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思想政治二轮专题突破:专题十三 逻辑与思维(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思想政治二轮专题突破:专题十三 逻辑与思维(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十三 逻辑与思维
【构建知识体系】
主题1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考情分析】   1.高考试题常依托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或者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思维的基本形态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知识,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和超前思维等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常与哲学中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相融合,备考时要注意从多方面思考。 2.超前思维是高考试题常考的一种思维方法,高考试题常以国家的战略规划、大政方针、政策、最新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百年奋斗目标等为命题背景。
【重难整合】
一、各种思维的特征
1.思维: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
2.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3.抽象思维: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4.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5.辩证思维:整体性、动态性。
6.创新思维: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
7.联想思维:跨越的联结性、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8.发散思维:扩散、辐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9.聚合思维:收敛、集中(严谨性、归一性、论证性)。
10.超前思维: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
二、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1.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问题为导向开展创新;继承他人和前人的已有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
2.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运用联想思维,为创新开拓思路,搭建桥梁,明确目标。
3.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运用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等进行发散思维,运用归纳、推理、比较、概括等方法进行聚合思维,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将其形成“合力”,揭示不同事物的性质和关系,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与最优方案。
4.发挥逆向思维的作用,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必须掌握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要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5.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推理和想象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注重调查研究。
6.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和规则,综合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推理方法。
三、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公式 “A是A” “A不是非A” “A或者非A”
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
强调 确定性(自身同一) 一致性(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明确性(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逻辑 错误 “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自相矛盾”“两可” “两不可”“骑墙居中”
【跨“模”融合】
【小题研析】
1.(2024·湖北卷)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1月广西适应性测试)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后,科技部发布并推进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工信部聚焦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让人工智能真正为各行各业赋能,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向智能管理、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多领域发展。这体现了(  )。
①运用超前思维,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②运用发散思维,推动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 ③运用聚合思维,围绕人工智能进行思维集中
④运用逆向思维,分析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利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湖南卷)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并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前,该班四位同学进行了预测(如下所示),评选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由此可见(  )。
甲:我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
乙:丙是劳动小能手
丙: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
丁:劳动小能手不是我,也不是甲
A.丙的预测为真,甲是劳动小能手
B.丁的预测为真,乙是劳动小能手
C.乙的预测为真,丙是劳动小能手
D.甲的预测为真,丁是劳动小能手
【大题突破】
1.(2024·湖南卷,节选) 【显报国强国真本领】
  在百余年的超导发展史中,中国科技工作者在高温超导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科学家对超导材料的探索陷入了迷茫。经过长时间研究,中国科学家赵忠贤院士团队用轻稀土元素替代,结合高温高压合成技术,获得了临界温度为50K以上的系列铁基超导体。铁基超导体发现后,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取得了很多新的超导材料的世界纪录,迅速占领了铁基超导研究的高地。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将中国超导研究中所用的思维方法及其具体运用填入思维导图1,并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超前思维的任一方法,完成思维导图2。(8分)





2.(2024·山东卷,节选)甲社区准备逐步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以下是该社区工作人员查询的部分政策。
【相关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在城市社区(小区)嵌入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分析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应如何确定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6分)






主题2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考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高考试题常以科技进步或生活场景为命题背景,考查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的知识;常以司法活动中的责任确定和推理为命题情境,要求考生熟练运用三段论推理规则和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推出准确的结论,分析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推理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演绎推理的条件,要放在具体情境中去把握。
【重难整合】
一、正确运用判断
性质判断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关系判断 “关系的性质”: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和传递性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联言判断 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即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选言判断 ①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并存。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即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②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即一真为真,同真同假皆为假
假言判断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后件真前件必真,后件假前件必假
二、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1.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换质推理(换质法) 换位推理(换位法)
推理 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2.三段论推理的基本规则
规则内容 逻辑错误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大项、小项和中项) “四概念”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不周延”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双否前提”
三、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推理方法
联言推理 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选言 推理 相容选 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不能靠肯定一部分选言支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不相容 选言推理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可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肯定否定式);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假言 推理 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
