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二轮复习 专题八 系统分析(课件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二轮复习 专题八 系统分析(课件 学案)

资源简介

专题八 系统分析
选考中,“系统分析”是必考题,一般设置在第23题。指向工程思维核心素养,侧重系统分析,要求学生“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能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技术问题”,内容涉及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等。
一、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侧重于部分影响整体。
2.相关性
侧重于部分影响部分。
3.目的性
系统要实现的功能。
4.动态性
强调的是物质,能量的变化;内因引起系统的变化;零件磨损、定期更换零件、加润滑油,都体现系统的动态性。
★机械运动不是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强调的是外因引起系统的变化。
二、系统分析方法——建模
1.________:用数学公式、图表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模型。它突出事物的主要因素,舍弃事物的次要因素,便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研究。
2.________:最简单的系统框图模型是输入—输出模型,也叫系统的概念模型。它把系统内在的要素与结构简化为一个矩形方框,把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统称为输入,把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统称为输出。
输入→→输出
三、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____________
系统分析首先要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个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
★强调整体观,强调先考虑整体的内容;首先考虑的是要素就不属于整体性原则。
2.____________
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
★系统分析的主语是人;系统本身具有的统计、计算功能不属于科学性原则。
3.____________
系统分析总是为实现系统目标服务的。当系统存在若干个目标时,应将目标排出优先次序,首先实现最优先的目标,然后尽可能在不损害第一个目标的前提下完成下一个目标。这就需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考虑的必须是系统要实现的目标,考虑要素、多个组成部分、多学科、多种技术不属于综合性原则。
四、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1.(2020·7月浙江选考)如图a所示是印刷机中纸筒放卷张力控制系统示意图。该系统采用机械方式检测与控制纸的张力,控制精度不高,导致印刷时套印不准。企业为了提高印刷质量,采用库存的力传感器、伺服电机等将控制系统改装成图b所示。从系统的角度,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库存的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是该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B.优化前后的两种控制系统都可分为检测、控制和执行子系统
C.系统的优化手段是改变张力检测和放卷速度控制形式
D.优化时先考虑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再考虑印刷质量,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2.(2021·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经改进的某储油罐清洗系统,其控制部分可分为喷水控制子系统和抽水控制子系统。喷水控制子系统工作过程:PLC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污水中的含污量,控制增压泵产生高压水,通过喷头冲洗油罐。抽水控制子系统中,PLC控制真空泵将油罐中的污水抽到污水箱。下列关于油罐清洗系统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测装置的精度影响着增压泵的工作,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B.能清洗大小不同的油罐,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增压泵的性能是影响该系统优化的因素
D.油罐清洗的洁净程度是该系统的优化目标
3.(2021·6月浙江选考)如图a所示是某自动对位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其工作过程:摄像机连续获取被测物体的实时位置信息(如图b所示),工控机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不断与设定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偏移值,控制平台驱动器驱动平台移动和转动,使被测物体运动到设定位置(如图c所示)。关于该自动对位控制系统,下列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具有自动对位功能,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B.摄像机长期使用后清晰度降低,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X、Y平台的移动精度会影响θ平台的定位精度,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D.可应用于印刷、电子加工等行业,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4.(2022·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物料连续进料切断系统示意图,包括物料及其进料子系统、跟随切断控制子系统。控制器、电机、切断装置和跟随传感器组成跟随切断控制子系统。工作时,物料连续进料,当进料长度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切断装置跟随物料一起运动,切刀向上切割物料。控制器将跟随传感器测得的跟随速度与进料传感器测得的进料速度进行比较,根据偏差不断调节切断装置的移动速度,保证切断装置与物料同步运动。切断后,切刀向下离开物料,控制器控制电机反转,切断装置返回。下列关于物料连续进料切断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采用跟随控制,使连续切断过程更稳定,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B.切刀需要定期更换,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没有跟随切断控制子系统,就不能实现连续进料切断,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D.切断不同材质的物料要选用不同的切刀,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5.(2022·6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纸箱输送系统的示意图。电机驱动输送带将纸箱送到输送辊道,纸箱自由下滑至装载平台。光电传感器检测光线是否被遮挡,当光线被遮挡时间超过设定值时,表明纸箱在输送辊道上拥堵,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当光电传感器重新检测到光线时,控制器控制电机重新启动。下列关于该纸箱输送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机输出的功率应能驱动输送带运动,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B.光电传感器的目的是检测光线是否被遮挡,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该系统在不同地域均可正常使用,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D.通过计算摩擦力确定输送辊道角度确保纸箱能自由下滑,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6.(2023·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的装配系统,包含工件传输子系统和机械装配子系统,其工作过程:工件A整齐排列在传送带Ⅰ上,当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工件A时,传送带Ⅰ暂停;工件B放置在传送带Ⅱ上,当工件B进入相机的拍摄范围时,传送带Ⅱ暂停;相机拍摄工件B的图像并传送到工控机,工控机根据工件B相对于基准位置的偏差确定工件B的坐标,控制机械手抓取工件A并装配到工件B上。下列关于该装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工控机的运行速度会影响工件装配效率
