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景苑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期中)学科阶段测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景苑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期中)学科阶段测试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景苑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期中)学科阶段测试
1.(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的是(  )。
A.老花镜 B.一滴水珠
C.近视镜 D.装有水的水杯
【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 A.老花镜是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治远视眼; B.水珠类似凸透镜,有放大作用; C.近视镜是凹透镜,无放大作用;装有水的水杯可以看成放大镜。所以此题选C。
2.(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放大镜的倍数最大。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选项A的凸度最大,放大倍数最大。
3.(2024六上·钱塘期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象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也越多,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小,所能观察到的范围也越小。所以正确答案为B。
4.(2024六上·钱塘期中)科学家受(  )的启发,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将它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里,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空气泄漏时能立即发出警报。
A.苍蝇复眼 B.蝴蝶翅膀 C.蝙蝠耳朵 D.昆虫触角
【答案】D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人造物。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是人类模仿苍蝇的触角研制的。
5.(2024六上·钱塘期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放置洋葱表皮的位置先滴一滴水
B.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大小约0.5~1平方厘米
C.将洋葱表皮展平后,滴碘酒,再盖上盖玻片
D.用吸水纸吸走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水分和染液
【答案】C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上放置洋葱表皮的位置先滴一滴水,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大小约0.5~1平方厘米,然后展开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接着染色吸水。
6.(2024六上·钱塘期中)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死亡软木细胞的相同点是(  )。
A.都有细胞壁 B.都有细胞核 C.都有细胞膜 D.都是单细胞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死亡软木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才有,动物细胞没有。
7.(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面关于细胞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①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②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③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下面关于细胞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和二氧化碳;除病毒外,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2024六上·钱塘期中)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现视野内的“一个细胞”内有好几个小黑点,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用碘酒染色 B.盖玻片没有倾斜盖
C.洋葱表皮撕太厚 D.对光不到位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微镜属于光学仪器,只能观察观察薄而透明的材料。因此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现视野内细胞重叠在一起,则可能是表皮撕得太厚,应挑选较薄的表皮重新装片进行实验。
9.(2024六上·钱塘期中)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有同学看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这是由下列哪个原因引起的?(  )。
A.气泡太多 B.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C.显微镜操作失误 D.滴加碘酒
【答案】A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显微镜属于光学仪器,只能观察观察薄而透明的材料。因此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现视野内细胞重叠在一起,则可能是表皮撕得太厚,应挑选较薄的表皮重新装片进行实验,若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说明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产生大量气泡,影响观察,应重新制作装片。
10.(2024六上·钱塘期中)显微镜甲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显微镜乙的目镜是20×,物镜是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观察的细胞多,图像大 B.甲观察的细胞多,图像小
C.甲观察的细胞少,图像大 D.乙观察的细胞少,图像小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甲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显微镜乙的目镜是20×,物镜是20×。甲放大100倍,乙放大400倍,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少。
11.(2024六上·钱塘期中)如图所示,这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种微生物,它是(  )。
A.喇叭虫 B.新月藻 C.变形虫 D.草履虫
【答案】D
【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图中的微生物是草履虫,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就像一只草鞋。
12.(2024六上·钱塘期中)用滴管吸取一滴烧杯中的微生物培养液,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先用手捏住滴管的胶头,再把滴管放入烧杯中松开手指,吸取液体后取出
B.先把滴管放入烧杯中,再用手挤压滴管的胶头,吸取液体后取出
C.直接把滴管放入瓶中再拿出来即可
D.滴管吸取液体后横着拿起来
【答案】A
【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用滴管吸取一滴烧杯中的微生物培养液,应该先用手捏住滴管的胶头,再把滴管放入烧杯中松开手指,吸取液体后取出。
13.(2024六上·钱塘期中)乐乐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一个污点,他移动玻片标本,并转动物镜后,污点仍在原来的地方,请你帮忙判断这个污点应该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玻片标本上 D.反光镜上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转动物镜,污点仍然在,说明污点可能在目镜上。
14.(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关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和叶片功能有密切联系的一种结构
B.气孔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
C.向植物叶面施的肥料无法从气孔进入植物内部
D.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的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气孔是和叶片功能有密切联系的一种结构,是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的,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向植物叶面施的肥料可以从气孔进入植物内部。
15.(2024六上·钱塘期中)如图,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A点表示的是(  )。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D.北京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图为逆时针,从北极来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16.(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节日中,按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
A.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
B.国庆节、劳动节,教师节、元旦
C.元日、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
D.元旦、教师节、劳动节、国庆节
【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同一地方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到秋分到冬至逐渐变长,冬至到春分再回到夏至影长又逐渐变短。夏至日是6月21日前后,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位置最高,冬至日太阳位置最低。则给出的节日中,太阳位置从高到低的排列为劳动节(5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元旦(1月1日)。
17.(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四个节日中,白昼最短的是(  )。
A.儿童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教师节
【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下列四个节日中,白昼最短的是国庆节。
