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学案(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考点研究(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学案(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考点研究(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考点解读
课标 主题 知识考点 命题趋势
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地势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温度带与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治理与开发 本章节是中考重点考查的部分,注重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分值所占比重较大,主要突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自然 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防灾减灾的措施
@考点梳理
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概况
(1)特征
a.地形类型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都有分布;
b.① 山区 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2)分布: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山地、高原、盆地多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2.我国的主要山脉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北列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 昆仑山脉、② 秦岭 
南列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 大兴安岭、③ 太行山脉 、巫山、雪峰山
中列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列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
弧形山脉 ④ 喜马拉雅山脉 
3.我国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4.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1)四大高原
名称 主要特征
青藏高原 地势高峻,高原上多山脉,但相对高度不大,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⑤ 内蒙古 高原 地面开阔坦荡,贺兰山以东多草原,以西多戈壁、沙漠,是我国第二大高原
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⑥ 云贵 高原 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地面崎岖,有许多山间小盆地和河谷平原(坝子)
(2)四大盆地
名称 主要特征
塔里木盆地 内部平坦,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⑦ 柴达木 盆地 内部多戈壁、荒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 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3)三大平原
名称 主要特征
⑧ 东北 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 我国第二大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地形平坦,多旱涝、风沙等灾害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
5.我国山区的开发利用
优势 有利于多种农业模式协调发展,在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山区急流地带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电
劣势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不利于发展⑨ 耕作业 
6.我国的地势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北纬36°剖面)
(1)特征:西高东低、呈⑩ 阶梯状 分布。
(2)三级阶梯
名称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平均在4 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 山脉—祁连山脉—  横断 山脉
第二级阶梯 多在1 000~ 2 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3)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a.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b.对交通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c.对河流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流急,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因此,我国大型水电站都分布在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气候
1.我国的气温差异
(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冬季 夏季
分布 特点 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续表)
成因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时间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因此南北获得的热量差异小,气温差别小。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寒温带、  中温 带、暖温带、  亚热 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青藏高原 区。
(3)温度带的分布
温度带 主要分布区
寒温带 黑龙江省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亚热带 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热带 滇、粤、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
青藏高原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2.我国的降水差异
(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 分布 特点 降水季节变化大,  夏秋 季节降水多,  冬春 季节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成因 夏秋季节,盛行夏季风,降水丰沛;冬春季节,盛行冬季风,降水稀少;夏季风强弱不同,雨带的进退时间不同,导致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空间 分布 特点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 a.海陆位置:东南沿海地区距海洋近,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 b.季风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 c.地形影响:东部地区多平原、丘陵,地势低平,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降水多;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阻挡了湿润气流的深入,降水少
(2)我国的干湿地区
a.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b.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主要植被
湿润区 年降水量>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东北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半湿 润区 年降水量400~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半干 旱区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 温带草原
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和新疆 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3.我国的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 东部: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高原山地气候
形成原因 a.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经度广,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差异大,导致气候复杂多样 b.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尤其是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较多。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2)季风气候显著
a.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b.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特点比较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亚欧大陆内部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 偏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影响 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四川盆地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影响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夏季风活动异常时易出现  旱涝 灾害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d.季风气候的影响
有利影响:雨热同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影响: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受季风影响显著。
(3)地形:我国有很多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河流
1.以外流河为主
(1)外流河与内流河
分类 定义 主要河流 注入大洋
外流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 太平洋
雅鲁藏布江、怒江 印度洋
额尔齐斯河 北冰洋
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西麓—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
内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河流的水文特征
a.定义:指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b.外流河大多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的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夏季降水集中,形成汛期,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东北地区的河流汛期较长)。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形成汛期。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3)主要的湖泊
