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光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眼睛能看到非光源物体是因为( )。A.光照射物体被反射进人眼睛 B.眼睛自带光芒 C.光源光进入眼睛2.蜡烛通过小孔,在后面纸屏上呈现的像是( )。A.倒立的 B.正立的 C.不会成像3.做一个七色板,在其中央打两个小孔,穿人棉线圈,拉动棉线使七色板旋转起来,可以看到七色板变成了( )。A.黑色 B.红色 C.白色4.下列与彩虹的形成无关的是( )。A.有太阳光 B.空气要干燥 C.空中有悬浮的小水漓5.红、蓝光混合后变成( )。A.白色光 B.紫色光 C.黄色光6.能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光的是( )。A.平面镜 B.潜望镜 C.三棱镜7.自行车尾灯能够提醒后方来车注意,它没有运用( )原理。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8.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A.水平放置 B.倾斜与太阳光垂直 C.竖直放置9.___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A.望远镜 B.照相机 C.潜望镜10.我们看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绿叶反射了( )的光。A.绿色 B.红色 C.白色11.以全部都是反射光而非光源的是( )。A.衣服上的反光条、极光、篝火B.月亮、波光粼粼的湖面、玻璃幕墙C.闪电、萤火虫、栉水母12.在下列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二、填空题13.太阳是 ,而月亮发出的光是 。14.不是光源的物体,看到它的方法 。15.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它们就像 一样,将太阳光分解成 种色光,形成彩虹。16.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会形成红、橙、 、 、 、靛、紫的彩色光带。17.红、 、 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 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18.行进中的光遇到镜子等反光物体时,会发生 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三、判断题19.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20.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1.只要能发光的物体就是光源。( )22.镜子能反射灯光,它是人造光源。( )23.雨后天空悬浮的小水滴和三棱镜一样,能使混合光分散。( )24.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时,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四、连线题25.对应连线铁块 木头 棉布 塑料 不锈钢 铜片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五、简答题26.闭起一只眼睛照镜子,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27.你知道光有哪些特性吗 说说吧!28.潜水艇能看到水面上各个方向的情形,推想一下,潜水艇使用的潜望镜具有什么样的结构。29.想一想,光传播的线路是怎样的?六、实验题30.学习了光的知识后,龙龙准备用手电筒、平面镜、水槽、白纸制造出彩虹,请你根据图示内容协助他完成。(1)完成这个实验的正确步骤是 。A.描述手电筒的光由哪些颜色组成B.观察在白纸上出现的彩色光带C.将手电筒的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D.在盛有半槽水的水槽里摆放一面平面镜(2)牛顿曾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 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是复合光。(3)这个实验和三棱镜实验差不多,这里( )相当于三棱镜。A.平面镜 B.水 C.水和平面镜的共同作用(4)这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经过( )形成了彩虹。A.反射 B.折射 C.散射(5)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喷泉旁边看到彩虹是在( )。A.晴天 B.阴天 C.晚上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B B C C B C A题号 11 12答案 B A1.A【详解】眼睛能看到非光源物体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在物体上,然后被物体表面反射,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而眼睛本身并不发光。选项B和C不能正确解释看到非光源物体的原因。故选A。2.A【详解】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用蜡烛作为光源的小孔成像实验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蜡烛。故选A。3.C【详解】当七色板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做一个七色板,在其中央打两个小孔,穿入棉线圈,拉动棉线使七色板旋转起来,可以看到七色板变成白色。4.B【详解】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所以有太阳光、空中有悬浮的小水漓是彩虹形成的关键;空气干燥的话无法形成彩虹。5.B【详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光能合成新颜色的光。将红光、蓝光、绿光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白颜色的光,红光与绿光能合成黄颜色的光,绿光与蓝光能合成青颜色的光,红光与蓝光能合成紫颜色的光。6.C【详解】1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阳光通过三棱镜,把原来的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可见C符合题意。7.C【详解】自行车尾灯通常由多组“直角反射器”组成,这些反射器由两个相邻的反射面互相垂直。当光线照射到这些反射器上时,光线会按照光的反射定律进行反射,使得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地返回,从而提醒后方来车 。这种设计确保了无论光线从哪个方向照射,反射光线都会沿着原方向返回,有效地提醒后方车辆注意前方的自行车 ,它主要应用了光的反射和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没有运用光的折射原理,故C符合题意。8.B【详解】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倾斜与太阳光垂直,所以B符合题意。9.C【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10.A【详解】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这是因为它只反射了绿光,而其余颜色的光都在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被植物吸收了,这说明大多数植物都不喜欢这种颜色的光;若只给它照射这种颜色的光,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植物枯萎死亡。我们看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绿叶反射了绿色的光。11.B【详解】A.衣服上的反光条、极光、篝火,不符合题意,其中篝火属于光源。B.