18.(2024六上·钱塘期中)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假说中的(  )。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D.地球自转﹐太阳围着地球转
【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托勒密认为宇宙围绕地球转动,这一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假说中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日月行星和恒星均围绕地球运动。
19.(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各种假说中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B.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D.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不发光,导致昼夜的产生,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太阳围着地球转,地球不动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0.(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符合春小绿点枝,夏绿叶茂盛、秋落叶飘飘、冬独见枝头的(  )。
A.桂花树 B.香樟树 C.水杉 D.银杏
【答案】D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春小绿点枝,夏绿叶茂盛、秋落叶飘飘、冬独见枝头描述的是银杏树。
21.(2024六上·钱塘期中)将木板搭在车厢后面形成斜面,用来搬运重物时,(  )。
A.木板越长,越省力 B.木板越短,越费力
C.木板越长,越费力 D.木板越短,越省力
【答案】A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
【解析】【分析】将木板搭在车厢后面形成斜面,用来搬运重物时,木板越长,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
22.(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面有关科学测量与测量工具相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温度——温度计 B.风速——风向标
C.长度——刻度尺 D.雨量——雨量器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下面有关科学测量与测量工具相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B,风速测量是用风速仪。
23.(2024六上·钱塘期中)对于斜面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斜面无论是向下搬运物体还是向上搬运物体都需要用力
B.斜面不仅可以省力还能节省搬运的距离
C.螺丝钉能轻松的转进木板中,是因为它的螺纹是斜面
D.斜面不一定会省力,也有可能费力
【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等。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所以容易被拧进木头里。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多,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24.(2024六上·钱塘期中)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当把A端所挂重物浸没水中时,杠杆将失去平衡。要使杠杆重新平衡,正确的做法是(  )。
A.将支点O向A端移动 B.将支点O向B端移动
C.支点O不动,在B端再加挂重物 D.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平衡
【答案】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原理来是平衡的,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当杠杆的A端的重物浸没在水中,杠杆左边的力减小,力臂不变。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增加左边的力臂,或减小右边的力臂,或增加左边的力臂同时减小右边的力臂,或减小右端的力,或减小右边力臂同时减小左边的力等等。
25.(2024六上·钱塘期中)自卸车又称翻斗车,可以自行卸载货物。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以看成是杠杆,B处是可伸缩的液压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用力点
B.B点是支点,物休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C.C点是支点,液压杆的位置B是阻力点
D.C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答案】D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杠杆是一个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杆。杠杆包括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可以省力,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可以省距离。图中B点动力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C点是支点。
26.(2024六上·钱塘期中)人类探索微生物及细胞技术所取得的成果有很多,将科学家与他们的成就连线。
首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 路易斯·巴斯德
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简·施旺麦丹
发现血液红细胞 爱德华·琴纳
【答案】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首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是路易斯·巴斯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是爱德华·琴纳;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是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发现血液红细胞是简·施旺麦丹。
27.(2024六上·钱塘期中)将下列自然现象与产生的原因用线连起来。
郁金香昼开夜合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柿子树秋天落叶 地球自转 各地迎来黎明时间不同
黎明前公鸡打鸣 地球公转 春暖夏热秋爽冬寒
金枪鱼洄游过冬 昼夜长短规律变化
【答案】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的现象。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地球公转形成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现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各地迎来黎明时间不同的现象,同时郁金香昼开夜合、黎明前公鸡打鸣都是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更替年年循环;同时金枪鱼洄游过冬、柿子树秋天落叶都是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8.(2024六上·钱塘期中)将地球内部结构名称填在相应方框中   。
最厚的是   ,最薄的是   。
【答案】;地核;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中,最薄的是地壳,最厚的是地核。
29.(2024六上·钱塘期中)请在图中标出开瓶器使用时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位置。
【答案】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由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三个点,如图所示。
30.(2024六上·钱塘期中)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调节(  )。
A.遮光器 B.调节旋钮 C.物镜 D.目镜
(2)观察写有“b”的装片时应   (填“左”或“右”)眼望着   镜观察,同时另一眼   (填“睁开”或“闭着”),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
(3)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16×,物镜有4×和40×,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   倍。
(4)如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字,此时显微镜的示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字数是   个。
【答案】(1)A
(2)左;目;睁开;q
(3)640
(4)3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2)观察写有“b”的装片时应左眼望着目镜观察,同时另一眼睁开,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q。
(3)通过分析题意可知:在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要想观察到最大的物像,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再将它们的放大倍数相乘。所以,应选择 16 ×的目镜和 40 ×的物镜,放大倍数应为: 16 × 40 ═ 640 倍。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目镜不变,物镜由“10×”换为“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4。因此,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是12个,放大23倍后,看到的细胞数应该是12/4=3(个)。
31.(2024六上·钱塘期中)某学习小组同学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绘制了一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如图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运动,这种实验属于(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演示实验 D.模拟+对比实验
(2)在图1中用“”表示出地球公转方向。
(3)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B位置是我国   节气。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C位置,太阳直射在   (填“北半球”或“南半球”)。此时北半球属于   季。
(4)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杭州夏至这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到图1中   (填“A”“B”“C”或“D”)位置。
