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1.(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A.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C.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D.核电站废水直接排入海洋2.(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下列是小科对身边事物的一些估计,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间教室的容积约为200cm3B.一张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C.台州今年夏天最高气温接近40℃D.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3.(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 )A. B.C. D.4.(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场上,工作人员使用"机器狗"来运送铁饼,实现体育赛事与科技力量的创新结合。下列可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是否耗能 B.是否智能 C.能否运动 D.能否繁殖5.(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新能源电动车(如右图)利用电池提供能量来驱动汽车。电池和汽油中蕴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该能量是( )A.电能 B.机械能 C.化学能 D.电磁能6.(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神舟十九号于 2024年10月30日发射,在火箭加速上升阶段,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感觉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上的指挥人员 B.火箭发射塔C.火箭 D.地球7.(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2024年8月11日在巴黎收官,中国代表团共获得40金27银24铜的好成绩。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检测人员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C.建立假说 D.获取事实与证据8.(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雁南飞 B.鱼儿离不开水C.大树底下好乘凉 D.秋风扫落叶9.(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2024年唯一的日全食发生在4月9日。 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的相对位置为( )A. B.C. D.10.(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系统)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下列研究中,不是采用该方法的是( )A. B.C. D.11.(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实验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说出“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的诗词。下列胜出的选手是 ( )A. B.C. D.12.(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下列使用特殊方法对硬币的直径、厚度、体积、周长进行测量的实验中,不能准确测量的是( )A. B.C. D.13.(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右边是两幅经纬网地图(图幅大小相同) ,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B.A点在东半球; B点在南半球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C点在D 点的东南方向D.C点经纬度是(14.(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A 界 目 纲 种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C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D 宇宙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A.A B.B C.C D.D15.(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家喻户晓。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骄傲的兔子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睡起了大觉,醒来后跑到终点时才发现坚持不懈的乌龟获得了冠军。对整个赛跑过程而言,下列运动图像中(其中实线表示兔子,虚线表示乌龟)表述正确的是( )A. B.C. D.16.(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1)图1中木块的边长是 cm。(2) 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3) 图3中液体的体积是 mL。17.(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某湿地公园内有大片的水杉,水面上长满了浮萍,不时还有野鸭从浮萍中穿游而过。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在“[ ]”内填数字,在“下划线”上填与数字相对应的细胞结构名称)(1)甲、 乙两图中,可能是野鸭细胞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2) 水杉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 有关。(3)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伸出水面,或在陆地土壤中呼吸,故水杉耐水湿。决定这一性状的物质是在细胞[ ] 内。(4) 浮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是因为浮萍细胞中有[ ] 。18.(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2023年2月,在苕溪余杭、德清流域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鲤形目鲤科鳅属的鱼类新物种——苕溪鳅(liè)。如表1所示为含苕溪鳅在内的四种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如表2所示为苕溪主要土著鱼类信息表。回答问题:(1)表1中2b的信息为 ,(2)“苕溪鳅”对应表1中的 (选填字母) 。(3)表2中与苕溪鳅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选填“刀鲚” “翘嘴鲌”或“似鳊”)。19.(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是在 (选填“北极”或“南极”)上空拍摄的。(2) 图中A、B、C、D四地中, 点在昏线上。(3) 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 引起的。20.(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如图甲为北半球某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A、B、C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中的某一天正午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乙) ,太阳能热水器(图丙) ,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图甲分析该地位于北回归线 (选填“以北”或“以南”) 地区。(2)当正午太阳位于图甲中C位置时,地球公转到图乙中的 (选填“①”“②”“③”或“④”) 位置。(3) 当地球位于图乙中①位置时,台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4) 该地居民打算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使热水器有最好的集热效果,换季需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如图丙) ,则从夏季到冬季集热排管与地面的夹角α (见图丙) 应调 (选填“大”或“小”)。21.(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读右边“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1) 小行星带位于 (填字母) 之间。(2) 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____。A.远处驶来的帆船桅杆比船身先看到B.日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C.麦哲伦环球航行D.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耀斑增强时,太阳光中紫外线相对增强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22.(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观察仪器,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部分过程。(1)如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图中序号)。(2) 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选填字母)。A.前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3)图乙中①是该同学在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像时,捕捉到的图像,为了将图像移至视野中央,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上述操作之后,图像如②所示; 选择要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图像如③所示; 将目镜转动一定角度后,图像如④所示。(4) 图乙的四个图像视野中总有一块污渍,根据图乙及其操作过程,该同学要清除污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A.清洁反光镜 B.清洁高倍物镜 C.清洁低倍物镜D.清洁目镜 E.清洁临时装片23.(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夏天,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某研究团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①招募血型为A、B、AB、O型的志愿者各30人。②取150个培养皿,各加入2mL 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③从每个志愿者体内采10mL 血液,分别加入培养皿中并摇匀,按血型分为甲、乙、丙、丁四组; 向剩下的培养皿中各加入10mL生理盐水并摇匀,记为戊组,④把五组培养皿都摆放在蚊子较多的同一环境中,统计相同时间内各培养皿中吸引蚊子的数量。⑤先统计各组吸引蚊子数,再算出各组吸引蚊子数占五组总数的百分比。绘制成图像如右图所示。(1) 实验中戊组起 作用。(2) 各组采用志愿者30人,而不是一人,理由是 。(3)实验采用志愿者的血样来吸引蚊子,而不是直接让志愿者本人来吸引蚊子,理由是: 。(4) 本实验的结论是 。24.(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蓝莓享有“浆果之王”的美誉。为研究不同剂量的蓝莓提取物抗疲劳作用的效果,研究人员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四组,每日定时灌胃不同浓度的蓝莓提取物溶液一次,灌胃30天后让小鼠身体负自身质量3%的铅丝,置于水深40厘米的游泳箱中,维持水温30℃,进行负重游泳实验。记录自游泳开始至小鼠沉于水面下10秒后不能浮出水面的时间,记录相关数据如表:组别 蓝莓提取溶液浓度 (毫克/千克) 蓝莓提取溶液体积(毫升) 小鼠初始平均质量(克) 小鼠最终平均质量(克) 负重力竭游泳时间(秒)1 0 0.4 19.7 22.7 70.62 100 0.4 19.5 22.6 84.73 200 0.4 19.7 22.7 88.84 300 0.4 19.5 22.5 106.65 400 0.4 19.7 22.7 98.9(1) 实验中选择小鼠的要求是 。(2) 实验中用 指标来衡量小鼠抗疲劳效果。(3) 实验证明蓝莓提取物对抗疲劳作用有功效,其依据是 。(4)为进一步明确蓝莓提取物对抗疲劳功效的最佳浓度,补充检测的溶液浓度范围最合理的是 毫克/千克。25.