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湖区“绿色评价一能力立意”学科测评八年级(上)科学试题卷(2023.12)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共90分钟。试题卷共8页,有四大题,共30小题。2.全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3.g=10N/kg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阐述,错误的是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水可以产生浮力B.“滴水成冰”,描述的物态变化是凝固C,“飞流直下三千尺”,描述的是水循环中的下渗D.“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氢气和氧气”,可见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如图所示为嘉兴某天中午的气压图,若此时小嘉去放风筝,为了能让风筝成功放飞,小嘉携风筝奔跑的最佳方向是北A.朝东B.朝南低压区高压区C.朝西D.朝北3.在验证植物对光的感应性实验中,观察植物向光生长最好的实验材料是A.完整的燕麦种子B.带芽的燕麦种子C.完整的燕麦幼苗D.成熟的燕麦植株1.2023年4月,中国科学院研制出首例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科学家采用机械化学合成方法使氢原子得到一个外来电子转变成氢负离子,并使之在-40℃~80℃温度区间呈现超快氢负离子传输的状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超快氢负离子导体是通过大量导电粒子传输来实现导电的B.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可以通过改变内部结构实现转化C.超快氢负离子导体的导电能力与所处温度有关D.该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氢负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5.概念图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列选项中的概念能分别代表图中abc的是A,电阻、电压、电流B.溶液、悬浊液、乳浊液C.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D.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6.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表面积均为10cm2、高为6cm、体积为100cm3的均匀、对称的石鼓,其下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A.ONB.0.4NC.0.6ND.1.0N八年级科学试题卷第1页(共8页)7、20℃时,氯化纳在水中的溶解瘦为36克。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他了4次实验,数据如下老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实验序号(02水的质量g10101010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2375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2③)泥台后,所得及是包和客C.③①溶液的质量相等D.④)中川加入5g硝位钾,则恸么有64g因体到余`.甲、乙为两个独立的房间,当闭合甲房间内的开关时,只有乙房间内的电丝响:当团台乙房间内的开关时,只有甲房间内的电铃响。符合此要求的电路是甲4房甲房ABCD如图所示实验:使用酒精灯对废灯泡的玻璃芯进行加热的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计的示薮由小变、。通过实验现象可知演示电液计A.由于玻璃灯芯的阻值在发生改变,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玻璃灯丝的阻值B.高温时玻璃为导体,常温时玻璃为绝缘体,可推断玻璃为半废灯泡心导体C.随温度升高,玻璃由绝缘体变为导体,且电阻越来越小低压D.由于玻璃的导电能力会发生变化,物质的导电性不是物质的16电源一种特性10.生活中有许多与植物激素联系紧密的现象,下列与植物激素作用有关的是①向日葵地花盘跟着太阳转②将娄蕊的青菜放入水中使其变得坚挺③血糖在饭后2小时恢复正常水平④对棉花进行摘心打顶⑤枫树在秋末落叶A.①②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1.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队组织了一次为期17天的“穿越南极圈”活动,活动期间,游客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到温暖的室内环境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图中所示温度变化趋势相符的是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骨骼肌产热量的变化③汗腺分泌量的变化④尿量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八年级科学试题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