a.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b.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的湖泊。
2.长江与黄河
(1)长江与黄河的概况
长江 黄河
图示
长度 6 300千米 约5 464千米
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湖北  宜昌 、江西湖口 内蒙古河口、河南  桃花峪 
流经省级 行政区域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等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汾河
水文特征 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没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上游河段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水量较小;汛期集中在夏秋季节;含沙量大;中上游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冬季结冰;部分河段初冬或初春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开发 a. “ 水能宝库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有葛洲坝、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 b. “ 黄金水道 ”: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a.利用水能发电,已建成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 b.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
(2)长江的生态问题与治理
河段 危害表现 危害成因 解决措施
上游 水土流失 陡坡垦殖,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
中、下游 泥沙淤积 上游水土流失;中游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上游植树造林,中游裁弯取直
洪涝灾害 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退田还湖,疏浚河道
水污染 工农业生产废水、废渣的排放 防治水污染
(3)黄河的生态问题与治理
存在 问题 断流 由于宁夏、内蒙古河段气候干旱,汇入支流少,且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径流量减少
地上河 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挟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  地上河 ”
凌汛 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带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往往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治理 措施 上、中游 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自然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
(1)定义:自然环境发生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的异常变化,称为自然灾害。
(2)类型: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2.特点
(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3.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名称 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干旱 分布广泛,集中在华北地区 不同季节交替出现
洪涝 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台风 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  夏秋 季节多发
寒潮 除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海南之外的大部分地区 秋末、冬季、初春
4.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
名称 分布地区 危害
地震 青藏高原地区、新疆、华北地区、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 西南部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区,如云南和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冲毁甚至掩埋山麓的交通线、房屋、农田等
泥石流
5.防灾减灾
(1)防灾: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
(2)救灾: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
(3)避灾方法
a.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b.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台风来临时,应及时躲避到房间内,关闭门窗。
答案:①山区 ②秦岭 ③太行山脉 ④喜马拉雅山脉 ⑤内蒙古 ⑥云贵 ⑦柴达木 ⑧东北 ⑨耕作业
⑩阶梯状  昆仑  横断  大兴安岭  巫山  中温  亚热  青藏高原  夏秋  冬春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旱涝  东海  宜昌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渤海
桃花峪  黄土高原  地上河  夏秋
@重难点聚焦
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分界线
【典例1】(2023沂南二模)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山脉中,其两侧均为盆地的是( C )
A.太行山脉 B.巫山
C.天山山脉 D.横断山脉
(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D )
A.在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上
B.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在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上
D.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上
【典例2】如图为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最广
B.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约3 000米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2)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包括( A )
①有利于东部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②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使许多河流向东奔流,沟通东西交通
④起伏和缓,有利于内河航运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典例3】(2024河东一模)2023年“春姑娘”的步伐从2月上旬到5月20日左右走过我国的大江南北。下图为“春姑娘”行进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2月上中旬,“春姑娘”到达②③两地区,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我国( B )
A.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B.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C.清明时节,②地区的壮族互相泼水,庆祝民族节日
D.③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回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下列关于“春姑娘”行进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3月中旬主要行进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3月下旬沿长白山脉北上,穿过华北平原到达北京
C.4月中旬到达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所在地
D.5月到达大兴安岭北麓,隔乌苏里江可眺望俄罗斯
我国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2)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夏天,我们可以去北方避暑;冬天,我们可以到南方感受温暖。
(3)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不同。例如,我国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所以当地居民爱吃辣椒,以驱寒抗风湿。
【典例4】(2024临沂二模)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示意图和我国东部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完成(1)~(3)题。
(1)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A )
A.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大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
(2)雨带,是指有明显降雨的范围,由云和降水构成。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A )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
(3)下列关于四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四城市皆终年高温多雨
B.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
C.甲城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小
D.乙城市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典例5】(2023郯城二模)“霜降过后秋风劲,又是一年观红时。”“红叶”是由于树叶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下图是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及最佳观赏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红叶最佳观赏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 B )
A.风力 B.气温 C.土壤 D.降水
(2)四川稻城俄初山与同纬度岳麓山的红叶最佳观赏期不同,主要原因是俄初山( C )
A.纬度低
B.距海远
C.海拔高
D.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通常从“二期(汛期、结冰期)、二量(水量、含沙量)、水能”方面分析。
(1)汛期。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夏季(或者其他季节)。
(2)结冰期。冬季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如果河流有结冰期,还要判断河流有没有凌汛现象。凌汛发生的条件是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3)水量。水量大(小);河流水量(位)季节变化大(小),如黄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大小通常考虑降水量、流域面积、支流多少等因素。
(4)含沙量。影响因素主要有植被、土质、坡度等。
(5)水能。水流速度快,水量大,水能丰富;反之,水能贫乏。
