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风景谈作者茅盾目录/CONTENTS01学校简介02师资力量03专业介绍04招考指南新课导入唐代边塞诗描写塞上风物,不乏描写雄奇壮观景象、言辞慷慨的名篇。同学们能想到哪些诗句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些诗词的感情基调大多苍茫、悲凉,人终究难以抗拒自然的伟力。茅盾的《风景谈》写的也是塞上风物,展现的则是崭新的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风景谈》,感悟当时延安人崭新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素养目标1.了解作品的时代特色,感受作者散文的语言特色。2.梳理六幅风景的内容,认识议论性语句在文章中的线索作用;体会散文的“形”与“神”、“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3.分析作者对风景之美的综合表达和巧妙表现,体会风景之美的内涵。4.体验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珍惜和平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素养目标文学常识PART 1作者介绍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人。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他在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接编改革《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作者介绍茅盾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蚀》《虹》《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作品特点:善于选取大题材,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反映时代本质特征。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散文善于使用以物言情寄意和以实衬虚的叙述手法。作者介绍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1940年访问延安后在重庆写的。1939年3月,茅盾赴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为期五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茅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题目解读“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所谓“风景”,《辞海》中的解释是“风光景色”,即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所说的“风景”还应包括人,茅盾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通过风景来理解风景中所包含的政治内容。一要考虑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整体感知PART 2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明确字音。癞( lài )头 颀( qí )长 掮( qián )客 黑魆魆( xū )干坼( chè ) 锄锹( qiāo ) 浅濑( lài ) 札( zhá )记偎( wēi )依 瞥( piē )见 半爿( pán ) 贻( yí )笑大方2.阅读全文,参考“沙漠驼铃”这个命名形式,为课文描写的其他画面各拟写一个小标题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整体感知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由一部抗战电影片自然联想到的风景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123、4沙漠驼铃由《塞上风云》入题,介绍沙漠风光。重点描写渐行渐近的骆驼队使得沙漠风景发生了变化以至完全改观,与猩猩峡沙漠的死寂、单调形成鲜明的对照。高原归耕主要写高原梯田中生长丛密、挺立的庄稼,写到了牛,写到了月明天蓝之夜以及唱着粗朴短歌的农人。整体感知延河夕照主要写从生产归来的人们,他们操着七八种方言,兴奋地谈话,快乐地唱歌,爽朗地笑。原本是美术家、音乐家和木刻家的他们,享受着劳动带给人们的乐趣。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5、67、89、10延安儿女学习生活延安儿女业余生活延安儿女革命责任石洞雨景捕捉一个偶然的场景,定格了一个唯美的画面。一对促膝读书的年青人,在雨景中带给人们别样的感受。整体感知桃林小憩树荫作为户外的休息点,青年男女在此畅谈哲学理想,人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匮乏。北国晨号为读者创设了一幅剪影:号音中透着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小号兵,雕像一般严肃、刺刀在朝霞中闪着刚性的寒光的哨兵。3.这几个画面顺序能调整吗?为什么?不能。这几幅画面是按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的顺序组织起来的。六幅画面并不孤立散乱。它们紧扣住一个中心,即对延安和延安军民的怀念和赞美,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另外,本文中的议论,是点明题旨之笔,又是联结全文的纽带,把六幅画面串联成一个跌宕多姿的整体。整体感知4.本文描写的是延安军民的生活,但文中并未明确提到延安二字,你是从什么地方得知文章写的是延安呢?黄土高原、北国——河——欢歌掮犁夜归的人,从“生产”归来、操七八种方言、唱雄壮歌曲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在荒山石洞读书的人,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聚会在“茶社”里的青年,还有清晨号兵——延安延河延安人探究文本PART 3探究文本任务要求:赏读这六幅图,品味蕴含的精神、赏析作者的艺术手法。沙漠驼铃猩猩峡外沙漠风光 沙漠驼铃风光色彩声音形态感受议论 单纯而强烈的反光、纯然一色、苍茫猩红大旗寂静、热空气烘烘火响驼铃的柔声、大小叮当茫茫一片、平坦点——线——队——整齐的方阵、安详坚定、昂然高步单调、平板、荒凉庄严妩媚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1.文章突出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什么?反衬驼队(人的活动)的出现给沙漠带来了生气,并发表议论——自然界伟大,人类更伟大。(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探究文本2.作者描绘第一幅风景,为什么不从驼队出现时写起,而是先描绘了一幅空旷沉寂、没有人迹的沙漠景观呢?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是多么单调沉寂的去处,只要有了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产生奇迹,变成一幅动人的“风景”。为后文歌颂人类的伟大,歌颂抗日军民埋下伏笔。这样写有一定的“曲笔”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这样写使文章别具一格,在此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体现了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探究文本高原归耕1.这一画面描写种田人晚归的情景,为什么要从山上“层层的梯田”、“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写起,要以“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歌声可是缭绕不散”结尾?①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黄土高原的特色;②突出人的力量,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这些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活动。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去刻画“种田人”。“种田人”心情愉快,表明他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探究文本2.找出有关种田人的描写,分析其作用。高原归耕“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这里的“长”,好在何处?为什么不用“伸、冒”?长,不仅形象地写出了两支牛角从山那面由短而长逐渐出现的过程,而且用拟人手法把黑静立不动的山脊写活了,写神了。而“伸、冒”就太一般化了,缺少灵气。