B.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对装配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C.设计系统时需要根据产能要求计算传送带和机械手的运行速度
D.选择机械手时需要考虑工件A的质量大小
7.(2023·6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一种给布染色的卷染机系统示意图。将待染色的布装在右滚筒上,电机驱动左滚筒转动,带动布从右滚筒卷绕到左滚筒上,经过染色池完成染色。染色前将右滚筒上布的厚度输入工控机,染色时编码器实时测量电机和滚筒的转动信号,工控机根据转动信号计算出转速、卷绕圈数、布卷直径,并通过变频器来调节电机转速,使布保持稳定的线速度。右滚筒上的阻尼器使布保持一定的张力。下列关于该卷染机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要定时给染色池添加染液
B.电机功率的选择需要考虑阻尼器的阻尼大小
C.染色过程中右滚筒的转速随着左滚筒转速的减小
D.可以对不同厚度的布进行染色
8.(2024·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调压铸造炉的压力控制系统。铸造炉内抽真空及加热后,控制器控制先导阀接通控制气路,经减压阀1减压的氩气驱动背压阀接通主气路,经减压阀2减压的氩气大流量、快速进入铸造炉。压力计检测炉内压力,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背压阀断开主气路,低于设定值时背压阀接通主气路充气,使炉内压力保持稳定。下列关于压力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压力计安装靠近铸造炉,是为了更准确检测炉内压力变化
B.高压气源的压力不影响炉内压力达到设定值的时间
C.该系统的目的是用氩气来驱动背压阀接通和断开主气路
D.控制气路和主气路可共用一个减压阀
9.(2024·6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零件分选系统,零件排列在输送带上匀速通过检测装置,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零件信息控制剔除装置将不合格的零件推至废料筐中,合格的零件继续向前输送。下列关于该分选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该系统可分为检测、剔除和输送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分选功能
B.输送带松弛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输送子系统应设置张紧装置
C.系统设计时应首先进行总体设计,然后设计各个子系统,制作安装后再整机调试
D.为了可靠剔除随着输送带运动的不合格零件,剔除子系统中推杆的速度越快越好
1.(2024·3月温州二模)如图所示为pH值控制系统,根据实际要求,在控制箱内预先设定好需要稳定的pH值范围,定量控制箱根据pH检测探头检测到的实际pH值自动控制并输出信号来调节酸液或碱液的投放,达到所设定范围后停止投放,从而稳定pH值在所需要的数值范围内。下列关于pH值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通过pH检测探头控制定量控制箱的工作,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B.通过计算与调试确定定量控制参数,体现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C.手动阀1连接泵的进液口,手动阀2连接泵的出液口
D.水池槽内增加搅拌装置,可使pH检测结果更准确
2.(2024·3月丽湖衢二模)如图所示是板材自动裁切控制系统,包含板材长度控制子系统和裁切子系统。其工作过程:电动机通过皮带、主轴带动输送带,旋转编码器对主轴运行的线距离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线距离长度与设定长度相等时,PLC控制电动机暂停输送板材;此时PLC控制气动装置驱动裁切刀具对板材进行裁切。下列关于板材自动裁切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需定期检查皮带的磨损情况,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B.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旋转编码器精准测定主轴运行的线距离
C.若主轴在带动输送带时出现打滑,则会影响板材裁切的实际长度
D.PLC既要控制电动机的运行,又要控制气动装置,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3.(2024·4月宁波二模)如图所示是蒸汽机转速控制系统。离心式调速器的原理是利用蒸汽机带动竖轴转动,轴上装有一个四连杆机构和两个重球。当蒸汽机转动加快超过某一限定值时,两个重球随之升高带动套筒上移,通过调节杠杆将进汽阀门关小,从而使蒸汽机转速降低。反之,若蒸汽机的转速过慢,重球的位置下降,阀门开大。下列关于该蒸汽机转速控制系统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改变重球的质量不会影响蒸汽机的转速
B.蒸汽机转速恒定时,调节杠杆的位置几乎不变
C.调节杠杆的位置直接影响进气阀的开合度
D.蒸汽机转速低时,套筒位置降低
4.(2024·4月台州二模)如图所示是一种曝气量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污水处理时通入空气以加强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该系统包括前馈控制子系统、反馈控制子系统、鼓风控制子系统,前馈控制子系统检测进水口污水的水质参数(污泥浓度、溶解氧、水温)和流量,并将检测到的数据送到精确曝气控制柜;反馈控制子系统用于检测生化反应池的污水水质(污泥浓度、溶解氧、水温),并将检测到的数据送到精确曝气控制柜,精确曝气控制柜叠加两者数据计算出曝气量,并根据气体流量计反馈的流速信号控制鼓风装置的转速进而控制曝气量。下列关于曝气量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该系统的设计需从整体出发,以实现最佳曝气量输送为目的
B.应先分别设计好前馈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再整体设计该系统
C.溶解氧传感器至少需要两个
D.系统分析过程中建立水质参数与曝气量的数学模型属于建模
5.(2024·4月嘉兴二模)如图是小马设计的循迹小车控制系统示意图,小车能够按照引导线行驶并在设定的位置无线充电。工作过程为:小车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端进行充电,当电容充电完成后自行启动。灰度传感器检测实际的路线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与设定的轨迹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路根据偏差信号发出指令控制驱动装置分别调整左右车轮的转速,使小车沿引导线行驶。当行驶到下一个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端后自动停车并再次充电,循环运行。下列关于循迹小车控制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系统可分为行进路线控制、无线充电控制等子系统
B.车轮的大小和安装位置不会影响小车的控制
C.应根据控制电路的精度来确定系统的整体功能
D.储能电容的容量是优化系统的约束条件
6.(2024·4月杭州二模)如图所示为计量式色母机系统的示意图,由电机转速控制子系统和色母料输送子系统组成。工作时,预先输入原料重量和颜色的深浅比,PLC控制器计算后将此比例转换为电机的转速,编码器将电机轴的转速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对电机转速进行调整,从而带动螺杆旋转,将色母料挤入底座,达到计量输送色母料的目的。搅拌装置将原料与色母料混合,为塑料提供均匀的着色效果。下列关于计量色母机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该系统用于热塑性塑料的着色,不能用于热固性塑料的着色
B.进行色母料更换时需要对螺杆进行清理
