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7课太 阳(苏教版)四年级下01核心素养内容总览02探究新知03课堂练习04活动手册05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核心素养※知道像太阳这样的天体叫恒星,了解太阳的概况。0102※知道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变化规律和运动轨迹。03科学观念04※了解太阳的概况。重点※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难点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会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探究新知活动一 认识太阳1.太阳的基本特点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5500℃,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 ℃。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探究新知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公转。同时太阳还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它所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着整个太阳系。探究新知太 阳探究新知计算阳光是什么时候从太阳发出的,用距离1.5亿千米除以光速30万千米/秒,等于500秒,将500秒换算一下约为8.33分钟,所以此刻照在你身上的阳光大约是8.33分钟前从太阳发出的。2.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的时间。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30万千米/秒。算一算:此刻照在你身上的阳光是什么时候从太阳发出的 探究新知太阳系探究新知活动二 认识太阳高度角及其测量方法1.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太阳的高度在一日内的变化?探究新知(1)实物太阳高度角。(2)太阳高度角示意图。探究新知(3)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太阳高度角。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任何物体,它们的太阳高度角都是相同的。探究新知2.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方法1:二人合作。实验目的:测量太阳高度角。实验材料:一根线、量角器。实验步骤:(1)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立。(2)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3)测出这根线与地平面之间夹角的角度。探究新知实验记录: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以正午太阳高度为对称点,上午和下午的太阳高度呈轴对称。如上午 9 点和下午 3 点的太阳高度相同,只是方向不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探究新知实验分析:测量太阳高度角可以与时间建立联系,中午12:00,太阳直射,辐射最强,这时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同样的,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太阳高度角一样, 都比中午的角度小,辐射也小一些,只是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有所不同。实验结论:测得了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我们就可以用这个角度来表示太阳的高度。探究新知方法2:立竿法。实验材料:泡沫板、大头钉、细线、木棍、笔、量角器。实验步骤:(1)将泡沫板平铺,确保阳光可以照射到,然后将木棍垂直固定在泡沫板一端。(2)将细线系在木棍的顶端。(3)用笔将木棍在阳光下产生的影子画下来,然后拉直细线与影子的一端对齐,并用大头钉固定。(4)用量角器测量细线与影子的夹角。探究新知实验分析:细线与影子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不同时间点,测量的太阳高度角也不相同。通常早晚太阳高度角小,中午太阳高度角大。实验结论:通过测量细线与影子的夹角可以得出太阳高度角。探究新知在阳光下测量太阳高度角探究新知地球、月球和太阳课堂练习1.[填空]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_________。2.[填空]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______________。3.[判断]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4.[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B.太阳不是银河系中的恒星C.太阳是离地球最远的一颗恒星√太阳太阳高度角A课堂练习5. [选择]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是光源B.太阳表面温度很高C.太阳不能运动6. [简答]说一说如何测量太阳高度角。C让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在阳光下,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这根线与地平面之间夹角的度数,这里也可以用其他物体代替同学。(合理即可)活动手册课堂总结本课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是一颗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等概况。了解有些数据无法直接测量,但可以想办法通过一些侧面的方式去表示它,如无法直接测量太阳的高度,所以转变以下想法,可以用角度来代表。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处理科学数据、科学计算等内容时,要懂得变通。板书设计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堂无忧】2.7太阳(苏教版)24 张PPT+音视频.pptx 在阳光下测量太阳高度角.mp4 地球、月球和太阳.mp4 太阳.mp4 太阳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