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上学期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上学期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诈骗的种类和危害,学会防范诈骗。
2.提高学生判断和应对诈骗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讲解电信诈骗的种类和防范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电信诈骗。
三、教学过程
1.引入话题:通过真实案例引入电信诈骗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知识讲解: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种类和危害,让学生对电信诈骗有基本的了解。
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
嫌疑人以无抵押、放款及时等理由诱使事主上钩,然后以提升信用度、贷款需要事主做流水、验资、交保险费、保证金、激活账号等各种理由让事主转到骗子提供的账户。防骗提醒:以缴纳手续费“解冻费”“做流水”等借口让先交钱的,都是诈骗。不要告诉他人动态验证码、银行卡卡号。
法院传票
假借法院的名义,电话通知市民要出庭应诉。此类诈骗电话一般打到当事人家中或单位的固定电话,要求接电话的当事人领取诉讼传票。电话内容均由一段电话录音播出,并指示当事人按电话键进入下一级内容。进入下一级后,有冒充法院的工作人员先以事主涉案为由进行恐吓,最后以提供“公证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名下存款转入其提供的诈骗账户。
兼职刷单类诈骗
在各种QQ群、微信群或者短信息中发布兼职信息,第一次往往会兑现佣金,待当事人刷单金额较大时,就会以系统卡单、系统错误、激活账户为由,要求事主继续刷单或汇保证金,骗取金额。防骗提醒:一是通过网络平台找工作或者兼职时,不要被高额报酬盲目吸引,不要有“贪小便宜”和“轻松赚钱”的心态,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网络刷单本就属于违法行为、严重失信行为,应珍惜个人信用。
短信直接汇款
“请把钱直接汇到××银行账号就可以了……”犯罪分子往往大批群发此类短信,此时如果当事人正好有一笔业务汇款要办,加上业务繁忙,可能会疏于防范,未对汇款的真实身份进行核实,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很大。
QQ冒充熟人
通常是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需要特别当心一些冒充熟人的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与你聊天,注意千万不要上当。网络与电话交友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个人条件优越的交友信息,吸引事主,在网络和电话沟通中,甜言蜜语蒙骗事主上当。假称在银行的账户涉嫌犯罪告诉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所申领的电话已欠费。随后再由一名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当事人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确保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频频催促当事人赶紧通过电话或就近转账,不然损失更大。
手机陌生电话
手机陌生电话拨打,响一、两声就挂,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回电话,因为犯罪分子通过拨打你的电话,让你误认为是你的熟人电话,诱使你回电话,一旦你回电话,就会被迫支付高昂的电话费。
网络游戏诈骗
先通过某些途径与你认识和交流,获得你的信任后,再诱骗你玩某款游戏进行诈骗。或通过诱导你购买游戏皮肤或设备,一步一步诈骗。学生受骗,往往是由玩游戏引起的。凡是要出钱的游戏都是诈骗,要引起高度重视。
冒充公检法
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一般是不法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理由,要求提供账户核查资金或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防骗提醒:公检法人员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微信通知你已涉案或要求核查资金、将钱款转移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资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
对方自称是淘宝等平台的客服或卖家,可以详细报出受害人的个人订单信息,并称订单无效要“退款”、或者“退货给补偿”等,引诱受害者点击钓鱼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等手段,将钱卷入自己账户。防骗提醒:网购出现质量问题、订单错误,要求退款退货时,请在官方网站核实交易信息或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银行卡号、验证码一定要保管妥当,不要轻易外泄。
QQ(微信)冒充老板(亲友)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领导,要求财务人员加其微信,随后,财务人员被拉进所谓“公司高管群”,下达转账指示,财务人员信以为真将钱款打入其指定的账户。或者不法分子盗窃学生的QQ、微信号码,或者假冒学生加家长微信,以各种名义向其家长要钱。防骗提醒:QQ、微信被盗,马上通知亲友防止被骗。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处理财务事宜,凡是涉及资金转账事宜的必须当面或者电话核实。
虚假购物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假网站、社交媒体发布虚假信息,以低价为诱饵,吸引受害者上钩完成付款。防骗提醒:一是选择正规的网络购物平台进行交易。二是要选择正规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在购物过程中,不要将钱款直接转账给对方。收到货物确认无误后,再将钱款转给对方。三是切莫贪图便宜。特别是在网络购物中发现一些货物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购买,防止上当受骗。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4.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提高学生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5.总结提升: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通过讲授的方式 ,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方法。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提高学生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 课堂练习:通过模拟场景的方式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电信诈骗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2.作业:布置关于电信诈骗的短文写作或相关思考题,促使学生思考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3.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形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 教学PPT: 包括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案例分析和防范技巧等内容,辅助教学。
2. 视频资料:播放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和防范宣传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3. 模拟场景: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
4.相关法律资料: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对电信诈骗的界定和处罚规定,强调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七、总结
本堂课通过对电信诈骗的深入分析和实际演练,提高了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学生们学会了识别常见的电信诈骗方式,掌握了应对技巧,从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八、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学生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对防范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实际演练和互动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