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课件(33+4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2《六国论》课件(33+4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新课导入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 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唐太宗李世民语
01
通过品读语言,掌握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0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03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素养目标
作者简介
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二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1009-1066)
作者简介
当年苏老泉,
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
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
思究圣人语。
寒窗多少年,
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
三人皆中举。
皇城咸震惊,
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
辛勤为第一。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第8篇。
作者简介
四川眉山三苏祠
三苏纪念馆
作者简介
唐代:
韩 愈
柳宗元
宋代:
欧阳修
苏 洵
苏 轼
苏 辙
王安石
曾 巩
常识积累
战国背景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国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的“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战国背景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战国背景
韩魏楚以地赂秦
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北宋所处的时代和战国有何相似之处?
北宋疆域示意图
战国疆域示意图
战国背景
分裂割据、割地求和
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的现象,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朝开国到英宗治平年间(一百年间),宋军和契丹、辽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借古讽今
写作背景
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通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已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丝绢二十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题目解读

“六国论”
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①政论
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
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即史论。
②史论
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赂秦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获邑
思厥 暴霜露 草芥 与嬴
洎牧 殆尽 当与秦 悲夫
为……之所 日削月割 苟以


jué

jiè


dài
wéi
gǒu
sàng
tǎng

shuài
xuē
读准字音
第一段
疏通文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兵器
灭亡
锋利
弊病
向秦割地求和
连词,表因果关系
亏损
道理,原因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削弱了,这是走向灭亡的原因啊。
疏通文意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彼此相继灭亡 互,由此及彼。
不定代词,有人
全都,一概

因为
灭亡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判断句 “也”表示判断
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
第一段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弊在赂秦



因果论证
深入探究
第二段
疏通文意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攻战
凭借
取得

获得
小城镇
大城池
比较
秦国凭借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它的实际数量多到百倍。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连词,表因果关系
它实际数量。“其”代秦之所得
疏通文意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所丢失的土地
它实际数量。“其”代诸侯之所亡
那么
想要
担心的
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它的实际数量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
本来
疏通文意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回想
相当于“其”,他们的
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辈和父辈
曝(于)霜露,
译为,冒着霜露
回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把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相当于“而”,才
看待


小草
疏通文意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割让
休息,睡觉
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这样以后
安稳
可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疏通文意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既然这样,那么
确定,断定
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通“餍”,满足
献,送
更加
更加
疏通文意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以至于

以至于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灭亡
本来
侍奉
应当,应该
得当,适宜
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深入探究
小邑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对比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不尽
得难
献易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不灭
对比论证
深入探究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
②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③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深入探究
引用论证
——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深入探究
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①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深入探究
感谢观看(共42张PPT)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背景等相关知识并对文章前两段进行了文意梳理和深入探究。
回忆所学知识:
1.介绍苏洵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简单介绍前两段从哪些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复习导入
第三段
疏通文意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最后
亲附、亲近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
随着、跟随
灭亡。迁,改变
已经
幸免
开始,起初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疏通文意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对抗的结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


效果,结果
作为
招致
疏通文意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译为击退,使动用法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退了它。
跟、与
连词,表并列关系
两次
疏通文意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小人的坏话
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等到
因为
成为
却,连词,表 转折关系
疏通文意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连词,况且
副词,实在
况且这时燕国和赵国都处在秦国把别国灭得差不多得形势之下,可以说智谋和力量都无援并用尽了,这样打败仗而亡了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副词,近于,几乎
处在
灭亡。革,除去
智慧与力量。今义,指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疏通文意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前假如
天数,命运
当初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还活着, 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天数,倘若跟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还不轻易估量呢。
应当
亲附,依附

或许
轻易
估量
天数,命运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感彩
齐国
燕国
赵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鄙夷
赞美
惋惜
深入探究
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对策是什么?
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速祸
用武不终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对策
深入探究
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用: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深入探究
第四段
疏通文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介词,把
名词用作动词,礼遇,以礼对待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六国)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吃饭都吃不下去了。
担心
封赏
侍奉
合力
疏通文意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形势
一天天,名作状
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一天天地削减,一月月地割让,以致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胁迫,挟持
连词,表转折关系

积久而成的威势
一月月,名作状
以致
治理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结构上
开药方:
治病根:
深入探究
第五段
疏通文意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句首发语词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凭借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

势力,力量

可以凭借
疏通文意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如果
追随
今天如果拿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指示代词,这
介词,拿
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第五段中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警示当朝的?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结论
谈古论今,纵横对比,讽喻现实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在六国下
六国与秦:诸侯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北宋:天下之大


