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粤人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第一节 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月食现象 地球卫星照片2、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赤道 、两极 的不规则球体。3、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千米,平均半径约 千米。二、地球仪1、组成(1)地轴: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其空间指向始终保持不变,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2)南北极点:地轴南北两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北端的交点叫 ,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端的交点叫 ,是地球上的最南点。(3)纬线:地球仪上与 垂直的圆圈。(4)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 ,也叫子午线。2、经纬线与经纬度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示意图形状 (南、北极点除外) ,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称为相互关系 相互 相交于长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指示方向条数度数范围 00( )—900( ) 00( )—900标注字母 北纬纬线(南北),南纬 东经 ,西经如何区别 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2.纬度向 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 递增为南纬S。(北增北纬N,南增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2.经度向 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 递增为西经W。(东增东经E,西增西经W)特殊经纬线 0°纬线( )23.50纬线(南北 )66.50纬线(南北 ) 0°经线( )和180°经线20°W经线和160°E经线划分界线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南北纬的分界线: 3.低中高纬度范围:0°—30°是 ;30°—60°是 ;60°—90°是 1.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和 所组成的经线圈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和 所组成的经线圈(大大为西,小小为东)3、经纬网定位(1)经纬网是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由 线和 线交织成的网。(2)经纬网的判读步骤:A:一般经纬网的判读:步骤一:分清经线和纬线;步骤二:确定经纬度。(方法见上表“如何区分”栏)B、有极点的经纬网地图的判读:(1)首先,确定南极还是北极。(方法:根据自转方向: 逆 顺;地图中明显的标志,如:S或N;南、北极圈;)(2)其次,分清经线和纬线。(通过极点成放射状的直线是 线,表示 方向;封闭圆圈是 线,表示 方向。)(3)判断东西经。(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递增的为 经度,度数递减的是 经度。)C、 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1)同一条纬线上两点只有“ 、 ”之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前者为 ,后者为 。(2)同一条经线上两点只有“ 、 ”之分,离北极近的在 方,离南极近的在 方。(3)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首先应该找一个参照点,这个点与其中一个点在同一条经线上,与另外一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再判断方向。第二节 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 和 。1、方向(1)八个基本方向(2)方向的确定地图类型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图示方向确定 通常采用“ 、 ”来确定四个基本方向。 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箭头通常指向 。 经线指示 ,纬线指示 。判读方向的方法 a.给“在”后面的地点上画“十”字,标方向;b.用虚线连接两个地点,判读。2、比例尺(1)概念及公式:表示 距离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即:比例尺= 距离/ 距离)。●两个距离单位要统一方能计算。(2)表现形式: 式、 式、 式(3)大小比较:将各种形式的比例尺换成统一的数字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4)图幅相同地图比例尺大小、显示范围及内容详略比较:(大小详,小大略)比例尺 显示范围 内容大小3、图例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线条、颜色、文字、数字等都是图例。记住常用图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地图的类型及运用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目的 地图类型 目的 地图类型查找国家位置 世界 图 寻找旅游景点 图计划山地越野、登山 图 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路线 图开车自驾、手机导航 地图 实时监测台风移动路径 遥感卫星影像图三、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与相对高度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叫 ,也称绝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2、等高线与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深度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线之间的高度差,叫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 相等。(2)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 ,表示坡缓;等高线 ,表示坡陡。(3)等高线形状判断山体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峰 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等高线闭合,数值由( )向( )减小(可理解为:( )高( )低)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两两相等(可理解为:两个( )之间的连接部位)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 )处凸出(可简单的记为:凸( )为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 )处凸出(可简单的记为:凸( )为脊) 几条等高线( )处4、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五大地形判读方法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海拔高低 等高线特点 颜色平原 m以下 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色 地面起伏高原 m以上 等高线边缘密集,而内部稀疏 黄(褐)色丘陵 ~ m 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 浅黄色 地面山地 m以上 等高线密集、弯曲 黄(褐)色盆地 没有限制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 没有限制5、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2)作用: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第二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即宇宙的组成,包括闪烁的 (能够自己 )、移动的 (自身不 ,绕 运行)及其 (自身不 ,绕 运动),、轮廓模糊的 、转瞬即逝的 、拖着长尾的 ,以及弥漫于星际的气体、尘埃等。★人类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被称为 天体。但还没发射或刚发射的火箭尚未进入太空就不是天体。2、天体系统(1)定义:各种天体在不停地运动、变化,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2)与地球相关联的天体系统的层次( ) ( ) ( )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太阳系的结构: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是太阳系中唯一自己发光的天体;距离太阳由近及远行星依次是a 、b 、c 、d 、e 、f 、g 、h ,小行星带位于d和e 之间。其中:类地行星包括 、 、、 ,巨行星包括 、 ,远日行星包括 、 。2、地球的位置:属于太阳系的一颗 ,位于b 和d 之间, 系的中心天体。3、八大行星公转特征: 性、 性、 性。三、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①太阳提供了稳定的光照和热量;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④比较厚的大气层,有生物得以呼吸的氧气。第二节 太空探索一、人类走向太空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195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在 发射成功;1961年,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苏联);1969年,首位登月人 (美国);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成功发射;1977年, 发射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暗淡蓝点”由旅行者1号拍摄);1990年,美国发射 望远镜;1997年,美国发射旅居者号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是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2010年,由美、俄、欧、日、加共同运营的 建成。二、中国航天成就“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宫”遨游太空三、人类探索太空的目的和意义1、揭示宇宙形成和演化的秘密;2、探索生命的起源和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3、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福全人类;4、获取地外资源;5、保障地球资源的可持续性。