(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学习了温度的有关知识后,小明在课外搜集了有关温度计的一些材料并自制了温度计:(1)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设计了一种利用气体热胀冷缩原理的气体温度计(图甲),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玻璃管中液柱会 。(2)1654年,斐迪南经过对各种液体的试验之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图乙)。其是一个螺旋状密封玻璃管,管内装着适量带颜色酒精。为了给玻璃管壁标上刻度,他测量了不同温度时螺旋状玻璃管内液柱的长度(如表)。已知酒精温度计测量的最大温度为78℃,则螺旋状玻璃管长度至少为 厘米。气温 (℃) 12 16 20 24 28 32液柱长度 (cm) 12 14 16 18 20 22(3)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史后,小明自制完成了简易温度计,分别往瓶内注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放入70℃热水中,液面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你建议小明应选用哪种液体来制作温度计 (选填“酒精”或“水”)。(4) 小明正确选择液体后,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仍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使其显示示数更加精确 。26.(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某校项目化实验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 ,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向上飞。(1)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 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 A 处起飞,到C 处达到最高点, 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从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 水火箭运动情况是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3) 以下是水火箭的部分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功能性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时间t≥6s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 上升时间3s≤t<6s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 上升时间 t<3s或不能升空图丁是小组同学实验时水火箭的速度和在空中的上升时间的关系,请结合评价量表的功能性指标,对该水火箭评价并说明理由 。27.(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如图是某农场生态农业的运作模式。(1) 图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称作 。(2)昆虫和鸭之间存在的生物关系有 。(3) 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8.(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大陆漂移说;②海底扩张说; ③板块构造学说。(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大胆的提出假说——“大陆漂移说”,以下证据支持他假说的是 。①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②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③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2) 右图为洋中脊形成的示意图。洋底岩石1、2、3中形成较早的是 。(3) 2024年4月3日, 台湾花莲发生7.3级地震, 造成数百人伤亡。此次地震是由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产生。(4) 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措施得当的是 (填序号)。①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②迅速从高处跳楼逃生③来不及外逃时,可选择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方29.(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杭州西湖边宝石山上,赭色“宝石”比比皆是,造型各异,大小不等,闪闪发光,让人喜爱。由此得名宝石山。周末,小迪、小灿和小军相约游玩宝石山后,各自带回一块“宝石” 。(1) 小迪的“宝石”体积较小,可放入量筒测量体积,小迪估计他的“宝石”体积约为40厘米3,在以下量筒中,选择哪一个测量最合适 ( )。A.25 毫升 B.50毫升 C.100 毫升(2) 小灿拾得的“宝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于是她利用一只烧杯和量筒完成了测量,操作步骤如右图:她发现这样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产生此误差的步骤是 (填字母) 。(3)小军在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仰视读数,则会造成实际体积 (选填“偏小”或“偏大”) 。30.(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某同学进行了估测太阳直径的实验。他将如图甲所示的大卡片、小卡片垂直固定在米尺上,其中大卡片上的铝箔纸中间戳有一小孔,小卡片中间画两条相距8毫米的平行线。将大卡片朝向太阳,移动小卡片,直到太阳像的直径刚好等于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测得两卡片间的距离为800毫米。(1) 太阳通过小孔在小卡片上成像的原理是 。(2) 若大卡片上的小孔为“△”形状,则小卡片上观察到太阳像的形状为图乙中的 。(3) 数据分析:①已知: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千米。②可以利用比例式计算太阳的直径约为 千米。31.(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如图甲,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回答:(1) 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2) 若一车队长100m,通过海底隧道时,车队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为220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队是否超速 (3)若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经15s行驶375m后,开始做匀速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科学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益处,同时减小和预防不利因素带来的危害。【解答】A、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太空技术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探索外太空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积极意义,故A正确;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该项技术在世界得到广泛的推广,故B正确;C、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及时预测和预防天气的变化,更精确地把握天气的变化规律,减少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D、核电站废水直接排入海洋,影响海洋动物的生成,甚至造成海洋动物死亡,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导致物种变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核废水不能直接排入海洋,应该及时处理,故D错误;故答案为:D。2.【答案】A【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A、一间教室的长、宽、高通常都有好几米。假设教室长约 10m、宽约 6m、高约 3m,那么教室的容积180m3,200cm3与实际教室容积相差巨大,所以选项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符合实际;C、台州夏季气温较高,在炎热的夏天,气温接近 40℃是很常见的情况。所以选项 C 符合实际,是正确的。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符合实际;故答案为:A。3.【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B、取用固体粉末时,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试管应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D、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解答】A、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既不能伸入试管,更不能接触试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B、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故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错误。故答案为:B。4.【答案】D【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ABC、耗能、运动、智能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运动、能否耗能、是否智能不能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D、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繁殖可以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故答案为:D。5.【答案】C【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解析】【分析】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汽油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解答】电池和汽油中蕴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该能量是化学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答案】C【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解答】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他们相对于地面上的指挥人员、火箭发射塔和地球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因此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火箭,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7.【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事实与证据。故答案为:D。8.【答案】C【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可见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解答】A、“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鱼儿离不开水”,原因是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B不符合题意。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指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题意。D、“秋风扫落叶”,说明环境温度下降,植物通过落叶减少蒸腾作用,自我保护免受冻伤,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答案】B【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农历初一,为新月。月食是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地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月球上,这时发生月食现象,在农历十五,为满月。