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24课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有关词语的含义。(重点)2.理解五首诗词曲的内容并能够背诵。(重点)3.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五首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难点)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素养)核心素养目标导入新课战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是与战争有关,题目是《十五从军征》。 同学们,这些诗歌都和什么有关?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作品简介《乐府诗集》是一本书,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汉乐府民歌大多是叙事诗,这些诗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其主要内容有:(1)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穷困生活;(2)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3)表现了反对封建婚姻、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4)揭露了贵族的腐朽生活和社会的黑暗。文学常识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最大的特点: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写作背景汉朝时,北部边界时常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些人的一生几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生活中。这首诗便是揭露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字词积累冢( ) 累累( ) 狗窦( ) 雉( ) 旅葵( ) 舂谷( )羹饭( ) 饴 ( )zhǒnglěidòuzhìkuíchōnggēngyí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诵读诗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dòuchōngyíāzhǒnggēngzh kuí[诵读指导]前两句宜读得缓慢沉郁,“始”字重读,读出亦悲亦喜之感。三、四句语速要稍快些,读出急切与担忧之感。五至十四句应多用降调,读出凄凉之感。结尾两句是全诗高潮,语速缓慢,语调低沉,应读得悲切。感知诗意读懂诗的大意(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2)小组交流并释疑。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指的是年龄。“从军征”意思是被招募去从军征战。“十五”未成年“八十”(七十古来稀,八十行将就木)“始”字既写出了主人公在外征战之久,又准确地传达出他几十年来昼夜思家,愁肠几断,盼归不得,如今年朽力衰方得归家的亦悲亦喜的复杂心情。赏析:“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残酷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对坟场的白描意象:松柏 东汉时期松柏出现代表着死亡赏 析:归途询问。乡里人的回答委婉中满含凄凉,暗示主人公家中已经没有幸存者了。至此,交代了整个时代,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的现实。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对家园的白描默写常考句空无一人,凄凉、破败抓住“兔”“雉”“中庭”“旅谷”“井”“旅葵”这六种景物,描写出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写出了家中空无一人的悲惨情形,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揭露了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哀景写哀情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舂谷作饭,采葵作羹”,做好了却不知道送给谁,表现了老兵的孤苦伶仃,进一步突出了老兵凄凉的处境。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赏析:回到家中。描述了回到家中所看到的一派破败凄凉的景象及煮好饭无人共享的孤独场景,以哀景将痛苦之情推向极致。一个微末人物的希望和挣扎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泪”中,有对亲人离去的痛苦和思念,有对自己孤苦无依的忧虑和悲伤,有对未来的茫然和绝望,有对战争频繁的诅咒和痛恨。肖像描写出门东望。通过老兵眼泪沾湿衣裳的细节,将其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形象刻画得真实生动,将其悲痛欲绝、茫然无助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赏词悟情在了解本词内容的基础上,梳理诗词结构,赏析重点字词、分析其艺术手法及蕴含的情感,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主要是讲了一个80岁的老兵退伍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家里亲人没有了,家也荒芜了的事情。2.这首诗歌描写了老兵的返乡经历,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返乡经历:情感变化: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急想回家,充满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家中无人)悲哀流泪,内心茫然3、诗歌平淡描写背后流露出怎样的情感?本诗描绘了一位应征多年的老兵的回乡见闻,表现了他的孤独凄凉,揭露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写作特色运用侧面描写与白描手法绘景写人,语言质朴,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表现出民生的悲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最显著的是什么特点 归纳主旨这首乐府诗运用白描手法叙述了一个应征多年的老兵的回乡见闻,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塑造了一个饱受战争摧残、晚景凄凉的老兵形象,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拓展阅读阅读乐府诗《战城南》,比较其与《十五从军征》在主旨上的相似之处。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参考译文]有许多士兵战死在城南城北,尸体无人埋葬,乌鸦来啄食。请为我对乌鸦说:“且替死者哭号几声!战死在野外没人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口中逃掉呢?”河水深深清澈见底,蒲苇茂密一派幽深。善战的骏马都在战斗中牺牲,只有劣马还在战场上徘徊哀鸣。在桥梁上筑了营垒工事,那南北两岸的人民将如何交往?无人收获庄稼你们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又如何实现?怀念那些忠诚卫国的好将士,那些忠良将士实在令人怀念:天刚亮他们就忙着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却未能一同回来!这两首诗都指向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朝廷穷兵黩武、百姓家破人亡的现实,展现了百姓厌恶战争、痛恨可恶的兵役制度、渴望宁静美好生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朝廷的抨击、对广大百姓的同情。课堂小结十五从军征从军之久:十五从军,八十始归回家所见远望:松柏冢累累近看狗窦兔入、梁上雉飞中庭生谷、井上生葵处境心情羹饭熟 饴阿谁东向看 泪沾衣哀景哀情兵役残酷战乱频繁灾难深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