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象版(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大肠主要吸收的是( )。A.淀粉 B.蛋白质 C.一部分水和剩余的营养物质2.膈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当膈下压时,肺部扩张,( )。A.吸气 B.呼气 C.膈上提3.下列物体的运动和琴弦的运动形式一样的是( )。A.溜溜球滚动 B.直尺振动 C.苹果落地4.晓帆最近胃有些不适,下面的建议中,对她可能有帮助的是( )。A.饭后可以马上去做一些剧烈运动,帮助胃消化和吸收B.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减少对胃的刺激C.调整吃东西的时间和次数,饿了就吃5.小肠的功能是( )。A.消化食物中所有的营养成分B.消化食物中的淀粉C.消化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6.下面保质期的调查记录,能够说明食品保质期和食品原料有关的是( )。A.塑料包装方便面的保质期是6个月,塑料包装饼干的保质期是12个月B.香肠的保质期是3个月,纯牛奶的保质期是7天C.饼干的保质期是12个月,压缩饼干的保质期是24个月7.我们购买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因为( )。A.商家为了节约成本 B.商品美观的需要 C.防止饮料热胀冷缩8.人体吸气时胸腔会( )。A.扩张 B.缩小 C.不变9.下列行为中,( )会对我们的消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A.边吃饭边看手机 B.按时吃饭 C.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10.试管里的水在受热后,试管口的气球会( )。A.瘪下去了 B.没有变化 C.鼓起来11.测量同一辆小车从相同高度、同一斜面下滑的距离,测量的数据总存在差异。处理这些数据的方法是( )。A.取最大值 B.取最小值 C.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12.如图,清晨,三峡大坝的水面上笼罩着薄雾。关于这些薄雾,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薄雾是江水受热后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B.薄雾是大坝在泄水发电时飞溅起的小水珠C.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二、填空题13.我们可以用 和 两种不同的方式展示全班同学的百米赛跑速度。14.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 的主要场所,剩余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由 吸收。15.地球上的水在不断 ,因此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 。16.岩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 组成的。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 、 、 等都是矿物。17.用湿布擦黑板后,黑板上的残留的水会变成 。三、判断题18.密封的玻璃杯装满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会炸裂,是因为杯子里的水变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19.人的胃位于胸腔,左右各一。( )20.牙齿的作用是咀嚼食物,舌头的作用是搅拌食物。( )21.在100米跑步比赛中,所用时间长的同学跑得快。( )22.自行车的运动形式只有前进。( )23.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灰尘颗粒上形成的。( )四、连线题24.以下器官有怎样的功能?连一连。舌头 切割牙齿 磨碎唾液 润滑搅拌五、简答题25.我们该如何保护消化器官? (至少三点)26.小肠和大肠在消化过程中分别有什么作用?27.生活中哪些习惯会对消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哪些方法可以保护消化器官?28.刚煮好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一浸,皮容易剥掉的原因是什么?六、实验题29.探探和妙妙在探究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时,收集了一袋普通的空气和两袋人体呼出的气体。(1)往图1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扎紧袋口,摇晃一下,我们会看到 ,这说明我们吸入的气体里二氧化碳含量 (选填“多”或“少”)。(2)往图2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扎紧袋口,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 ,这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里二氧化碳含量 (选填“多”或“少”)。(3)点燃一根火柴,先让它在空气中燃烧,再把它放入图3的袋子里,火柴会 ,这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不支持燃烧,那么其中的氧气含量 (选填“多”或“少”)。(4)实验证明:人体呼吸时,吸入了含 较多的空气,呼出了体内产生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B C A C A A C题号 11 12答案 C C1.C【详解】消化过程:牙齿将食物破碎,加进唾液,经舌搅拌,将食物送入食道。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胃的蠕动及胃液的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进行初步消化。食糜到达小肠后,在肠的蠕动及肠液、胆汁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变成能溶解于水的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大肠吸收水分,将剩余的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根据对人体消化器官的作用,大肠主要吸收一部分水和无机盐。2.A【详解】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膈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肺舒张,气体进入肺部,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向上运动,肺收缩,气体从肺部排出,完成呼气。3.B【详解】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等。琴弦运动形式是振动。下列物体的运动和琴弦的运动形式一样的是直尺振动,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运动形式,要求学生掌握运动形式。4.B【详解】A.饭后可以马上去做一些剧烈运动,帮助胃消化和吸收,错误;饭后立刻运动容易损伤胃;B.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减少对胃的刺激,正确;C.调整吃东西的时间和次数,饿了就吃,错误;三餐要定时定量吃。5.C【详解】小肠有三种功能即消化、吸收和分泌及运动功能,其中以吸收和分泌功能为主。小肠很长,在腹部盘成一团。食物进入到小肠,就像在一条弯弯曲曲的传送带上。凡是传送带经过的地方,都可以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混在血液里,然后被输送到全身的各个部位。食物在传送带上被小肠绒毛吸收了营养成分之后,剩下的是些对身体没用的残渣。这些残渣被送到大肠。6.A【详解】塑料包装方便面的保质期是6个月,塑料包装饼干的保质期是12个月,二者原料不同,包装相同,能够说明食品保质期和食品原料有关。香肠的保质期是3个月,纯牛奶的保质期是7天,二者原料不同,包装不同,无法对比。饼干的保质期是12个月,压缩饼干的保质期是24个月,原料相同,包装不同。7.C【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液体、气体、固体大都有这样的特性,所以饮料瓶里面的饮料都不会装满,为饮料热胀冷缩留下空间,避免液体热胀饮料瓶破裂。8.A【详解】我们吸气时,胸廓上下径增大,胸腔扩张,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完成吸气。我们呼气时,胸廓上下径减小,胸腔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完成呼气。9.A【详解】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按时吃饭、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是好的饮食习惯,边吃饭边看电视不利于消化。10.C【详解】试管里的水受热后,水的体积膨胀,试管里空气也会受热,体积膨胀,所以试管口的气球皮会鼓起来。