月亮、波光粼粼的湖面、玻璃幕墙,符合题意,该选项全部都是反射光而非光源。C.闪电、萤火虫、栉水母,不符合题意,该选项全部都是光源。12.A【详解】我们所见到的彩虹,是太阳光从空气中进入水滴,经过了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璃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总共经过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因此,我们用喷雾器喷水雾制造彩虹时,应该背对太阳方向观察,才可以观察到彩虹现象。白光经过三棱镜时,会发生光的折射,发生色散现象,形成彩色光带。所以题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选项。故A符合题意。13. 光源 反射光【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太阳是光源,而月亮发出的光是反射光。14.给它一束光或照亮它【详解】光源发出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物体。不是光源的物体,要想看到它,让光照射在该物体上,该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这个物体。15. 三棱镜 七【详解】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的现象。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所以,自然界中彩虹的形成与空气中悬浮的小水珠有关。16. 黄 绿 蓝【详解】光是电磁波,由于波长不同,呈现不同颜色的光,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由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会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带。17. 绿 蓝 彩色电视机【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18.反射【详解】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遇到镜面时会发生反射,这时光的传播方向也发生了变化。19.√【详解】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是相互补充的。假设提供了探索的方向和动力,而求证则确保了我们的探索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只有同时拥有这两点,我们才能在科学研究或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对待知识和真理的态度。我们应该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实践这一原则,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20.√【详解】眼睛是人类直接了解客观世界的视觉器官,没有眼睛,我们对四周的感觉将是一片黑暗。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故题干说法正确。21.×【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并不是只要能发光的物体就是光源,比如点燃的蜡烛是光源,但是熄灭的蜡烛就不是光源了。22.×【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其中又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镜子虽然能反射灯光,但是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23.√【详解】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小水滴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下雨时或在雨后,空气中充满着无数个小小的水滴。当阳光经过水滴时,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作用,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太阳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24.√【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的了解和掌握。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时,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25.【详解】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热的良导体有铁块、不锈钢 、 铜片。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有木头、棉布、 塑料 。26.我们闭上左眼时,镜中的像闭的是右眼。这说明镜子中的像与实际物体相比是左右相反的。【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闭起一只眼睛照镜子,镜中的像也会出现一只眼睛闭上,但是闭上左眼的时候,镜子里的我闭右眼。镜子里像的左右和实际物体的左右相反。说明平面镜成像左右相反。27.①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②光遇到物体能反射;③光的传播速度很快,大约每秒30万千米;④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解析】略28.答:潜艇上使用的潜望镜由呈型 的镜筒和两块倾斜角为45°放置的平面镜构成。潜望镜的上部可以伸出水面,水面上各个方向的情形通过放置在第一个直角处的平面镜反射到放置在第二个直角处的平面镜上,再由第二个平面镜反射到使用潜望镜的人的眼睛里。这样,在潜水艇中的人就可以看到水面上各个方向的情形了。【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汽车的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万花筒。潜艇上使用的潜望镜由呈弯曲型的镜筒和两块倾斜角为45°放置的平面镜构成。潜望镜的上部可以伸出水面,水面上各个方向的情形通过放置在第一个直角处的平面镜反射到放置在第二个直角处的平面镜上,再由第二个平面镜反射到使用潜望镜的人的眼睛里。这样,在潜水艇中的人就可以看到水面上各个方向的情形了。29.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光从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比如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0.(1)D、C、B、A(2)7(3)C(4)B(5)A【分析】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制造彩虹的步骤是:在盛有半槽水的水槽里摆放一面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观察在白纸上出现的彩色光带,描述太阳光由哪些颜色组成。(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可见白光是复合光。17世纪, 英国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成7种颜色的光。(3)这个实验和三棱镜实验差不多,实验中,水和平面镜共同的作用相当于三棱镜。(4)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实验中,手电筒发出的光经过2次折射,形成了彩虹。(5)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所以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喷泉旁边看到彩虹是在晴天。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