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非选择题(主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主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资源简介

历史培优阶段三:主观题 解题方法和技巧(4课时)
一、主要类型:(题目多为综合考察)概括归纳类、特点特征类、背景原因条件类、影响作用意义类、评价评析评述类、比较类、认识启示类、(新题型)史料价值类
二、答题要求
1.用词科学:学用转化语言,进行专业化表述,减少口语化用词!
2.书写表达
(1)规范答题是获得高分的关键(段落化、层次化、序号化、工整化)
(2)看分答题(如果答题没把握则宁滥勿缺、多多益善)。
(3)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回答
三、解题方法和技巧
1.特点变化类问题答题角度
主体 人物或政府或民间
背景 政治经济思想、国际国内、主观客观等
目的 维护统治或具有多重目的
过程 顺利或曲折
方式 和平、暴力、民主、妥协、平等协商、自上而下等
内容 重点在哪里?体现某种思想
空间 地理范围、领域、规模大小
时间 发生的时间早晚(如历史悠久),经历的时间长短
影响 政治经济思想等、现实深远等
2.背景原因、影响意义类问题解题角度:
(1)经济: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策、(国内)经济结构、(世界)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文化: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思考。
3.角度上升(材料:微观/具体→宏观/性质)
(1)人物:从具体人物上升到其代表阶级;如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
(2)事件:从具体事件上升为同一性质的事件;如鸦片战争→列强侵华战争。
(3)时间:从具体时间上升为历史阶段(时期),如1765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3世纪→(中)南宋/(西)中世纪后期。
(4)地方:从具体地点上升为区域;如西藏→边疆(地方势力、边疆治理)。
(5)经济:从具体经济事物上升到经济现象、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如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生产力、佃农→租佃关系、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市镇→城市化、(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商品经济。
(6)政治:从具体的官职、措施上升到政治制度、政治统治秩序;如察举制→选官制度、推恩令→中央集权。
(7)文化:从某种具体文化、文学作品上升为社会文化、思想意识、文化交流。如佛教、道教→文化,风俗画→市民文化(适应市民阶层需求的文化)、教科书→社会意识。
(8)民族:少数民族的活动→民族矛盾、民族融合、民族治理政策。
(9)器物:从具体工具、科学理论、科技发明上升到科学、科技、生产力;如飞机→交通工具、运输技术、科技。
四、题型分类解读
一、比较、异同类
对具有一定时间、空间或逻辑跨度的历史事实进行比较,阐释其异同。“异”和“同”是对立统一的,只有从特定角度看具有相同性的事物,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才有意义;反之,也只有彼此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才能够选择一定角度来谈它们的相同性。搞清楚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第一,我们进行历史事实的比较时,首先要注意试题所给定的比较基础,也就是说,在比较历史事实的差异性时,首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在比较历史事实相同性时,首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性。第二,任何比较都不可能是整体的比较,而必然是局限于一定角度的比较,在进行比较阐释之前,必须注意试题对于这种比较角度所做出的规定。对于历史学科应用能力来说,比较阐释是一种经常运用的形式,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中都经常可以见到。
通过古今贯通、中外对比,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型:
【横向对比】①中西比较(中外对比);②西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
【纵向对比】③对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古今对比)
【典型试题】(2024年全国卷42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流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二:特点、特征类
1.答题模板
首先要明确设问主体,然后根据材料中信息及问题分值。一般说来,根据要素概括特点(逐句概括),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受外部因素影响等。
表达:……的产物;反映了……的要求;顺应了……的潮流;受……的影响
目的:单个目标: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
表达:现实需要、阶级利益、服务于(如国家工业化建设)、目的明确
具有多重目的:
表达:目的具有多样性
过程类:
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是否处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等。
表达:①开始早/晚、起源早/晚,是否悠久(来源);
②发展(初期、中后期、持续性、消失、打破、建立.)