【解答】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日全食是地球上的某地的太阳光被月球全部遮住,因此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且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故答案为:B。10.【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符号可以是替代物的标志,也可以是标记。【解答】细胞图、光线、地球仪属于模型。研究杯子内蜡烛哪个先灭,不属于模型。故答案为:D。11.【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解答】A、“春水绿如染”中提到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A正确;B、此诗句中提到的植物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根,靠孢子繁殖,B错误;C、此诗句中提到的梅花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靠种子繁殖,C正确;D、此诗句中提到的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子繁殖,D错误。故答案为:C。12.【答案】B【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A、因为是圆形的硬币直接测量误差会很大,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 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B、一枚硬币的厚度较小,直接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时,产生的误差较大,需要用累积法,单独测量一枚硬币误差比较大;C、测量硬币体积用排水法,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硬币的体积;D、用滚动法测硬币的周长,硬币的周长等于终点的刻度减去起点的刻度。【解答】A、因为是圆形的硬币,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 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故A 正确;B、一枚硬币的厚度较小,直接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时,产生的误差较大,需要用累积法,应该一次测量出10枚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1 枚硬币的厚度,故B错误;C、测量硬币体积:排水法,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硬币的体积,故C正确;D、用滚动法测硬币的周长,硬币的周长等于终点的刻度减去起点的刻度,故D正确;故答案为:B。13.【答案】A【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1)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是: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2)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的属北纬,用符号“N”表示,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属南纬,用符号“S”表示,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解答】A、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小,所以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正确。B、由图可知,A点22°W,为西半球,错误。C、A 点在 B 点的东北方向;C 点在 D 点的西北方向。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C点在D 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D、C 点的经纬度是(20°E,60°N),错误。故答案为:A。14.【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图示关系:1包含2、3、4;2包含3、4;3包含4;【解答】A、生物的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的顺序:界、门、纲、目、科、属、种,选项中与图示不符;B、1动物包含2无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包含3节肢动物,3节肢动物包含4昆虫,与图示关系相符,C符合题意。C、 1被子植物、2裸子植物、3蕨类植物、4苔藓植物四者间是并列关系,与图示关系不符。D、宇宙包含了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所占空间比银河系大很多,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太阳和地球,太阳所占空间比地球大,所以天体系统由小到大的空间顺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选项中与图示不符;故答案为:B。15.【答案】A【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1)物体的s-t图象可以反映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物体的v-t图象如果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v-t图象不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做变速运动。【解答】在赛跑过程中,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乌龟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各图象知A符合;乌龟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各图象知D符合实际;兔子在比赛中的运动情况是跑--睡觉--快跑,即匀速运动--静止--匀速运动,则兔子的s-t图象分三段:先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后来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最后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各图象知A符合兔子的运动实际;兔子的v-t图象是:先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后来速度为零,图象与时间轴重合,最后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各图象知,没有符合兔子运动情况的v-t图象;综合分析可知,符合乌龟与兔子运动情况的图象是A。故答案为:A。16.【答案】(1)3.79-3.81(2)- 23(3)42【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5.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5.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温度计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3)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被量取的液体的体积等于大格数值加小格数值;【解答】 (1)由图甲知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初始刻度是6.00cm,末端刻度值为9.80cm,物体长度为9.80cm-6.00cm=3.80cm;(2)由图乙知本题中温度计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液面在0℃下,所以读数为-23℃;(3)丙图中量筒的分度值是10mL,液体的体积是42mL。17.【答案】(1)乙(2)I;细胞壁(3)4;细胞核(4)3;叶绿体【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植物细动物细胞的相同:都细胞膜细胞、细胞核、线体;植物细胞动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和液,动胞不具有细胞壁、泡、叶绿体。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⑦细胞质。【解答】(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图B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图A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B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即A、B两图中,可能是野鸭细胞的是图乙。(2)水杉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I]细胞壁有关。(3)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伸出水面,或在陆地土壤中呼吸,故水杉耐水湿。决定这一性状的物质是在细胞[4]细胞核内。(4)浮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是因为浮萍细胞中有[3]叶绿体。18.【答案】(1)体温不恒定(2)S(3)刀鲚【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解答】(1)通过二歧分类检索表可知:表1中2a的信息为体温恒定,故2b的信息为体温不恒定。估计题干可知,苕溪鳅属于鱼类,鱼类为卵生、体温不恒定、体外受精,故对应表1中的S。(2)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刀鲚与苕溪鳅(鲤形目鲤科鳅属)不同目不同科,刀鲚与翘嘴鲌、似鳊同目同科,故表2中与苕溪雠共同特征最少的是刀鲚。19.【答案】(1)北极(2)A(3)自转【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解析】【分析】(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2)图中黑色表示夜半球,白色部分表示昼半球。昏线是指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是指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据此解答。【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图中地球自转是逆时针,该图是在北极上空拍摄的。(2)图中黑色表示夜半球,白色部分表示昼半球。A、B、C、D四地中,已经处在白天的是D,已经处在黑夜的是B;昏线是指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是指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图中位于晨线上即将进入白天的是C,位于昏线上即将进入黑夜的是A。(2) 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20.【答案】(1)以北(2)④(3)昼夜等长(4)大【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上由于各地获得的太阳的光热不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解答】(1)根据图甲分析,图甲中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光都能从南照射到屋内(北),说明太阳在南,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2)当正午太阳位于图甲中C位置时,太阳高度角最小,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地球公转到图乙中的④位置。(3)当地球位于图乙中①位置时春分,全球昼夜等长,台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4)该地居民打算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使热水器有最好的集热效果,换季需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如图丙),则从夏季到冬季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集热排管与地面的夹角α(见图丙)应调大。21.【答案】(1)DE(2)B(3)①②③【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解析】【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解答】(1)在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D)和木星(E)轨道之间。火星和木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处于特定位置,它们之间的区域存在大量小行星,形成了小行星带。(2)A 、远处驶来的帆船桅杆比船身先看到,这是因为地球是球体,海面有一定弧度导致的,能证明地球是球体。B、日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这是由于月球遮挡太阳形成的,与地球的形状无关,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C 、麦哲伦环球航行,最终回到出发点,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D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直观地显示地球是一个球体。