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湖南)一轮复习(共5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十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湖南)一轮复习(共51张PPT)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专题十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特点 1.所选文本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展开
2.材料选取多围绕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科技创新、热点话题、生态环保等主题
考查 重点 1.从材料中提取准确的信息
2.把握语段内容,整合材料的信息,得出结论
3.拓展延伸运用
真题实练 固技法
例文精讲 析考点
【一】(2024·长沙)
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跑步
材料一
跑步锻炼注意事项
  跑步时,要掌握好自身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
果,例如,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心肺功能等。要根据自身作息选择合适时
段:晨跑建议在天亮后进行,跑前15分钟,需适当补充糖分;夜跑需留足洗漱、休息时间,避免因神经太兴奋而影响睡眠质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跑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跑后要完成拉伸动作。同时,防寒和防暑也是跑步过程中要注意的。
另外,还需要及时了解跑步时和跑步后身体的“反馈”,比如是感到轻松舒畅还是心悸头晕,也可以借助运动手环等设备来获取身体的“反馈”数据。
材料二
跑步锻炼的误区及建议
误区 建议
误区一:跑步距离越长,效果越好 根据自身运动习惯和运动上限,合理安排每次的跑步距离。注意膝盖、脚踝等部位的承受能力,先设定一个强度较低的目标,再循序渐进
误区二:跑步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采用快慢结合方式:锻炼时大强度跑速一般不超过8千米/小时,中等强度跑速一般不超过6千米/小时
误区三:在室内跑步机上跑步,效果更好 尽量选择在环境安全、空气清新的公园等室外场所跑步
材料三
跑步知识问答
  问题一:什么叫“下蹲式起跑”
答案:这是一种常见的竞赛起跑姿势。起跑前先蹲下来,两脚一前一后,后脚用力蹬地,听到发令枪声后猛地起跑,肌肉会产生一股强大的爆发力,让起跑速度更快。
问题二:比赛时为什么要穿“钉鞋”
答案:钉鞋是指鞋底上带尖铁钉子的鞋,常用于比赛。在塑胶跑道上穿钉鞋跑步时,钉子会扎进塑胶跑道,抬腿迈步时,钉子又能很容易地拔出来,这样不易打滑。同时,蹬地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又可以蓄积更大的力量,有助于提速。
(改编自《科学24小时》
《十万个为什么》)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跑步”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掌握好自身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跑步就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B.任何时候跑步都可以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心肺功能,也有益于改善睡眠。
C.选择在环境安全、空气清新的公园跑步,才有锻炼效果。
D.在塑胶跑道上穿钉鞋跑步可以起到防滑作用。
D
考点一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技法点拨 
1.仔细阅读文本:确保对文章的内容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包括主旨、主要观点、关键细节等。
2.分析每个选项:逐一解读每个选项的表述,判断其与原文的一致性。
3.回归原文找依据:对于有疑问的选项,回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句
子,对比选项与原文在意思、表述上的差异。
4.注意关键词和限定词:选项中一些诸如“全部”“一定”“绝不”等绝对化的词语,以及时间、范围等限定词,要特别留意其准确性。
5.排除法:先排除明显正确或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6.整体把握:不要只关注局部细节,要从文章的整体逻辑和主旨出发来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晨跑前15分钟应适当进食一些含糖食物,如蜂蜜水、苹果等。
B.冬天天气寒冷,只要跑步前做好热身运动,就可以达到防寒和保障运动安全的目的。
C.跑步速度一旦超过了6千米/小时,就一定会损伤膝盖、脚踝等部位。
D.我们跑步时,应采用下蹲式起跑,因为这样跑得更快。
A
考点二 筛选文本信息
技法点拨 
1.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确定需要筛选的信息类型和范围,比如是人物观点、事件原因还是具体表现等。
2.通读全文:对文章有整体的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致结构。
3.标记关键: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与题目相关的重要语句、段落或关键词进行标记,以便后续查找和整理。
4.逐一对照:根据题目要求,对照标记的内容,逐一筛选出符合条件的
信息。
5.提取整合:将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提取和整合,去除无关内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
3.跑步锻炼需要循序渐进,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依据材料,某同学设计了一份暑假夜跑锻炼流程图,请你帮他完善。
答案:(1)做好热身运动 (2)了解跑步后身体反馈,记录相关数据
考点三 解决问题与拓展
技法点拨 
1.感悟启示类——抓住文中关键句段,提炼作者观点,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深入挖掘事物、事理等背后隐含的意义;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重点回答应该怎么做。
2.献计献策类——审清题干,围绕什么提建议,解决什么问题;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方法或建议要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点组织答案。 
3.联想想象类——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角度,力求新颖,符合科学原
理;语言表述简洁明了。
4.判断评价类——明确给出的信息,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现象或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用文本观点对现象或行为进行评价。
5.材料链接类——分析链接材料,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抓关键词,提炼要点;结合原文和材料内容,写出探究结果。