第三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一、基本概况运动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侧视 北极上空看 南极上空看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图中标注方向 (逆时针)图中标注方向 (顺时针)图中标注方向 (一天) (昼夜更替)、(时差)二、地球自转产生的意义1、昼夜更替(1)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 、 的球体,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的 ,昼夜也就不断的交替出现。(2)晨昏线2、时差(1)东早西晚(2)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差 ,时间相差 小时。(3)时区的划分①人们规定,每隔经度 划分 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东、西各划出 个时区,其中东 区和西 区合为一个时区,时间相同,但日期相差 天)。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 小时。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的 区的时间。②相关计算a、已知经度求时区:时区=经度/150b、数轴法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东加西减)举例:北京时间2024年11月8日早上10点,美国纽约是2024年11月 日 点。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一、基本概况运动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 ( ) ( ) ( ) ( )、( )、( )、(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 和 之间有规律的往返移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地球公转时 倾斜,且其指向保持不变,北极点始终指向 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始终为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口诀:赤道地区永远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 长 短,另一半球则相反。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 渐长, 渐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 渐短, 渐长;南半球相反。二分二至太阳直射及昼夜长短情况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侧视图北极俯视图南极俯视图3、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日影关系太阳高度角大则影子 ,太阳高度角小则影子 ,太阳直射则影子长度为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影子越 ;现实生活中,早晚的影子 ,中午影子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 ,影子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 ,影子 。4、四季更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北半球热量状况反差大,月份相同,但 相反。月份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北半球季节 季 季 季 季南半球季节 季 季 季 季5、五带的划分(1)五带划分依据:①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②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③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2)五带的界线(纬线名称及对应纬度)及自然现象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一、海陆分布1、海陆比例:海洋面积占 %,陆地面积占 %,故有“ 分陆地, 分海洋”之说。2、海陆分布状况:陆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 半球,海洋分布在 半球、 半球;但无论从哪个半球看,都是 面积大于 面积。 3、七大洲(1)陆地的类型①大陆: 的陆地。地球表面有 块大陆,其中最大的是 ,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 。将大陆名称填在大洲大洋空白轮廓图上②岛屿: 、四面环水的陆地。世界最大岛屿是 ,在北美洲(在大洲大洋空白轮廓图上圈出来,并写上名称)。③半岛: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陆地部分。世界最大半岛是 ,在亚洲(在大洲大洋空白轮廓图上圈出来,并写上名称)。(2)七大洲①七大洲面积排序: 、 、 、 、 、 、(口诀: 、 )。在空白地图上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写出七大洲名称。②七大洲位置相对位置:站在北京向西看, 两洲连成片;站在北京向东看, 美洲在彼岸;东南方向 洲, 洲大陆在西南; 位置最独特,独处地球最南端。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 、 、 、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 、 ;赤道横穿的大洲有 、 、 、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只有 。③大洲的分界线A、亚欧分界线: 山脉— 河—里海— 山脉—黑海— 海峡B、亚非分界线: 运河--红海C、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运河D、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海峡、地中海E、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海峡F、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 海峡。4、四大洋(1)海洋的类型①洋:海洋的 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 ,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②海: 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多由 或 与大洋隔离开来。③海峡:沟通两个 之间的 水道,一般是重要的海上通道。(2)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特点习惯上,人们把海洋划分为四大部分,按面积由大到小分别为 、 、 和 。在空白地图上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填出四大洋。① :跨南北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② :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③ :全部在东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④ :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二、海陆地形1、陆地地形(1)含义:地表的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2)地形类型: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 ,一般在 米以下,平坦广阔。高原:海拔较 ,一般在 米以上,内部比较 、边缘比较 。丘陵:海拔较 ,多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山地:海拔较 ,多在 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 高, 相对低平(※没有海拔限制)。五种地形的区别与联系(3)世界之最:①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高原,位于亚洲;②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 山脉(主峰是 峰,海拔8844.43米),位于亚洲;③世界上最大的丘陵是 丘陵,位于亚洲;④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盆地,位于非洲;⑤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位于南美洲;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高原,位于南美洲;⑦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山脉,位于南美洲;⑧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 山系,连接南北美洲。2、海底地形海底地形包括 、 、 、 、 五部分。海底地形 特点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大陆坡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洋盆 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也称中央海岭,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这里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海沟 海沟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 海沟。三、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及相应的证据原因 证据主要、自然原因 地壳的变动 在 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海平面的升降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古村落的遗迹次要、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 通过 ,荷兰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2、大陆漂移学说(1)创立者: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 提出的。(2)内容: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 ,它的周围是一片 。后来,原始大陆逐渐破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 大洲、 大洋的分布状况。(3)证据:大西洋两岸的 大陆与 大陆轮廓吻合,古老地层一致,古老生物相似。