C.色母料的精确输送,需要考虑螺杆所在通道色母料的量
D.设计该系统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各控制参数,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7.(2024·4月天域名校协作体)如图所示是小球的位置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当测距仪检测到小球位置发生偏移时,微控制器MCU通过PID算法得出指令发送给驱动器,带动电机正反转动,平衡杆向下或向上摆动,让小球滚动改变位置。下列关于小球的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该系统的目的是控制小球的位置
B.图示位置,若小球太偏左,电机将带动圆盘按图示箭头方向转动
C.PID 算法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D.测距仪的测量精度影响小球位置的控制精度,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8.(2024·4月宁波10校)如图所示是某汽车自动清洗控制系统,其控制部分可分为喷水控制子系统和洗刷控制子系统。喷水控制子系统工作过程:PLC根据车辆检测器检测到汽车到位信号,控制清洗电机接通电磁阀产生高压水,通过喷头清洗车辆。洗刷控制子系统中,PLC控制刷子电机洗刷车辆。下列关于该汽车自动清洗控制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阀出现故障会影响系统的清洗效果,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B.车辆检测器的目的是检测车辆是否到位,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PLC的控制精度属于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D.设计时根据水箱容量匹配合适功率的清洗电机,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9.(2024·4月暨阳联考)如图所示是校园节能直饮水机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过滤控制、温度控制、出水控制等子系统组成。其中温度控制子系统采用高效热能交换技术,20 ℃的自来水经波纹管可迅速提温到85 ℃,开水可迅速降温至直接饮用的温度。当加热水胆的感温探头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盒输出指令关闭进水电磁阀并控制加热管加热。下列关于直饮水机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控制子系统与出水控制子系统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B.感温探头可检测水温,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自来水的温度和水质属于该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D.设计该系统时需要根据内胆容量选择合适功率的加热器
10.(2024·3月9+1联盟)如图所示是液体定量控制系统。通过触摸屏输入需要的定量值,一键启动,泵开始抽液,电磁阀打开,液体通过流量计,流量计将测得的流量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达到设定值后,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切断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的电源,泵停止抽液,电磁阀关闭,完成一次向反应容器定量输入液体。下列关于液体定量控制系统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系统的目的是抽取定量液体到反应容器
B.止回阀可确保泵通电后能正常抽取液体
C.泵的功率不影响反应容器液体流量达到设定值的时间
D.电磁阀可提高液体定量控制精度
11.(2024·3月强基联盟)如图所示的智能出纸机,包含红外感应出纸子系统、纸张定长子系统和纸张切断子系统等,其工作过程:通过出纸长度调节键设定好所需的出纸长度,当手掌置于出纸机的出纸端口处,红外线感应到手掌立刻反射到红外接收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启动并控制传送带运行速度和时间进而控制纸巾下落的长度,当纸巾下落到设定长度时传送带停止运行,此时启动刀片,将纸巾切断,使用者无须触碰纸巾便可取到。下列关于该智能出纸机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红外感应出纸子系统与纸张定长、纸张切断等子系统有机结合又相互制约
B.长期使用刀片会有磨损,使用时需定期检查或更换
C.纸巾的宽度是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D.设计该系统时,需对传送带运行速度与时间加以计算,遵循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12.(2023·12月嵊州市统测)杭州亚运会期间,两台AR智能巴士在亚运村观光路线上运行。车内没有驾驶员,通过点击“启动自动驾驶”按钮,巴士就会平稳起步,顺利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智能巴士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计算机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环境建模,将感知到的道路障碍物、交通标志等元素转化为车辆能够理解的数据结构。同时计算机系统还会根据预设的行驶规则和道路交通法规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准确的决策,并生成相应的驾驶指令,电动马达系统、电子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等根据指令完成具体的动作。下列对于智能巴士自动驾驶系统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计算机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环境建模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B.电动马达系统、电子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C.计算机的性能是优化该自动驾驶系统的影响因素
D.智能巴士虽然智能,也需要定期检测和保养
13.(2023·10月天域联盟)如图所示的可变轨道输送系统,包含显示器交互子系统和工件输送子系统。其工作过程:操作员在显示器中选择双工件传输模式,工件整齐排列在传送带Ⅰ上,当工件进入到相机的识别范围时,传送带Ⅰ的电机停止运转,相机拍摄工件的图像并传输至工控机。工控机解析图像并判定工件类型,若是工件A,控制液压杆收缩,传送带Ⅰ与传送带Ⅰ接轨;若是工件B,控制液压杆抬升,传送带Ⅰ与传送带Ⅲ接轨。接轨后,重新启动传送带Ⅰ的电机,工件传输至对应传送带,工控机在控制过程中会实时统计已输送工件A、B的数量并在屏幕中显示。下列关于该可变轨道输送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液压杆的运行速度会影响工件的输送效率
B.相机长期使用后拍照清晰度降低,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当工件进入到相机的识别范围时,传送带Ⅰ的电机停止运转,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D.设计系统时,既要考虑相机的识别精度,又要考虑传送带的传输效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14.(2023·11月湖丽衢三地联考)如图所示是一种带材卷绕机的张力控制系统示意图。卷绕时单片机接收张力传感器实时检测的带材张力值,并与设定张力值进行比较,根据偏差输出相应信号控制比例压力阀,从而调整气动制动器的制动压力,使带材的张力恒定,保证卷绕质量。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比例压力阀的性能会影响该系统的控制效果
B.可以对多种材质的带材进行卷绕
C.设定张力值和带材的张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D.设计时应先考虑带材的卷绕质量,再考虑各装置之间的匹配
15.(2023·11月台州一模)如图所示为自动包装系统,包含纸板切割子系统和机械手包装子系统。其工作过程为:3 D自动扫描仪扫描待包装产品的三维尺寸,将信号传输至工控机,位置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纸板实际出料长度传输到工控机与扫描尺寸进行比较,控制切割机进行切割,切割完毕输送至包装机械手进行包装。下列关于该自动包装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工控机的运行速度会影响产品包装效率
