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上学期期末复习讲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上学期期末复习讲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上学期期末复习讲学案(含解析)
第一步:学习目标整合
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第二步: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步: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1.细胞膜和细胞壁
(1)细胞壁
有细胞壁的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但有细胞壁的并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如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真菌细胞也有细胞壁。
细胞膜
①三种信息交流方式均发生于细胞与细胞之间,而不是细胞内的信息交流。
②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和通过细胞膜接触传递信息都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
【例题】
1.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随意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进行。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具有识别、信息传递等功能,还可作为判断细胞膜内外侧的依据
B.图示最可能为动物细胞膜,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由②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C.③由亲水的头和疏水的尾组成,可侧向自由移动,④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欲探究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应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标记磷脂和蛋白质
2.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一亮一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3.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糖和脂质形成的糖脂
B.②是膜的基本骨架,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C.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移动,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基础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结构无关
4.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科学家通过提取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是双层排布的
C.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D.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2.细胞器
(1)具有中心体的不一定都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所以判定是不是动物细胞不能仅根据是否具有中心体。如果有细胞壁也有中心体应该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2)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3)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无膜结构:核糖体
(4)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
①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②该过程中各种膜面积变化
【例题】
1.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随意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进行。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具有识别、信息传递等功能,还可作为判断细胞膜内外侧的依据
B.图示最可能为动物细胞膜,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由②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C.③由亲水的头和疏水的尾组成,可侧向自由移动,④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欲探究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应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标记磷脂和蛋白质
2.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一亮一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3.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糖和脂质形成的糖脂
B.②是膜的基本骨架,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C.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移动,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基础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结构无关
4.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科学家通过提取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是双层排布的
C.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D.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3.细胞核
(1)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2)核孔、核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DNA分子一般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例题】
9.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⑤可以连通,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有一定联系
B.②为核孔,有利于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④往往较大
D.③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高度螺旋后可变为染色体
10.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②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③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④是内质网,有些内质网上附有核糖体
1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具有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若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则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受到影响
C.RNA和蛋白质可以自由通过核孔,DNA不能通过核孔
D.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说明伞藻“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
12.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又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其选择性输送机制由中央运输蛋白决定(如图所示)。核孔复合物发生运输障碍会导致疾病,例如心房颤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孔复合物的合成需要核糖体
B.心房颤动可能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C.大分子物质均不能通过核孔复合物进出细胞核
D.核孔复合物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高考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念,利用这些观念,学生可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心肌不停地有节律地收缩,活动强度大,需要能量多,因此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多。又如,动物冬眠时的产热主要来自肝脏,所以冬眠时肝脏细胞内的线粒体比常态时要多。
1.[2024年湖南高考真题]以黑藻为材料探究影响细胞质流动速率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新叶、老叶不同区域的细胞质流动速率不同,且新叶比老叶每个对应区域的细胞质流动速率都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黑藻叶龄及同一叶片的不同区域
B.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高,细胞质流动速率越快
C.材料的新鲜程度、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D.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速率可作为细胞质流动速率的指标
2.[2024年江西高考真题]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可导致溶酶体中酶类物质外溢,引起机体异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下列有关溶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的稳定性依赖其双层膜结构
B.溶酶体中的蛋白酶在核糖体中合成
C.从溶酶体外溢出的酶主要是水解酶
D.从溶酶体外溢后,大多数酶的活性会降低
3.[2024年浙江高考真题]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水解的场所。机体休克时,相关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通透性增高,引发水解酶渗漏到胞质溶胶,造成细胞自溶与机体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
