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素养精练·决胜期末】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最后一练能力提升四 易错题篇目(50题)解析版1.B【详解】A.中学生每走一步的距离约60cm=0.6m走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s=0.6m×5000=3000m=3km故A错误;B.浙江省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0℃,故B正确;C.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有50kg,而1.5×10-4t=0.15kg故C错误;D.剧烈运动后,人的心跳会加快,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120次/分~180次/分,故D错误。故选B。2.C【详解】由记录结果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mm,28.25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书的长度其中25.80cm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估读值,是有意义的,故C错误,ABD正确。故选C。3.D【详解】A.小树有一人高了,正常人的身高约1.65m,所以小树的高度约1.65m,故A不符合题意;B.教室里的课桌有4拃长,正常人的一拃长约20cm,所以课桌长度约80cm,故B不符合题意;C.学生跳绳用的绳子有两庹长,正常人两手伸开一庹长与正常人的升高大致相等,约为1.65m,所以两庹长约3.2m,故C不符合题意;D.小科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100步,正常人步行时,一步长约0.6m,所以小路长约60m,故D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A.在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点或最高点相平。若俯视读数,则视线将于高于液面最低点或最高点的刻度相交,即读数会偏大,故A错误;B.木尺受潮膨胀后,刻度间距离将变大,即分度值将偏大。用这样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会偏小,故B错误;C.空气温度低于沸水的温度,所以在移出沸水中后,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即示数偏小,故C错误;D.在用积累法测量头发直径时,若没有紧密缠绕在铅笔上,则测出的头发总直径偏大,导致求得的头发直径偏大,故D正确。故选D。5. 7.95 ②【详解】(1)[1]如图a,纸条上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即为水管的直径,如图b,第一个小孔正对零刻线,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右侧小孔对应的读数为7.95cm,本次测量水管的周长为7.95cm。(2)[2]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确定的,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故选②。6. 3.50cm 偏小 2.60cm 求平均值, 减少误差【详解】(1)[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口罩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50cm对齐,故邮票的宽带为3.50cm。[2]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夏季尺子实际长度膨胀变大,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小。(2)[3]由题中数据可知,2.1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2.15cm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邮票的平均厚度是[4]测量邮票的厚度中测量多次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7. 42 5【分析】(1)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表示B处代表35℃;B离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再根据A处距离B处的距离,可以求出A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处距离顶端的距离。【详解】[1]B处代表35℃,B离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是;而A处B处的距离为6.2cm-2cm=4.2cm则A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35℃+4.2×=42℃[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处距离顶端的距离=6.2cm-=5cm8. 丁 2.21 偏小【详解】(1)[1]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无法准确找到圆的直径,一般测量值会偏小故乙丙错误;甲图0刻线没有和硬币的最底部对齐,故甲图错误,丁图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之差即为硬币直径的大小,故丁正确。(2)[2]观察这5个数据,2.95cm和其它数据相差太大,故2.95cm这个数据是错误的;故硬币的直径为(3)[3]按图戊A方式读取水的体积,俯视读取体积,水的体积会偏大,按图戊B方式读取水和游戏币的总体积,读取方式正确,水和游戏币的总体积准确,由V=V总-V水可知,游戏币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偏小。9.(1)下降(2)换用更细的玻璃管(3)铜片【详解】(1)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若环境温度升高,玻璃泡内空气受热膨胀,使玻璃管内的页面下降。(2)小科设计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要使液柱移动明显,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当温度变化比较小时,液面也会有明显的变化。(3)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说明气温升高铜片会向铁片部分弯曲,说明铜片体积变化更大,即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10. 气体的热胀冷缩 见解析 合格,见解析【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水柱高度越低,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2)[2]由于其原理与大气压有关,所以容易受大气压影响;且装置复杂,不易携带。(3)[3]根据表格数据,每上升2℃,下降5.2cm,测量结果小于50℃,属于合格。11. 每次铜线圈缠绕的松紧程度不同 A【详解】(1)[1]将两卷细铜线分别缠绕在两支相同的圆铅笔上,缠绕相同的长度L,数出d1=0.8毫米缠绕的圈数为n1,另一种铜线缠绕的圈数为n2,则没有标签的细铜丝的直径为(2)[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安安一共测了三次,每次铜丝都重新绕过,结果三次测量结果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每次绕线的松紧程度不同。(3)[3]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没有采用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测量,测量排开水的体积得出小石块的体积,采用了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采用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采用了转换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 0.1 用力甩几下 见解析 38.5【详解】[1]常用体温计的量程是35.0℃~42.0℃,分度值即最小刻度为0.1℃。[2][3]由于体温计玻璃管中有一段细管,水银遇冷收缩较快,在细管处断开,上段水银柱不回落。因此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几下,使水银柱回到玻璃泡里。[4]由于体温计的水银柱不会自动回落,遇到较低温度时,无法准确显示,但当温度大于或等于自身示数时,水银柱仍会继续升高,从而显示的温度是准确的。由此可知,甲、乙两位同学用了两只准确完好的体温计同时放在小科腋下测量,相同时间后取出,甲读数为38.5℃,乙读数为39.5℃,其中有一个正确读数,则该病人的体温应是38.5℃。13.(1)(2) 甲 偏小【详解】(1)③先将圆规两脚分开,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将所要测量的道路分成n段,每段的长度为l,曲线的长度。(2)[1]如图可知道路是弯曲的,由多段弧线组成,甲乙同学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mm、10mm时,由于5mm更接近所测量弧线的长度,故甲的测量结果较准确。[2]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圆规测出的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而道路的形状是弧线,因此测量结果会偏小。14. 