假言 推理 充分必要 条件假言 推理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四、比较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思维 方向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从个别性或特殊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前提与 结论之 间是否 有必然 联系  必然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或然推理
【小题研析】
1.(2024·湖北卷)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2.(2024·黑吉辽卷)Vidu是自Sora发布后在全球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国首个原创视频大模型。它不仅能够模拟真实物理世界,生成符合真实物理规律的场景,还能生成真实世界不存在的虚构画面,并具备理解中国元素的能力。由此,下列选项一定为真的是(  )。
①有的视频大模型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 ②所有视频大模型都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 ③有的视频大模型不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 ④并非所有视频大模型都不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甘肃卷)某球队拟选派队员参加省运会,初步人选是小丁和小韩。对于最终人选的确定,甲、乙、丙三位教练意见如下,甲: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乙:假如不选小韩,那么选小丁;丙: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下列选项中,能同时满足三位教练意见的是(  )。
A.选小韩不选小丁
B.选小丁不选小韩
C.小丁与小韩都选
D.小丁与小韩都不选
4.(2024·湖北卷)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有如下约定:只有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猪八戒才能回高老庄。下列哪种情况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违背了他们之间的约定(  )。
A.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
B.沙和尚没有回流沙河,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
C.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和沙和尚也去了高老庄
D.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
5.(2024·广东卷)第33届奥运会于2024年7月在巴黎举行。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并不是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但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由此可推断出(  )。
①所有优秀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 ②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优秀运动员 ③有些优秀运动员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 ④有些优秀运动员不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北京卷)“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某中学开设了植物栽培、面点制作、陶瓷修复、三维打印等劳动课程。就课程参与情况,下列说法合乎逻辑的是(  )。
①由“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为假,能推出“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 ②由“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 ③由“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为假,能推出“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 ④关于植物栽培课的学生能否在“劳动最美丽”展示活动中获奖,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黑吉辽卷)为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某中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劳动选修课。信息如下:
★选刺绣课的同学都选了服装课。 ★有些选烹饪课的同学也选了农业种植课。 ★选园艺课的同学没人选烹饪课,但都选了农业种植课。 ★选服装课的同学都没选烹饪课,但少数同学选了园艺课。
根据材料,必然能推出(  )。
①有些同学选了农业种植课和园艺课但没选烹饪课 ②有些同学选了烹饪课和农业种植课但没选刺绣课 ③有些选了园艺课的同学也选了服装课和刺绣课 ④有些同学同时选了烹饪课、农业种植课和服装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山东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七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不得有下列行为: …… (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四)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 第三十八条 教育、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根据以上法条,下列推断或判断正确的是(  )。
①“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所以甲有侵占和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 ③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款的行为
④除非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否则不能适用第三十八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山东卷)古代有一种“欹器”,呈梭形,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时,器皿是斜的;注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厨师恰当把握火候,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医生准确把握剂量,才能让药品发挥效用。在工作中把握好“度”,才能掌握主动、取得实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探求注水量与欹器状态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求异法 ②从把握火候、把握剂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属于或然推理 ③“中则正”说明维持事物质的稳定性需要把持有度 ④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度”的共性,上升到了思维具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湖南卷)受蝙蝠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在公元前500年就制作了会飞的竹蜻蜓,古代科学家通过研究竹蜻蜓,提出了关于旋翼的制造原理,后来苏州巧匠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飞车,通过脚踩踏板驱动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让飞车离地一尺多高,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由此可见(  )。
①从蝙蝠到竹蜻蜓运用了模拟方法 ②从竹蜻蜓到飞车运用了比较推理 ③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了类比推理 ④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的推理内在逻辑是必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大题突破】
  (2023·福建卷,节选)7周岁的小明在A商店购买了一款儿童玩具。小明在玩玩具时,玩具因质量问题爆炸导致小明轻伤。经查,该玩具由B公司生产,A商店销售。对于本案,小明的父母找了几位朋友咨询维权问题。他们说:
甲 小明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购买玩具的行为无效。父母有权找A商店退款
乙 可以找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请求追究B公司的刑事责任
丙 小明受伤,A商店与B公司肯定要赔偿。如果他们都不赔,要遵循“先裁后诉”的原则,先申请商事仲裁,再到人民法院起诉
丁 小明还没有成年。父母应该作为原告代他维权,但是要注意诉讼时效是1年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把甲的三段论推理补充完整,并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分析其推理结构是否正确。(8分)
①补充甲的三段论推理。
大前提:
小前提:小明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结论:所以,小明购买玩具的行为无效。
②分析甲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
专题十三 逻辑与思维
主题1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小题研析
1.D 材料没有涉及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没有涉及艺术是否具有真理性,①②排除。③④正确。
2.B 科技部发布并推进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这体现了运用超前思维,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①正确。工信部聚焦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这体现了运用聚合思维,围绕人工智能进行思维集中,③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②④排除。
3.B 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甲和丁的预测相矛盾,故二人的预测必有一真,乙和丙的预测必有一真。丙预测“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假设乙的预测为真,即丙是劳动小能手,这与丙的预测的否定后件式的推理相同,即乙和丙的预测均为真,这会出现三个人的预测都是真的的情况。当乙的预测为假时,只有丙的预测为真,所以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综上所述,乙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乙的预测为假,丙和丁的预测为真,B正确,A,C、D错误。
大题突破
1.答案 思维导图1:①发散思维;②运用检核表法,通过他用、代替寻找到超导材料的突破口;③联想思维;④通过迁移开拓新思路。(4分)
思维导图2:⑤人工智能的运用对生活的影响;⑥超前思维;⑦推理和想象;⑧人工智能赋能生活,提升效率。(4分)
