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学校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练习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学校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练习卷

资源简介

北京市西城学校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练习卷
1.(2024六下·西城期中)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是   。
2.(2024六下·西城期中)工程师常通过建立   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3.(2024六下·西城期中)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    ,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   。
4.(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工程设计中,限制条件包括时间、   、可用材料、   、抵抗自然界的破坏力等。
5.(2024六下·西城期中)   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   ,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
6.(2024六下·西城期中)制订塔台竞标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   和   。
7.(2024六下·西城期中)每一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  )
8.(2024六下·西城期中)设计是工程的关键,设计之后就可以直接施工了。(  )
9.(2024六下·西城期中)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  )
10.(2024六下·西城期中)只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四个方面对塔台进行评价。(  )
11.(2024六下·西城期中)“虎父无犬子”描述的是动物的变异现象。 (  )
12.(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可以采摘下来带回去问老师。(  )
13.(2024六下·西城期中)有些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长的完全一样。(  )
14.(2024六下·西城期中)搜索到的植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
15.(2024六下·西城期中)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上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
16.(2024六下·西城期中)我们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
17.(2024六下·西城期中)下列描述的现象中,(  )与另外两个不同。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18.(2024六下·西城期中)下列关于增强塔台模型稳定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增加底部重量
B.增加高度
C.提高底部吸管的强度
19.(2024六下·西城期中)课堂上我们改进后的塔台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但这就是最终的方案吗? (  )
A.是 B.不是 C.不确定
20.(2024六下·西城期中)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可以用生物的(  )现象来解释。
A.遗传 B.变化 C.变异
21.(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下面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给生物编号,将号码记录在分布图上
B.用相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的生物种类
C.画出编号的生物,将我们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出它们的位置
22.(2024六下·西城期中)亚洲人的肤色是黄色的,这是由(  )决定的。
A.生活状态 B.饮食习惯 C.遗传因素 D.心情好坏
23.(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测量塔台模型高度的时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尺太短了,不适合测量
B.在测量前一定要统合适的测量工具
C.读数时要平视
D.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
24.(2024六下·西城期中)下颌(有无沟)、发际(v形和平形)、眼皮(单和双)、大拇指(是否能向内弯曲)这四种相貌特征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  )种不同的相貌。
A.3 B.6 C.8 D.16
25.(2024六下·西城期中)关于人类的遗传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的相貌特征,如眼睛,鼻子等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B.人的血型、性格等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C.人类有许多疾病也是可以遗传的
26.(2024六下·西城期中)萌小牛的塔台设计方案中底部装上了滚球,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抗风能力 B.增加抗震能力 C.使塔台更稳固
27.(2024六下·西城期中)如下图是古生物化石图片,请你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两个科学问题。
问题1:   
问题2:   
28.(2024六下·西城期中)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 哺乳动物 天鹅
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昆虫 草鱼
身上长有羽毛 鱼类 鲸鱼
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 鸟类 蚂蚁
29.(2024六下·西城期中)小杨在校园里选择了三个地点进行生物调在,下表是他的“校园生物调查表”。
生物名称 蚂蚁 蜘蛛 蝗虫 蜜蜂 樟树 桂花树 狗尾草 苔藓
A地点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B地点 有 无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C地点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1)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回教室继续观察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
(2)小杨在观察时,选择的C地点最有可能是(  )。
A.篮球场 B.花坛 C.教室 D.厕所
(3)下面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蜜蜂 D.蝗虫
(4)下面关于“给生物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
(5)请你写出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的两条建议:   、   。
(6)给植物分类时,根据植物茎的特点,给植物分为两类。下列属于木质茎的是   ,属于草质茎的是   。
A.白毛杨 B.法国梧桐 C.银杏 D.月季花 E.狗尾草 F.牵牛花 G.菊花 H.蒲公英,
30.(2024六下·西城期中)制作塔台模型是一件大家非常感兴趣的事:
(1)在搭建过程中,我们应该先搭建(  )
A.底座 B.侧面 C.整体
(2)制作塔台模型时,经常使用(  )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
A.四边形 B.六边形 C.三角形
(3)下列塔台模型的材质相同,抗震能力最好的是(  )。
A.上小下大 B.上大下小 C.上小下大且重
(4)测试塔台模型的各项性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塔高”要求达到60厘米,   可以满足需要;测试“抗风能力”时,可以借助   的不同风力等级完成。(均选填“米尺”或“电风扇”)
(5)制作塔台的立柱高度要(  )。
A.越高越好 B.越低越好 C.尽量等高
31.(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学习了《生物多样性》这一单元后,小科对课本上的知识非常感兴趣,通过观察父母的特征再与自己的特征进行比较,他发现:小科的母亲有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肥胖。父亲有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较瘦。小明无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正常。
(1)父母有耳垂,小科无耳垂,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下列现象与此相同的是   (填序号)。母亲的大拇指向背侧弯曲,小科的大拇指也能向背侧弯曲,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下列现象与此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有其父必有其子 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32.(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测试阶段,小科制作的塔台模型顶端承重能力在所有小组中最低并且小科发现塔台抗风能力不好,请你帮他想想办法来改进塔台模型。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设计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但核心是设计。