向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 大【详解】[1] 将椰汁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向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由此可知罐内空气体积为[2] 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则椰汁罐的体积为故椰汁的实际体积为[3]将量筒中的椰汁倒入空罐时筒壁有残留,导致 V3偏小,实际体积V偏大。15.(1) 11cm3 6cm3(2)①(3)c【详解】(1)由题可知测量得到金属的体积为V金=61mL-50 mL =11 mL =11cm3塑料盒的体积为V塑料=67mL-61 mL =6 mL =6cm3(2)若只需要测量塑料盒的体积,就不需要单独测量水的体积,即步骤①。(3)a、b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不会进入量筒中,无法测量,c装置中气体短管进入,水可以从长管出去到量筒中,广口瓶中的水进入量筒中的体积刚好等于气体的体积。16.(1)39码(2)L-1.5cm(3)测出每一方格的边长,并利用边长平方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S1(4)336cm2(5)用无弹性的棉线沿着脚围绕一圈,在棉线上标注起点和终点,再把棉线拉直,用米尺测出两点间的长度L,即是脚围的长度。【详解】(1)25.6cm与其他数据相差太大,应舍去,剩余的长度求平均值,减少误差,小科的脚长为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应选39码的鞋。(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同一个鞋码的脚长和脚围都相差1.5cm,因此脚围C与脚长L的关系C=L-1.5cm(3)②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n,测出每一方格的边长,并利用边长平方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S1,物体面积S=nS1。(4)小科同学左脚鞋底贴地部分所占方格数n=28每个方格的面积S1=7.0cm2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S=2nS1=2×28×6.0cm2=336cm2(5)用无弹性的棉线沿着脚围绕一圈,在棉线上标注起点和终点,再把棉线拉直,用米尺测出两点间的长度L,这种方法为化曲为直法17.(1)钢尺热胀冷缩的变化微小,测量时无法体现(2)观察指针的偏转角度大小(3)AC【详解】(1)因为钢尺热胀冷缩的变化微小,测量时无法体现。(2)由于物体因热胀冷缩出现的微小变化无法测量,通过本题实验的改进,将微小的变化放大,通过观察指针的偏转角度大小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用到了微小放大法。(3)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没有采用转换法;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测量,测量排开水的体积得出小石块的体积,采用的是转换法;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采用的是化曲为直法;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采用了转换法。所以,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AC。18.B【分析】人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感受刺激与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与保护作用。肌组织由肌细胞或称肌纤维组成。按其存在部位、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有收缩舒张的功能。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很少。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主要分布在身体表面和各种官腔的内表面有保护作用,还有的分布在腺体内如唾液腺有分泌作用。【详解】A.图中细胞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A不符合题意。B.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很少。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图中B是上皮细胞,参与构成上皮组织,B符合题意。C.肌组织由肌细胞构成。按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有收缩舒张的功能。图中C呈梭形是肌肉细胞,参与构成肌肉组织,C不符合题意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感受刺激与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图中D细胞有许多突起和细胞体组成,是神经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组织,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A【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详解】植物根据能否产生种子,分为两大类,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其中孢子植物分为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根据题意用孢子繁殖,根能深入到3米以上的土层中,可判断芒萁属于蕨类植物。故选A。20.A【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详解】由题干表格可知,青蟹和江蟹都属于梭子蟹科,即同科;招潮蟹和江蟹都属于十足目,即同目;大闸蟹和江蟹都属于十足目,即同目;招潮蟹和大闸蟹都属于十足目,即同目;科比目的分类单位小,亲缘关系更近,因此题干中的四种蟹,其中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青蟹和江蟹。故选A。21.C【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详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所以载玻片上的物体和看到的像是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在载玻片上写好“丹”,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显微镜下将“”顺时针转动90°变成“,实际上载玻片的旋转方向也是顺时针,所以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丹”,使图像变成图乙,应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C【分析】题图包含的逻辑关系是:Ⅰ包含Ⅱ和Ⅲ,Ⅱ和Ⅲ之间是并列关系。【详解】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与图示逻辑关系不符,A不符合题意。B.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鱼类与两栖类不是恒温动物;与图示逻辑关系不符,B不符合题意。C.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与图示逻辑关系相符,C符合题意。D.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藻类与苔藓类是孢子植物,与图示逻辑关系不符,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A【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的共同特征就越多。【详解】A.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鲶形目包含黄颡鱼属,鲶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黄颡鱼属多,A错误。B.两种生物同属的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两种生物同属的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题图中,鲢和鲤的最小共同分类单位是鲤形科,故两者的亲缘关系更近,B正确。C.保护鱼类资源主要是保护产卵期的母鱼和育肥期的幼鱼,所以可根据鱼的繁殖周期制定保护方案,C正确。D.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小的是种,D正确。故选A。24.(1)③(2)⑤(3)②【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1)饥不择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③符合题意。(2)朵朵葵花向太阳,葵花有向光性,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⑤符合题意。(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说明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②符合题意。25.(1)哺乳动物(2)多样性(3)ABDE【详解】(1)根据中华穿山甲“胎生哺乳”的特征可知其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2)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将发现的野生穿山甲放归山林,是为了保护穿山甲,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A.