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六上25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围绕着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走近鲁迅”而选编的一篇经典课文。本单元通过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多角度展现鲁迅的形象,让学生了解其文学成就,感知他的性格特点。而《少年闰土》作为单元第一篇课文,要借助文本让学生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对人物描写及人物形象的分析已有初步的了解。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一些陌生的表达,加上写作时代也与当代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多种方法来精读本文,深入分析某些词句的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抓标志词和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层次和主要事件。
2.通过抓住“新鲜”一词,对比品味,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少年闰土的形象。
3.通过细读赏析,总结写作方法,写好小练笔。
教学重点
1.通过抓标志词和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层次和主要事件。
2.通过抓住“新鲜”一词,对比品味,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少年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细读赏析,总结写作方法,写好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分享“稀奇”
每个人的童年,都离不开那些纯真无邪的玩伴和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故事。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回想,你和你的童年玩伴之间,是否也发生过许多有趣而新奇的事情呢?可能是一起勇敢地探险,一起调皮捣蛋,也可能是你们共同经历的某个难以忘怀的温馨瞬间。现在,请大家打开记忆的闸门,与我们一起分享充满乐趣的童年往事吧!
示例:我记得小时候,我和我的玩伴小明特别喜欢去村头的小河边玩耍。有一次,我们在河边发现了一个被水冲刷得光滑圆润的大石头,上面还有一些奇怪的纹路。我们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把它当作我们的“秘密基地”,还在上面刻下了我们的名字和当时的日期。
二、初读感知,抓住“稀奇”
同学们刚才分享了各自童年中的那些充满乐趣和惊喜的瞬间。现在,让我们把这份对“美好”的追寻带入到《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去。
1.速读全文,梳理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我”和闰土的相处过程及其对应的关系变化。
明确:
①(2—5)相见——主仆
②(6—18)相处——朋友
③(19)相别——兄弟、知己
2.少年鲁迅在和“少年闰土”的相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从文中找一个词语来概括?
明确:稀奇
三、细读文本,聚焦“稀奇”
同学们,我们已经从整体上感知了《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并明确了少年鲁迅在与闰土相处过程中的最大感受是“稀奇”。那么,这些“稀奇”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呢?是闰土那些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生活经历,还是他特别的性格特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品味那些令人感到“稀奇”的精彩!请用我发现了“稀奇的 ”的句子来表达,并具体分析。
(一)稀奇的环境
在《少年闰土》的第一段中,鲁迅先生描绘了一个令人新奇的环境——深蓝的天空下,金黄的圆月高挂,海边的沙地上,一望无际的碧绿西瓜蔓延开来。而后续的故事中,闰土捡贝壳的海边和看跳鱼儿的沙地,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魅力。这样的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知与探索的奇妙世界。
追问:为什么“少年鲁迅”就感觉这样的环境是很新奇的呢?
明确:因为“少年鲁迅”的生活环境与他所描述的这幅乡村月夜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生活环境是“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暗示了他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高墙限制了他的视野,四角的天空则象征着他接触到的世界之狭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总结:是啊,稀奇感的产生往往源于对未知的广阔的世界的发现和探索。
(二)稀奇的事儿
1.结合课后练习二,用四字小标题概括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儿。
明确: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捡贝、沙地观鱼
2.结合文章内容和两个孩子的身份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试着对比两人对以上事件不同的认知和体验。
少年闰土 少年鲁迅
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 坐在院子里,看着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小
少爷
知道水果店里卖西瓜 晚上在西瓜地里管瓜
总结:通过对比少年鲁迅与少年闰土对同一事件的认知和体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生活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鲁迅的羡慕和好奇,反映了城市少年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而闰土的自信和从容,则体现了乡村少年对自然和生活的敏感与热爱。
3.而这其中写得最详细的事件是哪一件呢?
明确:看瓜刺猹的部分,第1段和11-16段都写了这件事。
四、赏读文本,写作“稀奇”
1.是啊,“看瓜刺猹”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接下来,让我们聚焦这一部分,用“我认为这部分内容妙在 ,比如 ,”来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赏析。
示例: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妙在惊险的情节设置,比如从闰土发现猹的踪迹,到他勇敢地拿起钢叉刺猹,再到猹的逃脱,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同时,还通过“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等语句,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对“猹”这一神秘生物充满了好奇与想象。
师:是哈,“看瓜刺猹”这一部分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富有张力。
2.屏显总结写作方法:
惊险的情节设置:
设置悬念、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生动的场景描绘:
生动的环境描写,营造了氛围,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细腻的人物刻画:
外貌、动作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含蓄的情感表达:
在描述事件中含蓄地融入情感表达,使读者产生共鸣。
3.完成课后小练笔: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第一自然段,使用恰当的方法,写一写。
示例:
这张照片,我独自站在一座巍峨的山峰之巅,身后是绵延不绝的山脉,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我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我的脸上,也洒遍了身后的群山。
五、精读文本,分析“闰土”
1.在少年闰土的讲解中,“我”了解了好多稀奇的事儿: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捡贝、沙地看鱼,这些“稀奇”中也隐藏着“好年闰土”这个稀奇的人儿。请大家再次精读文章,主要对比两人说话方式,具体分析少年闰土“稀奇”在何处呢?
明确:
少年鲁迅:问句频出,充满好奇
在文章中,少年鲁迅不断地用问句来探寻闰土的世界。例如,“管贼么?他不咬人么?和少年闰土的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少年鲁迅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渴望,也表现了少年鲁迅与他往常的朋友们的生活空间的逼仄。
2.探究主题
今天我们聚焦“稀奇”一词解读了“少年闰土”一文。那么,鲁迅为何要浓墨重彩地描绘带给“我”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儿的少年闰土呢?请用“少年闰土不仅是……,还是……”多角度地总结本文的写作意图。
示例:少年闰土不仅是鲁迅心中的美好少年,还是鲁迅心灵的故乡,承载着他对纯真、质朴乡村生活的深切怀念和美好向往。
课堂总结
可是,转眼间,正月就要过去了,闰土与鲁迅先生也不得不分别了,并且这一别就是30年,那当他们再次相遇时,他们又会发生哪些“稀奇”的事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课后读一读 《故乡》这篇小说。
板书设计
25少年闰土
相见 相处 相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