(5)夏至这一天正午物体影子最可能是(  )。
A. B.
C. D.
(6)在图2中的地球上用阴影画出处于夜晚的位置。
(7)图2中处于白昼的是   地,再过12小时后处于白昼的是   地。
【答案】(1)B
(2)
(3)秋分;南半球;冬
(4)A
(5)B
(6)
(7)C;AB
【知识点】地球自转;影长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1)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模拟的方法制成研究对象的模型,用模型来代替被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验的研究活动。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运动,这种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B位置是我国秋分节气。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C位置,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属于冬季。
(4)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时,地球处在的位置是图中的A处。
(5)物体正午时分影长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夏至日影长最短,冬至日影长最长。
(6)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积,被照亮的部分是白昼,不被照亮的部分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如下图所示,图中阴影区表示黑夜,非阴影区表示白天。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7)图2中处于白昼的是C地,再过12小时后处于白昼的是A和B地。
1 / 1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景苑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期中)学科阶段测试
1.(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的是(  )。
A.老花镜 B.一滴水珠
C.近视镜 D.装有水的水杯
2.(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放大镜的倍数最大。
A. B. C. D.
3.(2024六上·钱塘期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2024六上·钱塘期中)科学家受(  )的启发,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将它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里,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空气泄漏时能立即发出警报。
A.苍蝇复眼 B.蝴蝶翅膀 C.蝙蝠耳朵 D.昆虫触角
5.(2024六上·钱塘期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放置洋葱表皮的位置先滴一滴水
B.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大小约0.5~1平方厘米
C.将洋葱表皮展平后,滴碘酒,再盖上盖玻片
D.用吸水纸吸走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水分和染液
6.(2024六上·钱塘期中)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死亡软木细胞的相同点是(  )。
A.都有细胞壁 B.都有细胞核 C.都有细胞膜 D.都是单细胞
7.(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面关于细胞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①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②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③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2024六上·钱塘期中)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现视野内的“一个细胞”内有好几个小黑点,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用碘酒染色 B.盖玻片没有倾斜盖
C.洋葱表皮撕太厚 D.对光不到位
9.(2024六上·钱塘期中)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有同学看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这是由下列哪个原因引起的?(  )。
A.气泡太多 B.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C.显微镜操作失误 D.滴加碘酒
10.(2024六上·钱塘期中)显微镜甲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显微镜乙的目镜是20×,物镜是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观察的细胞多,图像大 B.甲观察的细胞多,图像小
C.甲观察的细胞少,图像大 D.乙观察的细胞少,图像小
11.(2024六上·钱塘期中)如图所示,这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种微生物,它是(  )。
A.喇叭虫 B.新月藻 C.变形虫 D.草履虫
12.(2024六上·钱塘期中)用滴管吸取一滴烧杯中的微生物培养液,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先用手捏住滴管的胶头,再把滴管放入烧杯中松开手指,吸取液体后取出
B.先把滴管放入烧杯中,再用手挤压滴管的胶头,吸取液体后取出
C.直接把滴管放入瓶中再拿出来即可
D.滴管吸取液体后横着拿起来
13.(2024六上·钱塘期中)乐乐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一个污点,他移动玻片标本,并转动物镜后,污点仍在原来的地方,请你帮忙判断这个污点应该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玻片标本上 D.反光镜上
14.(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关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和叶片功能有密切联系的一种结构
B.气孔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
C.向植物叶面施的肥料无法从气孔进入植物内部