中华穿山甲以白蚁为食,四肢带利爪有助于它挖开白蚁洞穴,故A符合题意;B.中华穿山甲依靠气味来寻找白蚁,嗅觉敏锐有助于它找到白蚁洞穴,故B符合题意;C.视觉退化不利于它寻找白蚁,故C不符合题意;D.大多数白蚁巢位于地下且比较狭小,中华穿山甲舌头细长有助于它的舌头伸入白蚁洞穴,故D符合题意;E.白蚁喜欢带腥味的液体,中华穿山甲舌上带腥味黏液,有助于吸引白蚁,故E符合题意。故选ABDE。26. AB【详解】(1)[1] A.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桂花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B.桂花开放时,能闻到花香,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桂花飘香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正确;C.桂花压入糕中能与糕融为一体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错误。故选AB。(2)[2]二歧分类法: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制作检索表如下27. D ②③⑤【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详解】(1)根据图甲河豚的特征:全身没有毛刺,腹部和背部颜色不同,头部较圆无背鳍,因此,确定它在图乙检索表中的位置为D。(2)动物可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河豚、②蝙蝠、③蝮蛇、⑤海豚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①虾、④水母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28. 无根茎叶 甲乙 小【分析】根据植物是否用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可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详解】(1)根据植物是否用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其中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可见a是无根茎叶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可见,甲是蕨类植物,乙是藻类植物。(2)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的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根据子叶数目的不同,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系是须根系、平行脉,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网状脉,所以丙是单子叶植物。甲乙是孢子植物,丙是被子植物,所以甲、乙、丙三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甲乙。(3)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通过三种植物共同特征的比较,得出初步结论: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则越小。【点睛】熟练掌握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仔细分析题意,即可解答。29. 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 B R【分析】(1)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2)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详解】(1)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可以讲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银杏种子无果皮包被,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图甲中朱鹮、鲤鱼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图乙虾、蟹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见B正确。(3)朱鹮是鸟类,3a体温恒定,外被羽毛是鸟类的特征,故它是检索表中的R。30. 细胞 多 昆虫 形态结构【分析】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因此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特性等。【详解】(1)除去病毒以外,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因此该真菌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单位是界,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胸腹部有气门。从图中可以看出蝙蝠蛾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类。(4)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因此把头花蓼与蝙蝠蛾划分成两类的依据是形态结构。31. 体内有无脊柱 胎生哺乳 爬行类 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图一中有孔雀属于鸟类、鱼属于鱼类、熊猫和小女孩属于哺乳类。图二中:E是鱼,F是大熊猫。【详解】(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所以,图二中的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资料二中提到的F大熊猫为原型设计。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分化。(3)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大类群。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到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32. AB B 3 S【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生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详解】(1)栖息地的破坏和食物短缺会导致象群北迁。(2)白琵鹭属于鸟类,扬子鳄属于爬行类,绿孔雀属于鸟类,亚洲象属于哺乳类,鸽子树“珙桐”是植物。因此与白琵鹭共同特征最多的动物是绿孔雀。(3)①根据二歧分类法: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可知2a的方框中应填上:3。②亚洲象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亚洲象处于图中检索表的位置是S。33. A 小鼠每日睡眠时长 减小误差,避免实验偶然性 睡眠不足使学习能力下降(或睡眠不足使学习能力降低,充足的睡眠能使学习能力提高意思对即可) 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学习能力,每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即可)【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因此,变量是每日睡眠时长,A组为对照组。(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让实验结论有说服力。(3)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A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短、B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充足的睡眠能够缩短小鼠走迷宫的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4)通过该实验给予的启示是: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能够使学习的能力提高,睡眠不足使学习能力减弱。34.A【详解】AB.经纬网是人们为了精确测量地球坐标而创造的,实际上在地球上并不存在,所以在空间站上看不到经纬网,能够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故A正确,B错误;CD.从“天宫”空间站可以观测到地球在转动,以“天宫”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做曲线运动,故CD错误。故选A。35.D【详解】AC.由图知道,主旗杆上的旗帜向右飘,说明风相对于地面一定向右吹;甲的火焰向左偏,说明甲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并且甲运动的速度大于风的速度,故AC错误;BD.乙的火焰向右偏,乙火炬手可以静止,可以向左运动,还可以向右运动但是速度必须小于风的速度,故B错误,D正确。故选D。36.D【详解】A.在飞行过程中,以无人机与摄像机是一个整体,以无人机为参照物,摄像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B.无人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B错误;C.在0~5s过程中,无人机做加速运动,最大速度为10m/s,故平均速度小于10m/s,5s通过的距离小于50m,故C错误;D.