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2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沿革【主线梳理】时期 发展历程商朝 实行内外服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了商朝统治周朝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汉朝 汉初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加强了中央集权;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 实行州、县二级制,后来道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实体;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后来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宋朝 由州、县二级制发展为路、州(府)、县三级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边疆军政事务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在乌思藏(西藏)设行都指挥使司,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清朝 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高考研练】(2023·新课标卷·26)①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②“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③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混淆史实】察举制早在汉武帝时已经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颠倒是非】东汉刺史制度的异化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混淆史实】东汉后期,州的行政权加强,监察职能弱化,以至于州后来演变成地方一级行政机构获取 信息 时间信息:汉代。历史现象:刺史制度的异化(汉代刺史的性质和职权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推理 判断 ①→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设置监察区——州; ②→州的性质由监察区到行政区的变化; ③→东汉刺史的地位提高,权力扩大。 州由监察区逐渐演进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州长官刺史的权力也随之不断膨胀→妨碍了中央集权,为割据局面的形成埋下了隐患,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1.(2024·黑吉适应性测试·2:通过汉初藩封变迁图考查汉朝中央集权的加强)下图是汉初藩封的历史变迁图。这一变迁( )。高帝十年(公元前197年) 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C.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D.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2.(2024·重庆·3:以节度使的设置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唐朝为边疆防御设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而密切的关系。节度使的设置缓解了边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然而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说明节度使( )。A.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B.由蕃将充任是严重失误C.没有边地军队调兵权D.打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3.(2024·广西适应性测试·4:以不同时期的规定为切入点考查宋朝转运使制度的变化)宋太宗时规定,各路转运使不准随意上京奏事,遇“非常事,许乘驿入奏”。神宗时,特准部分转运使“如有要切公事,须合面奏者,即取旨”。徽宗后期,要求转运使“各条具所部无名之费、不急之务”奏报朝廷。据此可推断,宋代( )。A.地方向中央奏事流程规范化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逐渐下降C.转运使的政治地位日益上升D.中央对地方管理方式集权化【要点拓展】要点一 中国古代在行政上加强中央集权的一般性办法纵向 收权 将地方的权力收回中央,如郡县制、州县制、行省制下的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收回王国的治权,将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等等横向 分权 将地方的权力或者封地尽量分散,如西汉实行“推恩令”,北宋在地方设立知州、通判,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等行政 区划 体现“犬牙相入”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以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使地方失去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监察 制度 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的刺史、北宋的通判、元朝的御史台等(2024·湖南·5)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 )。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B.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C.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使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要点二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影响因素(2023·福建·2)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C.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D.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要点三 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鲜明特点在行政体制上以中央集权制为主体 中央集权制顺应了国情,行之有效,突出体现为中央有权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便于全国范围内的文化、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从而为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社会发展稳定和家国认同提供了制度保证在治理理念上崇尚大一统 其主要特征是王朝更替一脉相承、合乎正统,国家政令统一、疆域完整,各方面整齐划一,有凝聚力、向心力,等等在思想文化领域以儒学为正统和主脉 儒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由此形成牢不可破的文化认同在制度建设上重视顺应时势,革故鼎新 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治理制度为顺应时势变化,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完善、推陈出新,这成为一种规律性现象(2022·辽宁·2)《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参考答案主题2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沿革高考研练典例 B1.A 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文帝时期,王国面积减少,由中央直接控制的郡面积增加,这表明汉王朝中央集权加强,A项正确;仅据该材料中诸侯国和郡分布的宏观情况,得不出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大量增加的结论,排除B、D两项;“推恩令”实行于汉武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2.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为加强边防而设置节度使,并赋予了他们较大的权力。然而,随着唐朝的逐渐衰落以及节度使势力的日益壮大,中央政府难以掌控地方。安史之乱就是由节度使叛乱引起的,充分暴露了节度使制度在权力监管和平衡上的重大缺陷,故A项正确;节度使本身是为了加强边防而设立的,由蕃将充任无可厚非,只是缺乏制衡和监督,排除B项;节度使手中实权很大,具有边地军队调兵权,排除C项;节度使加重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排除D项。3.C 从不准转运使随意上京奏事到特准部分转运使上京面奏要切公事再到要求所有转运使将一般公务奏报朝廷的变化可得出,宋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需要转运使汇报的事务增多,转运使的政治地位日益上升,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奏事资格而非奏事流程,排除A项;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没有下降,排除B项;总体来说,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各朝代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要点拓展训练1 A 根据材料可知,新藩镇军队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而中央禁军力量的强大则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这有助于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局面,为重新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创造了有利条件,A项正确;“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军事力量的变化,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排除D项。训练2 D 根据材料可知,“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基本位于北方,当时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整体比较落后,北方事务比较复杂,故在北方设立了较多的郡、国以加强管理,D项正确;由材料不能得知行政制度是否有重大调整,排除A项;东汉前期尚未形成地方割据,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儒家思想是否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训练3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经常出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歌颂国家统一的表述,反映了汉代“大一统”的政治理念,C项正确;“四海之内”等表述针对的是整个中国,并非仅仅针对边疆,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有所发展,排除B项;“四海之内”等表述并未强调“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