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品精巧,在世界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那优美的彩陶、庄重的青铜器、绚丽的漆器、典雅的瓷器无不反映出历代能工巧匠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赞赏。本课选取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为代表,从工艺制作、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通过观察和探究这些工艺品的材料、造型和装饰,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历史沿革和发展,感受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领略中国工艺美术的成就。课时建议本课建议为1~2课时。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学生能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工艺的发展和审美演变;了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化内涵。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认识。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与方法古老的陶器示例作品一:彩陶旋纹双耳瓶(新石器时期)1.基本信息: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珍品。高25.5厘米,口径7厘米。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2.造型特点:形制与砂质绳纹尖底瓶相似。小口,宽沿外移,细长颈,圆肩,上粗下细长腹,尖底,腹侧有对称环耳。3.装饰特色:通体磨光,用黑彩在颈与下腹部绘平行线纹,肩与上腹部绘优美流畅的漩涡纹与黑白点纹。表现很强的运动感,有浓厚的装饰性。示例作品二:黑陶高脚杯(新石器时期)1.造型特点:色调乌黑,器表光亮如施釉。胎质细腻致密而坚硬,俗称蛋壳陶。棱角清晰明确,器物上有凹凸的弦纹。有的器物有盖,有把手或穿绳的纽鼻。2.艺术特色:不施彩绘,色彩单纯古朴,以造型取胜。造型规整,胎体厚薄均匀,色彩乌黑光亮,别具风格。比例适度,轻盈秀美,杯口外张,犹如开放的花朵,高足上加以镂空,实用与装饰造型达到完美统一。示例作品三:温酒陶盉(新石器时期)1.造型特点:陶足三只,袋形。其腹部造型丰满,上接筒状的颈,颈和腹的一侧安装有绳纹把手,犹如一只昂首挺胸的立兽。2.艺术特色:三个袋形足扩大了受热面,加快了炊煮速度,还起着稳定的支撑作用。器物造型集圆浑和秀美为一体,美观而有气势。教学提醒:1.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一度是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实用器皿,用来打水、盛放食物和烧煮。当时的陶工按照功能的不同对黏土进行捏筑和造型,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从器皿的足数看造型特点:代表作品 足数 造型特点 功能作用彩陶旋纹双耳瓶 无足 小口,双耳,细颈,圆肩,长腹,尖底 汲水,满足生活需求黑陶高脚杯 一足 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 实用与装饰完美统一温酒陶盉 三足 源于生活实用基础上的形式创造,比两足更稳定、坚实;比四足更简洁、刚健 具有高度的审美功能和意义,后来发展为主要礼器"鼎"2.彩陶最早的装饰,受编织物的影响很大,后来人们发现烧制好的陶器不用编织物也可以使用,但纹路还是保留了下来。彩陶上常见的饰纹有席纹、绳纹、水波纹、鱼纹等。新时期时代陶器上的纹饰,则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纹饰 艺术特点 审美感受 代表作品几何纹 以线条的构成、流转为主要旋律 线条的神秘怪异,是原始歌舞的抽象代表,是劳动生活和自然对象与广大世界中的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的集中体现 彩陶旋纹瓶彩陶圆点波纹盆彩陶十字形圆点纹壶彩陶弧线三角圆圈纹壶动物纹 动物形象较为写实 源于远古氏族的图腾、符号和标志 黑彩鲵鱼纹瓶彩陶双鸟纹罐彩陶鹳鸟叼鱼缸人形纹 简洁概括,规范整齐 是图腾活动的表现,是人们劳动生活的生动写实 彩陶舞蹈纹盆彩陶人面鱼纹盆神秘的青铜器1.青铜器的作用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中国的青铜在夏、商、周三代为鼎盛时期。按不同的功能需求,青铜在当时被用来制成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礼器等,也有用作生活日常实用器具,如家具、灯具等。其最主要的作用是祭祀鬼神和祖先,以及象征国家统治的秩序。2.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标志着权力的大小。3.青铜器的纹饰早期的青铜器多以各种各样的饕餮纹样为装饰。“饕餮”体现一种无限深远的原始力量,神秘、怪异、狞厉、恐惧、残酷。渗透着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青铜器上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所形成的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一种过渡。4.青铜器的色彩青铜器是以青铜(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如锡、镍、铅、磷等的合金)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具。青铜器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经过层层打磨后外表锃亮,颜色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埋在土里后慢慢生诱,其铜锈呈青绿色。殊的材质和制作工艺,漆器有不怕酸碱、耐潮、耐高温、耐腐蚀、防虫防蛀等特点。