11.C【详解】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时缩小实验误差。测量同一辆小车从相同高度、同一斜面下滑的距离,测量的数据总存在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处理。12.C【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清晨,三峡大坝的水面上笼罩着薄雾。这些薄雾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13. 统计表 统计图【详解】搜集到各种资料、数据以后,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才能使我们获得发现,提出见解。我们可以用统计图和统计表两种不同的方式展示全班同学的百米赛跑速度,不同的方式展示具有各自的特点。14. 吸收营养 大肠【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大肠。消化道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口腔的作用是嚼碎食物,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的作用是把咀嚼过的食物运输到胃里。胃的作用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研磨和消化。人的消化器官中,长度最长的是小肠。小肠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的作用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15. 蒸发 水蒸气【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变成了水蒸气,遇冷凝结以降水的形式下落,使水在自然界产生循环,所以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16. 矿物 石英 长石 云母【详解】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岩石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它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常见的岩石有砂岩、大理岩、花岗岩等。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17.水蒸气【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用湿布在黑板或桌面上写一个字,会发现字迹会慢慢消失。说明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了。18.√【详解】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这是因为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19.×【详解】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人的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主要是在左边的上腹部;肺是人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题目观点错误。20.√【详解】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咀嚼食物,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1.×【详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在100米跑步比赛中,所用时间长的同学跑得慢。22.×【详解】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运动轨迹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运动方式分,可以分为平移和转动、滚动、摆动等。从整体看,自行车的运动形式是平移,从局部看,齿轮的运动形式是转动。23.√【详解】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灰尘颗粒上形成的。题干正确。24.【详解】牙齿的作用是切割和磨碎。门齿主要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舌头起到传送和搅拌的作用。唾液的作用是滋润口腔和食物、抗菌等作用。25.答∶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的心态;做适量的运动。【详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之后,爱护它们,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细嚼慢咽、按时吃饭、不挑食偏食、饭后不立即做剧烈运动等,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扫地前洒水、外出佩戴口罩等。26.答: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剩余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由大肠吸收。【详解】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主要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口腔内牙齿和舌,牙的主要作用是切断、磨碎和撕裂食物;舌的主要作用是搅拌食物,形成食团利于吞咽;胃主要因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剩下的物质形成粪便。27.暴饮暴食、饭后剧烈运动、边吃饭边看手机、食物过冷或过热、吃饭不按时、饮食不洁等习惯会对消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积极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规律的生活、健康的心态、适量的运动等都是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详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会对消化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暴饮暴食: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可能导致胃扩张、胃溃疡等。饭后剧烈运动:血液会流向运动器官,减少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影响消化。边吃饭边看手机:分散注意力,导致咀嚼不充分,增加消化负担。食物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道,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吃饭不按时:打乱胃肠道的工作节律,影响消化酶的分泌。饮食不洁:可能摄入病原微生物,导致急性肠胃炎等疾病。为了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们应该: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避免过多油腻、辛辣和高脂肪食物。细嚼慢咽,专心吃饭,不在进食时做其他事情。饭后适当散步,促进消化,但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摄入过期或变质食品。28.热鸡蛋蛋白、蛋壳遇冷收缩,会更容易剥皮。【详解】鸡蛋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为鸡蛋皮和鸡蛋清热胀冷缩程度不同,鸡蛋皮和鸡蛋清容易分离,鸡蛋皮更容易剥掉。29.(1) 没变化或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 少(2) 变浑浊 多(3) 熄灭 少(4) 氧气 二氧化碳【分析】人体呼吸时,吸进含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就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植物也需要呼吸,植物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详解】(1)在普通空气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基本没有变化,说明我们吸进的气体里二氧化碳量少。(2)在一袋呼出的气体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里二氧化碳含量多。(3)点燃一支火柴,让它先在空气中,再把它放入另一个呼出气体的袋子里,火柴会熄灭,这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氧气含量少。(4)这个实验说明,人体呼吸时,吸进含有氧气较多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就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