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 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 在寒冷的 大陆吻合,古 一致 古 相似 发现了煤3、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六大板块的名称: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其中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阿拉伯半岛和大洋洲主要在 板块。板块的运动运动方向 运动形式 示意图 形成结果 证据箭头相对 碰撞挤压 山脉、高原、海沟 a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因为( )板块与( )板块不断碰撞挤压。b喜马拉雅山脉是( )板块与(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箭头背离 张裂拉伸 海洋、裂谷、海岭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红海面积扩大,因为( )板块与( )板块不断地张裂拉伸。火山地震①形成原因: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容易发生和 。②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③证据:1976年唐山大地震(地处 火山、地震带,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008年汶川大地震(地处 火山、地震带,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地处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交汇处,位于 板块、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四、陆地与海洋1、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等。2、保护海洋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问题①建筑工程、挖砂、围堰养殖等导致海岸生态破坏;②过度的渔业捕捞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③生产、生活污水和石油泄漏等加剧海水污染。(2)保护措施——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一、天气与天气预报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天气 气候概念 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举例 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终年严寒、四季如春、火热干燥等区别联系 是形成气候的基础, 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2、天气预报(1)卫星云图(2)常用的天气符号(3)天气预报中的风①风向:指风的 向,风力:指风的②风的表示:(4)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 数量有关,通常用 来表示。 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参考指标空气质量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概念:气温即 的温度,表示大气的 程度。单位用 (摄氏度)表示。2、测量仪器及每日测量次数:百叶箱中的温度计,百叶箱须离地约 米。通常每日测量4次,分别在北京时间 时、 时、 时、 时进行。3、气温时间变化(1)日变化①日平均气温=(T2 + T8 + T14 + T20)/ 4②气温日较差=当日最高气温-当日最低气温③陆地上日最高气温出现在 ,日最低气温出现在 。(2)年变化①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日平均气温之和/该月的天数②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③南北半球、陆地与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比较 北半球 南半球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月份④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及判读绘制“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判断北京市气温季节变化特点。北京市气温季节变化特点:4、气温空间分布(1)等温线及判读①定义:在地图上把气温值 的各点依次连成的线,叫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②等温线判读a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变化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变化 。b等温线闭合处表示低温中心或高温中心。下图中①表示 中心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①世界气温从 向 递减(影响因素: );②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 (影响因素: );③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 于海洋气温,冬季海洋气温 于陆地气温(影响因素: );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海拔的 而降低,海拔每 100米,气温 0.6℃(影响因素: )。A处为7月份亚欧大陆的 中心,这里主要是 (地形区)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的形式: 、 、 等,其中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水量(单位: )的测量仪器是 。3、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及判读(1)月降水量的界定≥100毫米界定为 ;50~100毫米界定为 ;30~50毫米界定为 ;<30毫米界定为 。(2)绘制“北京市年降水量柱状图”并判断北京市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北京市降水季节变化特点:4、降水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降水分布的规律——“四多四少”(1)纬度位置: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2)海陆位置: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3)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4)地形因素: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世界雨极: ,1961年其年降水量26461毫米世界干极: ,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0.1毫米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的基本要素: 和 。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从低纬到高纬:依次分布着 带气候、 带气候、 带气候和 带气候;(2)海陆位置:在中纬度地区,由大陆东岸和西岸向大陆内部,气候类型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3)地形因素:中低纬度的一些高原、山地地区分布有 气候。3、如何根据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判定气候类型——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1)以温定球:七月左右气温最高,为北半球;一月左右气温最高,为南半球。(2)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15℃,为 带气候;最冷月气温0℃—15℃,为 带气候或温带 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为 带气候;最热月气温<15℃,为 带气候。(3)以水定型:夏雨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地区及特点气候图 类型 分布 基本特征热带雨林气候 附近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分布最广) 全年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两侧巴西高原、非洲大陆(分布最广) 全年高温,分 两季热带季风气候 100~250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 半岛和 半岛 全年高温,分 两季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 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 终年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南北纬250~350大陆 岸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中国南方(分布最广) 夏季 ,冬季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 岸 沿岸(分布最广) 夏季 ,冬季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 岸 洲西部(分布最广) 全年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北美内陆、亚欧内陆(分布最广)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亚欧大陆东岸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朝鲜、日本北方、中国北方(分布最广) 夏季 ,冬季寒带气候 极圈以内南极大陆(分布最广)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分布最广) 冬寒夏凉,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第四单元 人文地理环境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一、人口数量的变化1、世界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 。2、不同时期,人口增长速度速度不同(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通过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来体现)。3、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人口 率--人口 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的增长速度越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目前, 洲、 洲、 洲人口增长缓慢, 洲、 洲和 洲人口增长较快。从国家来看, 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其中, 洲个别国家出现了负增长。二、人口空间分布1、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 来表示。 