B.位置传感器的可靠性对机械手包装没有影响
C.设计系统时需要根据产能要求计算传送带和机械手的运行速度
D.选择包装机械手时需要考虑产品包装的大小
16.(2023·11月温州一模)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增程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直接由电池供能驱动电动机,内燃机和发电机组成的增程器不工作;当电池电量低于30%,增程器开始工作,它输送电能经过逆变器驱动电动机,此时如果有多余的电量会留给电池充电;当电池充到80%时,增程器就停止工作,交给电池单独为电动机供电。增程式电动车为车主带来近距离行驶用电池,远距离行驶靠增程器的能量优化配给方案。下列关于该增程控制系统的分析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将电池电量维持在30%~80%
B.增程器的功能是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C.逆变器故障,增程器将无法输出能量到其他部分
D.增大内燃机功率就能提高满油满电的行驶里程
17.如图所示为某小区的一款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人脸识别仪、控制芯片、电动机、三辊闸、散热风扇、电源等部分构成。当识别仪检测到人脸信号时,控制芯片将当前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为小区人员就控制电机运作,带动三辊轧转动,人可通过。下列关于该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摄像头的清晰程度属于该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B.设计系统时,先考虑电源,再考虑识别仪精度,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C.该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三辊闸会松动,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D.天变黑时,识别仪用闪光灯补充亮度,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18.(2023·10月新阵地教育联盟)无人机可以实现精准悬停、自动避障、自动返航等功能。其中精准悬停子系统工作原理:当无人机受到外界气流影响,检测装置检测到机身有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势时,控制单元就调节马达的功率进行反方向运动补偿,使无人机的状态达到预设值;低电量自动返航子系统工作原理:系统会在检测到电池剩余电量低于设定电量时进行自动返航,防止无人机没电坠落造成事故。关于无人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流的变化是无人机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B.检测装置的精度影响着无人机悬停的效果,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C.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的蓄电能力有所下降,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D.在无人机机翼材料选择时,既要高强度、高韧性,又要具有高模量、低翘曲、高流动的特性,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19.(2023·11月稽阳联考)如图所示是首次出现在杭州亚运会铁饼场上的四足机器狗,工作人员把铁饼夹到机器狗的背部,机器狗再跑回运动员身边,担任运输体育器材的角色。机器狗主要由电源通信系统、控制中枢系统、机械运动系统、躯壳夹具系统等组成。下列关于该运输铁饼的机器狗系统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采用大响应带宽的高性能舵机作为运动驱动装置,使跑动关节灵活、动作有爆发力
B.搭载超声、红外以及大量姿态传感器,全方位感知环境,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C.机器狗背部的夹具要轻量化,同时硬度合适,贴合度好,做到夹紧但不伤害到运动器材
D.设计工程师采用运动学算法,不断优化四足的协调性,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二、1.数学模型 2.框图模型
三、1.整体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综合性原则
1.(2020·7月浙江选考)如图a所示是印刷机中纸筒放卷张力控制系统示意图。该系统采用机械方式检测与控制纸的张力,控制精度不高,导致印刷时套印不准。企业为了提高印刷质量,采用库存的力传感器、伺服电机等将控制系统改装成图b所示。从系统的角度,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库存的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是该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B.优化前后的两种控制系统都可分为检测、控制和执行子系统
C.系统的优化手段是改变张力检测和放卷速度控制形式
D.优化时先考虑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再考虑印刷质量,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答案 D
解析 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分析系统时,先考虑整体再考虑局部,先看长远再看当前,故D的说法不正确。
2.(2021·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经改进的某储油罐清洗系统,其控制部分可分为喷水控制子系统和抽水控制子系统。喷水控制子系统工作过程:PLC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污水中的含污量,控制增压泵产生高压水,通过喷头冲洗油罐。抽水控制子系统中,PLC控制真空泵将油罐中的污水抽到污水箱。下列关于油罐清洗系统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测装置的精度影响着增压泵的工作,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B.能清洗大小不同的油罐,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增压泵的性能是影响该系统优化的因素
D.油罐清洗的洁净程度是该系统的优化目标
答案 B
解析 A.检测装置和增压泵都是储油罐清洗系统中的部分,体现系统的相关性;B.能清洗大小不同的油罐是该储油罐清洗系统的功能,体现系统的目的性,因此B选项错误;C.系统优化过程中,可选择不同性能的增压泵,增压泵的性能又能影响最终的优化目标,也就是清洗效果,因此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清洗储油罐,因此油罐清洗的洁净程度就是该系统的优化目标,选项D正确。
3.(2021·6月浙江选考)如图a所示是某自动对位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其工作过程:摄像机连续获取被测物体的实时位置信息(如图b所示),工控机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不断与设定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偏移值,控制平台驱动器驱动平台移动和转动,使被测物体运动到设定位置(如图c所示)。关于该自动对位控制系统,下列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具有自动对位功能,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B.摄像机长期使用后清晰度降低,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X、Y平台的移动精度会影响θ平台的定位精度,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D.可应用于印刷、电子加工等行业,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答案 D
