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一课时中国古代政治有“王道”与“霸道”之分。霸道者,武力征伐,权势倾轧,以“威”使人“畏”;王道者,顺乎民心,使民有道,以“道”使人“服”。假如你是孟子,你会如何劝说君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新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齐桓晋文之事》,去学习孟子的论辩话术和王道思想吧!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鉴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学习目标了解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孟子的基本思想(1)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孟子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的基本思想(2)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①养民,一要制民之产,即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即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即主张薄税轻敛。②教民,即向人民施以教化。孟子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孟子的基本思想(3)王道:“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所谓“王道”,即像商汤、周文王那样“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优以天下”。孟子的基本思想(4)性善论: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孟子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他们的人性却是统一的,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了解《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和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一说孟子和弟子)所编著,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 。《孟子》为“四书”之一,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历史背景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商鞅吴起孙武历史背景王道就是以行仁政而“王天下”之道。孟子认为,古代圣王,特别是尧、舜、禹,是行仁政的楷模,所以“王道”也就是“先王”之道。其核心是以道德与仁义为基础,实现国家的治理。王道霸道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及商鞅等人倡导的国策。对内加强君主专制,以法治国,用酷吏严刑威吓庶民,同时充实军备对外侵略扩张,目标是使国家成为霸主之国。霸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王霸之辩字音字形觳觫hú sù便嬖pián bì放辟fàng pì畜妻子xù庠序xiáng孝悌tì豚褊小biǎn邪侈chǐ则王矣wàng胡龁hé彼恶知之wū忖度cǔn duó彘túnzhì题目解读姜姓,齐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题目解读题目中的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齐桓晋文之事”,指齐桓公、晋文公用武力称霸于诸侯的“事业”。本文记录了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第一部分(1~20) (从“齐宣王问曰”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第二部分(21~33) (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第三部分(34~35) (从“王曰:‘吾惛……。’”至文章结尾)层次结构课文梳理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述说,谈论宾语前置,未闻之无以:不得已安,安定,安抚。使动用法,使……安定。宾语前置,莫能御之也:没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阻挡。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类人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的话,那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好吗?”(齐宣王)说:“道德怎么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孟子)说:“可以。”课文梳理文章探知“仲尼之徒”真的“无道桓文之事者”吗?孟子是真的“未之闻也”吗?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用“霸道”称霸天下的办法。这与自己的主张背道而驰,孟子不愿讲,不屑讲。于是抓住“霸道”的核心“称王”,引出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用以说服齐宣王。文章探知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是什么?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课文梳理宾语前置,由何,从何处宾语前置。之:动词,到,往省略句,以(之)衅钟就:动词,靠近走向句首连词,既然这样,那么识:知道吝啬(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像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替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呢?”(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课文梳理课文梳理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确,确实狭小无异: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对。形作名,小的东西,大的东西怎么,哪里怜悯;痛惜区别宜:应当。乎:在这里表示感叹。此句是主谓倒装句,"百姓之谓我爱也"是"宜乎"的主语。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课文梳理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对我有这种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老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课文梳理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无伤:没有什么妨碍,此处译为没有什么关系。形作动,远离课文梳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仁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品德高尚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文章探知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齐宣王对“王道”报以什么态度?怀疑自己,没有自信为什么孟子认为齐宣王“可以保民”?以羊易牛→不忍之心→“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础文章探知试分析孟子说理的过程,体会孟子的语言艺术。首先,举例论证,肯定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不忍之心,这种不忍之心即是仁心,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善于发掘对方长处,赢得好感。然后,借“百姓皆以王为爱”这一误解,让宣王陷入不能解释的窘境,逼其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同时不忘事先用“百姓以王为爱”和“臣固知王之不忍”作对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最后,孟子代为辩解,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君子都是这样的。宣王十分高兴,认为孟子“深知我心”既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又拉近了彼此的思想距离。课文梳理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揣测,估量宾前,谓夫子也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禀报30斤为一钧形作名,视力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课文梳理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这话)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假如)有人禀报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认可吗?”(齐宣王)说:“不认可。”课文梳理“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偏偏,却宾语前置句,不举一羽,不见舆薪被动句,见:表被动表现何以:即“以何”,用什么区别课文梳理(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火,是不用视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的表现怎样区别?”课文梳理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跃过真的,确实“枝”,通“肢”肢体形作动,敬爱;形作名,老人表递进,进而正妻通“型”,名作动,作榜样课文梳理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大大超过丈量厉害,严重考虑,思量课文梳理(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年长者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北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为年长者按摩肢体一类的事。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课文梳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做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施加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又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文章探知齐宣王内心的疑问是什么?1.为什么“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2.为什么我还“不王”?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文章探知孟子是如何阐述“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试赏析孟子的语言艺术。首先,用贴切生动的比喻论证和排比句式,让宣王开动脑筋作否定判断,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增强了齐宣王“行王道”的信心。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论证,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因势利导,引经据典,反面论证不推恩的后果,并说明王道并不难,“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下节见!(共46张PPT)第二课时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相关知识并对文章进行了文意梳理。回忆所学知识:1.介绍孟子及《孟子》。2.说说你感受到的孟子的语言艺术。课文梳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副词,难道使动,使……危心里痛快形容词作名词,美味的食物国君左右受宠爱的人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形容词作名词课文梳理难道(大王)您要动用士兵(发动战争),使大臣们陷于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孟子)说:“是因为美味的食物不够吃呢?轻软暖和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绚丽的颜色不够看呢?