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的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人/千米 )。公式: =人口数(人)/面积(千米 )2、人口空间分布的“四稠”、“四疏”(1)“四稠”(2)“四疏”三、人口问题1、目前出现的人口问题(1)人口数量多或增长过快——人 为“患”(2)人口数量少或增长过慢——人 为“难”2、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快的多实施( )政策;人口增长停止的多实施( )政策做到有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 、 的发展相适应,与 、 相协调。第二节 乡村与城镇一、聚落及其空间分布形态1、聚落的概念及分类(1)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我们将其统称为 。(2) 和 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一般来说, 的出现晚于 。( ) ( )2、聚落的空间分布形态受 、 、 、 等因素影响,不同的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同的形态。( ) 分布 ( ) 分布( ) 分布二、乡村景观及其变化1、乡村的概念类型乡村是指主要从事各种 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按照不同的生产方式,乡村可分为 (耕作)、 (放牧)、 (捕鱼)、 (伐木)等不同的村落类型。2、乡村景观的特点(1)规模(2)建筑物 且密度(3)道路较(4)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较(5)有大面积的农田、果林、鱼塘、草场等3、聚落形成条件:地形 、土壤 、水源 、资源 、气候 。民居建筑受 、 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4、乡村景观的变迁——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条件优越的乡村,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聚集,非农产业增多,乡村景观会逐渐变为 景观。三、城镇景观及其变化1、城镇的概念达到一定规模,从事 、 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2、城镇的特点(1) 规模大(2)建筑物密度 ,高层建筑(3)道路(4)公共服务设施 (商场、医院、学校)3、城镇的发展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居民不断增多,随着建设用地的范围扩大,城镇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大 或特大 。四、传统聚落及其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如历史悠久的 、 、 ,以及城堡、宫殿、寺庙、祠堂等古建筑。这些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反映了当时的 、 、 等。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许多聚落列人了《 》。近年来我国也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作为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珍惜和保护好这些全世界共同拥有的宝贵遗产,并传承给后代,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第三节 世界的文化一、世界主要人种1、人种的分类一般将人类分为 人种、 人种和 人种三类主要人种。人种 人种 人种2、人种的体貌特征人种类型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人种 淡黄色人种 卷曲人种 鼻高唇薄3、人种的分布人 种 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 洲、 亚、中亚、南亚 非、美洲、大洋洲黄种人 洲东部和东南部黑种人 以南非洲二、多种多样的语言和宗教1、世界的主要语言(1)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语 语 语 语 语 语(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汉语 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亚国家英语 西欧 ,北美 、 ,南亚 ,大洋洲 等。俄语 东欧 和邻近的其他许多国家法语 西欧 、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西班牙语 西欧 和 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 亚和 非的许多国家2、世界主要的宗教特点及分布宗 教 发源地区 宗教建筑 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 洲的西部 教堂 洲、 洲和 洲伊斯兰教 半岛 清真寺 洲西部、 洲北部和东部佛 教 古 佛塔、庙宇 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三、多姿多彩的习俗桑巴舞狂欢节 毛利人哈卡节斗牛节 水灯节春节 樱花节感恩节 亡灵节第四节 全球发展与合作一、国家发展差异1、国家发展差异表现为: 、 、 、 、 等。2、国家的分类根据不同国家 、 、 等差异,大体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国家和 国家。(1) 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记住常见并且有影响力的国家)。(2) 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国家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1)按大洲划分国家: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2)按半球位置划分国家(北):北半球的北部,南半球的北部国家(南):北半球的南部及南半球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及优势(1) 国家的特点及优势:资金雄厚,科技先进(2) 国家的特点及优势: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自然资源丰富5、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商谈二、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与交通运输各国需加强经济联系,进行国际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随着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2、交通运输对全球经济的作用①缩短沿线国家之间的运输时间,方便货物输送和人员往来。②促进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④加强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实现共同繁荣。二、国际合作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已经成为 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 。2、重要的国际组织新粤人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资料(答案解析)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第一节 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说 月食现象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2、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赤道 略鼓 、两极 稍扁 的不规则球体。3、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 5.1亿 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4万 千米,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二、地球仪1、组成(1)地轴: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其空间指向始终保持不变,北端始终指向 北极星 附近。(2)南北极点:地轴南北两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北端的交点叫 北极 ,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端的交点叫 南极 ,是地球上的最南点。(3)纬线:地球仪上与 地轴 垂直的圆圈。(4)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 半圆弧 ,也叫子午线。2、经纬线与经纬度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示意图形状 圆 (南、北极点除外) 半圆 ,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称为 经线圈相互关系 相互 平行 相交于 南北极点长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变短 相等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条数 无数条 无数条度数范围 00( 赤道 )—900( 极点 ) 00( 本初子午线 )—900标注字母 北纬 N ,南纬 S 东经 E ,西经 W如何区别 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2.纬度向 北 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 南 递增为南纬S。(北增北纬N,南增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2.经度向 东 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 西 递增为西经W。(东增东经E,西增西经W)特殊经纬线 0°纬线( 赤道 )23.50纬线(南北 回归线 )66.50纬线(南北 极圈 ) 0°经线( 本初子午线 )和180°经线20°W经线和160°E经线划分界线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 2.南北纬的分界线: 赤道 3.低中高纬度范围:0°—30°是 低纬度 ;30°—60°是 中纬度 ;60°—90°是 高纬度 1.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0°经线 和 180°经线 所组成的经线圈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经线 和 160°E经线 所组成的经线圈(大大为西,小小为东)3、经纬网定位(1)经纬网是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由 经 线和 纬 线交织成的网。(2)经纬网的判读步骤:A:一般经纬网的判读:步骤一:分清经线和纬线;步骤二:确定经纬度。(方法见上表“如何区分”栏)B、有极点的经纬网地图的判读:(1)首先,确定南极还是北极。(方法:根据自转方向: 北 逆 南 顺;地图中明显的标志,如:S或N;南、北极圈;)(2)其次,分清经线和纬线。(通过极点成放射状的直线是 经 线,表示 南北 方向;封闭圆圈是 纬 线,表示 东西 方向。)