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显微镜视野的光线很暗,可以通过调整 来调节视野的亮度。调节旋钮,降低镜筒时,眼睛应该注视着 。观察时, 要睁开。2.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它是生物体最基本的 单位和功能单位。3.生物都是由 组成的,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第一个发现它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4.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也要靠 处理,如果没有它们,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 ,镜片的特点是透明、 、 。6.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 才可以看清楚。7.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8. 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9.科学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0.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A.罗伯特 胡克 B.列文虎克 C.简 施旺麦丹 D.奥斯特11.放大镜的倍数与( )有关。A.镜片的面积 B.镜片的凸度 C.镜片的直径12.通过调节显微镜,观察到病毒在视野的左上方,为了使观察的病毒在视野中间,需要将装片向( )移动。A.左上方 B.右上方 C.右下方13.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草履虫 B.变形虫 C.金鱼14.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倒入杯中的培养液最好选用( )。A.鱼缸里的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15.下列观察对象中,适合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A.蚜虫 B.流感病毒 C.叶片表面气孔 D.草履虫16.如图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生物,它可能是( )。A.草履虫 B.变形虫 C.线虫17.小红同学从显微镜的目镜中观察,看到的是黑乎乎的一片,此时她应该调整( )A.反光镜 B.玻片标本 C.调节旋钮18.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滴碘酒的目的是( )。A.检测里面的物质 B.使图像明显 C.粘住表皮1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肉眼看不见任何微生物B.在酿酒、做面包、处理污水等方面都有微生物的参与C.疫苗可以帮助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相应疾病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0.如果将低倍镜变换成高倍镜,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数量会变多。( )21.把放大镜移至眼前,来回移动观察物体,就可以获得清晰放大的图像。 ( )2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并提出“细胞”这一名称的人。( )23.所有的凸透镜都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24.为了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我们应采用从超市中买来的矿泉水。( )25.电子显微镜可以把被观察的物体无限放大。( )26.牛奶能变成酸奶,是因为一种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一一酵母菌的作用。( )27.科学家研究病毒时,选用光学显微镜比较合适。( )28.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需要薄而透明,制成玻片标本。( )29.除病毒和细菌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四、连线题(5分)30.观察微生物时,会使用下列实验器材,请用直线将实验器材与用途对应起来。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碘酒 放置需观察的物体镊子 吸取少量液体载玻片 吸取多余水分吸水纸 染色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31.请列举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利有害之处。(至少各两条)32.放大镜为什么又称为凸透镜,它有什么特点?六、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8分)3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小方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标本的图像模糊不清,要想看到清晰的图像,应该调节 。(2)如图,要将图中的标本移到视野中间,应该把玻片标本往 移动。图4(3)为了能观察到更多的洋葱表皮细胞,可以选择下图中的 和 镜头的组合进行观察。(填字母)(4)小方观察后,同组的小明同学把显微镜移到自己面前观察,却只看到黑乎乎的一片。这是什么原因?。七、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华同学和小科同学在课后一起来到学校的自主实验室,准备利用实验室中的材料继续观察微小生物。34.小华透过眼镜镜片、空烧杯和玻璃片观察报纸上的文字,其中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A.近视眼镜 B.老花眼镜C.空烧杯 D.玻璃片35.有四种直径相同的凸透镜,下面是镜片的截面形状,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B. C. D.36.小科从上题中的凸透镜中任选两个制作简易显微镜,正确的排序是( )。①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②选用上题中的两个凸透镜;③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④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37.小华还找来手持式显微镜观察昆虫标本,该显微镜侧面的调节旋钮主要是用来调节物体成像时的( )。A.图像大小 B.图像位置 C.图像亮度 D.图像清晰度38.人类研制的“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模仿了苍蝇的( )。A.触角 B.鼻子 C.复眼 D.口器39.第一位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并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简·施旺麦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培根40.人们在观察流感病毒时,最理想的工具是( )。A.凸透镜 B.手持式显微镜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41.小华和小科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图像如图1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A.物镜甲可以观察到的实际面积比物镜乙小B.物镜甲可以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比物镜乙多C.物镜甲比物镜乙的放大倍数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42.小华想将上题图1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蝉的翅膀标本向( )方移动。A.右上 B.右下 C.左上 D.左下43.小华在观察自己培养的微生物时,看到一只草履虫。下图中,是草履虫的是( )。A. B. C. D.44.小科赶紧跑到小华的显微镜前观察,这时候镜头中的图像是清晰的,他却没有看到这只草履虫。这可能是因为:45.小华和小科还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并做了如下记录。请问,他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至少答出1点)参考答案:1. 反光镜 物镜 两只眼睛2. 细胞 结构3. 细胞 罗伯特 胡克4.微生物5. 凸透镜 中间厚 边缘薄6.显微镜7.罗伯特· 胡克8.细胞9.触角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B11.B12.A13.C14.A15.A16.B17.A18.B19.A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有利之处:食品发酵、生物制药等;有害之处:引起疾病、食物腐败等。32.放大镜透明,中间厚边缘薄,又叫凸透镜,它能放大物体的图像。33.(1)细准焦螺旋(2)右边(3) A D(4)可能是显微镜移动过程中反光镜的位置移动了34.B 35.D 36.C 37.D 38.A 39.C 40.D 41.A 42.A 43.B 44.草履虫移动速度快,可能已经移出了视野范围。 45.洋葱表皮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