2.【答案】模型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可以使研究对象直观化、简单化,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些复杂的事物。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3.【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是指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4.【答案】费用;环境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5.【答案】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
6.【答案】项目成本;项目安全性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竟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7.【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技;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工程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每-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8.【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模型,建造实物,针对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修改设计后要测试其可能性,成功测试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建造。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设计塔台时,会考虑的因素有:材料的实用性,安全性,成本,人员分工,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抗风抗震能力等,测试塔台模型时需要测试的是: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等,测试塔台模型时,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 确测试标准,以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为依据从“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美观”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遗传现象的谚语或现象较多,如“种瓜得瓜”、“有其父必有其子”等。“虎父无犬子”描述的是动物的遗传现象。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 调查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时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 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 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题目说法错误。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所以即便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完全一样。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 校园大搜索时我们搜索到的植物很多,可以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生物是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地球作为我们的家园, 各种生物在这里生存和繁衍,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体现在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中, 包括捕食与被捕食、 共生、 竞争等。 这些关系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例如, 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养料, 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的基础; 而动物则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 帮助分解有机物, 促进物质的循环。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 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生存环境。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由于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尽的,所以遗传下来的相貌特征之间有多种组合方式,组合起来的相貌特征是无数种的。我们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身高、体重、头发、眼睛的颜色等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
17.【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说明了生物的亲自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属于变异现象。
18.【答案】B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为了增强塔台的抗风、抗震能力,可以加大底部面积、增加底部重量、提高底部吸管的强度都可以。增加塔台高度不行。
19.【答案】B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 在设计和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中, 即使我们对模型进行了改进, 使其更符合工程要求, 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方案。 工程设计是一个反复评估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直到满足最终的建造要求。 这意味着, 即使我们的设计方案在经过改进后已经相当不错, 仍然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调整, 以确保它完全符合工程的标准和要求。 这种持续的改进过程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解决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而使最终的产品更加完善。 因此, 即使我们的设计方案已经有所改进, 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评估和改进, 以确保它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20.【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说明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21.【答案】B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我们可以用编号的方法来做,也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出它所在的位置。不能用相同的颜色表示地上、地下和空中的生物种类。
22.【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不停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之一。我们亚洲人的肤色是的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与生活状态、饮食习惯、心情好坏无关。
23.【答案】D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的高度、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美观等都有对应的测试标准,不同项目的测试方法不同。塔台高度是测量标准之一,在测量前一定要统一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塔台的方法是将塔台模型放置于平稳的点面上,将米尺竖直放在塔台模型旁边,测量塔台的高度,平视读出数值,学生尺太短了,不合适测量,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应该重新测量,符合题意。
24.【答案】D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4个性状可以呈现2×2×2×2=16种不同相貌。下颌(有无沟)、发际(v形和平形)、眼皮(单和双)、大拇指(是否能向内弯曲)这四种相貌特征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16种不同的相貌。
25.【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每个人的相貌都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26.【答案】B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 这一设计选择旨在提升塔台的抗震能力, 通过在塔台模型底部安装滚珠, 可以显著提升塔台的稳定性。 这种设计策略包括使用三角形结构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以及通过塔身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的结构设计来抗风抗震。 这些措施共同作用, 有助于提高塔台的抗震能力, 确保其结构的稳固性。
27.【答案】与生物多样性、化石等有关即可;与生物多样性、化石等有关即可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例如:问题一: 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中,环境因素起到了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特定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化石形成的概率和质量的?以恐龙化石为例,在某些特定的沉积环境中,是否更容易保存完整的骨骼结构? 问题二: 我们能否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准确预测未来生物的进化方向?比如三叶虫的灭绝是否能给我们提供关于生物适应性和环境变化的重要线索,从而推测未来生物在面临类似环境挑战时可能的进化路径?