(3)判断东西经。(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递增的为 东 经度,度数递减的是 西 经度。)C、 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1)同一条纬线上两点只有“ 东 、 西 ”之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前者为 东 ,后者为 西 。(2)同一条经线上两点只有“ 南 、 北 ”之分,离北极近的在 北 方,离南极近的在 南 方。(3)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首先应该找一个参照点,这个点与其中一个点在同一条经线上,与另外一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再判断方向。第二节 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方向 、 比例尺 和 图例 。1、方向(1)八个基本方向(2)方向的确定地图类型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图示方向确定 通常采用“ 上北下南 、 左西右东 ”来确定四个基本方向。 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箭头通常指向 北方 。 经线指示 南北 ,纬线指示 东西 。判读方向的方法 a.给“在”后面的地点上画“十”字,标方向;b.用虚线连接两个地点,判读。2、比例尺(1)概念及公式:表示 图上 距离比 实地 距离缩小的程度(即:比例尺= 图上 距离/ 实地 距离)。●两个距离单位要统一方能计算。(2)表现形式: 数字 式、 线段 式、 文字 式(3)大小比较:将各种形式的比例尺换成统一的数字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大 。(4)图幅相同地图比例尺大小、显示范围及内容详略比较:(大小详,小大略)比例尺 显示范围 内容大 小 说小 大 略3、图例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线条、颜色、文字、数字等都是图例。记住常用图例(外国首都) (中国省区界) (海岸线)(主要城市) (特别行政区界) (河流、湖泊)(街区) (铁路) (时令河、时令湖)(洲界) (高速铁路) (沙漠)(国界) (高速公路) (山峰及高程)(主要公路) (火山)(长城) (港口)(运河) (飞机场)二、地图的类型及运用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目的 地图类型 目的 地图类型查找国家位置 世界 政区 图 寻找旅游景点 旅游 图计划山地越野、登山 地形 图 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路线 交通 图开车自驾、手机导航 电子 地图 实时监测台风移动路径 遥感卫星影像图三、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与相对高度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叫 海拔 ,也称绝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相对高度 。2、等高线与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 等高线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 相等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 等深线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深度 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线之间的高度差,叫 等高距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距 相等。(2)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 稀疏 ,表示坡缓;等高线 密集 ,表示坡陡。(3)等高线形状判断山体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峰 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等高线闭合,数值由(中间)向(四周)减小(可理解为:(中间)高(四周)低)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两两相等(可理解为:两个(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小)处凸出(可简单的记为:凸(低)为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大)处凸出(可简单的记为:凸(高)为脊) 几条等高线(重叠)处4、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五大地形判读方法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海拔高低 等高线特点 颜色平原 200 m以下 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绿 色 地面起伏 小高原 500 m以上 等高线边缘密集,而内部稀疏 黄(褐)色丘陵 200 ~ 500 m 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 浅黄色 地面 崎岖不平山地 500 m以上 等高线密集、弯曲 黄(褐)色盆地 没有限制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 小 没有限制5、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2)作用: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第二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即宇宙的组成,包括闪烁的 恒星 (能够自己 发光 )、移动的 行星 (自身不 发光 ,绕 恒星 运行)及其 卫星 (自身不 发光 ,绕 行星 运动)、轮廓模糊的 星云 、转瞬即逝的 流星体 、拖着长尾的 彗星 ,以及弥漫于星际的气体、尘埃等。★人类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被称为 人造 天体。但还没发射或刚发射的火箭尚未进入太空就不是天体。2、天体系统(1)定义:各种天体在不停地运动、变化,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2)与地球相关联的天体系统的层次( < ) ( < ) ( < )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太阳系的结构: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 ,是太阳系中唯一自己发光的天体;距离太阳由近及远行星依次是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火星 、e 木星 、f 土星 、g 天王星 、h 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d 火星和e 木星 之间。其中:类地行星包括 水星 、 金星 、地球 、 火星 ,巨行星包括 木星 、 土星 ,远日行星包括 天王星 、 海王星 。2、地球的位置:属于太阳系的一颗 行星 ,位于b 金星 和d 火星 之间, 地月 系的中心天体。3、八大行星公转特征: 同向 性、 共面 性、 近圆 性。三、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①太阳提供了稳定的光照和热量;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④比较厚的大气层,有生物得以呼吸的氧气。第二节 太空探索一、人类走向太空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195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在 苏联 发射成功;1961年,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加加林 (苏联);1969年,首位登月人 阿姆斯特朗 (美国);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成功发射;1977年, 美国 发射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暗淡蓝点”由旅行者1号拍摄);1990年,美国发射 哈勃空间 望远镜;1997年,美国发射旅居者号 火星车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杨利伟 是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2010年,由美、俄、欧、日、加共同运营的 国际空间站 建成。二、中国航天成就“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宫”遨游太空三、人类探索太空的目的和意义1、揭示宇宙形成和演化的秘密;2、探索生命的起源和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3、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福全人类;4、获取地外资源;5、保障地球资源的可持续性。第三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一、基本概况运动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侧视 北极上空看 南极上空看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图中标注方向 (逆时针)图中标注方向 (顺时针)图中标注方向 (一天) (昼夜更替)、(时差)二、地球自转产生的意义1、昼夜更替(1)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 不发光 、 不透明 的球体,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的 自转 ,昼夜也就不断的交替出现。(2)晨昏线2、时差(1)东早西晚(2)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差 150 ,时间相差 1 小时。(3)时区的划分①人们规定,每隔经度 150 划分 1 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东、西各划出 12 个时区,其中东 十二 区和西 十二 区合为一个时区,时间相同,但日期相差 1 天)。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 1 小时。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的 东八 区的时间。②相关计算a、已知经度求时区:时区=经度/150b、数轴法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东加西减)举例:北京时间2024年11月8日早上10点,美国纽约是2024年11月 7 日 21 点。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一、基本概况运动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五带)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 和 北回归线 之间有规律的往返移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地球公转时 地轴 倾斜,且其指向保持不变,北极点始终指向 北极星 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始终为 66.50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口诀:赤道地区永远 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 昼 长 夜 短,另一半球则相反。