深入探究
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
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袭扰采取以贿赂求和荀且偷安的退让态度;讽谏宋王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主题思想
北宋疆域示意图
写作特色
在《六国论》一文中,作者在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之后就故意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疑问也正是别人的疑问,所以作者在别人发问之前自己发问,并给了一个明确的答复:“不赂者以赂者丧……弊在赂秦也。”使文章的立论更周密,无懈可击。
1.故用设问,立论周密
写作特色
比如文中有这样一段引文:“以地事秦,犹抱薪数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淘通过引用古人的比喻说明企图用割让士地的办法阻止秦国的入侵,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说理形象生动,易为人所接受。再比如“如弃草芥”这比喻,既表现了韩、魏、楚三国脚地的轻率态度,也显示了作者鲜明的批判态度。
2.巧用比喻,说理生动
写作特色
3.对比鲜明,论证有力
( 1 )秦与六国的对比
将秦“以攻取之外”所得土地与“战胜而得”的土地进行对比,前者是后者的“百倍”;将六国所赂之地与战败而亡之地进行对比,前者也是后者的“百倍”:这两个“百倍”触目惊心,秦之所得与诸侯之所亡对比鲜明,“弊在赂秦”的论点不言自明。
接着,作者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诸侯“奉之弥繁”与秦“侵之愈急”的事实进行对比,进一步阐明论点。

六国
VS
写作特色
3.对比鲜明,论证有力
( 2 )六国内部的对比
VS
以燕、赵与其他四国进行对比。燕国力量弱小,但用兵有效,故“后亡”;赵国曾“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之后面对秦的进攻也能“连却之”。这有力地论证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的观点。以燕、赵之抗秦与韩、魏、楚三国的“赂秦”及齐国的“与赢”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
写作特色
3.对比鲜明,论证有力
( 3 )六国与北宋的对比
北宋
六国
VS
文章最后以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指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当今北宋与昔日六国相比,其势远过之;辽、西夏与秦相比,其势远弱之。如果北宋屈从于辽和西夏,重蹈六国“赂秦”亡国之覆辙,那么就连六国都不如了。这一对比旨在劝谏北宋王朝统治者抛弃投降政策,励精图治,奋起抗击外侮。
课堂小结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1)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2)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强弱胜负不战已判
终继迁灭势所难免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现实意义
六国灭亡已成历史,当历史照进现实,新时代的我们能够从六国破灭的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不要畏惧强国,不要屈服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更不要被强国的积威所胁迫。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如果想借滥诉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敲诈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恐怕是白日做梦,必将自取其辱。
对比阅读
《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论史的文章,也都抓住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评析,总结经验教训,针砭现实。但两者在立论角度、写作思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请比较分析。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对比阅读
对比角度 《阿房宫赋》 《六国论》
立论角度
表达观点 的方法
写作思路
现实 针对性
将阿房宫这一具体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证明,作为秦王朝覆灭的见证。
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立论。
针对历史事件进行评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以议论为主,中间有一些形象的描述,均是为议论服务的。
先铺排描写,接着以议论绾结,最后点明观点,并没有一个严密的推导过程。
由物及人,由事及理
由事及理
针对宋王朝外患严重而又无力抵御,只能用财务资敌以求苟安的现实抒发感慨。
针对唐敬宗在藩镇割据。国力衰微的情况下大兴宫室的事进行讽刺。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1.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始速祸焉
古义: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今义:实际。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古义:招致。今义:指速度快。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义:前例、旧事。今义: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1.不能独完( )
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3.以地事秦( )
4.义不赂秦( )
5.始速祸焉( )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名作动,作战,打仗
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6.李牧连却之( )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8.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9.日削月割( )
日、月,名词作状语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名作动,礼遇,礼待
终,形作动,坚持到底
文言知识
文言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举以予人
被动句
被动句
介词结构后置
省略句,省略动宾词组
省略句,省略宾语
判断句
判断句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B.盖失强援 能克终者盖寡
C.以地事秦 常以身翼蔽沛公
D.后秦击赵者再 再而衰,三而竭
解析:A项,代词,有人;副词,或许。B项,连词,大概因为;副词,表推测,大概。C项,均为介词,用。D项,数词,两次;数词,第二次。故选C。
当堂检测
C
2.下列各句中,与“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人不暇自哀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赵尝五战于秦
解析:例句与D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的正常语序为“赵尝于秦五战”。A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秦人不暇哀自”。B项,被动句。C项,判断句。
当堂检测
D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分析齐、燕、赵国的做法,证明了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B.作者认为燕、赵两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C.作者赞扬燕、赵两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但也批评燕国用荆轲刺秦之计,赵国错杀李牧这员良将。
D.作者认为如果六国不赂秦,就可以战胜秦国,不会灭亡。
解析:D项,“就可以战胜秦国,不会灭亡”说法过于绝对。作者只是说“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堂检测
D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作者明确指出秦靠六国贿赂得到许多城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结尾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至丹以荆卿为计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始速祸焉
当堂检测
是又在六国下矣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坚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答案: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贬现实服务的。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了解其大意;然后给语段内容划分层次;最后概括出重要信息形成关键词。本段文字主要讲了六国灭亡的背景和原因,这包括秦国强大后逐步吞并六国的土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割地赂秦。另外,文段指出了苏洵只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的意图。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