解析 具有自动对位功能,反映的是系统的功能、用途、目的,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故选项A正确;动态性体现的是系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出现的各种变化,故选项B正确;相关性体现的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X、Y平台是对位控制系统的要素,两者的移动精度影响另一要素θ平台的定位精度,符合相关性的定义,故选项C正确;可用于印刷、电子加工等行业没有体现出系统的整体性,故选项D错误。
4.(2022·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物料连续进料切断系统示意图,包括物料及其进料子系统、跟随切断控制子系统。控制器、电机、切断装置和跟随传感器组成跟随切断控制子系统。工作时,物料连续进料,当进料长度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切断装置跟随物料一起运动,切刀向上切割物料。控制器将跟随传感器测得的跟随速度与进料传感器测得的进料速度进行比较,根据偏差不断调节切断装置的移动速度,保证切断装置与物料同步运动。切断后,切刀向下离开物料,控制器控制电机反转,切断装置返回。下列关于物料连续进料切断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采用跟随控制,使连续切断过程更稳定,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B.切刀需要定期更换,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没有跟随切断控制子系统,就不能实现连续进料切断,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D.切断不同材质的物料要选用不同的切刀,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的特性。选项A,更稳定地连续切断物料,是该系统要实现的目标,体现系统目的性。选项B,随时间流逝,切刀会钝化,需要定期更换,体现系统的动态性。选项C,切断控制子系统是该系统的一部分,连续进料切断是该系统整体要实现的功能,这是部分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体现系统的整体性。选项D,题目中已经说明物料连续进料切断系统包括物料及其进料子系统、跟随切断控制子系统,所以物料属于该系统的一部分,不同的物料对应不同的切刀,体现系统的相关性。
5.(2022·6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纸箱输送系统的示意图。电机驱动输送带将纸箱送到输送辊道,纸箱自由下滑至装载平台。光电传感器检测光线是否被遮挡,当光线被遮挡时间超过设定值时,表明纸箱在输送辊道上拥堵,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当光电传感器重新检测到光线时,控制器控制电机重新启动。下列关于该纸箱输送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机输出的功率应能驱动输送带运动,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B.光电传感器的目的是检测光线是否被遮挡,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该系统在不同地域均可正常使用,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D.通过计算摩擦力确定输送辊道角度确保纸箱能自由下滑,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光电传感器的目的,只是要素的功能,不是纸箱输送系统的目的,所以不能说是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针对整个系统的功能而言。
6.(2023·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的装配系统,包含工件传输子系统和机械装配子系统,其工作过程:工件A整齐排列在传送带Ⅰ上,当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工件A时,传送带Ⅰ暂停;工件B放置在传送带Ⅱ上,当工件B进入相机的拍摄范围时,传送带Ⅱ暂停;相机拍摄工件B的图像并传送到工控机,工控机根据工件B相对于基准位置的偏差确定工件B的坐标,控制机械手抓取工件A并装配到工件B上。下列关于该装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工控机的运行速度会影响工件装配效率
B.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对装配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C.设计系统时需要根据产能要求计算传送带和机械手的运行速度
D.选择机械手时需要考虑工件A的质量大小
答案 B
解析 系统工作时,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工作A时,传送带Ⅰ暂停,工控机根据工件B相对于基准位置的偏差确定工件B的坐标,控制机械手抓取工件A并装配到工件B。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对装配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有影响所以选B。
7.(2023·6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一种给布染色的卷染机系统示意图。将待染色的布装在右滚筒上,电机驱动左滚筒转动,带动布从右滚筒卷绕到左滚筒上,经过染色池完成染色。染色前将右滚筒上布的厚度输入工控机,染色时编码器实时测量电机和滚筒的转动信号,工控机根据转动信号计算出转速、卷绕圈数、布卷直径,并通过变频器来调节电机转速,使布保持稳定的线速度。右滚筒上的阻尼器使布保持一定的张力。下列关于该卷染机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要定时给染色池添加染液
B.电机功率的选择需要考虑阻尼器的阻尼大小
C.染色过程中右滚筒的转速随着左滚筒转速的减小
D.可以对不同厚度的布进行染色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对于布染色的卷染机系统来说,在对布染色后,染液会减少,所以需要定时给染色池添加染液;对于电机要素的选择要考虑阻尼器的大小;染色过程中左滚筒的直径越来越大,右滚筒的直径越来越小,所以左滚筒的转速变小而右滚筒的转速不一定变小;该系统对布的厚度没有要求。
8.(2024·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调压铸造炉的压力控制系统。铸造炉内抽真空及加热后,控制器控制先导阀接通控制气路,经减压阀1减压的氩气驱动背压阀接通主气路,经减压阀2减压的氩气大流量、快速进入铸造炉。压力计检测炉内压力,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背压阀断开主气路,低于设定值时背压阀接通主气路充气,使炉内压力保持稳定。下列关于压力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压力计安装靠近铸造炉,是为了更准确检测炉内压力变化
B.高压气源的压力不影响炉内压力达到设定值的时间
C.该系统的目的是用氩气来驱动背压阀接通和断开主气路
D.控制气路和主气路可共用一个减压阀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的分析。选项A该系统的目的是控制铸造炉内的压力,因此压力计要靠近铸造炉以准确检测压力变化。选项B高压气源的压力影响进入铸造炉内氩气的流速,进而影响充气时间。选项C该系统的目的是控制铸造炉内的压力。选项D根据题目描述,主气路相对于控制气路,“氩气大流量、快速进入铸造炉”,所以可以推断两个减压阀的减压效果不同,故选A。
9.(2024·6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零件分选系统,零件排列在输送带上匀速通过检测装置,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零件信息控制剔除装置将不合格的零件推至废料筐中,合格的零件继续向前输送。下列关于该分选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该系统可分为检测、剔除和输送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分选功能
B.输送带松弛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输送子系统应设置张紧装置
C.系统设计时应首先进行总体设计,然后设计各个子系统,制作安装后再整机调试
D.为了可靠剔除随着输送带运动的不合格零件,剔除子系统中推杆的速度越快越好
答案 D
解析 A.正确,体现了整体性。B.正确,要素会影响整体功能,体现了整体性。C.正确,先大后小,先总体后局部,体现了系统设计的整体性原则。D.错误,推杆的速度应与输送带匹配。