在5~10s过程中,无人机保持10m/s不变,故无人机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37.A【详解】读图可知,地球和月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之间,月球表面一半在地球上可见为满月,即图1中的a处;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处是上弦月,农历初九位于上弦月向满月的变化之间,故A正确;2023年9月23日(正值秋分),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图2中的B位置,故B错误;2023年9月23日(正值秋分),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全球昼夜等长,位于北半球的浙江省杭州市此时昼夜等长,故C、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上由于各地获得的太阳的光热不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38.B【详解】法国巴黎奥运会将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廿一)开幕,运动到a附近,农历六月廿一,月相是下弦月,月球大致处于图中的 8、5位置,A 错误;7 月 26 日 - 8 月 11 日期间,处于夏至(6 月 22 日左右)之后,秋分(9 月 23 日左右)之前,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B 正确;开幕式 2024 年 7 月 26 日,此时杭州处于夏至之后,昼长夜短,但不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候(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C 错误;8 月 11 日闭幕,地球公转还未运动到 b 位置(接近9月23日附近),D 错误。故选B。39.D【详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弧线ABC为 晨线,A错误。读图,由于地轴倾斜,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B错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产生 了昼夜现象,C错误。读图,阳光直射北回归 线,北极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位于北半球的杭州昼长夜短,D正确。故选D。40.A【详解】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让球心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在俯视状态下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①错误;同时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转,②正确;该演示能模拟四季更替,③正确;地球仪绕光源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23.5°S—23.5°N,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41.C【详解】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因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A错误,C正确;魏格纳的是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发展的,B错误;火山的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D错误;故选C。42.(1)冬至(2)长【分析】本题以简易节气仪和地球公转轨道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四季的划分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详解】(1)当地球运行至①位置(丙北半球的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细杆影长最长,为OA,则A点标注的节气为冬至。(2)同一时刻用同一装置在北京进行实验,北京比宁波靠北,我国位置越偏北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则此时细杆影长比OA长。43.(1)A(2)C(3)大于(4)失重、缺氧、缺水等【分析】本题以月球和地球的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地球、月亮和太阳属于的类别、月食、月相周期及月球上生活需解决的问题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详解】(1)月球是绕转地球公转的卫星,地球是绕转太阳公转的行星,太阳是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2)月食发生时,照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遮挡,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图中C位置符合条件。(3)根据图片,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月相变化周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角度大于360°,而月球绕地球公转360°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因此一个月相变化周期大于月球绕地公转周期。(4)要想在月球生存,必须人工创造所有基本生存条件,如一定压力的空气(氧气),干净的水,失重、食物,能源(温度)等。44. D 新月 日食【详解】(1)[1]“月掩金星”是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其原理与日全食相类似,结合图2知,月球与金星的位置分别在乙与B。当金星黎明前升起在东方﹐我国古代称为“启明星”;当金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我国古代称为“长庚星”。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2][3]由月相变化规律知,本次“月掩金星”的2天前农历闰二月初一晚的月相是新月。月球在农历初一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从而形成日食现象,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初一。45. 夏至 大于 A【详解】(1)[1]夏至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至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所以图中A为冬至测绘的,B为夏至测绘的。(2)[2]我国冬季,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果冬季采光较好,其他季节采光会更好;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的光照情况;高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表现为阳光斜射的厉害,所以高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应大于中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3)[3]一天中,早上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所以小明在早上10点到下午2点间测绘得到的旗杆杆顶影子轨迹的是西北-正北-东北,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6. (1)B 9(8.5-9.5) (2)昼夜交替 (3)极夜 (4)D【分析】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不同经度的地区地方时不同等,而公转运动则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及五带的划分。【详解】读图可知,(1)此题通过地球仪与光源演示了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绕地轴旋转,自转一周约是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图中A代表晨昏线,B代表地轴;甲乙位于赤道上,约3/8个赤道周长,根据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即可推断出所用的时间是24小时×3/8=9小时。(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4)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②夏至日,为6月22日;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①春分日,为3月21日;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③秋分日,为9月23日;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④冬至日,为12月22日,每年元旦地球处于④点附近。47.