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地心说”是由古代天文学家 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家 创立的。2.我国古代,人们观察发现,不同季节影子在正午的长短会发生变化,其中影子最短是在 季,影子最长是在 季。3.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决定了在同一天,北京比新疆先迎来黎明。4.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三个层面,其中厚度最大是 ,最薄的是 。5.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 (填“自转”或“公转”)。6.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随 的改变更换毛的颜色。7.地球 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产生了四季变化。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我们在课堂上制作了地球模型,制作地球模型的步骤是( )。① 观察特征 ② 制作模型 ③ 解释模型 ④ 选择材料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9.下列不属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观点是( )。A.地球是球形的 B.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 C.所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10.下列假说中,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太阳不动,地球自转B.太阳不动,地球也不动C.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不动1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太阳围着地球转12.用实验证实了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莱昂·傅科 C.伽利略13.四季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自转和公转同时作用14.规划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在正午都能照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 )日楼影的长度计算。A.冬至 B.春分 C.夏至15.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16.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受四季变化影响而产生的是( )。A.蜜蜂采蜜 B.猫头鹰捕食 C.北极狐换毛17.下列现象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有关的是( )。A.黎明前公鸡打鸣 B.银杏树落叶 C.植物向光生长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8.“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历史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19.模拟实验的结果不一定和事实一样,但可以初步验证假设是否合理。( )20.2023年12月22日那天晚上,是一年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 )21.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相似,地幔相当于鸡蛋中的蛋壳。( )22.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不一样的。( )23.白昼与黑夜对动物和植物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24.地球上不同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都不一样。( )25.一年之中夏季影子最短,冬季影子最长。( )26.四季变化对生物有影响,昼夜交替现象对生物没有影响。( )27.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四、连线题(10分)28.把实验材料与其模拟对象用线连起来。围成一圈的同学 太阳先看到红色纸片 地球红色纸片 地球的自转按某种方向转动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贴有地名和方位标志的同学 先迎来黎明五、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29.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地球、太阳怎样运动才会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他们提出了下列几种假说并用模拟实验检验假说是否成立。(1)模拟实验中的手电筒代表 ,乒乓球代表 ,被手电筒照亮的部分表示 。(2)把下列选项填在合适的横线上。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B.地球自转,太阳绕着地球转C.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图甲:乒乓球转动,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模拟的是 。图乙:乒乓球转动,手电筒静止,模拟的是 。图丙:乒乓球不动,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模拟的是 。(3)经过模拟实验操作,上述3种假说中有 种可以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六、综合题(每空3分,共12分)30.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当地球运动到如图C处,此时北半球属于 季,此时正值我国的 节气。(2)要想使低层住户全年都能见到阳光,应该在地球转至 (填字母)处计算楼房影子的长度,这时我国正处在 季。参考答案:1. 托勒密 哥白尼2. 夏 冬3. 自西向东 自转4. 地核 地壳5.自转6.季节7. 自转 公转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8.B9.C10.B11.A12.B13.B14.A15.C16.C17.B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 太阳 地球 白天 (2) B C A (3)330.(1)夏 夏至 (2) A 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