答案是 B。(3)①太阳活动中的耀斑等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这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重要影响之一。②太阳耀斑增强时,会伴随着高能粒子和辐射的增加,太阳光中紫外线相对增强,对地球的大气层和生物等有影响。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 11 年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气候。所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②③。22.【答案】(1)③④②①(2)C(3)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至视野中央(4)D【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图2中A表示左眼观察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B对光完成;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注视物镜。【解答】(1)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2)如果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应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下降镜筒使物镜靠近载玻片,重新寻找物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乙的①中,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4)观察同一玻片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细胞小、视野亮,高倍镜下细胞大、视野暗。因此,图乙中②和④比较视野较亮的是②(低倍视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转动转换器换用物镜,污点移动就在物镜,不动就不在物镜。将目镜转动一定角度后,图像由③变成④,可见,污渍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说明其在目镜上,需要用擦镜纸来清洁目镜,故答案为:D。23.【答案】(1)对照(2)避免实验偶然性(3)排除因志愿者其他因素不同而产生的干扰(或保护志愿者身体健康)(4)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与血型有关,O型血最容易被蚊子叮咬。【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往往好多因素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解答】(1)戊组是不作任何处理的一组,所以实验中戊组起对照的作用。(2)各组采用志愿者30人,而不是一人,理由是30人能够得出可信的结论,一人会有很大的误差。(3)实验采用志愿者的血样来吸引蚊子,而不是直接让志愿者本人来吸引蚊子,理由是:排除因志愿者其他因素不同而产生的干扰(或保护志愿者身体健康)。(4)根据图表分析:本实验的结论是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与血型有关,O型血最容易被蚊子叮咬。24.【答案】(1)年龄、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似的小鼠(2)负重力竭游泳时间(3)灌胃不同浓度蓝莓提取物的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均大于第一组(4)200-400【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解答】(1)实验中选择小鼠的要求是年龄、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似的小鼠。(2)观表中数据可知: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可直接反映机体的运动耐力,是评价抗疲劳效果的重要指标。(3)观表中数据可知:灌胃不同浓度蓝莓提取物的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均大于第一组,因此,实验证明蓝莓提取物对抗疲劳作用有功效。(4)由表中数据可知,灌胃蓝莓提取物溶液浓度为300毫克/千克时,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最长,说明最佳抗疲劳功效的蓝莓提取物溶液的浓度在300毫克/千克附近,所以应该在200~400毫克/千克浓度范围内多测量几次。25.【答案】(1)升高(2)45(3)酒精(4)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更大的瓶子【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判断液面随温度如何变化,需要看气体体积如何随温度变化,体积的变化又能引起液面怎么变化。(2)根据气温变化时水柱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3)在同等情况下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明显。【解答】(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环境温度下降,玻璃泡内的空气收缩,使玻璃管内的液柱上升;(2)由表格数据知气温每升高4℃,水柱高度升高2厘米,故最大温度为78℃时,液柱较32℃时上升23cm,故螺旋状玻璃管的长度至少为 45米;(3)在同等情况下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明显,故用酒精来制作温度计测量结果更准确;(4)设计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要使液柱移动明显,可以更换容积更大的瓶子,使液体的体积更大,也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26.【答案】(1)水火箭竖直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或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时间);秒表(2)变速直线运动(3)优秀。因为水火箭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等于8s【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根据转换法分析;(2)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分析;(3)根据图丁中水火箭飞行的时间和评价量表中的标准进行分析。【解答】(1)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到落地时所需的时间就越大,所以实验中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2)如图丙所示,因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知,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3)由图丁知该水火箭在空中的飞行时间等于8秒,由评价指标中优秀的标准知该水火箭为优秀。27.【答案】(1)生态系统(2)捕食和竞争(3)水稻→昆虫→鸭【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答】(1)从图中可以观察到,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这个整体被称作生态系统。(2)鸭会捕食昆虫,鸭和昆虫都吃水稻,故鸭和昆虫的生物关系为捕食和竞争。(3)在图中的食物链里,最长的一条是:水稻→昆虫→鸭。28.【答案】(1)②③(2)3(3)亚欧(4)③【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解析】【分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解答】(1)魏格纳观察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高度吻合,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支持这一假说的证据有:①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②人们在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南美和非洲的岩层中,都发现了距今2亿年前的舌羊齿植物化石,将上述几块陆地拼合起来,古老地层也完美对接,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①“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与人们对大熊猫的喜好有关,与“大陆漂移”无关。(2)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在如图所示的洋中脊处,板块在不断的张裂。(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我国四川省多地震灾害的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灾害。(4)发生地震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应及时离开教室,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在离开时,不要慌乱以致引起不必要的伤害如:为了迅速离开从高处跳楼逃生等;离开后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人埋在废墟里时,要注意保存体力,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采用科学的方法,来传递自己的信息。①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错误。②迅速从高处跳楼逃生,错误。③来不及外逃时,可选择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方,正确。故答案为:③。29.【答案】(1)B(2)B(3)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用量筒和水测量宝石的体积时,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水要能浸没宝石,并且宝石浸没在水中时,水和宝石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宝石放入水中后,水和宝石的总体积要小于量筒的量程;(2)宝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因为宝石取出时会沾水,所以会是加入的水变多;(3)①在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注意到接近50mL时改用胶头滴管来滴加至50mL处;②读数时注意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解答】(1)宝石能浸没在水中,否则无法读出宝石和水的总体积,并且宝石浸没在水中时水和宝石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在实验前预测宝石的体积大约为40厘米3,实验中为了使量筒中的水能够没过宝石且水不会溢出,应该选择规格为100mL的量筒进行实验最合适,故选:C;(2)因为在B步骤中,宝石取出时会沾水,所以会是加入的水变多,这样操作会导致宝石体积测量结果偏大;(3)①在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注意到接近50mL时改用胶头滴管来滴加至50mL处,这样可减小误差,是规范操作;②读数时注意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以下,所以读出的数据偏小,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30.【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2)B(3)【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屏和孔之间的距离有关,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2)根据比例式:分析解答。【解答】(1)太阳通过小孔在小卡片上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由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大卡片上的小孔成太阳的实像,所以小卡片上观察到太阳像的形状为圆形,故B符合题意;(3)根据:知太阳的直径约为:。31.【答案】(1)从图乙可知, 限速v=100km/h, 由 得,通过大桥的时间(2)车队在海底隧道内通过的路程: ,车队的速度:可见,该车队超速。(3)由图像知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汽车匀速行驶的时间:汽车匀速行驶的路程:汽车行驶的总路程:则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v平均【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1)从图乙可知,限速v=100km/h,由的变形式得出通过大桥的时间;(2)利用速度公式得出客车通过海底隧道的速度,并与限速比较,即可判断客车通过海底隧道时,是否超速;(3)根据速度公式分析。