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教案

资源简介

《村居》《咏柳》教案
课前解析
《村居》和《咏柳》这两首古诗皆为描绘春天美景之佳作,以生动笔触展现春日的生机勃勃与独特魅力,饱含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村居》一诗,高鼎以清新质朴之笔,勾勒出一幅饶有趣味的春日乡村图。诗中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精准描绘早春二月之景,绿草生长、黄莺翩飞、杨柳拂堤、春烟迷蒙,尽显春日的清新与灵动。“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则将视角转至儿童,放学后趁东风放风筝,其天真活泼跃然纸上,侧面烘托出春天的迷人,使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与欢快氛围。
《咏柳》中,贺知章以细腻笔触描写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把柳树比作碧玉,柳枝比作丝带,形象呈现柳树的翠绿与柔美,凸显其形态之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设问巧妙,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展现春风化育万物之神奇力量,赞美春天的创造力,给人以丰富联想与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学生会认 “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11 个生字,会写 “诗、村、童、碧、绿、丝、剪”7 个字。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学生能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如 “醉”“妆”“绦”“裁” 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是如何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的。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诗歌中的画面转化为自己脑海中的生动景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春天美景的图片、视频,以及与古诗相关的动画等。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制作简单的风筝道具,用于课堂互动。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生会认 “莺、拂、堤、柳、醉”5 个生字,会写 “诗、村、童”3 个字。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学生能理解《村居》的诗意,感受乡村春天的美景和儿童的快乐,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播放春天美景的视频,展示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蝴蝶飞舞、儿童嬉戏等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景象,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提问:“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在春天做什么呢?”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在春天的活动,如放风筝、踏青、赏花等,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顺势引出古诗《村居》。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同时观察教师的口型和表情,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如 “莺(yīng)”“堤(dī)” 等。
指名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重点关注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针对学生的朗读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强调 “拂堤杨柳醉春烟” 中 “拂堤” 的连读,“醉” 字的发音要饱满等。
全班齐读古诗,读得通顺、流利,初步感受古诗的整体意境。
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 “莺、拂、堤、柳、醉” 的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分析生字的字形结构,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例如:
“莺” 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为 “艹”,与植物有关,下半部分为 “鸟”,表示这是一种鸟类,可联想 “黄鹂鸟” 来记忆。
“拂” 是左右结构,左边为 “扌”,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右边为 “弗”,可通过组词 “吹拂” 来记忆字义和字形。
“堤” 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 “土”,与土地有关,右边是 “是”,可结合生活中见到的堤坝来记忆。
“柳” 是左右结构,左边为 “木”,表示树木,右边为 “卯”,可联想柳树柔软的枝条像卯起来的形状。
“醉” 同样是左右结构,左边为 “酉”,本义是酒,右边为 “卒”,可理解为喝酒到最后就醉了,还可通过组词 “陶醉” 加深记忆。
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书空,重点指导笔画较多或易错的字,如 “莺” 字上半部分的笔顺为 “横、竖、竖、点、横撇、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柳” 字右半部分 “卯” 的笔顺为 “撇、横撇、竖提、撇、横折钩、竖”。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 3 - 5 遍,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书写姿势,对书写规范、美观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错误的笔画和字形结构。
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习第一、二句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提问:“从这两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如草、莺、杨柳、春烟等。
解释 “草长莺飞” 描绘的是春天小草生长、黄莺飞舞的景象;“拂堤杨柳” 指的是杨柳的枝条轻轻拂着堤岸;“醉春烟” 的 “醉” 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杨柳在春天的烟雾中陶醉的姿态,仿佛被春天的美景所迷醉。
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描述春天的美景,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魅力,然后请学生描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学习第三、四句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提问:“这两句诗写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描述的是放学后的儿童趁着东风放风筝的情景。
解释 “散学” 即放学,“纸鸢” 就是风筝。
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体会儿童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感受诗人对儿童天真活泼的喜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如 “草长莺飞二月天” 语调轻快上扬,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拂堤杨柳醉春烟” 声音轻柔舒缓,体现杨柳的柔美和春烟的迷蒙;“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语速稍快,读出儿童的急切和快乐。
背诵古诗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画面和意境进行记忆,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背诵,如填空式背诵(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儿童散学( ),忙趁东风( )。)、提示关键词背诵(草长莺飞、拂堤杨柳、儿童、纸鸢)等。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情况,教师巡视指导,对背诵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背诵古诗。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字的认读与书写、古诗《村居》的朗读与背诵、诗意的理解等。
