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教科版(2024)科学一下《科学家这样做》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开学第一课】教科版(2024)科学一下《科学家这样做》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科学家这样做
(教科版)一年级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分类是科学观察和思考的好方法。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自己和科学家认识事物的差别。
探究实践:通过阅读,探索科学家是怎样了解自然、认识万物的。
态度责任:像科学家那样积极探索准确认识世界的方法。
新知导入
02
你还认识这位老奶奶吗?她为人类做出怎样的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
新知导入
02
她和同伴们经过反复研究,从植物里提取了可以治病的青蒿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屠呦呦
新知导入
02
屠呦呦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科学家,并努力学习祖国传统医药学。
你想当科学家吗?做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家?
新知导入
02
科学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小小的科学家。为了培养科学兴趣和爱好,我们又回到科学课上。上学期的科学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观察植物和我们自己
活动1:新任务
探究新知
03
当我们手捧油墨香味的科学书时,我们又开始哪些新的旅程?
观察
物体特点
小动物
活动2:新方法
探究新知
03
科学研究离不开观察,运用不同的感官观察是常用的观察方法之一。我们是怎样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特点的?
眼睛看
耳朵听
手摸 鼻闻
舌尝
活动2:新方法
探究新知
03
阅读教材《科学家这样做》回答:我们还将用到哪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
分 类
分类是我们了解自然、认识万物的第一步,更是我们观察、思考的好方法。
活动2:新方法
探究新知
03
给事物分类,我们从小就做过,想一想,我们做过哪些?
按照大小给汽车玩具分开摆放
书本和文具分开摆放
活动2:新方法
探究新知
03
活动2:新方法
探究新知
03
林奈在生物学上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创立了生物分类学,写进《自然系统》。
林奈被誉为“分类学之父”。
活动2:新方法
探究新知
03
认真阅读图文卡片,科学家是怎样把这些各种各样的生物分开的?
蝴蝶
甲虫
鸟类
贝类
活动2:新方法
探究新知
03
想一想,科学家把生物分类有什么好处?
便于观察比较同一类生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活动3:新特点
探究新知
03
结合科学课经历说说,科学课有哪些主要活动?
观察
实验
制作
活动3:新特点
探究新知
03
科学课,为什么要坚持观察和实验?
有长长的叶片
活动3:新特点
探究新知
03
通过实验,能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科学课,为什么要坚持观察和实验?
活动3:新特点
探究新知
03
科学课的特点是经常要进行观察和实验,寻找证据,回答有趣的问题。
活动3:新愿望
探究新知
03
对身边的物体和常见的动物,你有哪些有趣的问题需要观察、实验?
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特点?怎样给动物分类?
活动3:新愿望
探究新知
03
让我们怀揣自己的梦想,乘着科学方法之舟,驶向大自然的海洋,像科学家一样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课堂练习
04
你知道这两组动物是怎么分开的吗?
A.是否有腿
B.大小
C.是否会飞

课堂练习
04
这三组从野外捡回来的石头,是按照什么特征分类的?
A.形状
B.大小
C.花纹

课堂练习
04
货架上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吗?
水果
蔬菜
文具
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科学家这样做
认识事物方法
分类
板书设计
05
作业布置
06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分类的方法?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教学设计
课题 科学家这样做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本学期科学课的起始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程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新学期新任务,概括了解本学期科学课要学什么。二是掌握新学期新的科学学习方法——分类,帮助学生弄明白怎么完成新任务。三是坚持与巩固科学课活动——观察与实验,让学生明白这是科学课的基本特点。四是交流本学期自己想要解决的有趣问题,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
2.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科学”这门课程已不陌生他们也喜欢上科学课,因为科学课的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各种活动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适合儿童活泼的性格特点。但科学课的活动是有目的性的,不是娱乐。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明确科学的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通过阅读科学家的故事,引导他们要像科学家那样坚持观察、实验,勤于思考,探索更多有趣的大自然奥秘。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分类是科学观察和思考的好方法。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自己和科学家认识事物的差别。 探究实践:通过阅读,探索科学家是怎样了解自然、认识万物的。 态度责任:像科学家那样积极探索准确认识世界的方法。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类是科学观察和思考的好方法。 难点:解释事物分类的原因。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新任务能明确新学期新任务能基本能不能新方法能知道分类是观察、思考的好方法能基本能不能新特点能熟知科学活动能基本能不能新愿望能提出自己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回顾教师活动1 1. 你还认识这位老奶奶吗?她为人类做出怎样的贡献? 教师补充 正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2. 屠呦呦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科学家,并努力学习祖国传统医药学。你想当科学家吗?做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家? 3. 科学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小小的科学家。为了培养科学兴趣和爱好,我们又回到科学课上。上学期的科学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活动1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她和同伴们经过反复研究,从植物里提取了可以治病的青蒿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回答 观察植物和我们自己活动意图说明:由科学家屠呦呦故事导入,知道科学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环节二:任务教师活动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当我们手捧油墨香味的科学书时,我们又开始哪些新的旅程?学生活动2 观察研究各种物体特点 观察研究小动物活动意图说明:明确本学期科学课科学研究新任务,明确学习目的。环节三:方法教师活动3 1. 科学研究离不开观察,运用不同的感官观察是常用的观察方法之一。我们是怎样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特点的? 2. 阅读教材《科学家这样做》回答:我们还将用到哪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 教师补充 分类是我们了解自然、认识万物的第一步,更是我们观察、思考的好方法。 3. 给事物分类,我们从小就做过,比如按照大小给汽车玩具分开摆放、将书本和文具分开摆放等,想一想,我们还做过哪些? 4.播放视频,观看科学家林奈的故事。 (1)林奈在生物学上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2)认真阅读图文卡片,科学家是怎样把这些各种各样的生物分开的? (3)想一想,科学家把生物分类有什么好处?学生活动3 眼睛看、耳朵听、手摸、鼻闻、舌尝 阅读科学家故事,回答:分类 回答 听故事 创立了生物分类学,写进《自然系统》。 林奈被誉为“分类学之父”。 第一组:蝴蝶归到一起 第二组:甲虫归到一起 第三组:鸟类归到一起 第四组:贝类归到一起 便于观察比较同一类生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科学阅读,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第一步,是观察和思考的好方法。环节四:特点教师活动4 1. 结合科学课经历说说,科学课有哪些主要活动? 2. 科学课,为什么要坚持观察和实验? 教师小结 科学课的特点是经常要进行观察和实验,寻找证据,回答有趣的问题。学生活动4 观察、实验、制作 如通过观察,发现吊兰有长长的叶片;通过实验,能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结合自己经历的交谈,学生明白观察和实验是科学课的基本特点。环节五:愿望教师活动5 对身边的物体和常见的动物,你有哪些有趣的问题需要观察、实验? 教师寄语:让我们怀揣自己的梦想,乘着科学方法之舟,驶向大自然的海洋,像科学家一样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吧!学生活动5 回答,如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特点?怎样给动物分类?……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梳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开启科学之旅,激发他们好奇心。
7.板书设计 科学家这样做 认识事物方法 分类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 你知道这两组动物是怎么分开的吗? A.是否有腿 B.大小 C.是否会飞 2. 这三组从野外捡回来的石头,是按照什么特征分类的? A.形状 B.大小 C.花纹 3. 货架上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吗? 【参考答案】 1.B 2.C 3. 物品是分类摆放的。第一层摆放的是水果,第二层摆放的是蔬菜,第三层摆放的是文具。 作业布置: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分类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