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 昼 渐长, 夜 渐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 昼 渐短, 夜 渐长;南半球相反。二分二至太阳直射及昼夜长短情况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侧视图北极俯视图南极俯视图3、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日影关系太阳高度角大则影子 短 ,太阳高度角小则影子 长 ,太阳直射则影子长度为 0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影子越 短 ;现实生活中,早晚的影子 长 ,中午影子 短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 小 ,影子 长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 大 ,影子 短 。4、四季更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北半球热量状况反差大,月份相同,但 季节 相反。月份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北半球季节 春 季 夏 季 秋 季 冬 季南半球季节 秋 季 冬 季 春 季 夏 季5、五带的划分(1)五带划分依据:①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②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③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2)五带的界线(纬线名称及对应纬度)及自然现象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一、海陆分布1、海陆比例:海洋面积占 71 %,陆地面积占 29 %,故有“ 三 分陆地, 七 分海洋”之说。2、海陆分布状况:陆地主要分布在 东 半球、 北 半球,海洋分布在 西 半球、 南 半球;但无论从哪个半球看,都是 海洋 面积大于 陆地 面积。 3、七大洲(1)陆地的类型①大陆: 面积广大 的陆地。地球表面有 6 块大陆,其中最大的是 亚欧大陆 ,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非洲大陆 、 南美大陆 。将大陆名称填在大洲大洋空白轮廓图上②岛屿: 面积较小 、四面环水的陆地。世界最大岛屿是 格陵兰岛 ,在北美洲(在大洲大洋空白轮廓图上圈出来,并写上名称)。③半岛: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陆地部分。世界最大半岛是 阿拉伯半岛 ,在亚洲(在大洲大洋空白轮廓图上圈出来,并写上名称)。(2)七大洲①七大洲面积排序: 亚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南极洲 、 欧洲 、 大洋洲(口诀: 亚非北南美 、 南极欧大洋 )。在空白地图上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写出七大洲名称。②七大洲位置相对位置:站在北京向西看, 亚欧 两洲连成片;站在北京向东看, 南北 美洲在彼岸;东南方向 大洋 洲, 非 洲大陆在西南; 南极 位置最独特,独处地球最南端。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 亚洲 、 非洲 、 欧洲 、 大洋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 北美洲 、 南美洲 ;赤道横穿的大洲有 非洲 、 亚洲 、 大洋洲 、 南美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北美洲 、 欧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只有 南极洲 。③大洲的分界线A、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 山脉— 乌拉尔 河—里海— 大高加索 山脉—黑海— 土耳其 海峡B、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 运河--红海C、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 运河D、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 海峡、地中海E、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 海峡F、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 海峡。4、四大洋(1)海洋的类型①洋:海洋的 主体 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 大 ,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②海: 洋 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多由 半岛 或 岛屿 与大洋隔离开来。③海峡:沟通两个 海域 之间的 狭窄 水道,一般是重要的海上通道。(2)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特点习惯上,人们把海洋划分为四大部分,按面积由大到小分别为 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和 北冰洋 。在空白地图上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填出四大洋。① 太平洋 :跨南北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② 大西洋 :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③ 印度洋 :全部在东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④ 北冰洋 :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二、海陆地形1、陆地地形(1)含义:地表的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2)地形类型: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 低 ,一般在 200 米以下,平坦广阔。高原:海拔较 高 ,一般在 500 米以上,内部比较 平坦 、边缘比较 陡峭 。丘陵:海拔较 低 ,多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山地:海拔较 高 ,多在 500 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 四周 高, 中部 相对低平(※没有海拔限制)。五种地形的区别与联系(3)世界之最:①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青藏 高原,位于亚洲;②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 喜马拉雅 山脉(主峰是 珠穆朗玛 峰,海拔8844.43米),位于亚洲;③世界上最大的丘陵是 哈萨克 丘陵,位于亚洲;④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刚果 盆地,位于非洲;⑤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亚马孙 平原,位于南美洲;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巴西 高原,位于南美洲;⑦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安第斯 山脉,位于南美洲;⑧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 科迪勒拉 山系,连接南北美洲。2、海底地形海底地形包括 大陆架 、 大陆坡 、 洋盆 、 大洋中脊 、 海沟 五部分。海底地形 特点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大陆坡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洋盆 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也称中央海岭,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这里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海沟 海沟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 马里亚纳 海沟。三、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及相应的证据原因 证据主要、自然原因 地壳的变动 在 喜马拉雅 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海平面的升降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古村落的遗迹次要、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 通过 填海造陆 ,荷兰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2、大陆漂移学说(1)创立者: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提出的。(2)内容: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 大陆 ,它的周围是一片 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逐渐破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 七 大洲、 四 大洋的分布状况。(3)证据:大西洋两岸的 非洲 大陆与 南美 大陆轮廓吻合,古老地层一致,古老生物相似。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 轮郭 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 在寒冷的 南极 大陆吻合,古 地层 一致 古 生物 相似 发现了煤3、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六大板块的名称:A 亚欧 板块、B 美洲 板块、C 非洲 板块、D 印度洋 板块、E 太平洋 板块、F 南极洲 板块。其中 太平洋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阿拉伯半岛和大洋洲主要在 印度洋 板块。板块的运动运动方向 运动形式 示意图 形成结果 证据箭头相对 碰撞挤压 山脉、高原、海沟 a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碰撞挤压。b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箭头背离 张裂拉伸 海洋、裂谷、海岭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红海面积扩大,因为(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地张裂拉伸。