1.(2024·3月温州二模)如图所示为pH值控制系统,根据实际要求,在控制箱内预先设定好需要稳定的pH值范围,定量控制箱根据pH检测探头检测到的实际pH值自动控制并输出信号来调节酸液或碱液的投放,达到所设定范围后停止投放,从而稳定pH值在所需要的数值范围内。下列关于pH值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通过pH检测探头控制定量控制箱的工作,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B.通过计算与调试确定定量控制参数,体现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C.手动阀1连接泵的进液口,手动阀2连接泵的出液口
D.水池槽内增加搅拌装置,可使pH检测结果更准确
答案 D
解析 A项未体现到系统的发展变化,无法体现系统的动态性,A项错误;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是分析系统时先分析整体,后分析部分;先分析长远,再分析眼前。B项并未体现出该种分析方法,B项错误;由题可知,料罐中的料液经手动阀2流入泵中,所以手动阀2连接泵的进液口;泵将料罐中的料液经手动阀1泵入水池槽,所以手动阀1连接泵的出液口,C项错误;水池槽内增加搅拌装置可让料液在水池槽内混合的更加均匀,测量结果更加准确,D项正确。
2.(2024·3月丽湖衢二模)如图所示是板材自动裁切控制系统,包含板材长度控制子系统和裁切子系统。其工作过程:电动机通过皮带、主轴带动输送带,旋转编码器对主轴运行的线距离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线距离长度与设定长度相等时,PLC控制电动机暂停输送板材;此时PLC控制气动装置驱动裁切刀具对板材进行裁切。下列关于板材自动裁切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需定期检查皮带的磨损情况,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B.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旋转编码器精准测定主轴运行的线距离
C.若主轴在带动输送带时出现打滑,则会影响板材裁切的实际长度
D.PLC既要控制电动机的运行,又要控制气动装置,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答案 C
解析 需定期检查皮带的磨损情况,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故A错误;该系统的目的是自动裁剪,B错误;综合性原则是指分析时兼顾很多的目标,故D错误。
3.(2024·4月宁波二模)如图所示是蒸汽机转速控制系统。离心式调速器的原理是利用蒸汽机带动竖轴转动,轴上装有一个四连杆机构和两个重球。当蒸汽机转动加快超过某一限定值时,两个重球随之升高带动套筒上移,通过调节杠杆将进汽阀门关小,从而使蒸汽机转速降低。反之,若蒸汽机的转速过慢,重球的位置下降,阀门开大。下列关于该蒸汽机转速控制系统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改变重球的质量不会影响蒸汽机的转速
B.蒸汽机转速恒定时,调节杠杆的位置几乎不变
C.调节杠杆的位置直接影响进气阀的开合度
D.蒸汽机转速低时,套筒位置降低
答案 A
解析 重球作为检测装置,改变球的重量会影响蒸汽机的速度。A错误。
4.(2024·4月台州二模)如图所示是一种曝气量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污水处理时通入空气以加强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该系统包括前馈控制子系统、反馈控制子系统、鼓风控制子系统,前馈控制子系统检测进水口污水的水质参数(污泥浓度、溶解氧、水温)和流量,并将检测到的数据送到精确曝气控制柜;反馈控制子系统用于检测生化反应池的污水水质(污泥浓度、溶解氧、水温),并将检测到的数据送到精确曝气控制柜,精确曝气控制柜叠加两者数据计算出曝气量,并根据气体流量计反馈的流速信号控制鼓风装置的转速进而控制曝气量。下列关于曝气量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该系统的设计需从整体出发,以实现最佳曝气量输送为目的
B.应先分别设计好前馈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再整体设计该系统
C.溶解氧传感器至少需要两个
D.系统分析过程中建立水质参数与曝气量的数学模型属于建模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先看整体再看局部,B选项违反了这个原则,故不合理。
5.(2024·4月嘉兴二模)如图是小马设计的循迹小车控制系统示意图,小车能够按照引导线行驶并在设定的位置无线充电。工作过程为:小车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端进行充电,当电容充电完成后自行启动。灰度传感器检测实际的路线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与设定的轨迹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路根据偏差信号发出指令控制驱动装置分别调整左右车轮的转速,使小车沿引导线行驶。当行驶到下一个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端后自动停车并再次充电,循环运行。下列关于循迹小车控制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系统可分为行进路线控制、无线充电控制等子系统
B.车轮的大小和安装位置不会影响小车的控制
C.应根据控制电路的精度来确定系统的整体功能
D.储能电容的容量是优化系统的约束条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划分为子系统、系统的基本性质、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B选项,车轮的大小与位置会影响小车的控制,错误;C选项,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仅与控制电路有关,还与车身、车轮等有关,错误;D选项,储能电容的容量是可以改变的,是影响因素而非约束条件,错误。
6.(2024·4月杭州二模)如图所示为计量式色母机系统的示意图,由电机转速控制子系统和色母料输送子系统组成。工作时,预先输入原料重量和颜色的深浅比,PLC控制器计算后将此比例转换为电机的转速,编码器将电机轴的转速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对电机转速进行调整,从而带动螺杆旋转,将色母料挤入底座,达到计量输送色母料的目的。搅拌装置将原料与色母料混合,为塑料提供均匀的着色效果。下列关于计量色母机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该系统用于热塑性塑料的着色,不能用于热固性塑料的着色
B.进行色母料更换时需要对螺杆进行清理
C.色母料的精确输送,需要考虑螺杆所在通道色母料的量
D.设计该系统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各控制参数,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系统分析相关知识,A.该系统对塑料原料和色母料进行混合,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都可以,A错误。进行色母料更换,为了使原染料不影响下一次染色,需要对螺杆清理,B正确。精确输送需要将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C正确,系统设计分析运用数学工具和科学方法体现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D正确。
7.(2024·4月天域名校协作体)如图所示是小球的位置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当测距仪检测到小球位置发生偏移时,微控制器MCU通过PID算法得出指令发送给驱动器,带动电机正反转动,平衡杆向下或向上摆动,让小球滚动改变位置。下列关于小球的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该系统的目的是控制小球的位置
B.图示位置,若小球太偏左,电机将带动圆盘按图示箭头方向转动
C.PID 算法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D.测距仪的测量精度影响小球位置的控制精度,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的分析。在对系统进行优化时,PID算法可以人为改变,它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选项C错误。
