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考点解读课标主题 知识考点 命题趋势居民与文化 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 本章节内容跨度较大,在中考试题中常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考查: (1)结合图像(漫画)或图表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和人口问题,结合热点新闻考查世界人种、语言及宗教的分布 (2)结合景观图考查聚落的形式、发展和分布,理解建筑与区域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3)关注世界,了解我国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识当前世界的各种问题人种、语言 和宗教 人种的分布;语言的分布;宗教的分布聚落 聚落的分类;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保护发展与 合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国际经济合作@考点梳理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a.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b.人口自然增长率=① -② 。(2)人口增长的差异a.时间差异: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b.地区差异: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③ 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④ 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⑤ 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2.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总数(单位:人/平方千米),常用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多集中分布在⑥ 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分布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 稠密区 亚洲的⑦ 和南部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快⑧ 西部北美洲东部人口 稀疏区 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雨林地区 气候过于湿热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高原、山区 地势高峻3.人口问题及对策问题 影响 解决措施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较快 环境压力、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 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 鼓励生育结论:人口增长必须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4.人种(1)划分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2)三大人种的体质差异及分布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 浅 波状 唇薄 较多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亚洲的西部及南部黄种人 淡黄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⑨ 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聚居区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厚 很少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洲等地也有分布世界的语言与宗教1.世界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⑩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亚洲东南部英语 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非洲中部和南部法语 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俄语 俄罗斯及其邻近国家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2.三大宗教(1) 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该宗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教堂,顶部有十字架。(2)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宗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清真寺,顶部多为圆球形。(3) 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该宗教的代表性建筑是寺庙。聚落1.聚落的分类类型 从事的劳动生产方式 景观差异乡村聚落 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 住房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等城市聚落 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高楼林立、生活设施齐全、交通便利2.聚落的形成与分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2)聚落的分布规律: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3.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平原地区,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聚落的形态多呈 状。(2)在山地、丘陵地区,聚落稀少,多沿着山麓、谷地等呈 状分布。(3)在河湖附近,聚落主要沿着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条带状或环状。(4)在沙漠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呈点状或带状。4.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发展与合作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与分布不同地区,自然条件有优有劣,开发历史有早有晚,经济水平有高有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图示主要 国家 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韩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南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所在 半球 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南半球,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 的北部,称为“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和南半球,称为“南”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2.国际经济合作原因 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同时,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们觉得地球好像变小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重要性 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个国家要发展和进步,就要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不平等(1)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农、矿等 产品,产品的价格 ,赚到的钱少,利润流失。(2)发达国家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产品的价格 ,赚的钱多,富国更富。答案:①人口出生率 ②人口死亡率 ③非洲 ④高 ⑤低 ⑥中低 ⑦东部 ⑧欧洲 ⑨印第安人 ⑩汉语 英语 基督 佛 团块 条带 欧洲西部 中国 北半球 南部 南南合作 南北对话 初级 低 高@重难点聚焦世界人口的增长与分布(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总量的关系①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正增长,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②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零增长,表示人口处于稳定状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③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负增长,表示人口减少。(2)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是制约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有利于人类活动,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集。而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不适合人类活动,人口稀疏。【典例1】(2024河东一模)美国普查局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8日公布预估,2024年1月1日世界人口总数将接近80.2亿。下图示意2014—2023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国家中,2014年以来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的是( )A.中国和美国 B.俄罗斯和印度C.印度和美国 D.中国和俄罗斯(2)据图所示,2022—2023年期间我国的人口总量变化及出现的人口问题可能是( )A.不断减少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B.不断增加 少儿比重增加C.波动变化 就业更为紧张D.保持不变 老龄人口减少【典例2】(2023罗庄二模)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全球人口将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总体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B.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C.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一直比较均匀D.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2)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低纬度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区B.图中A、F地经济发达,工业发展较早C.图中B、C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D.图中E地是人口稀少的干旱沙漠区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民居 当地自 然环境 建筑特点 示意图高脚屋 (东南亚) 高温多雨 竹木结构,通风散热碉堡式 建筑 (西亚) 热带沙漠气候,白天热,晚上冷 墙厚、窗小冰屋 (北极) 寒冷 就地取材,冰块结构,房屋墙厚,防风效果好窑洞(黄 土高原) 冬冷夏热 黄土具有直立性,冬暖夏凉【典例3】(2023兰陵二模)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导致各地的景观、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也不同。下图为北京、浙江和内蒙古三地传统民居邮票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对比“北京民居”和“浙江民居”邮票,北京民居占地规模大而方正,浙江民居则占地少,一般有二、三层楼房,其主要原因是( )A.南方是水田农业,北方是旱作农业B.北方平原多,地面平坦,南方人多地少,人口稠密C.南方雨水多,多层建筑利于排水D.北方比较寒冷,房子大利于保暖(2)牧民传统民居的最大特点是( )A.墙厚,利于保暖B.就地取材,泥土堆积而成C.便于拆装D.分上下两层,便于通风散热【典例4】(2023烟台)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地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1)~(4)题。(1)最初建造“蚝宅”时( )①当地是乡村②当地是城镇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①以高原为主②以沙漠景观为主③气候湿热④动植物种类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小明看到的“蚝宅”最可能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 B.西北内陆C.东南沿海 D.