火山地震①形成原因: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跃 ,容易发生火山 和 地震 。②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和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③证据:1976年唐山大地震(地处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位于 亚欧 板块和 太平洋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008年汶川大地震(地处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位于 亚欧 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地处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和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交汇处,位于 亚欧 板块、 印度洋 板块和 太平洋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四、陆地与海洋1、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等。2、保护海洋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问题①建筑工程、挖砂、围堰养殖等导致海岸生态破坏;②过度的渔业捕捞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③生产、生活污水和石油泄漏等加剧海水污染。(2)保护措施——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一、天气与天气预报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天气 气候概念 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举例 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终年严寒、四季如春、火热干燥等区别 时间短、具有多变性 长时间、相对稳定联系 天气 是形成气候的基础, 气候 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2、天气预报(1)卫星云图陆地海洋云层阴雨(2)常用的天气符号(3)天气预报中的风①风向:指风的 来 向,风力:指风的 强弱②风的表示:(4)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 污染物 数量有关,通常用 空气污染指数 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 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参考指标空气质量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空气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概念:气温即 空气 的温度,表示大气的 冷热 程度。单位用 ℃ (摄氏度)表示。2、测量仪器及每日测量次数:百叶箱中的温度计,百叶箱须离地约 1.5 米。通常每日测量4次,分别在北京时间 2 时、 8 时、 14 时、 20 时进行。3、气温时间变化(1)日变化①日平均气温=(T2 + T8 + T14 + T20)/ 4②气温日较差=当日最高气温-当日最低气温③陆地上日最高气温出现在 午后2时左右 ,日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2)年变化①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日平均气温之和/该月的天数②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③南北半球、陆地与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比较 北半球 南半球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月份 7月 8月 1月 2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月份 1月 2月 7月 8月④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及判读绘制“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判断北京市气温季节变化特点。北京市气温季节变化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季节变化大4、气温空间分布(1)等温线及判读①定义:在地图上把气温值 相等 的各点依次连成的线,叫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相等 。②等温线判读a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变化 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变化 小 。b等温线闭合处表示低温中心或高温中心。下图中①表示 低温 中心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①世界气温从 低纬度 向 高纬度 递减(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②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 平直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③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 高 于海洋气温,冬季海洋气温 高 于陆地气温(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海拔的 升高 而降低,海拔每 上升 100米,气温 下降 0.6℃(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 )。A处为7月份亚欧大陆的 低温 中心,这里主要是 青藏高原 (地形区)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的形式: 雨 、 雪 、 冰雹 等,其中 降雨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水量(单位: 毫米 )的测量仪器是 雨量器 。3、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及判读(1)月降水量的界定≥100毫米界定为 多雨 ;50~100毫米界定为 湿润 ;30~50毫米界定为 少雨 ;<30毫米界定为 干燥 。(2)绘制“北京市年降水量柱状图”并判断北京市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北京市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夏季多雨,冬季干燥,降水季节变化大4、降水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降水分布的规律——“四多四少”(1)纬度位置:赤道附近降水 多雨 ,两极地区降水 少雨 ;(2)海陆位置: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多雨 ,大陆西岸降水 少雨 ;(3)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 多雨 ,内陆地区降水 少雨 ;(4)地形因素:山地迎风坡降水 多 ,背风坡降水 少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 ,1961年其年降水量26461毫米世界干极: 阿塔卡马沙漠 ,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0.1毫米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的基本要素: 气温 和 降水 。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从低纬到高纬:依次分布着 热 带气候、 亚热 带气候、 温 带气候和 寒 带气候;(2)海陆位置:在中纬度地区,由大陆东岸和西岸向大陆内部,气候类型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3)地形因素:中低纬度的一些高原、山地地区分布有 高原山地 气候。3、如何根据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判定气候类型——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1)以温定球:七月左右气温最高,为北半球;一月左右气温最高,为南半球。(2)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15℃,为 热 带气候;最冷月气温0℃—15℃,为 亚热 带气候或温带 海洋 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为 温 带气候;最热月气温<15℃,为 寒 带气候。(3)以水定型:夏雨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地区及特点气候图 类型 分布 基本特征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附近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分布最广) 全年 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两侧巴西高原、非洲大陆(分布最广) 全年高温,分 干湿 两季热带季风气候 100~250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 印度 半岛和 中南 半岛 全年高温,分 旱雨 两季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 回归 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 终年 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南北纬250~350大陆 东 岸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中国南方(分布最广) 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 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 西 岸 地中海 沿岸(分布最广) 夏季 炎热干燥 ,冬季 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 西 岸 欧 洲西部(分布最广) 全年 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性 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北美内陆、亚欧内陆(分布最广)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亚欧大陆东岸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朝鲜、日本北方、中国北方(分布最广) 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 寒冷干燥寒带气候 极圈以内南极大陆(分布最广)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分布最广) 冬寒夏凉,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第四单元 人文地理环境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一、人口数量的变化1、世界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 不断增长的 。