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k31分,共16分)1.小科和小研利用纸杯和棉线制作了“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当小科把棉线捏住后再讲话,小研还能听到声音吗? ,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 。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咙处,感觉到它在 ,这时我们的 引起 收集到了声波,经过 振动, 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 。4.探探在实验中发现,皮筋拉开幅度越大,振动产生的声音就 。5.任何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靠 产生的。6.改变琴弦的 、 、 可以改变音高。7.弦越长,越粗,越松,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弱”或“低”)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开幕式快开始了,小科听到了以下几种声音,听起来比较刺耳的是( )。A.话筒的啸叫声 B.悠扬的音乐声 C.学生的说话声9.地震过程中伴随着巨响,我们听到的响声是由( )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A.空气 B.地面 C.房屋10.小科同学因病在家上网课,他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主要是由( )产生的。A.空气振动 B.喇叭振动 C.声带振动11.下列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是( )。A.揉搓皮筋 B.弹拨皮筋 C.按压皮筋12.小文想制作一个耳朵模型,以下可以用来模拟耳郭的是( )。A.纸卷喇叭 B.纸吸管 C.方形纸片13.在耳朵的各部分结构中,(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A.耳蜗 B.鼓膜 C.听觉神经14.乐器表演时,小科敲鼓的声音有点轻,为了让声音更响,他可以( )。A.换大鼓 B.用力敲 C.轻轻敲15.“阅览室严禁大声讲话”是提醒人们控制声音的( )。A.高低 B.音色 C.强弱16.男生和女生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是由( )决定的。A.声带的振动快慢 B.声带的振动幅度 C.声带的振动强弱17.小科弹拨吉他时,发现其中一根琴弦的音偏高了,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将这根弦弄松一点 B.将这根弦绷紧一点 C.用力弹拨这根琴弦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8.琴弦振动的频率只与它的长短、粗细有关,与松紧状态无关。( )19.敲鼓时,只要鼓声足够大,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听到声音。( )20.用相同大小的力从吉他的细弦到粗弦依次弹拨,声音的变化是从高到低。( )21.在制作小乐器活动中,只要将小乐器制作出来,活动就结束了。( )22.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3.在中国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不借助电子通信设备也能进行沟通。( )24.我们不能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会伤害鼓膜。( )25.在海边听到海浪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26.当橡皮筋振动幅度很小时,音量很大。( )27.玩“土电话”时,连接两个“话筒”的线不能拉紧。( )四、连线题(8分)28.连一连。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强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弱用力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高轻轻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低五、排序题(8分)29.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请将下列物质按传播声音的快慢进行排列。空气 木棒 食盐水 清水 钢管钢管〉 〉 〉 〉 (快→→慢)六、实验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0.为了研究物体振动与声音的关系,小科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请你给所提出的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1)用击锤击打音叉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小球仍然静止 B.小球会向左侧摆动 C.小球会绕着音叉旋转起来(2)当击打音叉的力量变大时,音叉的振动幅度可以通过小球摆动的幅度中看出( )。A.小球摆动幅度变大 B.小球摆动幅度变小 C.小球摆动幅度不变七、综合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1.姚剧,俗称余姚滩簧,是余姚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姚剧是用余姚方言进行演唱,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往往一二十句唱词顺而成歌,一气呵成,运腔自然,犹如鸟语,故有“鹦歌班”之称。余姚某小学进行了姚剧传承的相关活动,同学们遇到了如下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探究姚剧伴奏的秘密。(1)按压同一位置时,二胡两根琴弦对应的音阶如下右图所示。惯惯应该按照( )组装琴弦。A. B. C.(2)拨动琴弦后,二胡的声音还能持续一会儿,这是因为( )。A.琴弦还在振动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这是幻听(3)演奏时,惯惯发现二胡的音高偏低,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把弦轴拧松 B.把弦轴拧紧 C.拉得再快一些(4)练习时,姚剧教室的声音会干扰其他教室的同学们上课。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办法,其中最具可行性的是( )。A.降低二胡和演唱人员的音量B.把姚剧教室抽成真空,阻止声音的传播C.在教室内壁贴上吸音材料,同时增加教室的密封性(5)如图,为了探究二胡的声音是如何传到耳朵里的,惯惯制作了一个鼓膜模型,对着左侧瓶口拉动二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球模拟听小骨,气球皮模拟鼓膜,塑料瓶模拟耳道B.发声后,可以看到泡沫球振动,说明气球皮在振动C.由此说明,声音传到耳道后,会使听小骨发生振动,从而带动鼓膜振动(6)姚剧研究项目的同学们提出“自制一个能发出完整音阶的乐器”这一任务,以增加演奏的丰富感,这个任务需要经历的过程依次是( )→( )→( )→( )。A.头脑风暴,制定乐器制作的最优方案B.演奏自制乐器并反思方案,进行改进C.明确设计并制作乐器的任务D.项目组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乐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 棉线 不能 棉线停止振动2. 声带 振动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3.信息4.越强5.振动6. 长短 粗细 松紧7.低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1页8.A9.A10.B11.B12.A13.B14.B15.C16.A17.A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木棒 食盐水 清水 空气30.(1)A (2)A31.(1)B (2)A (3)B (4)C (5)C (6) C A 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