再加上历代的能工巧匠采用的彩绘、磨光、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运用了各种绮丽的图案做装饰,使得中国的漆器制造工艺在世界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教学提醒:1.漆器的制作,在古代完全是手工操作,其工艺制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由于制造的手工性、雕刻的复杂性、技巧的专门性、艺术的独特性,使得漆器作品从设计到成品的制成,必须由许多手工艺人经过设计、制胎、作地、光漆、画工、雕刻、磨活、抛光、作里等若干道工序方能完成。2.漆器的纹饰绘制技法非常丰富和多样,可以利用相关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观察和比较。3.漆器的赏析可以从材质、造型、纹饰、色彩、工艺制作等方面展开,特别对漆器的工艺制作,可以和青铜器做个比较。高雅的瓷器瓷器是在陶器的烧造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陶瓷工艺门类,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中国人生活智慧的结晶。瓷器的赏析主要从器型、纹饰、胎釉等方面进行。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哥窑、官窑、定窑、钧窑。示例作品:1.青瓷:青瓷羊形烛台(六朝)、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元代)。2.白瓷:磁州窑白瓷孩儿枕(北宋)、邢窑白瓷穿带壶(唐代)、汝窑三足洗(北宋)。3.彩瓷:五彩鱼藻纹罐(清代)、粉彩福寿盘(清代)、斗彩高足杯(明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青花”是指运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始创于唐,至元代时达到成熟精美。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这件梅瓶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3厘米。口部短小,口沿面平厚,短颈呈梯形状,肩部丰满浑圆,肩以下收敛明显,平底内凹成浅圈足,器形秀丽而挺拔。器身满绘青花图案,令人赏心悦目。说起这件梅瓶的来历,还有一段颇为曲折的故事。1952年,国家正在开展文物普查征集工作,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今南京市博物馆前身)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在夫子庙里经营的古董商铺,一些古董商人向工作人员提供了这样一条线索:有一位商人曾从盗墓者手中购买过一只瓷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而这瓷瓶的出处,据传是1950年从南京江宁将军山一处墓葬中盗掘的。将军山原名观音山,后因埋葬明太祖朱元璋、养子沐英及其后人被百姓改称为将军山。当时人民政府正严查盗墓一事,盗墓者也相继被抓,其中首犯被处以极刑。同时“三反五反”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这位古董商人最终向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交出了这件瓷瓶,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件青花梅瓶“何月下追韩信”。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它的烧制年代应为元代的中晚期,为景德镇官窑出品,胎质洁白坚韧,用进口钴料烧成的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呈色稳定,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最高艺术成就。“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典故:韩信是秦末名将,他先投奔项羽,但不受重用,转而投奔刘邦,也只做了个管管粮食的小官。后来丞相萧何碰巧遇见了韩信,谈话之间发现韩信有非常之才,于是便屡次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均未被采纳。韩信看到刘邦也不肯重用他,于是决定离开。得知韩信出走消息后,萧何非常焦急,也顾不上向刘邦报告,便亲自骑上马连夜率人追赶韩信。萧何终于追上韩信,并把他劝了回来。之后,萧何正式向刘邦举荐韩信,并说,如果想夺取天下,非得用韩信不可。在萧何的力谏和劝说之下,最后刘邦终于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封韩信为大将。韩信果然不负众望,屡次替刘邦救险,后被封为淮阴侯。教学提醒:瓷器的赏析主要从器形、纹饰、胎釉等方面进行。1.器形。瓷器的器形有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不同朝代,风格也各有不同。除整体风格外,对于不同器物,还可通过对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及瓷器内部等各个局部加以观察,了解不同时代的异同。2.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题材内容、装饰手法或工艺技术,不同时期的纹饰均有不同的表现。3.胎釉。胎如骨、釉如衣。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呈肉红色。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教学建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种类繁多,你可以和学生:1.欣赏各类工艺美术作品,尝试用横向或纵向比较的方式感受不同工艺品的独特造型和艺术特色。2.走访民间,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访问民间美术工作室或民间工艺作坊,了解工艺美术的各种门类及各类工艺作品的制作过程。3.一起体验制作工艺品的乐趣。4.邀请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