青藏地区(4)原住居民设计和建造“蚝宅”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自然灾害是( )①台风 ②寒潮③干旱 ④滑坡和泥石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考点解读课标主题 知识考点 命题趋势居民与文化 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 本章节内容跨度较大,在中考试题中常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考查: (1)结合图像(漫画)或图表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和人口问题,结合热点新闻考查世界人种、语言及宗教的分布 (2)结合景观图考查聚落的形式、发展和分布,理解建筑与区域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3)关注世界,了解我国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识当前世界的各种问题人种、语言 和宗教 人种的分布;语言的分布;宗教的分布聚落 聚落的分类;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保护发展与 合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国际经济合作@考点梳理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a.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b.人口自然增长率=① 人口出生率 -② 人口死亡率 。(2)人口增长的差异a.时间差异: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b.地区差异: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③ 非洲 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④ 高 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⑤ 低 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2.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总数(单位:人/平方千米),常用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多集中分布在⑥ 中低 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分布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 稠密区 亚洲的⑦ 东部 和南部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快⑧ 欧洲 西部北美洲东部人口 稀疏区 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雨林地区 气候过于湿热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高原、山区 地势高峻3.人口问题及对策问题 影响 解决措施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较快 环境压力、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 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 鼓励生育结论:人口增长必须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4.人种(1)划分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2)三大人种的体质差异及分布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 浅 波状 唇薄 较多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亚洲的西部及南部黄种人 淡黄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⑨ 印第安人 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聚居区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厚 很少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洲等地也有分布世界的语言与宗教1.世界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⑩ 汉语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亚洲东南部英语 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非洲中部和南部法语 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俄语 俄罗斯及其邻近国家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2.三大宗教(1) 基督 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该宗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教堂,顶部有十字架。(2)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宗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清真寺,顶部多为圆球形。(3) 佛 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该宗教的代表性建筑是寺庙。聚落1.聚落的分类类型 从事的劳动生产方式 景观差异乡村聚落 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 住房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等城市聚落 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高楼林立、生活设施齐全、交通便利2.聚落的形成与分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2)聚落的分布规律: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3.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平原地区,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聚落的形态多呈 团块 状。(2)在山地、丘陵地区,聚落稀少,多沿着山麓、谷地等呈 条带 状分布。(3)在河湖附近,聚落主要沿着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条带状或环状。(4)在沙漠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呈点状或带状。4.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发展与合作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与分布不同地区,自然条件有优有劣,开发历史有早有晚,经济水平有高有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图示主要 国家 欧洲西部 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韩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中国 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南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所在 半球 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南半球,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 北半球 的北部,称为“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南部 和南半球,称为“南”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南南合作 ”,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南北对话 ”2.国际经济合作原因 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同时,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们觉得地球好像变小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重要性 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个国家要发展和进步,就要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不平等(1)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农、矿等 初级 产品,产品的价格 低 ,赚到的钱少,利润流失。(2)发达国家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产品的价格 高 ,赚的钱多,富国更富。答案:①人口出生率 ②人口死亡率 ③非洲 ④高 ⑤低 ⑥中低 ⑦东部 ⑧欧洲 ⑨印第安人 ⑩汉语 英语 基督 佛 团块 条带 欧洲西部 中国 北半球 南部 南南合作 南北对话 初级 低 高@重难点聚焦世界人口的增长与分布(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总量的关系①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正增长,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②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零增长,表示人口处于稳定状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③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负增长,表示人口减少。(2)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是制约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有利于人类活动,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集。而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不适合人类活动,人口稀疏。【典例1】(2024河东一模)美国普查局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8日公布预估,2024年1月1日世界人口总数将接近80.2亿。下图示意2014—2023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国家中,2014年以来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的是( C )A.中国和美国 B.俄罗斯和印度C.印度和美国 D.中国和俄罗斯(2)据图所示,2022—2023年期间我国的人口总量变化及出现的人口问题可能是( A )A.不断减少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B.不断增加 少儿比重增加C.波动变化 就业更为紧张D.保持不变 老龄人口减少【典例2】(2023罗庄二模)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全球人口将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总体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B.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C.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一直比较均匀D.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2)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中低纬度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区B.图中A、F地经济发达,工业发展较早C.图中B、C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D.图中E地是人口稀少的干旱沙漠区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民居 当地自 然环境 建筑特点 示意图高脚屋 (东南亚) 高温多雨 竹木结构,通风散热碉堡式 建筑 (西亚) 热带沙漠气候,白天热,晚上冷 墙厚、窗小冰屋 (北极) 寒冷 就地取材,冰块结构,房屋墙厚,防风效果好窑洞(黄 土高原) 冬冷夏热 黄土具有直立性,冬暖夏凉【典例3】(2023兰陵二模)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导致各地的景观、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也不同。下图为北京、浙江和内蒙古三地传统民居邮票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对比“北京民居”和“浙江民居”邮票,北京民居占地规模大而方正,浙江民居则占地少,一般有二、三层楼房,其主要原因是( B )A.南方是水田农业,北方是旱作农业B.北方平原多,地面平坦,南方人多地少,人口稠密C.南方雨水多,多层建筑利于排水D.北方比较寒冷,房子大利于保暖(2)牧民传统民居的最大特点是( C )A.墙厚,利于保暖B.就地取材,泥土堆积而成C.便于拆装D.分上下两层,便于通风散热【典例4】(2023烟台)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地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1)~(4)题。(1)最初建造“蚝宅”时( B )①当地是乡村②当地是城镇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B )①以高原为主②以沙漠景观为主③气候湿热④动植物种类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小明看到的“蚝宅”最可能位于我国( C )A.东北地区 B.西北内陆C.东南沿海 D.青藏地区(4)原住居民设计和建造“蚝宅”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自然灾害是( D )①台风 ②寒潮③干旱 ④滑坡和泥石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 学生版.docx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