(渐进发展-不断完善-曲折发展-构建体系);
③频率快慢(逐渐/渐进/突变/阶段性);
范围(空间):涉及的地域、领域等。
表达:分布情况(均衡/不均衡)覆盖面广、领域广、涉及的地方多、集中于……;
主体:政府主导或民间组织;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形式多样;
经过:关注历史事件(物)发展变化的态势,包括变化轨迹、速度、规模、完成程度、是否顺利、最突出的地方等。
表达:“由……到……”“艰难曲折”“发展较快”“逐渐完善”“规模大”“根据……调整”日趋..(专业化、公平、规范)“不彻底性”“尚未实现……”“保留……残余”等;也可以分阶段表述不同时期表现,如某阶段发展较快,某阶段发展缓慢
内容(措施)类:关注内容、主张、思想、措施
表达:设立专门机构;立法规范;健全制度;内容丰富;体系化、制度化;灵活性;将.. 与..相结合;具体的内容(措施);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繁简(简而
不繁,删繁就简)、以 xx 为主(以 xx 为中心、为主为辅;)以 xx 为客观标准、侧重于xx(重点是 xx;集中在 xx)重视 xx
(4)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和双重性质、性质是否前后一致等。
表达:某某阶级的什么运动;具有何种色彩(迷信、地域、宗族、种族、半殖民地、半封
建);延续性、强制性、阶级性、开放性、包容性、主观性、反复性、系统性、时代性、
严密性;
(5)结果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表达:最终结果成功或失败、影响是否深远;为后世提供借鉴等
(经典试题) 1.(2022·全国高考乙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8分)
2.(2022·海南高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①1870—1913 ②1913—1950 ③1950—1960 ④1960—1970
法国 1.6 0.7 5.0 5.8
英国 2.2 1.7 2.8 2.7
美国 4.3 2.9 3.2 4.0
德国 2.9 1.3 7.7 4.8
——摘编自J.M.阿尔贝蒂尼《国家报告》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特点。(4分)
3.(2024·安徽高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20世纪70年代至欧元诞生之前,欧洲货币危机频发,美元汇率波动对欧洲货币存在着单向冲击。对外战争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削弱了美国的综合实力,美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降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开始下降,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比重从1999年的72.7%下降到2008年的64%,而欧元则由16.7%上升到25.6%,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欧元双主导货币”的状态。在双主导条件下,其中任何一个主导货币滥发都会引起另一个大货币跟随,然后波及所有中小货币。美国和欧洲相继爆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使得这两个主导货币比任何时候都有借口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而其他各国不得不接受它们造成的任何后果。一些国家无法忍受旧秩序的约束甚至损害,凭上升的经济实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摘编自成思危、刘骏民《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逻辑》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特点。(9分)
(1)①法国:1913年前较快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明显下降;1950—1970年,高速增长。
②英国:总体上平稳缓慢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有所下降;1950—1970年,恢复增长。
③美国:1913年前高速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明显下降,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仍保持优势;1950—1970年,恢复高速增长。
④德国:1913年前较快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下降;1950—1960年,高速增长;1960—1970年,增速有所放缓。
(1)日本:出台法规规范技术引进;以恢复经济为目的,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由政府主导引进的方向,企业承担风险。
中国:中国以实现工业化为目的;从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受挫后,走向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科技的道路。
(1)特点:以美元为中心到以美元—欧元双主导;货币多元化趋势出现;去美元化;货币体系演变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大;各国货币之间的联系加强;主导货币对其他货币影响大。(任意三点9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题型三:背景、原因、条件类
1.含义: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可能性)。
2.考查方式:主要依据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来命制,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和分析能力。
3.题目类型:
(1)宽泛性设问:背景、条件、因素等,历史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等。
(2)限定性设问(具体设问):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等原因,根本、主要、直接等原因。
4.答题模板
解答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时,要坚持“三结合”原则,即结合设问主体、材料和所学知识(阶段特征)综合分析。
解题公式:材料+阶段特征(小背景+大背景)
宽泛性设问解题模板(角度):
(1)经济: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策、(国内)经济结构、
(世界)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文化: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思考。