2、不同时期,人口增长速度速度不同(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通过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来体现)。3、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人口 出生 率--人口 死亡 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的增长速度越 快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目前, 欧 洲、 北美 洲、 大洋 洲人口增长缓慢, 非 洲、 亚 洲和 拉丁美 洲人口增长较快。从国家来看, 发达 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 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其中, 欧 洲个别国家出现了负增长。二、人口空间分布1、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 人口密度 来表示。 人口密度 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的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人/千米 )。公式: 人口密度 =人口数(人)/面积(千米 )2、人口空间分布的“四稠”、“四疏”(1)“四稠”(2)“四疏”三、人口问题1、目前出现的人口问题(1)人口数量多或增长过快——人 多 为“患”(2)人口数量少或增长过慢——人 少 为“难”2、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快的多实施(生育控制)政策;人口增长停止的多实施(鼓励生育)政策做到有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 社会 、 经济 的发展相适应,与 环境 、 资源 相协调。第二节 乡村与城镇一、聚落及其空间分布形态1、聚落的概念及分类(1)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各种形式的 ,我们将其统称为聚落。(2) 乡村 和 城镇 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一般来说, 城镇 的出现晚于 乡村 。( 乡村 ) ( 城镇 )2、聚落的空间分布形态受 、 、 、 等因素影响,不同的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同的形态。( 零散 ) 分布 ( 团块状 ) 分布( 条带状 ) 分布二、乡村景观及其变化1、乡村的概念类型乡村是指主要从事各种 农业 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按照不同的生产方式,乡村可分为 农村 (耕作)、 牧村 (放牧)、 渔村 (捕鱼)、 林场 (伐木)等不同的村落类型。2、乡村景观的特点(1)规模 小(2)建筑物 低矮 且密度 小(3)道路较 稀疏(4)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较 少(5)有大面积的农田、果林、鱼塘、草场等3、聚落形成条件:地形 平坦 、土壤 肥沃 、水源 充足 、资源 丰富 、气候 温暖湿润 。民居建筑受 地形 、 气候 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4、乡村景观的变迁—— 城镇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条件优越的乡村,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聚集,非农产业增多,乡村景观会逐渐变为 城镇 景观。三、城镇景观及其变化1、城镇的概念人口 达到一定规模,从事 工业 、 服务业 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2、城镇的特点(1) 人口 规模大(2)建筑物密度 大 ,高层建筑 多(3)道路 多(4)公共服务设施 多 (商场、医院、学校)3、城镇的发展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居民不断增多,随着建设用地的范围扩大,城镇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大 城市 或特大 城市 。四、传统聚落及其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如历史悠久的 文化名城 、 古镇 、 古村落 ,以及城堡、宫殿、寺庙、祠堂等古建筑。这些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反映了当时的 风俗民情 、 文化艺术 、 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 等。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许多聚落列人了《 世界遗产名录 》。近年来我国也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作为 乡村振兴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珍惜和保护好这些全世界共同拥有的宝贵遗产,并传承给后代,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第三节 世界的文化一、世界主要人种1、人种的分类一般将人类分为 黄色 人种、 黑色 人种和 白色 人种三类主要人种。黄色 人种 黑色 人种 白色 人种2、人种的体貌特征人种类型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黄色 人种 淡黄色 黑直 扁平 中等黑色 人种 黑色 卷曲 嘴唇厚 较少白色 人种 白色 波浪状 鼻高唇薄 较多3、人种的分布人 种 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 欧 洲、 西 亚、中亚、南亚 北 非、美洲、大洋洲黄种人 亚 洲东部和东南部黑种人 撒哈拉 以南非洲二、多种多样的语言和宗教1、世界的主要语言(1)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汉 语 俄 语 法 语 英 语 西班牙 语 阿拉伯 语(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 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东南 亚国家英语 西欧 英国 ,北美 美国 、 加拿大 ,南亚 印度 ,大洋洲 澳大利亚 等。俄语 东欧 俄罗斯 和邻近的其他许多国家法语 西欧 法国 、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西班牙语 西欧 西班牙 和 拉丁 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 西 亚和 北 非的许多国家2、世界主要的宗教特点及分布宗 教 发源地区 宗教建筑 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 亚 洲的西部 教堂 欧 洲、 美 洲和 大洋 洲伊斯兰教 阿拉伯 半岛 清真寺 亚 洲西部、 非 洲北部和东部佛 教 古 印度 佛塔、庙宇 亚 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三、多姿多彩的习俗巴西 桑巴舞狂欢节 新西兰 毛利人哈卡节西班牙 斗牛节 泰国 水灯节中国 春节 日本 樱花节美国 感恩节 墨西哥 亡灵节第四节 全球发展与合作一、国家发展差异1、国家发展差异表现为: 国内生产总值 、 国民经济收入 、 经济结构 、 人民生活水平 、 文化教育水平 等。2、国家的分类根据不同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 、 科学技术 、 人民生活水平 等差异,大体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 发达 国家和 发展中 国家。(1) 发达 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记住常见并且有影响力的国家)。(2) 发展中 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 国家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1)按大洲划分发达 国家: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 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2)按半球位置划分发达 国家(北):北半球的北部,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 国家(南):北半球的南部及南半球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及优势(1) 发达 国家的特点及优势:资金雄厚,科技先进(2) 发展中 国家的特点及优势: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自然资源丰富5、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商谈二、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与交通运输各国需加强经济联系,进行国际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随着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2、交通运输对全球经济的作用①缩短沿线国家之间的运输时间,方便货物输送和人员往来。②促进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④加强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实现共同繁荣。二、国际合作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已经成为 全球 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 国际合作 。2、重要的国际组织①A就业( )( )环境差( )拥堵资源消耗( )居住环境差国防兵员( )社会( )负担重劳动力( )国防兵员(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合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合作”公路运输可以 输送人员和货物。航空运输可以在 时间内实现人员和货物的输送。运输可以实现零散货物的远距离高效安全运输。管道运输有利于 体和 体的不间断运输。铁路运输方便内陆地区 距离运输货物或人员。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①A就业(困难)(居住)环境差资源消耗(多)(交通)拥堵居住环境差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南南 合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南北 合作”公路运输可以 灵活 输送人员和货物。航空运输可以在 短 时间内实现人员和货物的输送。集装箱 运输可以实现零散货物的远距离高效安全运输。管道运输有利于 气 体和 液 体的不间断运输。铁路运输方便内陆地区 长 距离运输货物或人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