1 / 1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1.(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A.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C.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D.核电站废水直接排入海洋【答案】D【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科学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益处,同时减小和预防不利因素带来的危害。【解答】A、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太空技术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探索外太空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积极意义,故A正确;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该项技术在世界得到广泛的推广,故B正确;C、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及时预测和预防天气的变化,更精确地把握天气的变化规律,减少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D、核电站废水直接排入海洋,影响海洋动物的生成,甚至造成海洋动物死亡,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导致物种变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核废水不能直接排入海洋,应该及时处理,故D错误;故答案为:D。2.(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下列是小科对身边事物的一些估计,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间教室的容积约为200cm3B.一张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C.台州今年夏天最高气温接近40℃D.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答案】A【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A、一间教室的长、宽、高通常都有好几米。假设教室长约 10m、宽约 6m、高约 3m,那么教室的容积180m3,200cm3与实际教室容积相差巨大,所以选项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符合实际;C、台州夏季气温较高,在炎热的夏天,气温接近 40℃是很常见的情况。所以选项 C 符合实际,是正确的。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符合实际;故答案为:A。3.(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B、取用固体粉末时,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试管应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D、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解答】A、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既不能伸入试管,更不能接触试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B、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故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错误。故答案为:B。4.(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场上,工作人员使用"机器狗"来运送铁饼,实现体育赛事与科技力量的创新结合。下列可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是否耗能 B.是否智能 C.能否运动 D.能否繁殖【答案】D【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ABC、耗能、运动、智能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运动、能否耗能、是否智能不能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D、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繁殖可以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故答案为:D。5.(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新能源电动车(如右图)利用电池提供能量来驱动汽车。电池和汽油中蕴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该能量是( )A.电能 B.机械能 C.化学能 D.电磁能【答案】C【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解析】【分析】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汽油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解答】电池和汽油中蕴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该能量是化学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神舟十九号于 2024年10月30日发射,在火箭加速上升阶段,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感觉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上的指挥人员 B.火箭发射塔C.火箭 D.地球【答案】C【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解答】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他们相对于地面上的指挥人员、火箭发射塔和地球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因此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火箭,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7.(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2024年8月11日在巴黎收官,中国代表团共获得40金27银24铜的好成绩。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检测人员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C.建立假说 D.获取事实与证据【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事实与证据。故答案为:D。8.(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雁南飞 B.鱼儿离不开水C.大树底下好乘凉 D.秋风扫落叶【答案】C【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可见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解答】A、“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鱼儿离不开水”,原因是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B不符合题意。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指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题意。D、“秋风扫落叶”,说明环境温度下降,植物通过落叶减少蒸腾作用,自我保护免受冻伤,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2024年唯一的日全食发生在4月9日。 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的相对位置为( )A. B.C. D.【答案】B【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农历初一,为新月。月食是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地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月球上,这时发生月食现象,在农历十五,为满月。【解答】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日全食是地球上的某地的太阳光被月球全部遮住,因此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且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故答案为:B。10.(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系统)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下列研究中,不是采用该方法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符号可以是替代物的标志,也可以是标记。【解答】细胞图、光线、地球仪属于模型。研究杯子内蜡烛哪个先灭,不属于模型。故答案为:D。11.(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实验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说出“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的诗词。下列胜出的选手是 ( )A. B.C. D.【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解答】A、“春水绿如染”中提到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A正确;B、此诗句中提到的植物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根,靠孢子繁殖,B错误;C、此诗句中提到的梅花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靠种子繁殖,C正确;D、此诗句中提到的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子繁殖,D错误。故答案为:C。12.(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下列使用特殊方法对硬币的直径、厚度、体积、周长进行测量的实验中,不能准确测量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A、因为是圆形的硬币直接测量误差会很大,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 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B、一枚硬币的厚度较小,直接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时,产生的误差较大,需要用累积法,单独测量一枚硬币误差比较大;C、测量硬币体积用排水法,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硬币的体积;D、用滚动法测硬币的周长,硬币的周长等于终点的刻度减去起点的刻度。【解答】A、因为是圆形的硬币,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 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故A 正确;B、一枚硬币的厚度较小,直接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时,产生的误差较大,需要用累积法,应该一次测量出10枚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1 枚硬币的厚度,故B错误;C、测量硬币体积:排水法,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硬币的体积,故C正确;D、用滚动法测硬币的周长,硬币的周长等于终点的刻度减去起点的刻度,故D正确;故答案为:B。13.(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右边是两幅经纬网地图(图幅大小相同) ,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B.A点在东半球; B点在南半球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C点在D 点的东南方向D.C点经纬度是(【答案】A【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1)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是: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2)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的属北纬,用符号“N”表示,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属南纬,用符号“S”表示,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解答】A、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小,所以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正确。