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坚持新发展理念1.教学内容分析(“坚持新发展理念”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2《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三框的内容。本框所述的“坚持新发展理念”与第二框所述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关系是:理论(指导思想)——实践(现实载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行动指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载体和表现,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印证。这一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目。第一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意义和要求。第二目“贯彻新发展理念,阐述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内涵和要求。两目分别从两个角度阐释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目主要从发展的出发点、动力点、落脚点方面讲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由谁享有发展成果;第二目主要从发展的理念、原则、过程、方法等方面讲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学习者分析 (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时政“新发展理念”,已初步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进入高中阶段后,在学习本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都为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铺垫了良好的知识经验基础。 心智特征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高二学生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具有多样性、可塑性,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有梯度的任务,组织有效的学生活动,通过问题的引导和讨论,全方位、多角度给予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合作探究中落实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落实核心素养。但是本课容量较大,理论性较强,名词、概念较多,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困难。)学习目标 结合华溪村交流会,能够阐释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阐述个人的美好生活需求。 能够结合华溪村现状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作出华溪村发展正确决定,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能够梳理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以及分析华溪村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从而加深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 能够借助自媒体平台对华溪村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从而增强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4.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难点: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5.学习评价设计(项目式教学法)6.学习活动设计 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学生活动:认真聆听。篇章一:回溯过去——述出心声教师活动1 组织召开华溪村交流会,选定交流会主题——讲述心中的美好生活需求。学生活动1 角色扮演。华溪村村民说出自己的美好需求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村干部结合华溪村现状以及村民美好生活需求作出关于华溪村发展重大决定。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与华溪村村民一起讲出内心的美好需求,并通过村干部作出重大决定,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解。)篇章二:立足当下——贯彻理念教师活动2: 组织学生梳理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 展示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中华溪村的做法分别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教师总结新发展理念相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华溪村坚持新发展理念所带来的变化。 学生活动2 学生自学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完善梳理新发展理念知识卡片。 小组讨论思考,华溪村的做法分别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展示华溪村的重大变化。活动意图说明: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结合华溪村做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议题三:展望未来——分享经验教师活动3: 组织学生召开线上华溪村经验分享会。 对学生发言进行点拨升华。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青少年我们可以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 学生活动3: 1.学生选取发言成员,拟好发言稿。 2.学生利用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召开线上华溪村经验分享交流会,分享华溪经验。活动意图说明:一方面对知识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实现教学环节的项目式呈现。板书设计 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原因 要求 坚持新发展理念 原因 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贯彻新发展理念 地位、内在联系及对待态度教学反思与改进 该设计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法,从座谈会到梳理经验再到分享经验,呈现递进式教学。说明: (1)教学设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课时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设计情境化、活动化、任务化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实践性和整体性。日常工作中,教师“基本信息”可以简写。 (2)教学反思与改进突出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依据学生的变化和本课教学的特色,从教学观念系统和操作系统两方面进行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等是否合理,教学行为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情境活动和师生关系等是否符合教学规律,等等。从设计、实施、评价、理念落实等方面找优点,并说明今后完善与改进不足的办法。教学反思与评价不要求面面俱到,但须真实客观。 (3)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学习评价要保持一致性,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评”的改进。可依据课堂实施实际状况整理教学实录和教学案例,详细呈现某一课时的教学实践过程,呈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表现;呈现教师引导(评价)学生深入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分析学生在课堂每个环节中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收获,突出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师的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过程的对应。过程完整,资源齐全,任务具体,互动充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