D.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的
15.(2024六上·钱塘期中)如图,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A点表示的是(  )。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D.北京
16.(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节日中,按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
A.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
B.国庆节、劳动节,教师节、元旦
C.元日、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
D.元旦、教师节、劳动节、国庆节
17.(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四个节日中,白昼最短的是(  )。
A.儿童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教师节
18.(2024六上·钱塘期中)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假说中的(  )。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D.地球自转﹐太阳围着地球转
19.(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各种假说中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B.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D.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0.(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列符合春小绿点枝,夏绿叶茂盛、秋落叶飘飘、冬独见枝头的(  )。
A.桂花树 B.香樟树 C.水杉 D.银杏
21.(2024六上·钱塘期中)将木板搭在车厢后面形成斜面,用来搬运重物时,(  )。
A.木板越长,越省力 B.木板越短,越费力
C.木板越长,越费力 D.木板越短,越省力
22.(2024六上·钱塘期中)下面有关科学测量与测量工具相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温度——温度计 B.风速——风向标
C.长度——刻度尺 D.雨量——雨量器
23.(2024六上·钱塘期中)对于斜面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斜面无论是向下搬运物体还是向上搬运物体都需要用力
B.斜面不仅可以省力还能节省搬运的距离
C.螺丝钉能轻松的转进木板中,是因为它的螺纹是斜面
D.斜面不一定会省力,也有可能费力
24.(2024六上·钱塘期中)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当把A端所挂重物浸没水中时,杠杆将失去平衡。要使杠杆重新平衡,正确的做法是(  )。
A.将支点O向A端移动 B.将支点O向B端移动
C.支点O不动,在B端再加挂重物 D.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平衡
25.(2024六上·钱塘期中)自卸车又称翻斗车,可以自行卸载货物。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以看成是杠杆,B处是可伸缩的液压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用力点
B.B点是支点,物休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C.C点是支点,液压杆的位置B是阻力点
D.C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26.(2024六上·钱塘期中)人类探索微生物及细胞技术所取得的成果有很多,将科学家与他们的成就连线。
首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 路易斯·巴斯德
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简·施旺麦丹
发现血液红细胞 爱德华·琴纳
27.(2024六上·钱塘期中)将下列自然现象与产生的原因用线连起来。
郁金香昼开夜合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柿子树秋天落叶 地球自转 各地迎来黎明时间不同
黎明前公鸡打鸣 地球公转 春暖夏热秋爽冬寒
金枪鱼洄游过冬 昼夜长短规律变化
28.(2024六上·钱塘期中)将地球内部结构名称填在相应方框中   。
最厚的是   ,最薄的是   。
29.(2024六上·钱塘期中)请在图中标出开瓶器使用时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位置。
30.(2024六上·钱塘期中)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调节(  )。
A.遮光器 B.调节旋钮 C.物镜 D.目镜
(2)观察写有“b”的装片时应   (填“左”或“右”)眼望着   镜观察,同时另一眼   (填“睁开”或“闭着”),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
(3)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16×,物镜有4×和40×,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   倍。
(4)如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字,此时显微镜的示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字数是   个。
31.(2024六上·钱塘期中)某学习小组同学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绘制了一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如图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运动,这种实验属于(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演示实验 D.模拟+对比实验
(2)在图1中用“”表示出地球公转方向。
(3)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B位置是我国   节气。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C位置,太阳直射在   (填“北半球”或“南半球”)。此时北半球属于   季。
(4)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杭州夏至这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到图1中   (填“A”“B”“C”或“D”)位置。