强调诗人通过描写乡村春天的美景和儿童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生会认 “咏、妆、丝、绦、裁、剪”6 个生字,会写 “碧、绿、丝、剪”4 个字。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咏柳》,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以及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学生能够对比两首古诗,感受不同诗人笔下春天的异同,进一步激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背诵古诗《村居》,指名背诵或全班齐背,回顾《村居》中描写的春天景象和儿童活动,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咏柳》。
学习《咏柳》
初读感知
教师范读《咏柳》,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如 “绦(tāo)”“裁(cái)” 等。
指名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重点关注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针对学生的朗读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如强调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中 “碧玉” 的连读,“万条垂下绿丝绦” 中 “绦” 字的发音要清晰等。
全班齐读古诗,读得通顺、流利,初步感受古诗的整体意境。
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 “咏、妆、丝、绦、裁、剪” 的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分析生字的字形结构,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例如:
“咏” 是左右结构,左边为 “口”,表示与嘴巴有关,右边为 “永”,可通过组词 “歌咏”“咏唱” 来记忆字义和字形。
“妆” 也是左右结构,左边为 “丬”,右边为 “女”,可联想女孩子化妆的情景来记忆,本义是梳妆打扮。
“丝” 是上下结构,由两个 “纟” 组成,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丝线来理解其字形,本义是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
“绦” 是左右结构,左边为 “纟”,与丝线有关,右边为 “条”,可结合 “丝带”“丝绦” 来记忆,指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
“裁” 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 “衣”,里面是 “戈”,可通过组词 “裁剪”“裁缝” 来记忆,本义是用刀、剪等分割衣物。
“剪” 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为 “前”,下半部分为 “刀”,可结合生活中用剪刀剪东西的动作来理解记忆。
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书空,重点指导笔画较多或易错的字,如 “碧” 字上下结构,上面是 “王” 和 “白”,下面是 “石”,注意 “王” 的最后一横变为提;“绿” 字右半部分 “录” 的笔顺为 “横折、横、横、竖钩、点、提、撇、捺”;“丝” 字的两个 “纟” 在书写时要注意写法的变化,起笔为撇折,且第二个撇折要比第一个稍大。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 3 - 5 遍,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书写姿势,对书写规范、美观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错误的笔画和字形结构。
理解诗意
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习第一、二句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提问:“诗人把柳树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比?”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将柳树比作碧玉,是因为柳树的枝叶翠绿鲜嫩,如同碧玉一般美丽;“万条垂下绿丝绦” 把柳枝比作丝带,形象地写出了柳枝细长、柔软、随风飘舞的姿态。
让学生观察柳树的图片或视频,仔细观察柳树的形态和颜色,感受柳树的美,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柳树像什么,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学习第三、四句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提问:“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先提出问题 “不知细叶谁裁出”,然后回答 “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神奇力量,仿佛是春风这把剪刀裁剪出了柳树的细叶,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春风还像什么,它还会裁剪出哪些春天的美景,如裁剪出五颜六色的花朵、嫩绿的小草等,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对柳树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语调的变化,如 “碧玉妆成一树高” 语调轻柔,读出柳树的柔美;“万条垂下绿丝绦” 声音稍延长,表现柳枝的细长和繁多;“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语调上扬,突出对春风的赞美和惊叹。
背诵古诗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和意境进行记忆,可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背诵,如根据图片背诵、结合动作背诵(如用双手比划柳树的形状、用手指模拟春风裁剪的动作等)。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情况,教师巡视指导,对背诵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背诵古诗。
对比赏析两首古诗
引导学生回顾《村居》和《咏柳》两首古诗,思考两首诗在描写春天时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美景,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不同点:《村居》主要描写了乡村春天的自然风光和儿童的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咏柳》则着重描写柳树的形态和春风的神奇,通过对柳树的赞美来歌颂春天的创造力,语言更加细腻优美,富有诗意。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加深学生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拓展
展示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引导学生朗读欣赏,感受不同诗人笔下春天的多样魅力。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字的学习、古诗《咏柳》的朗读、背诵、诗意理解以及两首古诗的对比赏析等。
强调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心观察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如画画、写短文、朗诵诗歌等。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通过播放春天美景视频和展示图片,成功将学生带入春天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氛围。
多种方法助力识字写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如结合字形结构、生活实际、联想记忆等,帮助学生有效记忆生字字形,降低了识字难度。在写字教学中,注重示范指导和学生练习,及时纠正学生书写问题,学生书写规范美观程度有所提高。
朗读感悟体会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会情感,逐步深入感悟古诗意境,理解诗人情感。
对比赏析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对比两首古诗,从多个角度分析异同,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感受春天在不同诗人笔下的多样表现。
不足之处:
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充分。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讲解过多,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时间不足,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如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讨论不够积极主动。
对学生个性化理解引导不足。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存在差异,但在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的想法和理解关注不够,未能充分挖掘学生的独特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古诗。
诗意理解深度有待加强。对于一些诗句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诗人复杂情感,学生理解还不够透彻,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方法和力度还需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