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冬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上学期冬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

资源简介

冬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冬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类型、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冬季传染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冬季常见传染病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导入新课。
(二)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1.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哪些?
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由病人或感染者经过飞沫传播,不同的呼吸道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近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腺病毒呼吸道感染、水痘等。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介绍
①流行性感冒
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较重,少数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程一般持续1周左右。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人类流感致病和流行的有效方法。
②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刺激性干咳为主,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症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潜伏期较长,平均2-3周。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是高风险人群,尤其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
③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轻症及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易感,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病程一般持续1-2周,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
④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症状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咳嗽、食欲减退以及皮疹等,患者可全身同时出现丘疹、水疱及结痂,皮疹首先见于躯干部,以后延及面部与四肢。本病传染源为水痘患者,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间接传播,传染性强,多见于儿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患者应予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发热期卧床休息,注意补充水分,早期可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接种水痘疫苗进行预防。
⑤腺病毒呼吸道感染 主要症状为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和肌肉酸痛等,可能还会出现咽喉炎、咽结膜炎、肺炎等表现。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污染的物体未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等感染,也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最常发生于6个月~5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病程一般持续1-2周,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
示范:教师进行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示范,如如何正确洗手、如何佩戴口罩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
如何有效预防
勤洗手
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返回或接触公共场所物品、脏东西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和口。家长外出返回后要及时洗手。
(2)戴口罩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正确佩戴口罩非常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医院时要佩戴口罩。
(3)讲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或用手肘或衣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
(4)讲卫生
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通风期间要做好保暖。
少聚集 流行高峰季,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区域,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亲密接触。尽量不要前往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区域,如必须外出时建议要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并注意及时更换。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广大师生和同住人员应积极接种流感、水痘等疫苗,建立免疫屏障。除此,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7)勿恐慌 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大家无需忧心忡忡,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目前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是已知的,未发现新的病毒、细菌等,且都有相应的诊疗手段。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时,患者应居家休息治疗,避免带病上课,待康复后再返校。注意个人及家人的防护,避免传染其他家庭成员,尤其要避免与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近距离接触。绝大部分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自限性,不需要都进行抗病毒治疗,进行对症缓解症状治疗就能康复。但是对于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加重病情。
(四)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或身边的人是否曾经感染过传染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增强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
(五)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示范、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模拟洗手、佩戴口罩等操作,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冬季传染病预防的实践作业,如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或者写一篇有关健康生活的作文。
3.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我认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