28.【答案】
【知识点】鱼的特点;昆虫;鸟类
【解析】【分析】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一般卵生,鱼类是体披鱼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空类具有的特征有:鸟类是全身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能在空中飞翔,体温恒定且高。哺乳动物体表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胶较大而发达,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29.【答案】(1)C
(2)B
(3)B
(4)A
(5)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植物种子库(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顺布相关法律)
(6)ABC;DEFGH
【知识点】昆虫;植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时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 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1)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正确;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正确;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带回教室继续观察,错误;不可以破坏动植物;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正确;
(2)根据题干可知,该位置有各种昆虫和树木,还有小草和苔,所以应该是花坛。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蜘蛛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蛛形纲。
(4)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错误;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正确;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正确。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正确,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6)根据植物茎的特点, 可以将植物分为木质茎植物和草质茎植物。 木质茎植物: 这类植物的茎具有发达的木质部, 通常指的是木本植物, 其茎坚硬且支持力和输导能力较强。 例如, 樟树、 桃树、 柳树、 杨树等都属于木质茎植物。 草质茎植物: 相比之下, 草质茎植物的茎木质部不甚发达, 通常指的是草本植物。 这些植物的茎较为柔软, 支持力和输导能力相对较弱。 例如, 狗尾草、 玉米、 蒲公英、 小麦、 车前草等都属于草质茎植物。
30.【答案】(1)A
(2)C
(3)C
(4)米尺;电风扇
(5)C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模型建造要求有:塔台高度60厘米;底部能够移动;坚固并有承重能力;具有抗风抗震能力;节省材料;美观,设计作品的关键是达到坚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1)在搭建过程中,我们应该先搭建底座。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不稳定,容易变形,利用三角形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制作塔台模型时,经常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
(3)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甲模型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所以甲模型的明显优势是稳定性强。
(4)测试塔台模型的各项性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塔高”要求达到60厘米,米尺可以满足需要;测试“抗风能力”时,可以借助电风扇的不同风力等级完成。
(5)制作塔台的立柱高度要尽量等高。
31.【答案】(1)变异;②;遗传;①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父母有耳垂,小科无耳垂、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属于变异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有其父必有其子、母亲的大拇指向背侧弯曲,小科的大拇指也能向背侧弯曲等属于遗传现象。
32.【答案】示例:多用三角形结构、多采用框架结构、把模型做成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把底座做的更重、降低高度。
【知识点】框架结构;塔台
【解析】【分析】例如:
增强顶部结构: 使用更坚固和厚实的材料来构建塔台的顶部,例如增加钢板或加厚的塑料板。 改变顶部的形状,采用拱形或圆顶结构,能够更好地分散压力,提高承重能力。比如,参考一些桥梁的拱形设计。
优化整体框架: 增加支撑柱的数量或加粗支撑柱,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就像高楼大厦会有众多粗壮的支柱来保证稳定性。 调整框架结构,使其更加稳固,例如采用三角形或菱形的框架结构,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能够增强抗风能力。
改进连接方式: 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且牢固,可以使用更强大的粘合剂、螺丝或铆钉。 增加连接点的数量,使力能够更均匀地分布。
减轻塔台重量: 去除不必要的部分或使用轻质但强度足够的材料,减轻塔台自身的重量,从而减少在风中的受力。
增加风阻减小设计: 将塔台的表面设计得更加光滑,减少风的阻力。 在塔台的侧面设置导流板,引导风的流向,降低风对塔台的影响。
1 / 1北京市西城学校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练习卷
1.(2024六下·西城期中)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是   。
【答案】设计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但核心是设计。
2.(2024六下·西城期中)工程师常通过建立   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答案】模型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可以使研究对象直观化、简单化,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些复杂的事物。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3.(2024六下·西城期中)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    ,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   。
【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是指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4.(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工程设计中,限制条件包括时间、   、可用材料、   、抵抗自然界的破坏力等。
【答案】费用;环境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5.(2024六下·西城期中)   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   ,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
【答案】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