(1) 合格 能模拟地球自转,不能模拟地球公转姿态(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分析】本题以模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姿态为材料,设置两个小题,涉及地球模型的制作、地球的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根据图甲可知,用手拨动泡沫塑料球,则泡沫塑料球能围绕铁丝转动,这种转动模拟了地球的自转,但不能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姿态,所以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指标二能模拟地球自转,不能模拟地球公转姿态,所以符合合格的条件。(2)用一个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则手电筒类似于太阳辐射;用手拨动地球仪,则太阳光线在地球仪上能东西移动,产生昼夜更替,体现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48.(1)静止;(2)20s;(3)7.5km/h【详解】解:(1)图为s-t图像,5~6小时列车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说明列车通过的路程不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其运动状态是静止。(2)火车穿越山洞通过的路程火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108km/h=30m/s由知道,火车穿越山洞所用时间(3)在这16h内,火车的平均速度答:(1)在5~6小时列车的运动状态是静止;(2)火车穿越山洞所用时间是20s;(3)火车的平均速度为7.5km/h。49. 19 60 >【详解】(1)[1]选择了用时最少的“高速多”线路所用的时间是35min,则司机的行驶速度是(2)[2]设汽车实际车速为v,则---1-----2联立1、2解得,因此汽车实际车速不小于60m/h。(3)[3]若汽车实际行驶的路线不是直线,则路程偏大,由可知,速度偏大,则汽车实际行驶速度要大于车载导航计算速度。50. 25 8:12 120km/h【详解】解:(1)[1]汽车限速(2)[2]在不超速的情况下,汽车通过测速区域需要的最少时间为所以若某汽车在8:00通过区间起点,它至少晚于8:12时刻经过区间终点不会被判超速行驶。(3)[3]汽车在后路程的速度v后=80km/h则汽车路程所用时间根据题意可得,汽车在前路程所用的时间t前=t-t后=0.2h-0.15h=0.05h该车辆在区间测速区域前三分之一路程的平均速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素养精练·决胜期末】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最后一练能力提升四 易错题篇目(50题)一 测量篇1.近年来,为鼓励绿色出行,支付宝小程序根据每天正常步行计数奖励虚拟能量,上初中的小科在暑假期间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正确的是( )A.小科走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10km B.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0℃C.小科的体重大约有1.5×10-4t D.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50次/分2.小李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本科学书的长度,读数分别为25.80cm、25.81cm、25.80cm、28.25c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最后的测量结果应为25.80cm B.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mmC.25.81cm这个数据是不正确的 D.25.8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的3.当缺少测试工具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体一些部位的“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估测物体长度的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图①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小树的高度约1.65mB.图②教室里的课桌有4拃长,课桌长度约80cmC.图③体育课学生跳绳用的绳子有两庹长,约3.2mD.图④小科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100步,则小路长约300m4.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小海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结果A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B 木尺受潮膨胀,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排列稀疏 偏大5.如图所示,小科在测量水管横截面的周长。(1)他取一条长纸条紧包住水管,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戳一个小孔,如图a所示,而后将纸条拉直,纸条上就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测出纸条上两小孔之间的距离,由图b可知本次测量水管的周长为 厘米;(2)该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填序号)决定的。①测量者 ②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③刻度尺的量程6.2023年1月5日,中国邮政银行发行了《癸卯年》特种邮票,当天小东用金属刻度尺来测量邮票的宽度和厚度。(1)如图所示,小东测得邮票的宽度为 ,若在夏季用该刻度尺测量该邮票的宽度时(忽略纸张的热胀冷缩),其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为测出 该邮票的厚度,小科将若干张邮票叠加压紧后测量厚度,记录4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61cm、2.60cm、2.15cm、2.59cm,则这叠邮票的平均厚度为 ,然后用这叠邮票的厚度除以张数就是一张邮票的厚度。在本次测量邮票的厚度中测量多次的目的是 。7.一根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6.2厘米,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此温度计A处指示的温度是 ℃,表示人体正常体温37℃的刻度值位置距顶部 厘米。8.玩游戏用的游戏币(放入水中会沉于水中),其形状类似于圆柱形,其表面凹凸不平,如图所示。学习了测量新知识的小缙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直径与体积多大,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1)经过思考,他设计了以上四种测圆柱直径的方法,你认为图 是正确的;(2)采用了正确方法后,小缙进行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20厘米、2.21厘米、2.95厘米、2.20厘米、2.21厘米,你认为他得到的结果是 ;(3)小缙用排水法测量游戏币的体积时,他按图戊A方式读取水的体积,然后再按图戊B方式读取水和游戏币的总体积,如此测得游戏币的体积比实际体积 。(选填“偏大”或“偏小”)9.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1)气体温度计:一根一端带玻璃泡的细玻璃管,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选填“上升”或者“下降”)(2)液体温度计:如图甲是小科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固体温度计: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由此可推测,铜与铁的膨胀程度相比较, 膨胀程度大(选填“铜片”“铁片”或“无法确定”)。10.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某项目化学习小组按资料描述自制一个简易测温装置。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1:表1:管内水柱高度随温度的变化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水柱高度h/厘米 30.2 25.0 19.8 14.6 9.4 4.2(1)利用表格中管内水柱高度随温度的变化数据可知“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你认为它的不足之处有 ;(举一例即可)(3)【评价思表】(部分)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测量范围 测最范围大于50℃ 测量范围小于50℃ 无法完成测量功能精确度 达到1℃ 达到2℃ 大于2℃根据表1中的数据通过说明自制温度计的“测量范国”属下哪一等级,并说明理由 。11.小科家进行装潢时用到两卷规格不同的细铜丝,有一卷的商标上标注了铜丝直径d1=0.8mm,另一卷上的产品说明标签已脱落,此时小科身边没有刻度尺。(1) 小科设计了以下测量步骤:①将两卷细铜线分别缠绕在两支相同的圆铅笔上,缠绕相同的长度L;②数出d1=0.8mm缠绕的圈数为n1,另一种铜线缠绕的圈数为n2;③另一种细铜丝的直径为d'= (用以上字母表示)。(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小科一共测了三次,每次铜丝都重新绕过,产生误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3)在实验中巧妙地把一些比较抽象、难以观测的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测量的量来认识,这种科学方法叫转换法。