6.迁移运用类——明确题干要求;结合文本提到的方法或示例进行分析;不偏离文本,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2024·连云港)
材料一 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ASO-S)发射一年多以来,已经观测到了100多例太阳白光耀斑。“夸父一号”卫星搭载的白光太阳望远镜的工作波段为360纳米±2纳米波段,这是人类首次在这个波段进行空间连续观测。观测时,白光太阳望远镜每两分钟对全日面进行一次成像,视场覆盖1.2个太阳半径。当有白光耀斑爆发时,白光太阳望远镜会自动进入太阳爆发观测模式,以1秒或2秒的时间分辨率对日面局部区域进行快速成像。观测同时发现,耀斑白光辐射出现的地点并不固定。下一步,“夸父一号”卫星团队将对爆发模式下的白光耀斑数据进行分析,对360纳米波段的白光耀斑进行探究。
(摘编自《科技日报》)
材料二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近日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新飞行器的名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梦舟”寓意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也体现了与神舟、天舟飞船家族的体系传承;新一代载人飞船包括登月版和后续执行空间站任务的近地版两个型号,其中,登月版采用“梦舟Y”(飞船名称+“月”字音节的大写首字母)。“揽月”取自毛泽东同志诗词“可上九天揽月”,彰显中国人探索宇宙、登陆月球的豪迈与自信。此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已被命名为“长征十号”。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嫦娥探月工程关键任务一览表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夸父一号”在太阳爆发观测模式下,通过对日面局部区域快速成像的方式,收集到了全波段的太阳耀斑数据。
B.嫦娥二号被月球引力捕获后,在太空中验证和试验了多项新技术、新设备,标志着探月工程第二步的实施。
C.“梦舟”是登月版载人飞船和后续执行空间站任务的近地版载人飞船的统称,其中登月版名称是“梦舟Y”。
D.作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飞行器,嫦娥系列探测器和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都是由长征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
C
2.阅读材料三,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1)时间:2004 2007 2010 2013 2018 2020 2024
你的发现:  .

(2)数字:38万千米、26天、1 731克
你的发现:  .

(3)由此探究出的科学精神:  .

在近20年间,我国嫦娥探月工程一直持续不断开展,一般相隔3年,
最长不超过5年,最短不短于2年。
“38万千米”表明嫦娥四号飞行距离之长,“26天”表明飞行时间
之久,“1 731克”用月球样本精确的数据表明嫦娥五号取得的科学成果重要。
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的
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反复的实践探索。
考点四 分析图表得出结论
技法点拨 
1.分析题干,看表头,找问题的关键点。
2.观察图表中的数据、板块的变化,比高低,寻规律。
3.通过高值与低值的对比,分类概括。
3.从三则材料中,你发现在载人飞船命名上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诗意和浪漫。请从以下名称中选取一个,仿照材料二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写一段话对这个名称加以阐释。
备选名称:夸父一号 玉兔号 长征十号
答案:(示例一)“夸父一号”取自中国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彰显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执着精神。
(示例二)“玉兔号”取自“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对月亮的神往和对月球奥秘的探索精神。
(一)(2024·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湖南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土地。湘、资、沅、澧四水由南向北,从群山中穿过,注入洞庭湖,留下星罗棋布的山水田园,如锦绣的画卷。一年四季,绿树常青,鲜花盛开,生机盎然,养育着三湘儿女。湖南多山多水。山多,使人坚强;水多,使人灵秀。因此,湖南人能雅能俗、能文能武、能柔能刚、能狷能狂。湖南地形地貌特殊。险峻武陵,苍莽罗霄,逶迤五岭,三面环山,一面向北开口,面对浩渺的洞庭湖和滚滚长江,形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形盆地。冬天北风毫无遮拦地直贯三湘四水,气温骤降;夏季太平洋带来的雨水被阻隔在山外,炎热异
常,洪水和干旱常常结伴而行。这种地理环境锻炼了湖南人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形成了湖南人敢为人先的个性与自我意识太强的局限性。
②战争和移民给湖南历史带来深刻影响。湖南处在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上,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饱受战火洗礼。楚人南迁,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对湖湘古文明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秦汉时期,湖湘地区与中原一体化加快了进程。宋朝以前,湖南仍处于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带;从宋朝开始,特别是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湖湘文化繁荣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支脉。
③从屈原、贾谊开始,李白、杜甫、王昌龄、刘禹锡、柳宗元、韩愈、朱熹、王阳明等数以百计的高官和文人都来过湖南,有的是贬黜,有的是做官,有的是旅行。他们留下足迹,留下诗文,也留下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流寓文化。流寓文化不仅大大提高了湖南的文化品质,客观上也大大加强了湖南与全国的文化交流。
④屈原以思想和诗给湖湘文化打下了底色。他行吟十余年,足迹遍布沅
湘,最终把生命留给了湖南。他给我们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一是他悲天悯人、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二是他正道直行的高尚人格;三是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四是他源于儒法道又高于儒法道的政治理想。
⑤周敦颐开创了理学,他的思想在他的两位学生程颢和程颐那里得到了充实和放大,形成了理学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明清之际,天崩地