6.(2024六下·西城期中)制订塔台竞标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   和   。
【答案】项目成本;项目安全性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竟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7.(2024六下·西城期中)每一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技;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工程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每-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8.(2024六下·西城期中)设计是工程的关键,设计之后就可以直接施工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模型,建造实物,针对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修改设计后要测试其可能性,成功测试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建造。
9.(2024六下·西城期中)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设计塔台时,会考虑的因素有:材料的实用性,安全性,成本,人员分工,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抗风抗震能力等,测试塔台模型时需要测试的是: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等,测试塔台模型时,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
10.(2024六下·西城期中)只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四个方面对塔台进行评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 确测试标准,以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为依据从“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美观”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1.(2024六下·西城期中)“虎父无犬子”描述的是动物的变异现象。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遗传现象的谚语或现象较多,如“种瓜得瓜”、“有其父必有其子”等。“虎父无犬子”描述的是动物的遗传现象。
12.(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可以采摘下来带回去问老师。(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 调查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时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 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 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题目说法错误。
13.(2024六下·西城期中)有些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长的完全一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所以即便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完全一样。
14.(2024六下·西城期中)搜索到的植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 校园大搜索时我们搜索到的植物很多,可以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15.(2024六下·西城期中)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上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生物是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地球作为我们的家园, 各种生物在这里生存和繁衍,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体现在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中, 包括捕食与被捕食、 共生、 竞争等。 这些关系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例如, 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养料, 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的基础; 而动物则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 帮助分解有机物, 促进物质的循环。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 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生存环境。
16.(2024六下·西城期中)我们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由于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尽的,所以遗传下来的相貌特征之间有多种组合方式,组合起来的相貌特征是无数种的。我们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身高、体重、头发、眼睛的颜色等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
17.(2024六下·西城期中)下列描述的现象中,(  )与另外两个不同。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说明了生物的亲自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属于变异现象。
18.(2024六下·西城期中)下列关于增强塔台模型稳定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增加底部重量
B.增加高度
C.提高底部吸管的强度
【答案】B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为了增强塔台的抗风、抗震能力,可以加大底部面积、增加底部重量、提高底部吸管的强度都可以。增加塔台高度不行。
19.(2024六下·西城期中)课堂上我们改进后的塔台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但这就是最终的方案吗? (  )
A.是 B.不是 C.不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 在设计和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中, 即使我们对模型进行了改进, 使其更符合工程要求, 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方案。 工程设计是一个反复评估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直到满足最终的建造要求。 这意味着, 即使我们的设计方案在经过改进后已经相当不错, 仍然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调整, 以确保它完全符合工程的标准和要求。 这种持续的改进过程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解决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而使最终的产品更加完善。 因此, 即使我们的设计方案已经有所改进, 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评估和改进, 以确保它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20.(2024六下·西城期中)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可以用生物的(  )现象来解释。