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 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测量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12.小科配合社区防疫工作,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0℃到42.0℃,最小刻度为 ℃。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 (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35℃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钟,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 。学习以上知识后的一天,小科感觉自己发烧了,甲、乙两位同学用了两只准确完好的体温计同时放在小科腋下测量,相同时间后取出,甲读数为38.5℃,乙读数为39.5℃,其中有一个正确读数,则该病人的体温应是 ℃。13.如图所示的是从高空俯拍到的一条弯弯的道路的照片,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巧妙粗略地测出照片中道路的长度。(1)用圆规测曲线长度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①先将圆规两脚分开,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②再用圆规在图上将所要测量的道路分段,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③然后计算曲线的长度 。(2)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mm、10mm,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均正确,那么, (填“甲”或“乙”)的测量结果较准确,他们的测量结果都 (填“偏大”或“偏小”)。14.小丹打开一罐椰汁发现里面的椰汁并没有装满,于是他怀疑里面的椰汁体积比包装上标注的245mL要少,他将椰汁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得体积为242mL,于是他认为椰汁净含量不足245mL,小英观察后发现罐内还有残留的椰汁,导致测量不准确,于是她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可以准确测量椰汁的体积,步骤如下(如图甲乙丙丁,部分未画出):①重新打开一罐椰汁,还是没有装满。②另取椰汁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 ,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③倒出椰汁,擦干,确保罐内无残留。④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⑤计算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 。⑥得出结论。实验反思:通过该实验测得数据所得出结论存在的问题是将量筒中的椰汁倒入空罐时筒壁有残留,导致测量结果(实际体积V)偏 (填“大”或“小”)。15.小港利用可下沉的金属块来测量漂浮的塑料盒的体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甲),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50毫升;②将金属系上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1毫升;③将塑料盒栓在同一根细绳上,缓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金属和塑料盒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7毫升。(1)金属的体积是 ;塑料盒的体积是 ;(2)若只需测量塑料盒的体积,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 (填①、②或③);(3)如何测量气体的体积呢?小港思考后提出可用量筒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通过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能实现这一目的装置是 。16.选择一双合适的运动鞋对于体育锻炼十分重要。如何正确测量你自己的尺码呢?如表所示,是国家标准鞋码对应数据表。鞋码 34 35 36 37 38 39 40脚长L/cm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脚围C/cm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1)如图甲是小科测量左脚脚长的情形,为减小误差,小科对自己的脚长测量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为:24.5cm、24.4cm、25.6cm、24.5cm、24.6cm。则他应选择的鞋码为 ;(2)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出脚围C与脚长L的关系为:C= ;(3)测量不规则物体面积的方法有割补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n(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② ;③计算物体面积S。(4)如图乙所示是小科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左脚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6.0cm2,则小科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是 。(5)现有一根足够长的棉线和一把木质米尺,写出测量脚围的方法: 。17.小科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1)小科用一把长为20cm的钢尺,测量科学书本的宽度,测得结果为L1。然后将这把钢尺放在冰箱充分冷冻,拿出后再次测量科学书本的宽度,测得结果与L1几乎无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 ,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3)在实验中巧妙地把一些比较抽象、难以观测的量转 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测量的量来认识,这种科学方法叫转换法。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_____________。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测量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二 生物篇18.下图中最可能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是( )A. B. C. D. 19.芒萁是一种在北仑山上随处可见的植物(如图),用孢子繁殖,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该植物的根能深入到3米以上的土层中,具有很好的保持水土作用。从生物分类角度分析芒萁属于(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20.下表是台州地区较常见的四种蟹,其中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 )目 科 属 种招潮蟹 十足 沙蟹 招潮蟹 招潮蟹青蟹 十足 梭子蟹 青蟹 拟穴青蟹江蟹 十足 梭子蟹 梭子蟹 梭子蟹大闸蟹 十足 方蟹 绒螯蟹 毛蟹A.青蟹和江蟹 B.招潮蟹和江蟹 C.大闸蟹和江蟹 D.招潮蟹和大闸蟹21.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图像变成图乙( )A.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B.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C.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D.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22.关系图在科学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直观地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图Ⅰ、Ⅱ、Ⅲ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右图逻辑关系的是( )选项 Ⅰ Ⅱ ⅢA 界 门 纲B 恒温动物 鱼类 两栖类C 脊椎动物 爬行类 哺乳类D 种子植物 藻类 苔藓类23.为宣传保护某水库的生物多样性,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些鱼类的物种信息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鲶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黄颡鱼属少B.图示鱼类中,鲢和鲤的亲缘关系最近C.可调查鱼类繁殖周期来制定保护方案D.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最小的单位是种24.将下列生物特征的序号填入对应现象后的空格中:①生物能呼吸 ②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④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⑤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1)饥不择食 ; (2)朵朵葵花向太阳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5.2022年8月,永嘉山区连续两次出现中华穿山甲(如图)。