【典例6】(2024蒙阴二模)“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和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功能占比图,完成(1)~(3)题。
(1)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A )
①夏季多暴雨 ②地形起伏大 ③乱砍滥伐
④植被稀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长江流域净化水质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A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3)针对长江不同河段的问题治理,分析合理的是( C )
A.上游河段是污染的高风险区
B.中游河段优先开发水能资源
C.中下游河段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
D.入海口及沿海主要治理水土流失
【典例7】(2024河东二模)“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三区四带”为主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下图为我国“三区四带”生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目前黄河流域已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下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B )
A.①加快 ②水量 ③凌汛
B.①减缓 ②含沙量 ③洪涝
C.①加快 ②含沙量 ③洪涝
D.①减缓 ②水量 ③凌汛
(2)如果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内冰川不断萎缩,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从长远来看会造成( C )
A.长江水流更湍急
B.澜沧江出现凌汛现象
C.黄河水量减少
D.额尔齐斯河出现断流
【典例8】(2024临沂)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治理与开发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其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材料三:图1为长江经济带略图,图2为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图3为黄河水系图,图4为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图4
(1)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 (上/中/下)游河段;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鄂 。
(2)分析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
降水多,水量大;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河网密布,纵横交错,航运条件优越;等等。
(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地势平坦,陆上交通发达;降水丰富,气温适宜,农业发达;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等等。
(4)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渝地区在经济协同发展中各自的优势。
成渝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率较低,土地价格较低;矿产资源较丰富;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河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江海联运,交通便利;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规模化发展;科技发达,经济发达;工农业基础好,经济腹地广。
(5)结合图2、图3,推测黄河青铜峡至河口段流量变化的原因。
农业灌溉需水量大;人口众多,工业较发达,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大;黄河水下渗严重;上游多大坝拦截。
(6)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放缓。结合图4及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较大成效,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海水的侵蚀;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自2024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举办以来,临沂用全城热忱,接住富贵流量。水韵琅琊·点靓沂河、沂河灯光秀等文旅项目惊艳全网,数次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榜单。
(7)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为保护和利用沂河建言献策。
建设湿地公园;加强水环境的保护;严格执行节水措施;建设供水工程;发展沿河经济;等等。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
灾害 形成原因
台风 台风在热带或亚热带海洋上形成后侵入大陆,以东南沿海最多
干旱 降水较少,尤其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旱灾
洪涝 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形成涝灾
地震 多位于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
滑坡和 泥石流 地面坡度陡,降水集中,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典例9】(2024兰陵二模)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冬春季节频繁发生。下图示意2024年3月27日08时—28日08时全国沙尘实况图。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北方沙尘天气较为频繁,其原因有( B )
①植被覆盖率低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③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④人们焚荒肥田
⑤降水量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2)为了降低沙尘带来的危害,可以( A )
①植树造林 ②戴口罩来防尘 ③设沙障,挡风墙 ④开垦坡地为耕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典例10】(2024兰山二模)受某种天气的影响,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8~12℃。读此次天气过境时雨雪线推进示意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该天气是( C )
A.台风 B.梅雨 C.寒潮 D.沙尘暴
(2)此次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D )
A.5月 B.6月 C.9月 D.1月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考点解读
课标 主题 知识考点 命题趋势
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地势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温度带与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治理与开发 本章节是中考重点考查的部分,注重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分值所占比重较大,主要突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自然 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防灾减灾的措施
@考点梳理
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概况
(1)特征
a.地形类型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都有分布;
b.① 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2)分布: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山地、高原、盆地多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2.我国的主要山脉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北列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 昆仑山脉、②
南列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 大兴安岭、③ 、巫山、雪峰山
中列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列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
弧形山脉 ④
3.我国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4.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1)四大高原
名称 主要特征
青藏高原 地势高峻,高原上多山脉,但相对高度不大,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⑤ 高原 地面开阔坦荡,贺兰山以东多草原,以西多戈壁、沙漠,是我国第二大高原
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⑥ 高原 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地面崎岖,有许多山间小盆地和河谷平原(坝子)
(2)四大盆地
名称 主要特征
塔里木盆地 内部平坦,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⑦ 盆地 内部多戈壁、荒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 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3)三大平原
名称 主要特征
⑧ 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 我国第二大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地形平坦,多旱涝、风沙等灾害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
5.我国山区的开发利用
优势 有利于多种农业模式协调发展,在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山区急流地带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电
劣势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不利于发展⑨
6.我国的地势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北纬36°剖面)
(1)特征:西高东低、呈⑩ 分布。
(2)三级阶梯
名称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平均在4 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山脉—祁连山脉— 山脉
第二级阶梯 多在1 000~ 2 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太行山脉— —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3)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a.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b.对交通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c.对河流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流急,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因此,我国大型水电站都分布在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气候