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课文梳理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使动,使....朝见如此,这样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不可能达到目的用四个排比,不留情面的点出了齐宣王的“大欲”恐怕课文梳理(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用这样的做法,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找鱼一样。”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课文梳理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小、大:形作名,小国,大国集聚,指总计面积使动,使……服通“盍”,何不根本,指仁政王道状语后置憎恨,怨恨认为课文梳理(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会胜。”(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凭借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会到根本上来呢?(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市场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向您奔走求告。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文章探知孟子是如何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的?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铺陈,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文章探知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论证,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再步步紧逼,以邹与楚战类比,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排比铺写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后的美好社会图景,表现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课文梳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通“昏”糊涂聪慧长久放:放纵 侈:过度通“矣”,表示确定语气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网捕捉,这里比喻陷害哪里侍奉,赡养规定课文梳理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哪里讲求名词作动词,穿状语后置句耽误,失谨::重视,谨慎地对待须发花白。颁,通“斑”课文梳理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愚钝,请(让我)试一试。”(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却有长久不变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不遵守礼仪法度,无所不为。等到(他们)犯了罪,接着就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假使一辈子都遇丰年,就一辈子都可以吃饱,在荒年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之后驱使他们向善。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课文梳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慎重办理学校的教育,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文章探知1.制民之产:使百姓有恒产,“仰事俯畜”无虞(即达到温饱水平)【物质】2.谨庠序之教:教民懂得仁义【精神文化】孟子是如何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的?文章探知第一层:掌握心理,因势利导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孟子善于辩论,请你结合文本,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文章探知第二层:欲擒故纵,缩短距离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文章探知第三层:乘虚而入,由近及远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文章探知第四层:明知故问,步步紧逼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用“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课堂小结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1.层层深入,跌宕生姿孟子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活动,从而逐步启发对方的认识,这就形成了本文组织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孟子面对齐宣王这样一个不愿听王道的人,他抓住齐宣王“欲王天下”的心理,不但使齐宣王愿意听下去,而且最后接受了保民行仁政的主张,由此可看出孟子是多么善于辩论了。写作特色2.取譬设喻,形象生动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写作特色3.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写作特色古今异义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爱护,喜爱。)(古义:痛惜,哀怜。今义:隐藏不露;潜伏的,藏在深处的。)(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文言知识通假字无以,则王乎王说为长者折枝刑于寡妻盖亦反其本矣(“以”同“已”,停止)(“说”同“悦”,高兴)(“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即折取树枝)(“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文言知识通假字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是罔民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涂”同“途”,道路)(“愬”同“诉”,诉说)(“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陷害)(“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颁”同“斑”)文言知识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权,然后知轻重然后从而刑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用作动词,称重)(名词用作动词,处罚)(名词用作动词,种植)(名词用作动词,穿)(名词用作动词,称王)文言知识词类活用(2)形容词的活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老”字及下句第一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分别是“敬爱”“爱护”的意思;第二个“老”字及下句第二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是“老人”“小孩”的意思)文言知识词类活用(2)形容词的活用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不接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肥甘,美味的食物;轻暖,又轻又暖的衣服)文言知识词类活用(2)形容词的活用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小的势力;大,大的势力)(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寡,人少的一方;众,人多的一方)(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弱,弱小的力量;强,强大的力量)文言知识词类活用(3)动词的活用危士臣朝秦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文言知识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乃仁术也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是诚不能也(“乃……也”表判断)(“也”表判断)(“非……也”表否定判断)(“也”表判断,此句为否定判断)文言知识特殊句式(2)省略句臣闻之(于)胡龁曰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将以(之)衅钟(省略引出对象的“于”)(省略引进处所的“于”)(省略介词的宾语“之”)文言知识特殊句式(3)宾语前置句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何由知吾可也(即“以是后世无传焉”)(即“臣未闻之也”)(即“莫能御之也”)(即“由何知吾可也”)文言知识特殊句式(3)宾语前置句牛何之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未之有也(即“牛之何”)(即“不举一羽”,“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不见舆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未有之也”)文言知识特殊句式(4)主谓倒装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文言知识特殊句式(5)状语后置句吾何快于是天下可运于掌王坐于堂上(即“吾何于是快”)(即“天下可于掌运”)(即“王于堂上坐”)文言知识特殊句式(5)状语后置句构怨于诸侯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于诸侯构怨”)(即“以桑树之”)(即“以孝悌之义申之”)文言知识特殊句式(6)被动句百姓之不见保(“见”表被动)文言知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无以,则王乎C.盖亦反其本矣 D.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D解析:A项,“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B项,“以”,同“已”,停止;C项,“盖”,同“盍”,何不。D项,没有通假字。故选D。小试牛刀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则一羽之不举 ②舆薪之不见③构怨于诸侯 ④天下可运于掌A.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D小试牛刀解析:①②中的“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③于:连词,与,和。④于:介词,在。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D小试牛刀解析:A.名词作动词,种植;B.名词作动词,称王,统治天下;C.名词作动词,做榜样;D.“王”是名词,大王。故选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孟子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把行霸道之事撇开而转入了谈论行王道之事。B.孟子利用“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C.孟子用启发式的方法解决了齐宜王心理上的疑难和矛盾,齐宣王因此对孟子说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话表示悦服,可见其内心是有所触动的。D.孟子以精彩的比喻说明了“不为”与“不能”的根本区别,指出齐宣王没施行仁政,并非“不能”,而是“不为”。C解析:C项,“孟子说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理解错误。根据“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可知,此话并非孟子所说,而是齐宣王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示对孟子的话衷心佩服。小试牛刀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使“民之从之也轻”,首先应做到制民之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齐桓晋文之事》中,体现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小试牛刀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齐桓晋文之事第一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1.2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