中华穿山甲体表覆盖着鳞甲,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主要以白蚁为食。它善于挖洞,视觉基本退化,主要依靠气味来寻找白蚁。而白蚁喜欢带腥味的液体,大多数白蚁巢位于地下且比较狭小。(1)结合中华穿山甲的特征,推测出中华穿山甲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2)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将发现的野生穿山甲放归山林有助于保护生物的 。(3)根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中华穿山甲的结构特征有利于捕食白蚁的是________。(可多选)A.四肢带利爪 B.嗅觉敏锐 C.视觉退化D.舌头细长 E.舌上带腥味粘液26.陆游诗云“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丛桂一年秋”。柯桥区大香林是人们秋季赏桂的好去处,那里的桂花以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为主。(1)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景区还有桂花糕可以品尝。关于桂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桂花树能开花,属于被子植物B.桂花飘香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桂花压入糕中能与糕融为一体是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2)同学们根据景区工作人员的介绍并查阅资料,对景区四种桂花的叶子特征进行了描述(如图甲),请你根据叶子特征,用二歧分类的方法制作检索表,完成图乙 ▲ 。27.秋冬季节,宁波人常常把河豚剖肚挖去内脏后,挂在通风处晾干,制成河豚鲞【xiǎng】(又名乌狼鲞)。乌狼鲞是宁波人过年的重要干货和备菜。但河豚有剧毒,要注意安全。(1) 根据图甲河豚的特征, 确定它在图乙检索表中的位置为 。(填字母)(2)动物可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下列动物与河豚同类的有 。(填序号) ①虾 ②蝙蝠 ③蝮蛇 ④水母 ⑤海豚28.小明对生物的分类很感兴趣,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1)将检索表补充完整,a处应填 。(2)小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三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甲、乙、丙三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3)通过三种植物共同特征的比较,小明得出初步结论: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则越 。29.湖州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休闲旅游基地。(1)该湿地公园内植被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银杏。“银杏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长期食用能够延缓衰老,益寿延年。”从植物体的结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错误之处是 。(2)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将湿地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A.体温是否恒定 B.是否有脊椎骨 C.是否用肺呼吸 D.是否胎生、哺乳(3)小明同学为湿地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张如图乙所示的检索表。若四种生物中有一种是朱鹮,则它是 (填“P”、“Q”、“R”或“S”)30.青藏高原有一种蝙蝠蛾,它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头花蓼等植物的根,当幼虫感染了某种真菌后会僵硬而死,继而真菌菌柄从它的头部长出,吸取虫体营养,这就是冬虫夏草。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真菌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 。(3)蝙蝠蛾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 类。(4)头花蓼与蝙蝠蛾划分成两类不同生物,在生物学上分类的依据是 。31.《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举办。大会会标(图一)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1)某同学将会标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二所示。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 。(2)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F为原型设计。其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 。(3)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和 两大类群。(4)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为中学生,你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呢? 。(写一点)32.材料一:2021年6月5日,15头野生亚洲象由昆明进入玉溪市易门县浦贝乡驿马坡村一带活动,亚洲象是生活在云南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材料二:连日来,成群珍稀越冬候鸟白琵鹭飞抵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鄱阳湖湿地。每年秋冬季,鄱阳湖便会进入枯水期,成为东亚至澳大利亚西候鸟迁徙路线上的越冬地和停歇地。(1)象群北迁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食物短缺 B.栖息地破坏 C.建立自然保护区(2)下列生物中,与白琵鹭共同特征最多的动物是 (填字母)。A.扬子鳄 B.绿孔雀 C.亚洲象 D.鸽子树“珙桐”(3)某同学对扬子鳄、绿孔雀、珙桐和亚洲象四种生物进行分类,设计了二歧式检索表。① 2a的方框中应填上 。②亚洲象处于图中检索表的位置是 (选填“P”、“Q”、“R”或“S”)。33.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 组是对照组,该实验中变量是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 。(3)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写出一条即可)三 多种多样的运动篇34.2024年10月30日,“神州十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入轨后与空间站成功对接,从“天宫”空间站可以观测到地球在转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以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表面布满纵横交错的经纬网C.以“天宫”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不动的D.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做匀速直线运动35.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两位火炬手刚结束传递时手中火炬火焰的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36.某地交管部门利用载有高清摄像机的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下图是无人机竖直向上运动到100m上空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飞行过程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摄像机是运动的B.无人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C.在0~5s过程中,无人机通过的距离是50mD.在5~10s过程中,无人机做匀速直线运动37.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举行,这天正值秋分,关于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在图1中的a、d之间 B.地球在图2中的D点C.杭州昼长夜短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38.法国巴黎奥运会将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廿一)开幕,8月11日闭幕,巴黎位于北半球。图中字母表示地球运动位置,数字1—8表示月球运动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幕当天月球大致处于图中的6位置B.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C.开幕式当日杭州处于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D.闭幕时地球将运动到位置39.