裂,国破家亡。王夫之看到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人在变,提出要与时俱进,和时代一起变化。嘉庆道光年间,内忧外患集中呈现出来,中国开始了千年大变局。魏源等受王夫之思想影响,掀起一波改变风气、影响政局、启迪后世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湖湘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魏源在《海国图志》这本书的《序言》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嘉道经世派的标志性成绩。
⑥中国近代史到了曾国藩时期,已经来到了一个转折点。谭嗣同的改革结束后,黄兴、蔡锷、宋教仁领导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领导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一个中国主体思想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虽然我们不能再以湖湘文化的脉络来概括这些思想和变革,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湘人仍然站在时代的前列。直到今日,湖湘文化的基因一直在湖南和中国的思想文化中流淌,或多或少、时隐时现地发生着作用。
(选自郑佳明《湖湘文化的三重属性》,有删改)
相关链接
  “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湘江。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湖湘流域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另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敦颐、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王夫之,以及“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组合、建构出了一种新的区域的文化形态。湖湘文化从属于中华主流文
化,并对主流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朱汉民《什么是“湖湘文化” 》)
1.下列对“湖湘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湘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湖南特殊的地理环境、战争和移民的影响以及历代思想家的贡献。
B.周敦颐开创了理学并建构了理学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C.谭嗣同的改革以及此后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湖湘文化的基因在发挥作用。
D.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不属于湖湘文化,而应纳入楚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形态中。
B
2.下列对原文和链接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湘儿女能雅能俗、能文能武、能柔能刚的品格是由湖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的。
B.随着湖湘地区与中原的一体化,从宋朝开始,湖湘文化逐渐成为中华主流文化。
C.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大批高官和文人来到湖南,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流寓文化。
D.内忧外患,加上王夫之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魏源等人掀起了一波思想解放运动。
D
3.“霸得蛮”是湖南方言,指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拗。请根据原文,结合生活实际,概括湖南人这一性格特征的长处和不足。
答案:(示例)长处:湖南人的“霸得蛮”性格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性格使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有助于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
不足:这种性格也可能导致他们在某些情况下过于固执,难以接受他人意见或适应变化,可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和对新情况的适应能力。
(二)(2024·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饮食也呈现独特的风格,如鲁菜的香醇、川菜的麻辣、粤菜的鲜美等。
中国饮食尤其讲究“食以材为先”,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烹饪过程注重食材的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炸等,以达到色、香、味、形、养俱佳的效果。这既增强了口感,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
中国人还会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追求味道醇厚,多煲炖焖煨;夏天讲究清淡爽口,多凉拌冷拼。
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在宴请宾客、庆贺喜事等场合,人们通过餐桌上的礼仪来表达友谊、团结、礼貌和尊重。
中国饮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千百年来,食材、烹饪技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在新的时代,中国饮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播,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显
魅力。
(摘编自《中国饮食文化》)
材料二 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这种感受便被称为“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香辣,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千变万化出多种味道,红烧、醋熘、清蒸……这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是食物的灵魂。如果说,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酸甜酥嫩的“糖醋鲤鱼”、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都充分吸收了多种调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摘编自《我国饮食的调味艺术》)
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植物的交流,本质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物种的传播、资源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赢。