1.我国的气温差异
(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冬季 夏季
分布 特点 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续表)
成因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时间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因此南北获得的热量差异小,气温差别小。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寒温带、 带、暖温带、 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区。
(3)温度带的分布
温度带 主要分布区
寒温带 黑龙江省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亚热带 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热带 滇、粤、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
青藏高原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2.我国的降水差异
(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 分布 特点 降水季节变化大, 季节降水多, 季节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成因 夏秋季节,盛行夏季风,降水丰沛;冬春季节,盛行冬季风,降水稀少;夏季风强弱不同,雨带的进退时间不同,导致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空间 分布 特点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成因 a.海陆位置:东南沿海地区距海洋近,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 b.季风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 c.地形影响:东部地区多平原、丘陵,地势低平,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降水多;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阻挡了湿润气流的深入,降水少
(2)我国的干湿地区
a.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b.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主要植被
湿润区 年降水量>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东北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半湿 润区 年降水量400~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半干 旱区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 温带草原
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和新疆 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3.我国的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 东部: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高原山地气候
形成原因 a.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经度广,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差异大,导致气候复杂多样 b.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尤其是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较多。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2)季风气候显著
a.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b.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特点比较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亚欧大陆内部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 偏南风
性质
影响 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四川盆地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影响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夏季风活动异常时易出现 灾害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d.季风气候的影响
有利影响:雨热同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影响: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受季风影响显著。
(3)地形:我国有很多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河流
1.以外流河为主
(1)外流河与内流河
分类 定义 主要河流 注入大洋
外流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 太平洋
雅鲁藏布江、怒江 印度洋
额尔齐斯河 北冰洋
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西麓—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
内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河流的水文特征
a.定义:指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b.外流河大多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的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夏季降水集中,形成汛期,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东北地区的河流汛期较长)。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形成汛期。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3)主要的湖泊
a.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b.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的湖泊。
2.长江与黄河
(1)长江与黄河的概况
长江 黄河
图示
长度 6 300千米 约5 464千米
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注入海洋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湖北 、江西湖口 内蒙古河口、河南
流经省级 行政区域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等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汾河
水文特征 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没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上游河段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水量较小;汛期集中在夏秋季节;含沙量大;中上游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冬季结冰;部分河段初冬或初春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开发 a. “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有葛洲坝、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 b. “ ”: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a.利用水能发电,已建成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 b.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
(2)长江的生态问题与治理
河段 危害表现 危害成因 解决措施
上游 水土流失 陡坡垦殖,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
中、下游 泥沙淤积 上游水土流失;中游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上游植树造林,中游裁弯取直
洪涝灾害 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退田还湖,疏浚河道
水污染 工农业生产废水、废渣的排放 防治水污染
(3)黄河的生态问题与治理
存在 问题 断流 由于宁夏、内蒙古河段气候干旱,汇入支流少,且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径流量减少
地上河 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挟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 ”
凌汛 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带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往往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治理 措施 上、中游 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自然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
(1)定义:自然环境发生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的异常变化,称为自然灾害。
(2)类型: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2.特点
(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3.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名称 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干旱 分布广泛,集中在华北地区 不同季节交替出现
洪涝 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台风 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 季节多发
寒潮 除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海南之外的大部分地区 秋末、冬季、初春
4.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
名称 分布地区 危害
地震 青藏高原地区、新疆、华北地区、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 西南部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区,如云南和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冲毁甚至掩埋山麓的交通线、房屋、农田等
泥石流
5.防灾减灾
(1)防灾: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
(2)救灾: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
(3)避灾方法
a.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b.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台风来临时,应及时躲避到房间内,关闭门窗。