如图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示意图,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A.弧线ABC为昏线B.由于地轴倾斜,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现象D.当天的杭州昼长夜短40.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球运动,小海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如图所示是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俯视)②同时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③该演示能模拟四季更替④地球仪绕光源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30°N--30°S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41.2023年 12月 3日印尼马拉皮火山喷发,致使23 名登山者遇难。印尼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境内现有 120多座活火山。马拉皮火山海拔2891米,是印尼最活跃的火山之一、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尼位于板块内部 B.魏格纳的板块构造学说将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C.印尼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D.火山的喷发是由于地球外部力量的作用42.如图甲为由底座和细杆组成的简易节气仪,小北把节气仪摆放在宁波某地较为平坦的地面,将节气仪上的“南北线”朝南北摆放,正午太阳照射时,在“南北线”上出现一段影子,根据影子的长短确定当时的节气。(1)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运行至①位置时,细杆影长为OA.则A点标注的节气为 。(2)同一时刻用同一装置在北京进行实验,则此时细杆影长比OA 。43.如图为月球和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太阳未画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月球、地球和太阳分别属于___________。A.卫星、行星、恒星 B.恒星、行星、卫星C.行星、卫星、恒星 D.卫星、恒星、行星(2)2022年11月8日晚,宁波地区的人们有幸目睹了百年一遇的“超级月全食”,当月球处于图中 位置时,有可能发生月食。(3)据图分析可知,一个月相变化周期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月球绕地公转周期。(4)如果人类未来想要到月球上生活,则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写出一个即可)。44.2023年3月24日农历闰二月初三晚,我国西南方天空上演一场奇妙的天象——“月掩金星”。如图1为地球上拍摄到的月球遮掩金星的全过程。(1)如图2为发生“月掩金星”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月球与金星的位置分别在 。A.甲与A B.甲与B C.乙与A D.乙与B(2)本次“月掩金星”的2天前,月相为 ,常发生 现象(选填“月食”或“日食”)。45.图甲是小明测绘得到的我市某学校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测量)。(1)B图是在 测绘的;(选填“夏至”或“冬至”)(2)为保证后排房屋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最小楼间距(图乙)。按这一理论设计,高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中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3)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是小明在早上10点到下午2点间测绘得到的旗杆杆顶影子轨迹的是 。46.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如图甲),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仅上的受光区及其变化。(1)地球自转是指绕着图中字母 (选填“A”或“B”)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4 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 (选填“3”或“9”)小时。(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现象。(4)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每年元旦地球处于图乙中公转轨道的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47.在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地球仪”,以模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姿态,同时针对该模型设计了评价表。“自制地球仪”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结构完整 制作精美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 有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模拟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姿态 能模拟地球自转, 不能模拟地球公转姿态 既不能模拟地球自转, 也无法模拟地球公转姿态小北利用铁丝穿过实心泡沫塑料球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地球仪(地轴与底座面垂直)。(1)根据评价表,发现该模型的“指标一”能评为“优秀”,请你对该模型的“指标二”进行评价 (填“优秀”“合格”或“待改进”),你评价的理由是 。(2)将自制地球仪改进后,小北进行了教材上的实验探究,用一个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如图乙所示,并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本实验中小北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48.如图,是小华在五一节期间乘列车随父母外出旅游时根据列车运动情况绘成的s-t图,请据图分析:(1)在5~6小时列车的运动状态是 (填“静止”、“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2) 在6~16小时的路段中,以108千米/时的速度穿越0.5千米长的山洞,火车长100m,求火车穿越山洞所用时间是多少?(3) 在这16h内,火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49.某校组织初一学生去柯桥“会稽山研学国际营地”研学,司机根据车载导航把孩子们快速安全地送到了目的地。大家知道吗?使用车载导航时,导航仪报出的车速和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车速往往不一样。这是由于车载导航和汽车本身对于车速的计算方式不一样所致。汽车本身是通过一定时间轮胎转过的圈数来计算车速的,而车载导航是根据两次接受到卫星信号的时间差和汽车经过的直线距离来计算车速的。(1)根据车载导航显示,最后司机选择了用时最少的“高速多”线路(全程40km),假设汽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的行驶速度是多少m/s?(请写出计算过程)(2)根据国家规定,汽车仪表盘指示车速和实际车速之间应满足:指示车速>实际车速,且满足指示车速<1.1×实际车速+4km/h;若汽车的指示车速为70km/h,则汽车实际车速不小于 km/h。(3)若汽车实际行驶的路线不是直线,则汽车实际行驶速度要 车载导航计算速度。(选填“>”或“<”)50.车辆“超速”行驶是引发车祸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相关部门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区间测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其具体做法:在某处设立一个拍照点A为区间测速起点,拍照并记下车辆通过的时刻;在一段距离后,再设立一个拍照点B为区间测速终点,拍照并记下车辆通过的时刻,如图所示。然后根据AB间的距离和车辆行驶所用时间,判断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过规定。若某区间测速区域长度18km,对汽车限速90km/h,通过计算回答:(1)该区间测速区域对汽车限速90km/h= m/s;(2)若某车辆在8∶00通过区间测速起点,它至少晚于什么时刻经过区间测速终点不会被判超速行驶?(3)某车辆行驶在该区间测速区域时,车内导航提示说:“您已超速,您已经驶过区间测速区域三分之一路程;请在余下路程里保持80km/h的速度行驶。”如果司机按导航提示驾驶,则可刚好通过区间测速终点而不被记录超速违法。求该车辆在区间测速区域前三分之一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素养精练·决胜期末】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复习最后一练 能力提升四 易错题篇目(原卷版).docx 【素养精练·决胜期末】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复习最后一练 能力提升四 易错题篇目(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