(摘编自《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凝聚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饮食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
B.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手中变化出多种味道,体现中国人饮食上对“味”的追求。
C.调味品的出现,让人类从最原始的为生存而饮食,直接进入享受食物的阶段。
D.孜然等香辛料传入后,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对中国菜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C
2.下列诗句,可体现材料三“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的一项是( )
A.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B.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C.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
D.桂江霜鲫长如许,绝似松江一尺鲈。
B
3.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饮食的特点,完成下图。
答案:①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 ②食材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 ③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
4.材料三提到“凿通”的效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述“凿通”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答案:(示例)张骞通西域带来了物产交流,如葡萄、石榴等传入中原,中原本土的梨、桃等西传,丰富了食材种类;香辛料的传入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推动了中国菜的发展;物产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这种交流本质上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促进了文明的共赢。
(三)(2024·自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贡盐业始于东汉章帝时,今富顺县城关镇出现富义盐井。北周武帝时今贡井区的大公井闻名于世,与改名为富世盐井的富义盐井并著称于蜀。经隋唐两代发展,至宋初,自贡盐产量约占全川十分之一。北宋庆历年间,卓筒井问世,采用顿钻凿井,井盐开采由人力挖掘转变为机械凿井,生产力极大提高,南宋末,富顺县岁煮盐增至117万多斤。明嘉靖十八年至三十三年(1539—1554),自流井被开发,形成新的产区,天然气用于制盐。道光年间,年产量增至3 000万千克。此时,凿井技术完善,盐
井井深增加。道光十五年(1835),燊海井钻至1 001.42米,为世界第一口超千米井。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淮盐不能入楚,食盐供应短缺,盐课收入锐减,军饷困难。为解决困难,户部议准“川粤盐斤入楚”。川盐济楚,使自贡盐业步入鼎盛时期,年产量近20万吨,占全川产量一半以上,自贡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称为“盐都”。
(摘编自《自贡市志》)
材料二 自贡井盐因品质卓越而闻名遐迩,井盐原料均采自千米以下侏罗纪地质年代地层中,富含各类天然矿物元素,杂质少且远离污染,更纯净,品质好。据记载,在自贡所属55平方千米土地上,历代盐工先后钻井13 000多口,有的井深达1 000米,即使以平均300米计,等于凿穿了400多座珠穆朗玛峰。清道光十五年(1835)钻出的深达千米的燊海井,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卤水伴天然气盐井。燊海井的成功开凿,揭开了这块三叠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沉默2亿年的惊人秘密:全球最优秀的自贡黑卤水,“含有27种微量元素和40余种常量元素”,被誉为地球生命之水!燊海井所代表的中国古代钻井技术开创了西方顿钻钻井法的先河。
(摘编自《自贡井盐——2 000年的开采2亿年的沉淀》)
材料三 第二次“川盐济楚”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备受破坏,盐运受阻。湖南、湖北等省海盐销售区急需川盐济销。为此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38年3月明令川盐增产,并提出“增加产量首先从富荣两场着手”,要求自贡盐场年产食盐增加300万担,比1937年的327万担将近翻一番。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战时军需民食及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在1939年9月1日,划出富顺县第五区和荣县第二区的产盐区,取自流井和贡井第一字合称,建立自贡市。1937至1945年八年间,自贡盐场生产食盐将近两百万吨,供给了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食用,上交盐税21亿。
1.下列关于自贡盐业历史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贡的采卤制盐史,可上溯到东汉章帝时期,经历代发展,在清代步入鼎盛。
B.自贡井盐的开采技术,在北宋时期实现了由人力挖掘向机械凿井的重大转变。
C.明朝嘉靖时期天然气被用于制盐,卤水伴天然气制盐的卓筒井至今还在使用。
D.自贡两次以盐“济楚”,既满足了战时军需民用,又促进了自贡盐业的发展。
C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燊海井是世界最深的盐井,其所创顿钻凿井技术开创了西方顿钻钻井法的先河。
B.自贡井盐都使用的黑卤水,含丰富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被誉为地球生命之水。
C.自贡井盐产量随着制盐技术革新不断增加,抗战时期,产量已占全国十分之一。
D.自贡盐业发展的历史,展现了盐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蕴蓄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D
3.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自贡被誉为“千年盐都”的原因。
答案:①自贡盐业历史悠久,井盐开采历史已有近两千年。②清朝时期,自贡盐业年产食盐量占全川产量一半以上,自贡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称为“盐都”。③自贡井盐品质卓越、闻名遐迩,燊海井至今仍在使用,其所创顿钻凿井技术开创了西方顿钻钻井法的先河。④自贡两次以盐“济楚”,展现了盐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蕴蓄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