答案:①山区 ②秦岭 ③太行山脉 ④喜马拉雅山脉 ⑤内蒙古 ⑥云贵 ⑦柴达木 ⑧东北 ⑨耕作业
⑩阶梯状  昆仑  横断  大兴安岭  巫山  中温  亚热  青藏高原  夏秋  冬春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旱涝  东海  宜昌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渤海
桃花峪  黄土高原  地上河  夏秋
@重难点聚焦
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分界线
【典例1】(2023沂南二模)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山脉中,其两侧均为盆地的是(   )
A.太行山脉 B.巫山
C.天山山脉 D.横断山脉
(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在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上
B.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在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上
D.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上
【典例2】如图为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最广
B.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约3 000米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2)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有利于东部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②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使许多河流向东奔流,沟通东西交通
④起伏和缓,有利于内河航运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典例3】(2024河东一模)2023年“春姑娘”的步伐从2月上旬到5月20日左右走过我国的大江南北。下图为“春姑娘”行进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2月上中旬,“春姑娘”到达②③两地区,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我国(   )
A.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B.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C.清明时节,②地区的壮族互相泼水,庆祝民族节日
D.③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回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下列关于“春姑娘”行进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月中旬主要行进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3月下旬沿长白山脉北上,穿过华北平原到达北京
C.4月中旬到达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所在地
D.5月到达大兴安岭北麓,隔乌苏里江可眺望俄罗斯
我国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2)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夏天,我们可以去北方避暑;冬天,我们可以到南方感受温暖。
(3)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不同。例如,我国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所以当地居民爱吃辣椒,以驱寒抗风湿。
【典例4】(2024临沂二模)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示意图和我国东部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完成(1)~(3)题。
(1)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大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
(2)雨带,是指有明显降雨的范围,由云和降水构成。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
(3)下列关于四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城市皆终年高温多雨
B.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
C.甲城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小
D.乙城市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典例5】(2023郯城二模)“霜降过后秋风劲,又是一年观红时。”“红叶”是由于树叶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下图是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及最佳观赏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红叶最佳观赏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力 B.气温 C.土壤 D.降水
(2)四川稻城俄初山与同纬度岳麓山的红叶最佳观赏期不同,主要原因是俄初山(   )
A.纬度低
B.距海远
C.海拔高
D.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通常从“二期(汛期、结冰期)、二量(水量、含沙量)、水能”方面分析。
(1)汛期。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夏季(或者其他季节)。
(2)结冰期。冬季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如果河流有结冰期,还要判断河流有没有凌汛现象。凌汛发生的条件是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3)水量。水量大(小);河流水量(位)季节变化大(小),如黄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大小通常考虑降水量、流域面积、支流多少等因素。
(4)含沙量。影响因素主要有植被、土质、坡度等。
(5)水能。水流速度快,水量大,水能丰富;反之,水能贫乏。
【典例6】(2024蒙阴二模)“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和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功能占比图,完成(1)~(3)题。
(1)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①夏季多暴雨 ②地形起伏大 ③乱砍滥伐
④植被稀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长江流域净化水质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3)针对长江不同河段的问题治理,分析合理的是(   )
A.上游河段是污染的高风险区
B.中游河段优先开发水能资源
C.中下游河段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
D.入海口及沿海主要治理水土流失
【典例7】(2024河东二模)“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三区四带”为主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下图为我国“三区四带”生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目前黄河流域已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下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加快 ②水量 ③凌汛
B.①减缓 ②含沙量 ③洪涝
C.①加快 ②含沙量 ③洪涝
D.①减缓 ②水量 ③凌汛
(2)如果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内冰川不断萎缩,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从长远来看会造成(   )
A.长江水流更湍急
B.澜沧江出现凌汛现象
C.黄河水量减少
D.额尔齐斯河出现断流
【典例8】(2024临沂)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治理与开发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其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材料三:图1为长江经济带略图,图2为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图3为黄河水系图,图4为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图4
(1)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2)分析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
(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渝地区在经济协同发展中各自的优势。
(5)结合图2、图3,推测黄河青铜峡至河口段流量变化的原因。
(6)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放缓。结合图4及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自2024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举办以来,临沂用全城热忱,接住富贵流量。水韵琅琊·点靓沂河、沂河灯光秀等文旅项目惊艳全网,数次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榜单。
(7)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为保护和利用沂河建言献策。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
灾害 形成原因
台风 台风在热带或亚热带海洋上形成后侵入大陆,以东南沿海最多
干旱 降水较少,尤其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旱灾
洪涝 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形成涝灾
地震 多位于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
滑坡和 泥石流 地面坡度陡,降水集中,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典例9】(2024兰陵二模)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冬春季节频繁发生。下图示意2024年3月27日08时—28日08时全国沙尘实况图。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北方沙尘天气较为频繁,其原因有(   )
①植被覆盖率低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③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④人们焚荒肥田
⑤降水量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2)为了降低沙尘带来的危害,可以(   )
①植树造林 ②戴口罩来防尘 ③设沙障,挡风墙 ④开垦坡地为耕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典例10】(2024兰山二模)受某种天气的影响,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8~12℃。读此次天气过境时雨雪线推进示意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该天气是(   )
A.台风 B.梅雨 C.寒潮 D.沙尘暴
(2)此次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5月 B.6月 C.9月 D.1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