问题,总结学法。
二、对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中强调“增强课堂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教师要以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了践行课程理念,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肖肖夏同学荣获“小小金松代言人”的案例,设计情境。以视频的形式将肖肖夏同学请进课堂,讲述她获奖的经历,激励小弟弟小妹妹们认真学习写文案,积极参加“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争取早日成为“小小金松代言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的结尾,又展示学生熟悉的松滋美景——稻谷溪湿地公园,让学生小试牛刀,学以致用。真案例,真活动,真美景,体现“真语文”的理念。
三、引导自学共学,建构“学习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是学习中心课堂的“一体两翼”。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促进学生学习。为了践行学习中心课堂的理念,我以第4自然段进行导学,链接《富饶的西沙群岛》,找出关键句,品读句子,感受庭院树多的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学法,体现教师的导学作用。
“学习中心”课堂保障每一个孩子学习的权利,强调全员参与、全程经历、多元互动。唯有当儿童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展开思考和活动时,才谈得上建构知识。于是,在进行5、6自然段的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共学这两个自然段,操练从第4自然段总结的学习方法,并且最后以小组进行汇报,全组发言,全班点评。此时,教师变身为一名主持人,发挥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走进课文,习得语文素养。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和学生们跟随作家林遐去小城里游览了一番,感受到海滨小城之美,学生也学有所获,基本掌握了写文案的方法。但整节课,学生自我展示时间不够,下次可以让更多的小组展示发言,充分体现“学习中心课堂”的理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永无止境,我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