B、由图可知,A点22°W,为西半球,错误。C、A 点在 B 点的东北方向;C 点在 D 点的西北方向。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C点在D 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D、C 点的经纬度是(20°E,60°N),错误。故答案为:A。14.(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A 界 目 纲 种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C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D 宇宙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图示关系:1包含2、3、4;2包含3、4;3包含4;【解答】A、生物的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的顺序:界、门、纲、目、科、属、种,选项中与图示不符;B、1动物包含2无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包含3节肢动物,3节肢动物包含4昆虫,与图示关系相符,C符合题意。C、 1被子植物、2裸子植物、3蕨类植物、4苔藓植物四者间是并列关系,与图示关系不符。D、宇宙包含了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所占空间比银河系大很多,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太阳和地球,太阳所占空间比地球大,所以天体系统由小到大的空间顺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选项中与图示不符;故答案为:B。15.(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家喻户晓。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骄傲的兔子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睡起了大觉,醒来后跑到终点时才发现坚持不懈的乌龟获得了冠军。对整个赛跑过程而言,下列运动图像中(其中实线表示兔子,虚线表示乌龟)表述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1)物体的s-t图象可以反映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物体的v-t图象如果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v-t图象不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做变速运动。【解答】在赛跑过程中,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乌龟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各图象知A符合;乌龟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各图象知D符合实际;兔子在比赛中的运动情况是跑--睡觉--快跑,即匀速运动--静止--匀速运动,则兔子的s-t图象分三段:先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后来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最后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各图象知A符合兔子的运动实际;兔子的v-t图象是:先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后来速度为零,图象与时间轴重合,最后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各图象知,没有符合兔子运动情况的v-t图象;综合分析可知,符合乌龟与兔子运动情况的图象是A。故答案为:A。16.(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1)图1中木块的边长是 cm。(2) 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3) 图3中液体的体积是 mL。【答案】(1)3.79-3.81(2)- 23(3)42【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5.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5.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温度计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3)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被量取的液体的体积等于大格数值加小格数值;【解答】 (1)由图甲知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初始刻度是6.00cm,末端刻度值为9.80cm,物体长度为9.80cm-6.00cm=3.80cm;(2)由图乙知本题中温度计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液面在0℃下,所以读数为-23℃;(3)丙图中量筒的分度值是10mL,液体的体积是42mL。17.(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某湿地公园内有大片的水杉,水面上长满了浮萍,不时还有野鸭从浮萍中穿游而过。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在“[ ]”内填数字,在“下划线”上填与数字相对应的细胞结构名称)(1)甲、 乙两图中,可能是野鸭细胞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2) 水杉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 有关。(3)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伸出水面,或在陆地土壤中呼吸,故水杉耐水湿。决定这一性状的物质是在细胞[ ] 内。(4) 浮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是因为浮萍细胞中有[ ] 。【答案】(1)乙(2)I;细胞壁(3)4;细胞核(4)3;叶绿体【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植物细动物细胞的相同:都细胞膜细胞、细胞核、线体;植物细胞动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和液,动胞不具有细胞壁、泡、叶绿体。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⑦细胞质。【解答】(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图B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图A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B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即A、B两图中,可能是野鸭细胞的是图乙。(2)水杉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I]细胞壁有关。(3)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伸出水面,或在陆地土壤中呼吸,故水杉耐水湿。决定这一性状的物质是在细胞[4]细胞核内。(4)浮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是因为浮萍细胞中有[3]叶绿体。18.(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2023年2月,在苕溪余杭、德清流域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鲤形目鲤科鳅属的鱼类新物种——苕溪鳅(liè)。如表1所示为含苕溪鳅在内的四种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如表2所示为苕溪主要土著鱼类信息表。回答问题:(1)表1中2b的信息为 ,(2)“苕溪鳅”对应表1中的 (选填字母) 。(3)表2中与苕溪鳅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选填“刀鲚” “翘嘴鲌”或“似鳊”)。【答案】(1)体温不恒定(2)S(3)刀鲚【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解答】(1)通过二歧分类检索表可知:表1中2a的信息为体温恒定,故2b的信息为体温不恒定。估计题干可知,苕溪鳅属于鱼类,鱼类为卵生、体温不恒定、体外受精,故对应表1中的S。(2)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刀鲚与苕溪鳅(鲤形目鲤科鳅属)不同目不同科,刀鲚与翘嘴鲌、似鳊同目同科,故表2中与苕溪雠共同特征最少的是刀鲚。19.(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是在 (选填“北极”或“南极”)上空拍摄的。(2) 图中A、B、C、D四地中, 点在昏线上。(3) 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 引起的。【答案】(1)北极(2)A(3)自转【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解析】【分析】(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2)图中黑色表示夜半球,白色部分表示昼半球。昏线是指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是指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据此解答。【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图中地球自转是逆时针,该图是在北极上空拍摄的。(2)图中黑色表示夜半球,白色部分表示昼半球。A、B、C、D四地中,已经处在白天的是D,已经处在黑夜的是B;昏线是指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是指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图中位于晨线上即将进入白天的是C,位于昏线上即将进入黑夜的是A。(2) 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20.(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如图甲为北半球某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A、B、C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中的某一天正午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乙) ,太阳能热水器(图丙) ,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图甲分析该地位于北回归线 (选填“以北”或“以南”) 地区。(2)当正午太阳位于图甲中C位置时,地球公转到图乙中的 (选填“①”“②”“③”或“④”) 位置。(3) 当地球位于图乙中①位置时,台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4) 该地居民打算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使热水器有最好的集热效果,换季需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如图丙) ,则从夏季到冬季集热排管与地面的夹角α (见图丙) 应调 (选填“大”或“小”)。【答案】(1)以北(2)④(3)昼夜等长(4)大【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上由于各地获得的太阳的光热不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解答】(1)根据图甲分析,图甲中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光都能从南照射到屋内(北),说明太阳在南,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2)当正午太阳位于图甲中C位置时,太阳高度角最小,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地球公转到图乙中的④位置。(3)当地球位于图乙中①位置时春分,全球昼夜等长,台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4)该地居民打算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使热水器有最好的集热效果,换季需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如图丙),则从夏季到冬季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集热排管与地面的夹角α(见图丙)应调大。