A.遗传 B.变化 C.变异
【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说明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21.(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下面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给生物编号,将号码记录在分布图上
B.用相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的生物种类
C.画出编号的生物,将我们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出它们的位置
【答案】B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我们可以用编号的方法来做,也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出它所在的位置。不能用相同的颜色表示地上、地下和空中的生物种类。
22.(2024六下·西城期中)亚洲人的肤色是黄色的,这是由(  )决定的。
A.生活状态 B.饮食习惯 C.遗传因素 D.心情好坏
【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不停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之一。我们亚洲人的肤色是的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与生活状态、饮食习惯、心情好坏无关。
23.(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测量塔台模型高度的时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尺太短了,不适合测量
B.在测量前一定要统合适的测量工具
C.读数时要平视
D.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
【答案】D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的高度、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美观等都有对应的测试标准,不同项目的测试方法不同。塔台高度是测量标准之一,在测量前一定要统一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塔台的方法是将塔台模型放置于平稳的点面上,将米尺竖直放在塔台模型旁边,测量塔台的高度,平视读出数值,学生尺太短了,不合适测量,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应该重新测量,符合题意。
24.(2024六下·西城期中)下颌(有无沟)、发际(v形和平形)、眼皮(单和双)、大拇指(是否能向内弯曲)这四种相貌特征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  )种不同的相貌。
A.3 B.6 C.8 D.16
【答案】D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4个性状可以呈现2×2×2×2=16种不同相貌。下颌(有无沟)、发际(v形和平形)、眼皮(单和双)、大拇指(是否能向内弯曲)这四种相貌特征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16种不同的相貌。
25.(2024六下·西城期中)关于人类的遗传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的相貌特征,如眼睛,鼻子等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B.人的血型、性格等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C.人类有许多疾病也是可以遗传的
【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每个人的相貌都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26.(2024六下·西城期中)萌小牛的塔台设计方案中底部装上了滚球,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抗风能力 B.增加抗震能力 C.使塔台更稳固
【答案】B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 这一设计选择旨在提升塔台的抗震能力, 通过在塔台模型底部安装滚珠, 可以显著提升塔台的稳定性。 这种设计策略包括使用三角形结构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以及通过塔身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的结构设计来抗风抗震。 这些措施共同作用, 有助于提高塔台的抗震能力, 确保其结构的稳固性。
27.(2024六下·西城期中)如下图是古生物化石图片,请你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两个科学问题。
问题1:   
问题2:   
【答案】与生物多样性、化石等有关即可;与生物多样性、化石等有关即可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例如:问题一: 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中,环境因素起到了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特定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化石形成的概率和质量的?以恐龙化石为例,在某些特定的沉积环境中,是否更容易保存完整的骨骼结构? 问题二: 我们能否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准确预测未来生物的进化方向?比如三叶虫的灭绝是否能给我们提供关于生物适应性和环境变化的重要线索,从而推测未来生物在面临类似环境挑战时可能的进化路径?
28.(2024六下·西城期中)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 哺乳动物 天鹅
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昆虫 草鱼
身上长有羽毛 鱼类 鲸鱼
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 鸟类 蚂蚁
【答案】
【知识点】鱼的特点;昆虫;鸟类
【解析】【分析】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一般卵生,鱼类是体披鱼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空类具有的特征有:鸟类是全身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能在空中飞翔,体温恒定且高。哺乳动物体表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胶较大而发达,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29.(2024六下·西城期中)小杨在校园里选择了三个地点进行生物调在,下表是他的“校园生物调查表”。
生物名称 蚂蚁 蜘蛛 蝗虫 蜜蜂 樟树 桂花树 狗尾草 苔藓
A地点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B地点 有 无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C地点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1)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回教室继续观察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
(2)小杨在观察时,选择的C地点最有可能是(  )。
A.篮球场 B.花坛 C.教室 D.厕所
(3)下面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蜜蜂 D.蝗虫