限定性设问(具体设问)解题模板(角度):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客观;内因+外因
(1)主观原因:从阶级、动机、政策、方针等方面分析;
(2)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
原因——深度: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2)主要原因: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唯物史观):
①政治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分析、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分析;
③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分析。
④从事件的主体来思考,根本原因一般为内因。
题型四:影响、作用、意义类
1.含义:影响是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影响具有双重性,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作用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一般指积极作用,少数也有消极作用/反作用);
意义是事物的价值,指积极影响。
2.考查方式:主要对典型事件的典型影响进行多角度考查,全方位认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3.题目类型:
(1)①宽泛性设问:(事件、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作用如何、有何意义等。
②限定性设问(具体设问):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政治/经济等影响,对世界/中国的影响等。
(2)三者区别:①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积极和消极,或者对内和对外等;
②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范围就要大得多。
4.答题模板
影响作用类的答题模板:
“国内+国际”模式
(1)政治影响:从社会性质变化、中央集权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军事、外交等方面回答;
(2)经济影响:从经济发展、经济模式创新、经济理论变革、经济结构和格局变化等方面回答;
(3)文化影响:从思想解放、新理论出现等方面回答;
(4)国际影响:从两国关系、国际格局变动等方面回答。
“现实+深远”模式
(1)现实影响(直接影响):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
(2)深远影响: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主观+客观”模式
(1)主观影响: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分析;
(2)客观影响:从自然环境、社会形势、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
意义类的答题模板:
(1)纵向结构:分析要由部分到整体、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
(2)横向结构: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
公式:概括材料(背景/内容/影响→影响) +逻辑推理(对象迁移/角度上升)
句式表达:推动+有利于+促进+巩固+增强+一定程度上等
题型五:评价、评析、评述类
1.含义:是指对历史事物或历史观点的态度与看法。
2.考查方式:评价历史观点或者历史现象,通常是对材料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价,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即利用史实进行论证,或在史料论证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内容、特点、影响等。
3.题目类型:
(1)历史事物类:对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制度、历史现象、历史时期进行评价。
(2)观点类:对历史观点(材料中的一点或整体)进行评价。
(3)以某一角度(史观)评价:一是材料提供角度,二是从历史史观角度。作答时一定不能脱离题目要求的角度。
4.答题模板
评价类设问解题思路及模板:
思路:(1)明确评价对象(设问中一般明确给出评价对象);
(2)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不能脱离材料进行主观臆断。
(3)要一分为二、辩证客观地进行评价。(如果材料出示的是正反两面的材料就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概括材料回答,让材料成为结论的依据;若是单面材料则一般以该层面为答题重点,捎带另一面的评价)
模板:【+唯物史观(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等)】
(1)评价历史事件/制度:背景+过程(内容)+性质(是什么)+特点+影响
(2)评价历史人物:主要事迹和贡献(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和成就)+人物的影响
(3)评价历史现象:背景+表现+影响
(4)评价历史时期: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影响
评析、评述类设问答题模板:
评析、评述要从内容、过程出发,边叙边评、先叙后评,即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观点和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结合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客观评价。
(1)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人物观点类:
是什么(总结概括、其中一点或整体)+为什么(析原因、看背景) +怎么样(评价影响);
(2)历史观点类:
是什么 (总结概括观点内容) +表态度(我认为该观点正确、错误/合理、不合理/片面、较全面/客观、有失偏颇,或者我赞同/反对该观点)+为什么 (叙述原因:分析背景、内容) +怎么样 (评价影响)
题型六:比较、异同类
1.含义:是指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分析,归纳异同。
2.考查方式:通过古今贯通、中外对比,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题目类型:
(1)设问型:求同、求异、求变化。
(2)比较型:
【横向对比】①中西比较(中外对比);②西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
【纵向对比】③对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古今对比)。