21.(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读右边“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1) 小行星带位于 (填字母) 之间。(2) 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____。A.远处驶来的帆船桅杆比船身先看到B.日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C.麦哲伦环球航行D.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耀斑增强时,太阳光中紫外线相对增强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答案】(1)DE(2)B(3)①②③【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解析】【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解答】(1)在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D)和木星(E)轨道之间。火星和木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处于特定位置,它们之间的区域存在大量小行星,形成了小行星带。(2)A 、远处驶来的帆船桅杆比船身先看到,这是因为地球是球体,海面有一定弧度导致的,能证明地球是球体。B、日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这是由于月球遮挡太阳形成的,与地球的形状无关,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C 、麦哲伦环球航行,最终回到出发点,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D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直观地显示地球是一个球体。答案是 B。(3)①太阳活动中的耀斑等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这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重要影响之一。②太阳耀斑增强时,会伴随着高能粒子和辐射的增加,太阳光中紫外线相对增强,对地球的大气层和生物等有影响。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 11 年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气候。所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②③。22.(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观察仪器,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部分过程。(1)如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图中序号)。(2) 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选填字母)。A.前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3)图乙中①是该同学在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像时,捕捉到的图像,为了将图像移至视野中央,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上述操作之后,图像如②所示; 选择要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图像如③所示; 将目镜转动一定角度后,图像如④所示。(4) 图乙的四个图像视野中总有一块污渍,根据图乙及其操作过程,该同学要清除污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A.清洁反光镜 B.清洁高倍物镜 C.清洁低倍物镜D.清洁目镜 E.清洁临时装片【答案】(1)③④②①(2)C(3)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至视野中央(4)D【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图2中A表示左眼观察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B对光完成;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注视物镜。【解答】(1)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2)如果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应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下降镜筒使物镜靠近载玻片,重新寻找物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乙的①中,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4)观察同一玻片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细胞小、视野亮,高倍镜下细胞大、视野暗。因此,图乙中②和④比较视野较亮的是②(低倍视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转动转换器换用物镜,污点移动就在物镜,不动就不在物镜。将目镜转动一定角度后,图像由③变成④,可见,污渍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说明其在目镜上,需要用擦镜纸来清洁目镜,故答案为:D。23.(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夏天,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某研究团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①招募血型为A、B、AB、O型的志愿者各30人。②取150个培养皿,各加入2mL 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③从每个志愿者体内采10mL 血液,分别加入培养皿中并摇匀,按血型分为甲、乙、丙、丁四组; 向剩下的培养皿中各加入10mL生理盐水并摇匀,记为戊组,④把五组培养皿都摆放在蚊子较多的同一环境中,统计相同时间内各培养皿中吸引蚊子的数量。⑤先统计各组吸引蚊子数,再算出各组吸引蚊子数占五组总数的百分比。绘制成图像如右图所示。(1) 实验中戊组起 作用。(2) 各组采用志愿者30人,而不是一人,理由是 。(3)实验采用志愿者的血样来吸引蚊子,而不是直接让志愿者本人来吸引蚊子,理由是: 。(4) 本实验的结论是 。【答案】(1)对照(2)避免实验偶然性(3)排除因志愿者其他因素不同而产生的干扰(或保护志愿者身体健康)(4)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与血型有关,O型血最容易被蚊子叮咬。【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往往好多因素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解答】(1)戊组是不作任何处理的一组,所以实验中戊组起对照的作用。(2)各组采用志愿者30人,而不是一人,理由是30人能够得出可信的结论,一人会有很大的误差。(3)实验采用志愿者的血样来吸引蚊子,而不是直接让志愿者本人来吸引蚊子,理由是:排除因志愿者其他因素不同而产生的干扰(或保护志愿者身体健康)。(4)根据图表分析:本实验的结论是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与血型有关,O型血最容易被蚊子叮咬。24.(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蓝莓享有“浆果之王”的美誉。为研究不同剂量的蓝莓提取物抗疲劳作用的效果,研究人员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四组,每日定时灌胃不同浓度的蓝莓提取物溶液一次,灌胃30天后让小鼠身体负自身质量3%的铅丝,置于水深40厘米的游泳箱中,维持水温30℃,进行负重游泳实验。记录自游泳开始至小鼠沉于水面下10秒后不能浮出水面的时间,记录相关数据如表:组别 蓝莓提取溶液浓度 (毫克/千克) 蓝莓提取溶液体积(毫升) 小鼠初始平均质量(克) 小鼠最终平均质量(克) 负重力竭游泳时间(秒)1 0 0.4 19.7 22.7 70.62 100 0.4 19.5 22.6 84.73 200 0.4 19.7 22.7 88.84 300 0.4 19.5 22.5 106.65 400 0.4 19.7 22.7 98.9(1) 实验中选择小鼠的要求是 。(2) 实验中用 指标来衡量小鼠抗疲劳效果。(3) 实验证明蓝莓提取物对抗疲劳作用有功效,其依据是 。(4)为进一步明确蓝莓提取物对抗疲劳功效的最佳浓度,补充检测的溶液浓度范围最合理的是 毫克/千克。【答案】(1)年龄、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似的小鼠(2)负重力竭游泳时间(3)灌胃不同浓度蓝莓提取物的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均大于第一组(4)200-400【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解答】(1)实验中选择小鼠的要求是年龄、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似的小鼠。(2)观表中数据可知: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可直接反映机体的运动耐力,是评价抗疲劳效果的重要指标。(3)观表中数据可知:灌胃不同浓度蓝莓提取物的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均大于第一组,因此,实验证明蓝莓提取物对抗疲劳作用有功效。(4)由表中数据可知,灌胃蓝莓提取物溶液浓度为300毫克/千克时,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最长,说明最佳抗疲劳功效的蓝莓提取物溶液的浓度在300毫克/千克附近,所以应该在200~400毫克/千克浓度范围内多测量几次。25.(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学习了温度的有关知识后,小明在课外搜集了有关温度计的一些材料并自制了温度计:(1)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设计了一种利用气体热胀冷缩原理的气体温度计(图甲),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玻璃管中液柱会 。(2)1654年,斐迪南经过对各种液体的试验之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图乙)。其是一个螺旋状密封玻璃管,管内装着适量带颜色酒精。为了给玻璃管壁标上刻度,他测量了不同温度时螺旋状玻璃管内液柱的长度(如表)。已知酒精温度计测量的最大温度为78℃,则螺旋状玻璃管长度至少为 厘米。气温 (℃) 12 16 20 24 28 32液柱长度 (cm) 12 14 16 18 20 22(3)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史后,小明自制完成了简易温度计,分别往瓶内注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放入70℃热水中,液面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你建议小明应选用哪种液体来制作温度计 (选填“酒精”或“水”)。(4) 小明正确选择液体后,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仍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使其显示示数更加精确 。【答案】(1)升高(2)45(3)酒精(4)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更大的瓶子【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判断液面随温度如何变化,需要看气体体积如何随温度变化,体积的变化又能引起液面怎么变化。(2)根据气温变化时水柱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3)在同等情况下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明显。【解答】(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环境温度下降,玻璃泡内的空气收缩,使玻璃管内的液柱上升;(2)由表格数据知气温每升高4℃,水柱高度升高2厘米,故最大温度为78℃时,液柱较32℃时上升23cm,故螺旋状玻璃管的长度至少为 45米;(3)在同等情况下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明显,故用酒精来制作温度计测量结果更准确;(4)设计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要使液柱移动明显,可以更换容积更大的瓶子,使液体的体积更大,也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26.