其他如“掮”字,还有“姗姗而去”,歌声“飘”下来,这些词语用得准确传神,形象地把种田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和人互相映衬,融为一体了。探究文本1.这幅画面描绘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精神境界?延河夕照山地傍晚,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在这静穆的自然中,知识青年“生产”归来,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展现着生命的活力和精神的充盈,织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作者着重描写了搞文艺的青年们朝气蓬勃的劳动生活,饱含激情地赞美了知识分子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斗争精神。探究文本2.二三两段都是描绘的“劳动归来”场面,请简要分析有什么不同?延河夕照①两个场景时间不一样,一个是三五明月之夜,一个是夕阳在山;②描写人物不一样,一个是劳动人民,一个是革命青年;③刻画重点不一样,一个突出旋律愉快的歌声,一个突出长满老茧的双手;④表达目的不一样,一个是强调改造自然,一个是强调改造自身。探究文本3.这幅画面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延河的水和延安的天?延河夕照写延河,“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跌”字是用人的动作去写河水,生动形象地呈现河水突然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态势。写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幻成”一词写出了彩霞的绚烂多变,而这种绚烂多变又是由夕阳构成的,准确且生动。作者从水的颜色(“雪白的泡沫”)、水的声音(“喧哗”)、水的态势(“急”“冲”“跌”“喷”)等方面去描写,把延河流水写得充满活力,与满天的彩霞,构成了一幅美丽而静穆的风景画,在“物”与“人”的对比中,突出了充满生命力的人们。探究文本1.这幅画面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石洞雨景这幅画面描绘了荒山上雨天的景致。特点: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的崖岸、天然的石洞,在并不鲜艳的底色上,忽然可见一对男女青年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正在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色。2.石洞里的一对和公园里的一对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他们是衣着不同、地点不同、精神面貌不同的两对青年。一对是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生活平庸,一对是延安青年,学习讨论明白生活的意义。作用:运用对比,用城市青年的平庸生活,突出延安知识青年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他们之间是基于高尚理想的友谊和爱情。探究文本1.桃林有什么自然景观?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幅图画?桃林小憩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大麻,有休憩的青年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以及高贵的精神能够填补自然界的贫乏。2.“这里坐的不舒服,吃的喝的也太粗糙简单”,连绿阴都是“简陋”的。既然这里条件差,又没有多少风景,那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不太美的景观做为描写对象呢?探究文本以桃林之极其普通,从而更好地突出“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这一意旨。这里实际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延安的知识青年来这里休息、学习、争论,因此这里变成了一处“胜景”。延安的进步青年就是“仙”和“龙”,他们“创造了第二自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3.什么是“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桃林小憩第一自然是自然景物,即文中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盘旧石磨等,但作者认为这不是构成风景的主要条件,主要条件是“人”,所以第二自然,应是第一自然加上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所构成的真正意义上的风景。探究文本4.“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一句中,“天下最难走的路”是指什么路?桃林小憩①文中的年轻人虽然年纪不大,但对他们这一代革命青年人来说,经历了诸多的生活磨难,走过了曲折的人生道路。所以说他们走了“天下最难走的路”。②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为阻止、迫害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爱国青年和文艺工作者设置了种种关卡。因此爱国青年等人要冒着生命危险,克服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困难。探究文本1.本幅图景着重描写了两个士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北国晨号(1)侧面入手。在写眼前的小号兵之前,先写“破空而来”的号声。作者深受感染,于是想起“贴照簿”上的小号兵,写贴照簿上的小号兵,衬托眼前的小号兵,使后者显得更加鲜明、更加感人。(2)对荷枪战士的描写:用“雕像一样”这样的比喻去写他巍然屹立。接着写飘动的红绸子,闪着寒光的刺刀,写作者的感受:“动”感和“刚性”。(3)作者通过声音、色彩、感受,用比喻和衬托,完成了对两个战士的描写。看着屹立在祖国大地上的战士,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高贵精神,作者仿佛看到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探究文本2.清晨,窗纸微微透白……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请寻找角度,赏析这段文字描绘的场景。北国晨号①对小号兵吹号和哨兵站岗景象的描绘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嘹亮的喇叭声”“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是动景,“万籁俱静”、战士“犹如雕像一般”是静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庄严的画面。②注重色彩的搭配。粉红的朝霞、红绸子、刺刀的寒光交融在一起;朦胧的与鲜艳的、冷色的与暖色的、柔性的与刚性的色彩的相互融合,构成了表现抗日战士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形象的画面。③结尾直抒胸臆,赞美了如雕像一般挺立在山巅的高度警觉的战士,歌颂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探究文本3.作者为什么不写成排成队的士兵,而单写两个士兵呢?北国晨号这是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的手法。他们不只是形单影只的两个士兵,而是千千万万抗日战士的化身,是无数中华儿女的象征;他们也不只是屹立在北国的宝塔山上,而是屹立在整个中华大地上,保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归纳总结PART 4归纳总结总结:作者描摹的六处风景画,蕴含了哪些精神内涵?画面 精神内涵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总领全文,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庄严妩媚。反映黄土高原人民的辛勤劳作和吃苦耐劳、乐观——人对自然的改造。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生命力。突出知识青年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孜孜不倦、勤奋、精神生活充实。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生命力、高尚的精神生活。突显了革命战士所代表的坚毅、刚强、勇敢等民族精神。文章主旨六幅画面从不同的角度取景,劳动的、学习的、休息的、战斗的,把人的活动与自然风景交融结合,紧紧围绕中心思想,将文章的主旨深刻地揭示出来。文章先采用深情的叙述或描写,然后给予画龙点睛的议论,使每一幅画面所暗含的意思都鲜明地展示出来。这种叙议结合的基本思路纵贯全篇,形成了一道清晰的文脉。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