题型七:探究史料价值类
【设问特点】
(1)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考古成果对历史研究的贡献”;“历史探究选择某个材料的理由”; “某某材料的史料价值”。
(2)该设问类型如独立成题,分值较高,一般以12分较为普遍。
(3)该设问类型,对考生的史学研究素养,要求较高。
【参考模板】
(1)先说明材料来源或出处。
(2)指出材料属于第几手史料。
(3)指出它的史料价值高不高。
(4)总说一下上述材料对于我们研究什么有重要价值。
(5)然后分说一下材料中各部分对于我们研究什么有很大帮助。
(6)最后小总结,升华拓展一下。(如:根据“孤证不立”原则,该材料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佐证)
【注意事项】
(1)材料来源或出处可以关注材料中的最后破折号处。
(2)如果确认不了材料属于第几手史料,可保守说明是实物史料或文献史料。
(3)一般来说,实物史料价值较高;其他史料,可保守说明,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4)是否分说材料中各部分的史料价值,该步骤视具体试题及分值而定。
(5)探究材料的史学研究价值时,应注意联系其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
题型八:阐述主题观点类
“阐述主题观点”类设问
【设问特点】
(1)该设问类型开放性较强,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角度和设问限制要求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从“已知角度”阐述主题观点;从“未知角度”阐述主题观点;“识图”阐述主题观点;“作文”阐述主题观点;“辨析”阐述主题观点。
(2)该设问类型具体设问语言表达,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XX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基础上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XX相关史实进行论证”;“紧扣材料所示信息,结合XX相关知识,为该图命名,并阐释命名理由”;“结合材料,以XX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评述该学者的观点”。
(3)该设问类型基本为独立成题,分值较高,一般以10-12分较为普遍。
(4)该设问类型,对考生的历史解释,尤其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要求很高。
【思路分析】
(1)该设问类型基本上属于论述题之明确观点阐述题,主题观点正确\明确与否,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批分的档位,所以“观点明确”可以说是答题的第一要素。题型一:概括、归纳类
1.含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背景(原因、条件等)变化、目的、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要素及材料中的要点进行概要归纳。
2.考查方式:主要以典型材料的形式出现,需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一般性的历史认识或结论。
3.题目类型:
(1)变化、趋势类:概括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或变化规律
(前后变化型;阶段变化型;内容变化型)
(2)实质、性质类:(实质)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性质/特点)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
(3)因果关系类:事情发生的原因、结果。
(4)目的、宗旨类:(宗旨:侧重做事的方针、主要目的)。
4.答题模板
(1)抓住关键词找关键句:
①这是作答这类试题“迅速,准确”的一种有效、常见的方法;
②找到关键后,如果答案比较明确就可以直接引用;
③如果答案不明确,要学会去粗取精,透过材料中烦琐的内容快速找到关键词。
(2)锁定范围找准材料:
审题时一定看准要求,从问题出发,看清材料是直接给定还是需要间接获得,迅速定位。
(3)提炼核心内容:
①有的可能找不到很明显的关键语句,需要去提炼有用信息;
②注意材料的叙述线索,厘清脉络,再根据具体要求提炼语句进行增加或删减。
(4)串联段落总结:
①作答时对所涉及的材料的主题有所把握,然后迅速浏览每段材料,归纳出有用信息;
②根据题目要求,将其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合理整合加工即可。
(2)总体答题思路如下:
①重在审题,认清要求
②提取信息,明确观点
③重在阐述,史论结合
④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⑤首尾呼应,升华拓展
⑥字数相当,不留空白
【参考模板】
(1)观点:明确表达出主题观点。
关于主题观点的语言组织与语言表达,可参考如下:
如题干要求中出现一个围绕“XX”的字样,那么我们的主题观点就在这上面作文章,去增加确定词汇,具体来说就是添枝加叶。
①加上关键动词,比如:“体现了,反映了,推动了,促进了”,等等。
②可能需要添加时间,比如:“古代”;“近代以来”;“现代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等等。
③可能需要添加国别,比如:“英国”;“中国”;“世界”,等等。
④最后,添加结果,比如:“XX的发展”;“XX的基础;”“XX的形成”,等等。
(2)阐述:史论结合,予以阐释。
(3)总结:最后小结,升华拓展。
【注意事项】
(1)“已知角度”阐述主题观点类型题,要注意题干文字中提示的角度要求。(如:围绕“XX”; 以“XX”为主题;自拟一个与“XX”相关的题目);“未知角度”阐述主题观点类型题,要综合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行确定答题角度,标准是自身知识的熟练性。
(2)要认清题干文字中提示的史实范围要求。(如:并运用XX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
(3)必须明确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达准确,切忌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4)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举例不要限于一个),逻辑清晰严密。
(5)总结的环节,要做到首尾呼应,但不要简单重复主题观点,应适当升华拓展,增加加分选项。
(6)“识图”阐述主题观点类型题,可能涉及为该图命名,实际上该图的名称即为主题观点,但命名一定要从图的整体性出发,而非部分性,才能做到答案最优。
(7)“作文”阐述主题观点类型题,较之上述题型,开放的灵活性更大一些,甚至让学生对所提供的历史材料谈感想,谈体验,谈认识,犹如语文中的材料作文一样。
(8)“辨析”阐述主题观点类型题,较之上述题型,多出一个环节,即先表态,(如:我赞成某某关于XX的观点;某某的观点是正确的;某某的观点是片面的),但不要采取疑问句的表达形式。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