B.溶酶体水解产生的物质可被再利用
C.水解酶释放到胞质溶胶会全部失活
D.休克时可用药物稳定溶酶体膜
1.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有黑藻叶龄、同一叶片的不同区域,A项正确;通常来说,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因此,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质流动速率越快,B项错误;选择新鲜的叶片,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率较快,实验容易取得成功,C项正确;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常以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D项正确。
2.答案:A
解析:A、溶酶体不具有双层膜结构,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中消化车间,A错误;B、溶酶体内的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B正确;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因此,从溶酶体外溢出的酶主要是水解酶,C正确;D、溶酶体内的pH比胞质溶胶低,从溶酶体外溢后,由于pH不适宜,因此,大多数酶的活性会降低,D正确。
3.答案:C
解析: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A正确;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催化相应物质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核苷酸等可被细胞再利用,B正确;C、溶酶体内的H比胞质溶胶低,水解酶释放到胞质溶胶后活性下降,但仍有活性,因此会造成细胞自溶与机体损伤,C错误;D、机体休克时,相关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通透性增高,引发水解酶渗漏到胞质溶胶,造成细胞自溶与机体损伤。所以,休克时可用药物稳定溶酶体膜,D正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表面,可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可作为判断细胞膜内外侧的依据,A正确;
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由此可初步判断,该细胞膜最可能是动物细胞膜,细胞膜的功能复杂性由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B正确;
C、③是磷脂分子,由亲水的头和疏水的尾组成,可侧向自由移动,④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正确;
D、欲探究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常采用荧光标记法分别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质,并使两种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观察融合细胞膜上荧光分布情况,同位素示踪法一般不用于细胞膜流动性的探究,D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题图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A错误;②是膜蛋白,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骨架,B错误;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自由移动,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基础,另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也可以移动,C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的结构有关, D错误。
4.答案:A
解析: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从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A错误;科学家用丙酮从红细胞提取脂质,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膜的脂质分子是双层排布”的结论,B正确;丹尼利和戴维森利用细胞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得到的结论是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C正确;新的技术手段不断运用于生物膜的研究,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D正确。
5.答案:B
解析:含蛋白质和脂质的细胞器具有膜结构,可能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含核酸的细胞器可能为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甲、乙、丙三种细胞器存在于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和液泡)中,甲具膜,且含有核酸,为线粒体;乙具膜,但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不具膜,但有核酸,为核糖体。核糖体为蛋白质合成场所,合成蛋白质的能量可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细胞器乙若为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则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若细胞器乙为溶酶体,则与蛋白质的加工无关,B错误;该动物细胞中不具膜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C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正确。
6.答案:D
解析:A、分泌蛋白的合成是首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A正确;
B、分析题图及分泌蛋白的形成可知:①是内质网,②是高尔基体,③是来自高尔基体和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B正确;
C、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提供能量的结构④是线粒体,C正确;
D、原核细胞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具膜细胞器,因此原核细胞中不能发生该过程,D错误。
故选D。
7.答案:C
解析:A、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错误;B、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蛋白质、色素等,但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B错误;C、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其含有的单层膜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C正确;D、线粒体内膜向内突出形成嵴,可增大膜面积,D错误。故选C。
8.答案:A
解析:①~④分别是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中心体无生物膜结构,所以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其他三种细胞器均含生物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线粒体在不同细胞中数量有差别,如在肌细胞中的数量多于口腔上皮细胞,因为肌细胞消耗更多的能量,B错误;发菜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不含②、③、④,C错误;植物细胞中的色素也可存在于液泡中,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解析:①是内质网,⑤是核膜,都含有膜结构,内质网与核膜可以连通,说明生物膜在结构有一定联系,A正确;②是核孔,核孔有选择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如蛋白质和RNA可通过核孔进出,但核DNA不能通过核孔出去),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携带遗传信息通过核孔出去等),B错误;④是核仁,核仁与某种RNA(核糖体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因此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④核仁往往较大,C正确;③是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高度螺旋后可变为染色体,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A正确;②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③是核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构成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正确;图中④为内质网,有些内质网上附有核糖体,D正确。
11.答案:C
解析:核膜是双层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若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则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受到影响,B正确;RNA和蛋白质不能自由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错误;伞藻嫁接实验说明假根控制伞藻“帽”的形状,易精点:核孔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具有选择性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进一步说明伞藻“帽”的形状由假根中的细胞核控制,D正确。
12.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核孔复合物是由蛋白质形成的结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故核孔复合物的合成需要核糖体,A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的存在有助于实现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复合物发生运输障碍会导致心房颤动等疾病,由此可推知心房颤动可能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正确;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RNA等)能通过核孔复合物进出细胞核,C错误;由题意可知,核孔复合物具有选择性输送机制,即核孔复合物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