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崔颢
黄鹤楼






导语:欣赏意象
抓住意象,体会情感——读《黄鹤楼》
整合旧知,全面体会——忆《夜上受降城闻笛》
延伸拓展,升华情感——悟《杂诗》
视频导入
黄鹤楼
湖北武汉
岳阳楼
湖南岳阳
滕王阁
江西南昌
崔颢,李白都留下过千古名篇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著称
王勃的《滕王阁序》著称
中国三大名楼


黄鹤楼的美丽传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黄鹤楼的美丽传说
据说李白曾经登临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颢诗歌下题了一行字。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作者简介
个人
生平
(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出身唐代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曾任许州扶沟县尉,官位一直不显 。
后游历天下,天宝九载前后任监察御史 ,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去世。
诗风
特点
诗作多写闺情和妇女生活,诗风较轻浮;
以边塞诗为主,诗风雄浑奔放,反映边塞的慷慨豪迈、戎旅之苦。
早期
后期
崔颢
诗歌吟读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zǎi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
1、你从诗中哪些意象感受到了诗人的“愁”?
疏通诗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 鹤 楼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阳光下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诗歌探究1:诗人所想
1.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望着雄伟的 黄鹤楼, 他有什么感受
(请用原文回答)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歌探究1:诗人所想
2.诗人为什么不写眼前实景,而从神话传说写起?
虚实结合
增添黄鹤楼神秘感
鹤去楼空,首联“空”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 。颔联“空”强调时间上的渺远,这个“空”传达的是诗人 。
内心的失落和惆怅
内心的孤寂感
诗歌探究2:诗人所望
1.诗人感慨之余,极目远望,他看到了什么呢?
晴川 汉阳树
芳草 鹦鹉洲
历历
萋萋
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色彩明丽的美景。
诗歌探究2:诗人所望
2.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夕阳已斜,他又看到了什么?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

3.此时诗人在愁什么呢
诗歌探究3:诗人之愁
面对明丽美景,夕阳已斜,诗人想起自己的故乡,
,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对归宿的向往和 ,不禁抒发了 之情。
以繁茂之景反衬清冷之情
孤寂的思乡之情
吊古怀乡
诗歌探究3:诗人之愁
思考:诗人的“愁”仅仅是指乡愁吗?
诗歌探究3:诗人之愁
天才崔颢
失意崔颢
顽劣崔颢






资料链接
1.公元723年,20岁左右就中了进士,官位一直不显,只担任扶沟县尉这样的九品官职。
2.向大书法家李邕献诗,首章为“十五嫁王昌”,被李邕斥责为无礼。
3.负气出游,远离京城,四处漂泊二十载,后半生虽然回到长安做官,所做官也不超过六品。
4.历史对于他的评价是“有文无行”说他行为顽劣,好赌嗜酒。
诗歌拓展延伸
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被誉为唐代登临怀古的双璧,请同学们找出此类怀古诗的普遍特征,并简要探析《登金陵凤凰台》中“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愁”与《黄鹤楼》中“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愁”的异同。
登金陵凤凰台 ①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②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③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④。
总为浮云能蔽日⑤,长安⑥不见使人愁。
①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
②江:长江。
③三山:山名,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
④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
⑤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
⑥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诗歌拓展延伸
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被誉为唐代登临怀古的双璧,请同学们找出此类怀古诗的普遍特征,并简要探析《登金陵凤凰台》中“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愁”与《黄鹤楼》中“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愁”的异同。
①以楼名而起兴,紧扣题目;
②由传说展开遐想,抚古思今,感慨盛衰变化;
③回归对眼前实景的描写,最后抒发愁情。
①同:都抒发了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愁;
②异:崔诗侧重抒发羁旅怀乡之愁;李诗侧重抒发忧国怀君之愁。
“愁”的异同
怀古诗的特征
课堂小结
《黄鹤楼》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触景生情引起的乡愁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巍峨的黄鹤楼成就了崔颢的这首千古绝唱,崔颢的这首诗在扬名天下的同时,也让世人知道了这座千古名楼。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黄鹤楼》
用散文的笔调描绘出本诗呈现的画面美(字数不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