8.(2024·4月宁波10校)如图所示是某汽车自动清洗控制系统,其控制部分可分为喷水控制子系统和洗刷控制子系统。喷水控制子系统工作过程:PLC根据车辆检测器检测到汽车到位信号,控制清洗电机接通电磁阀产生高压水,通过喷头清洗车辆。洗刷控制子系统中,PLC控制刷子电机洗刷车辆。下列关于该汽车自动清洗控制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阀出现故障会影响系统的清洗效果,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B.车辆检测器的目的是检测车辆是否到位,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PLC的控制精度属于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D.设计时根据水箱容量匹配合适功率的清洗电机,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系统性质,系统分析一般原则和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汽车自动清洗控制系统自动清洗汽车是系统的目的功能,体现系统的目的性,要素部分车辆检测器的功能检测车辆是否到位,不能体现系统的目的性,B错误。
9.(2024·4月暨阳联考)如图所示是校园节能直饮水机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过滤控制、温度控制、出水控制等子系统组成。其中温度控制子系统采用高效热能交换技术,20 ℃的自来水经波纹管可迅速提温到85 ℃,开水可迅速降温至直接饮用的温度。当加热水胆的感温探头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盒输出指令关闭进水电磁阀并控制加热管加热。下列关于直饮水机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控制子系统与出水控制子系统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B.感温探头可检测水温,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自来水的温度和水质属于该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D.设计该系统时需要根据内胆容量选择合适功率的加热器
答案 D
10.(2024·3月9+1联盟)如图所示是液体定量控制系统。通过触摸屏输入需要的定量值,一键启动,泵开始抽液,电磁阀打开,液体通过流量计,流量计将测得的流量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达到设定值后,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切断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的电源,泵停止抽液,电磁阀关闭,完成一次向反应容器定量输入液体。下列关于液体定量控制系统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系统的目的是抽取定量液体到反应容器
B.止回阀可确保泵通电后能正常抽取液体
C.泵的功率不影响反应容器液体流量达到设定值的时间
D.电磁阀可提高液体定量控制精度
答案 C
解析 C选项不正确。泵的功率大,反应容器液体流量达到设定值的时间短。
11.(2024·3月强基联盟)如图所示的智能出纸机,包含红外感应出纸子系统、纸张定长子系统和纸张切断子系统等,其工作过程:通过出纸长度调节键设定好所需的出纸长度,当手掌置于出纸机的出纸端口处,红外线感应到手掌立刻反射到红外接收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启动并控制传送带运行速度和时间进而控制纸巾下落的长度,当纸巾下落到设定长度时传送带停止运行,此时启动刀片,将纸巾切断,使用者无须触碰纸巾便可取到。下列关于该智能出纸机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红外感应出纸子系统与纸张定长、纸张切断等子系统有机结合又相互制约
B.长期使用刀片会有磨损,使用时需定期检查或更换
C.纸巾的宽度是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D.设计该系统时,需对传送带运行速度与时间加以计算,遵循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的组成、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系统分析必须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及系统的优化等。A项符合系统组成的条件,正确;B项符合系统的动态性,正确;C项,纸巾的宽度对出纸系统来说属于改变不了的因素但又影响目标值,属于约束条件而非影响因素,错误;D项设计时使用了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符合科学性原则,正确。
12.(2023·12月嵊州市统测)杭州亚运会期间,两台AR智能巴士在亚运村观光路线上运行。车内没有驾驶员,通过点击“启动自动驾驶”按钮,巴士就会平稳起步,顺利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智能巴士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计算机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环境建模,将感知到的道路障碍物、交通标志等元素转化为车辆能够理解的数据结构。同时计算机系统还会根据预设的行驶规则和道路交通法规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准确的决策,并生成相应的驾驶指令,电动马达系统、电子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等根据指令完成具体的动作。下列对于智能巴士自动驾驶系统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计算机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环境建模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B.电动马达系统、电子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C.计算机的性能是优化该自动驾驶系统的影响因素
D.智能巴士虽然智能,也需要定期检测和保养
答案 A
解析 A选项:系统分析的原则是指设计分析系统时,设计者要遵循的原则,计算机系统建模与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概念背离。明显的错误选项。
13.(2023·10月天域联盟)如图所示的可变轨道输送系统,包含显示器交互子系统和工件输送子系统。其工作过程:操作员在显示器中选择双工件传输模式,工件整齐排列在传送带Ⅰ上,当工件进入到相机的识别范围时,传送带Ⅰ的电机停止运转,相机拍摄工件的图像并传输至工控机。工控机解析图像并判定工件类型,若是工件A,控制液压杆收缩,传送带Ⅰ与传送带Ⅰ接轨;若是工件B,控制液压杆抬升,传送带Ⅰ与传送带Ⅲ接轨。接轨后,重新启动传送带Ⅰ的电机,工件传输至对应传送带,工控机在控制过程中会实时统计已输送工件A、B的数量并在屏幕中显示。下列关于该可变轨道输送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液压杆的运行速度会影响工件的输送效率
B.相机长期使用后拍照清晰度降低,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当工件进入到相机的识别范围时,传送带Ⅰ的电机停止运转,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D.设计系统时,既要考虑相机的识别精度,又要考虑传送带的传输效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答案 D
解析 系统分析时,考虑的必须是系统要实现的多个目标,而不是要素的目标,故D错误。
14.(2023·11月湖丽衢三地联考)如图所示是一种带材卷绕机的张力控制系统示意图。卷绕时单片机接收张力传感器实时检测的带材张力值,并与设定张力值进行比较,根据偏差输出相应信号控制比例压力阀,从而调整气动制动器的制动压力,使带材的张力恒定,保证卷绕质量。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比例压力阀的性能会影响该系统的控制效果
B.可以对多种材质的带材进行卷绕
C.设定张力值和带材的张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D.设计时应先考虑带材的卷绕质量,再考虑各装置之间的匹配
答案 C
解析 设定张力值影响带材的张力,而带材的张力不影响设定张力。故选C。
15.(2023·11月台州一模)如图所示为自动包装系统,包含纸板切割子系统和机械手包装子系统。其工作过程为:3 D自动扫描仪扫描待包装产品的三维尺寸,将信号传输至工控机,位置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纸板实际出料长度传输到工控机与扫描尺寸进行比较,控制切割机进行切割,切割完毕输送至包装机械手进行包装。下列关于该自动包装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工控机的运行速度会影响产品包装效率