(4)下面关于“给生物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
(5)请你写出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的两条建议:   、   。
(6)给植物分类时,根据植物茎的特点,给植物分为两类。下列属于木质茎的是   ,属于草质茎的是   。
A.白毛杨 B.法国梧桐 C.银杏 D.月季花 E.狗尾草 F.牵牛花 G.菊花 H.蒲公英,
【答案】(1)C
(2)B
(3)B
(4)A
(5)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植物种子库(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顺布相关法律)
(6)ABC;DEFGH
【知识点】昆虫;植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时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 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1)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正确;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正确;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带回教室继续观察,错误;不可以破坏动植物;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正确;
(2)根据题干可知,该位置有各种昆虫和树木,还有小草和苔,所以应该是花坛。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蜘蛛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蛛形纲。
(4)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错误;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正确;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正确。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正确,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6)根据植物茎的特点, 可以将植物分为木质茎植物和草质茎植物。 木质茎植物: 这类植物的茎具有发达的木质部, 通常指的是木本植物, 其茎坚硬且支持力和输导能力较强。 例如, 樟树、 桃树、 柳树、 杨树等都属于木质茎植物。 草质茎植物: 相比之下, 草质茎植物的茎木质部不甚发达, 通常指的是草本植物。 这些植物的茎较为柔软, 支持力和输导能力相对较弱。 例如, 狗尾草、 玉米、 蒲公英、 小麦、 车前草等都属于草质茎植物。
30.(2024六下·西城期中)制作塔台模型是一件大家非常感兴趣的事:
(1)在搭建过程中,我们应该先搭建(  )
A.底座 B.侧面 C.整体
(2)制作塔台模型时,经常使用(  )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
A.四边形 B.六边形 C.三角形
(3)下列塔台模型的材质相同,抗震能力最好的是(  )。
A.上小下大 B.上大下小 C.上小下大且重
(4)测试塔台模型的各项性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塔高”要求达到60厘米,   可以满足需要;测试“抗风能力”时,可以借助   的不同风力等级完成。(均选填“米尺”或“电风扇”)
(5)制作塔台的立柱高度要(  )。
A.越高越好 B.越低越好 C.尽量等高
【答案】(1)A
(2)C
(3)C
(4)米尺;电风扇
(5)C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模型建造要求有:塔台高度60厘米;底部能够移动;坚固并有承重能力;具有抗风抗震能力;节省材料;美观,设计作品的关键是达到坚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1)在搭建过程中,我们应该先搭建底座。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不稳定,容易变形,利用三角形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制作塔台模型时,经常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
(3)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甲模型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所以甲模型的明显优势是稳定性强。
(4)测试塔台模型的各项性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塔高”要求达到60厘米,米尺可以满足需要;测试“抗风能力”时,可以借助电风扇的不同风力等级完成。
(5)制作塔台的立柱高度要尽量等高。
31.(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学习了《生物多样性》这一单元后,小科对课本上的知识非常感兴趣,通过观察父母的特征再与自己的特征进行比较,他发现:小科的母亲有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肥胖。父亲有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较瘦。小明无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正常。
(1)父母有耳垂,小科无耳垂,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下列现象与此相同的是   (填序号)。母亲的大拇指向背侧弯曲,小科的大拇指也能向背侧弯曲,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下列现象与此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有其父必有其子 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答案】(1)变异;②;遗传;①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父母有耳垂,小科无耳垂、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属于变异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有其父必有其子、母亲的大拇指向背侧弯曲,小科的大拇指也能向背侧弯曲等属于遗传现象。
32.(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测试阶段,小科制作的塔台模型顶端承重能力在所有小组中最低并且小科发现塔台抗风能力不好,请你帮他想想办法来改进塔台模型。
   。
【答案】示例:多用三角形结构、多采用框架结构、把模型做成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把底座做的更重、降低高度。
【知识点】框架结构;塔台
【解析】【分析】例如:
增强顶部结构: 使用更坚固和厚实的材料来构建塔台的顶部,例如增加钢板或加厚的塑料板。 改变顶部的形状,采用拱形或圆顶结构,能够更好地分散压力,提高承重能力。比如,参考一些桥梁的拱形设计。
优化整体框架: 增加支撑柱的数量或加粗支撑柱,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就像高楼大厦会有众多粗壮的支柱来保证稳定性。 调整框架结构,使其更加稳固,例如采用三角形或菱形的框架结构,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能够增强抗风能力。
改进连接方式: 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且牢固,可以使用更强大的粘合剂、螺丝或铆钉。 增加连接点的数量,使力能够更均匀地分布。
减轻塔台重量: 去除不必要的部分或使用轻质但强度足够的材料,减轻塔台自身的重量,从而减少在风中的受力。
增加风阻减小设计: 将塔台的表面设计得更加光滑,减少风的阻力。 在塔台的侧面设置导流板,引导风的流向,降低风对塔台的影响。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