(5)夏至这一天正午物体影子最可能是(  )。
A. B.
C. D.
(6)在图2中的地球上用阴影画出处于夜晚的位置。
(7)图2中处于白昼的是   地,再过12小时后处于白昼的是   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 A.老花镜是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治远视眼; B.水珠类似凸透镜,有放大作用; C.近视镜是凹透镜,无放大作用;装有水的水杯可以看成放大镜。所以此题选C。
2.【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选项A的凸度最大,放大倍数最大。
3.【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象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也越多,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小,所能观察到的范围也越小。所以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人造物。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是人类模仿苍蝇的触角研制的。
5.【答案】C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上放置洋葱表皮的位置先滴一滴水,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大小约0.5~1平方厘米,然后展开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接着染色吸水。
6.【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死亡软木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才有,动物细胞没有。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下面关于细胞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和二氧化碳;除病毒外,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微镜属于光学仪器,只能观察观察薄而透明的材料。因此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现视野内细胞重叠在一起,则可能是表皮撕得太厚,应挑选较薄的表皮重新装片进行实验。
9.【答案】A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显微镜属于光学仪器,只能观察观察薄而透明的材料。因此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现视野内细胞重叠在一起,则可能是表皮撕得太厚,应挑选较薄的表皮重新装片进行实验,若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说明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产生大量气泡,影响观察,应重新制作装片。
10.【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甲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显微镜乙的目镜是20×,物镜是20×。甲放大100倍,乙放大400倍,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少。
11.【答案】D
【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图中的微生物是草履虫,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就像一只草鞋。
12.【答案】A
【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用滴管吸取一滴烧杯中的微生物培养液,应该先用手捏住滴管的胶头,再把滴管放入烧杯中松开手指,吸取液体后取出。
13.【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转动物镜,污点仍然在,说明污点可能在目镜上。
14.【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气孔是和叶片功能有密切联系的一种结构,是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的,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向植物叶面施的肥料可以从气孔进入植物内部。
15.【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图为逆时针,从北极来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16.【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同一地方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到秋分到冬至逐渐变长,冬至到春分再回到夏至影长又逐渐变短。夏至日是6月21日前后,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位置最高,冬至日太阳位置最低。则给出的节日中,太阳位置从高到低的排列为劳动节(5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元旦(1月1日)。
17.【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下列四个节日中,白昼最短的是国庆节。
18.【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托勒密认为宇宙围绕地球转动,这一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假说中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日月行星和恒星均围绕地球运动。
19.【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不发光,导致昼夜的产生,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太阳围着地球转,地球不动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0.【答案】D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春小绿点枝,夏绿叶茂盛、秋落叶飘飘、冬独见枝头描述的是银杏树。
21.【答案】A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
【解析】【分析】将木板搭在车厢后面形成斜面,用来搬运重物时,木板越长,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
22.【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下面有关科学测量与测量工具相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B,风速测量是用风速仪。
23.【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等。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所以容易被拧进木头里。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多,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24.【答案】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原理来是平衡的,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当杠杆的A端的重物浸没在水中,杠杆左边的力减小,力臂不变。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增加左边的力臂,或减小右边的力臂,或增加左边的力臂同时减小右边的力臂,或减小右端的力,或减小右边力臂同时减小左边的力等等。
25.【答案】D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杠杆是一个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杆。杠杆包括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可以省力,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可以省距离。图中B点动力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C点是支点。
26.【答案】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首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是路易斯·巴斯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是爱德华·琴纳;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是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发现血液红细胞是简·施旺麦丹。
27.【答案】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的现象。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地球公转形成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现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各地迎来黎明时间不同的现象,同时郁金香昼开夜合、黎明前公鸡打鸣都是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更替年年循环;同时金枪鱼洄游过冬、柿子树秋天落叶都是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8.【答案】;地核;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中,最薄的是地壳,最厚的是地核。
29.【答案】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由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三个点,如图所示。
30.【答案】(1)A
(2)左;目;睁开;q
(3)640
(4)3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2)观察写有“b”的装片时应左眼望着目镜观察,同时另一眼睁开,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q。
(3)通过分析题意可知:在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要想观察到最大的物像,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再将它们的放大倍数相乘。所以,应选择 16 ×的目镜和 40 ×的物镜,放大倍数应为: 16 × 40 ═ 640 倍。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目镜不变,物镜由“10×”换为“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4。因此,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是12个,放大23倍后,看到的细胞数应该是12/4=3(个)。
31.【答案】(1)B
(2)
(3)秋分;南半球;冬
(4)A
(5)B
(6)
(7)C;AB
【知识点】地球自转;影长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1)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模拟的方法制成研究对象的模型,用模型来代替被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验的研究活动。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运动,这种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B位置是我国秋分节气。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C位置,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属于冬季。
(4)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时,地球处在的位置是图中的A处。
(5)物体正午时分影长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夏至日影长最短,冬至日影长最长。
(6)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积,被照亮的部分是白昼,不被照亮的部分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如下图所示,图中阴影区表示黑夜,非阴影区表示白天。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7)图2中处于白昼的是C地,再过12小时后处于白昼的是A和B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