解析 本题需要调用发散思维及其技法、联想思维及其方法、超前思维及其方法与意义的知识作答。关键信息①:中国科学家用轻稀土元素替代,得到了新成果→可联系发散思维及其技法、联想思维及其方法。关键信息②: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科学家就深入研究超导材料,后来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新的超导材料的世界纪录,迅速占领铁基超导感性的高地→可联系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2.答案 ①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要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因区施策,把握主要矛盾,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②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甲社区要依据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③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甲社区要了解本社区的服务设施的真实情况,以便认识和把握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每点2分)
解析 关键信息①: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可联系矛盾分析方法。关键信息②:在城市社区(小区)嵌入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可联系推理和想象的方法。关键信息③:以下是该社区工作人员查询的部分政策→可联系要注重调查研究。
主题2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小题研析
1.D “冻雨”与“雨凇”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A错误。“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B错误。“冻雨”与“下冰凌”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是全同关系,C错误。“雨凇”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正确。
2.B “Vidu是自Sora发布后在全球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国首个原创视频大模型。它不仅能够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说明有的视频大模型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①正确。“有的视频大模型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并不等于“所有视频大模型都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视频大模型”由不周延变为周延,②错误。“有的视频大模型不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中的谓项“模拟真实物理世界”没有变为矛盾概念,违反了换质推理的规则,③错误。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特称肯定判断,因此,“并非所有视频大模型都不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等值于“有的视频大模型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④正确。
3.B “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后件一定否定前件,即选小韩一定选小丁,A错误。“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小丁与小韩不能都选,也不能都不选,C、D错误。“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前件不一定能否定后件,即选小丁,小韩可选可不选;“假如不选小韩,那么选小丁”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肯定后件不一定肯定前件,即选小丁,小韩可选可不选;“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选小丁不选小韩属于肯定否定式的有效推理式。综上,B正确。
4.C 只有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猪八戒才能回高老庄,这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规则是否前必否后,肯后必肯前。A中,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后件假,前件不一定假,所以孙悟空回了花果山并没有违背三个人的约定,不选。B中,沙和尚没有回流沙河,但如果孙悟空回了花果山,则前件真,后件不一定假,因此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并未违背三个人的约定,不选。C中,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后件真,前件一定真,孙悟空和沙和尚也去了高老庄否定了前件,所以违背了三个人的约定,入选。D中,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后件真,前件一定真,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没有违背三个人的约定,不选。
5.C 根据题干条件可以得出“有些优秀运动员能获得宝贵经验”,但不能必然得出“所有优秀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①错误。 “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进行换位推理可得出“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参赛运动员”,以“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参赛运动员”为小前提,以“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为大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以推断出“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优秀运动员”,②正确。 “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并不是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属于三段论推理的两个前提,由于这个三段论的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所以其结论也是否定的,据此可推断出“有些优秀运动员不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③错误,④正确。
6.A “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属于相容选言判断,当且仅当,它的所有选言支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才为假,①正确。 “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不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陶瓷修复课的学生”在换位前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②排除。 “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属于联言判断,只要它有一个联言支为假,它就为假,③正确。“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④错误。
7.A 选园艺课的同学没人选烹饪课,但都选了农业种植课,所以有些同学选了农业种植课和园艺课,但没选烹饪课,①正确。选刺绣课的同学都选了服装课,选服装课的同学都没选烹饪课,所以选刺绣课就没选烹饪课,根据换位推理,可推出选烹饪课就没有选刺绣课。有些选烹饪课的同学也选了农业种植课,根据联言推理,可推出有些同学选了烹饪课和农业种植课但没选刺绣课,②正确。选刺绣课的同学都选了服装课,根据换位推理,可推出有些选了服装课的同学也选了刺绣课,但不能推出所有选了服装课的同学都选了刺绣课。选服装课的同学都没选烹饪课,但少数同学选了园艺课,根据换位推理,可推出有些选了园艺课的同学也选了服装课,但不能必然推出有些选了园艺课的同学也选了刺绣课,③排除。选服装课的同学都没选烹饪课,根据不相容选言推理的逻辑规则,“有些同学同时选了烹饪课、农业种植课和服装课”推理错误,④排除。
8.B 根据材料,如果有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那么相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及时予以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这说明“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①正确。已知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同时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由此只能得出甲有侵占或者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而不是侵占和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②排除。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各款的行为,第四款是第三十七条中的一款,所以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款的行为,③正确。所有违背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都适用第三十八条,因此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之外其他条款的行为,同样也适用第三十八条,④错误。
9.C 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探求注水量与欹器状态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共变法,而不是求异法,①排除。从把握火候、把握剂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②正确。“中则正”说明维持事物质的稳定性需要把持有度,坚持适度原则,③正确。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④错误。
10.A 受蝙蝠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制作出会飞的竹蜻蜓,这一过程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功能,运用了模拟方法,①正确。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这一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是必然推理,③正确,④错误。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②错误。
大题突破
答案 ①大前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玩具的行为无效。(2分)②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甲的推理中只有三个不同的项;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甲推理中的中项是周延的;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甲推理中的大项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在结论中也没有周延。综上,甲的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推理的基本规则,是正确的。(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