(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某校项目化实验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 ,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向上飞。(1)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 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 A 处起飞,到C 处达到最高点, 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从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 水火箭运动情况是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3) 以下是水火箭的部分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功能性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时间t≥6s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 上升时间3s≤t<6s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 上升时间 t<3s或不能升空图丁是小组同学实验时水火箭的速度和在空中的上升时间的关系,请结合评价量表的功能性指标,对该水火箭评价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水火箭竖直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或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时间);秒表(2)变速直线运动(3)优秀。因为水火箭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等于8s【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根据转换法分析;(2)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分析;(3)根据图丁中水火箭飞行的时间和评价量表中的标准进行分析。【解答】(1)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到落地时所需的时间就越大,所以实验中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2)如图丙所示,因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知,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3)由图丁知该水火箭在空中的飞行时间等于8秒,由评价指标中优秀的标准知该水火箭为优秀。27.(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如图是某农场生态农业的运作模式。(1) 图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称作 。(2)昆虫和鸭之间存在的生物关系有 。(3) 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答案】(1)生态系统(2)捕食和竞争(3)水稻→昆虫→鸭【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答】(1)从图中可以观察到,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这个整体被称作生态系统。(2)鸭会捕食昆虫,鸭和昆虫都吃水稻,故鸭和昆虫的生物关系为捕食和竞争。(3)在图中的食物链里,最长的一条是:水稻→昆虫→鸭。28.(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大陆漂移说;②海底扩张说; ③板块构造学说。(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大胆的提出假说——“大陆漂移说”,以下证据支持他假说的是 。①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②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③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2) 右图为洋中脊形成的示意图。洋底岩石1、2、3中形成较早的是 。(3) 2024年4月3日, 台湾花莲发生7.3级地震, 造成数百人伤亡。此次地震是由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产生。(4) 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措施得当的是 (填序号)。①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②迅速从高处跳楼逃生③来不及外逃时,可选择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方【答案】(1)②③(2)3(3)亚欧(4)③【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解析】【分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解答】(1)魏格纳观察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高度吻合,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支持这一假说的证据有:①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②人们在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南美和非洲的岩层中,都发现了距今2亿年前的舌羊齿植物化石,将上述几块陆地拼合起来,古老地层也完美对接,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①“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与人们对大熊猫的喜好有关,与“大陆漂移”无关。(2)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在如图所示的洋中脊处,板块在不断的张裂。(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我国四川省多地震灾害的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灾害。(4)发生地震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应及时离开教室,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在离开时,不要慌乱以致引起不必要的伤害如:为了迅速离开从高处跳楼逃生等;离开后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人埋在废墟里时,要注意保存体力,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采用科学的方法,来传递自己的信息。①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错误。②迅速从高处跳楼逃生,错误。③来不及外逃时,可选择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方,正确。故答案为:③。29.(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杭州西湖边宝石山上,赭色“宝石”比比皆是,造型各异,大小不等,闪闪发光,让人喜爱。由此得名宝石山。周末,小迪、小灿和小军相约游玩宝石山后,各自带回一块“宝石” 。(1) 小迪的“宝石”体积较小,可放入量筒测量体积,小迪估计他的“宝石”体积约为40厘米3,在以下量筒中,选择哪一个测量最合适 ( )。A.25 毫升 B.50毫升 C.100 毫升(2) 小灿拾得的“宝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于是她利用一只烧杯和量筒完成了测量,操作步骤如右图:她发现这样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产生此误差的步骤是 (填字母) 。(3)小军在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仰视读数,则会造成实际体积 (选填“偏小”或“偏大”) 。【答案】(1)B(2)B(3)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用量筒和水测量宝石的体积时,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水要能浸没宝石,并且宝石浸没在水中时,水和宝石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宝石放入水中后,水和宝石的总体积要小于量筒的量程;(2)宝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因为宝石取出时会沾水,所以会是加入的水变多;(3)①在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注意到接近50mL时改用胶头滴管来滴加至50mL处;②读数时注意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解答】(1)宝石能浸没在水中,否则无法读出宝石和水的总体积,并且宝石浸没在水中时水和宝石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在实验前预测宝石的体积大约为40厘米3,实验中为了使量筒中的水能够没过宝石且水不会溢出,应该选择规格为100mL的量筒进行实验最合适,故选:C;(2)因为在B步骤中,宝石取出时会沾水,所以会是加入的水变多,这样操作会导致宝石体积测量结果偏大;(3)①在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注意到接近50mL时改用胶头滴管来滴加至50mL处,这样可减小误差,是规范操作;②读数时注意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以下,所以读出的数据偏小,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30.(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某同学进行了估测太阳直径的实验。他将如图甲所示的大卡片、小卡片垂直固定在米尺上,其中大卡片上的铝箔纸中间戳有一小孔,小卡片中间画两条相距8毫米的平行线。将大卡片朝向太阳,移动小卡片,直到太阳像的直径刚好等于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测得两卡片间的距离为800毫米。(1) 太阳通过小孔在小卡片上成像的原理是 。(2) 若大卡片上的小孔为“△”形状,则小卡片上观察到太阳像的形状为图乙中的 。(3) 数据分析:①已知: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千米。②可以利用比例式计算太阳的直径约为 千米。【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2)B(3)【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屏和孔之间的距离有关,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2)根据比例式:分析解答。【解答】(1)太阳通过小孔在小卡片上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由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大卡片上的小孔成太阳的实像,所以小卡片上观察到太阳像的形状为圆形,故B符合题意;(3)根据:知太阳的直径约为:。31.(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 如图甲,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回答:(1) 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2) 若一车队长100m,通过海底隧道时,车队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为220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队是否超速 (3)若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经15s行驶375m后,开始做匀速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答案】(1)从图乙可知, 限速v=100km/h, 由 得,通过大桥的时间(2)车队在海底隧道内通过的路程: ,车队的速度:可见,该车队超速。(3)由图像知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汽车匀速行驶的时间:汽车匀速行驶的路程:汽车行驶的总路程:则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v平均【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1)从图乙可知,限速v=100km/h,由的变形式得出通过大桥的时间;(2)利用速度公式得出客车通过海底隧道的速度,并与限速比较,即可判断客车通过海底隧道时,是否超速;(3)根据速度公式分析。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学生版).docx 海山教育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知识类拓展评估(全册)(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