B.位置传感器的可靠性对机械手包装没有影响
C.设计系统时需要根据产能要求计算传送带和机械手的运行速度
D.选择包装机械手时需要考虑产品包装的大小
答案 B
解析 A,D选项正确,符合系统的基本特性:相关性;B选项错误,违反了系统的基本特性:相关性;C选项正确,符合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16.(2023·11月温州一模)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增程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直接由电池供能驱动电动机,内燃机和发电机组成的增程器不工作;当电池电量低于30%,增程器开始工作,它输送电能经过逆变器驱动电动机,此时如果有多余的电量会留给电池充电;当电池充到80%时,增程器就停止工作,交给电池单独为电动机供电。增程式电动车为车主带来近距离行驶用电池,远距离行驶靠增程器的能量优化配给方案。下列关于该增程控制系统的分析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将电池电量维持在30%~80%
B.增程器的功能是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C.逆变器故障,增程器将无法输出能量到其他部分
D.增大内燃机功率就能提高满油满电的行驶里程
答案 B
解析 系统工作过程:车辆行驶时,当电池电量充足(不低于30%)时,直接由电池供能驱动电动机,增程器不工作;当电池电量低于30%, 增程器开始工作,该系统的目的是为车主带来近距离行驶用电池,远距离行驶靠增程器的能量优化配给方案而不是为了将电池电量维持在30%~80%;增程器由内燃机和发电机组成,其功能是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逆变器故障,不能驱动电动机,增程器输出的能量会给电池充电。增大内燃机功率不一定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不一定能提高满油满电的行驶里程。所以选B。
17.如图所示为某小区的一款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人脸识别仪、控制芯片、电动机、三辊闸、散热风扇、电源等部分构成。当识别仪检测到人脸信号时,控制芯片将当前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为小区人员就控制电机运作,带动三辊轧转动,人可通过。下列关于该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摄像头的清晰程度属于该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B.设计系统时,先考虑电源,再考虑识别仪精度,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C.该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三辊闸会松动,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D.天变黑时,识别仪用闪光灯补充亮度,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答案 B
解析 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首先着眼于系统整体,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B选项中的电源和识别仪精度没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说法错误。
18.(2023·10月新阵地教育联盟)无人机可以实现精准悬停、自动避障、自动返航等功能。其中精准悬停子系统工作原理:当无人机受到外界气流影响,检测装置检测到机身有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势时,控制单元就调节马达的功率进行反方向运动补偿,使无人机的状态达到预设值;低电量自动返航子系统工作原理:系统会在检测到电池剩余电量低于设定电量时进行自动返航,防止无人机没电坠落造成事故。关于无人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流的变化是无人机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B.检测装置的精度影响着无人机悬停的效果,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C.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的蓄电能力有所下降,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D.在无人机机翼材料选择时,既要高强度、高韧性,又要具有高模量、低翘曲、高流动的特性,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答案 D
解析 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是:分析系统时,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分析全局,再分析局部;先分析长远,再分析眼前。D项无法体现整体性原则。
19.(2023·11月稽阳联考)如图所示是首次出现在杭州亚运会铁饼场上的四足机器狗,工作人员把铁饼夹到机器狗的背部,机器狗再跑回运动员身边,担任运输体育器材的角色。机器狗主要由电源通信系统、控制中枢系统、机械运动系统、躯壳夹具系统等组成。下列关于该运输铁饼的机器狗系统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采用大响应带宽的高性能舵机作为运动驱动装置,使跑动关节灵活、动作有爆发力
B.搭载超声、红外以及大量姿态传感器,全方位感知环境,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C.机器狗背部的夹具要轻量化,同时硬度合适,贴合度好,做到夹紧但不伤害到运动器材
D.设计工程师采用运动学算法,不断优化四足的协调性,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环境适应性是指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并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B仅说明系统能够检测环境,并未体现到系统特性的变化,所以不能体现环境适应性。(共64张PPT)
专题八 系统分析
第一部分 选择题专攻
选考中,“系统分析”是必考题,一般设置在第23题。指向工程思维核心素养,侧重系统分析,要求学生“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能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技术问题”,内容涉及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等。
目 录
CONTENTS
核心精讲
01
真题演练
02
考向预测
03
核心精讲
1
一、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侧重于部分影响整体。
2.相关性
侧重于部分影响部分。
3.目的性
系统要实现的功能。
4.动态性
强调的是物质,能量的变化;内因引起系统的变化;零件磨损、定期更换零件、加润滑油,都体现系统的动态性。
★机械运动不是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强调的是外因引起系统的变化。
二、系统分析方法——建模
1.________:用数学公式、图表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模型。它突出事物的主要因素,舍弃事物的次要因素,便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研究。
2.________:最简单的系统框图模型是输入—输出模型,也叫系统的概念模型。它把系统内在的要素与结构简化为一个矩形方框,把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统称为输入,把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统称为输出。
数学模型
框图模型
三、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____________
系统分析首先要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个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
★强调整体观,强调先考虑整体的内容;首先考虑的是要素就不属于整体性原则。
2.____________
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
★系统分析的主语是人;系统本身具有的统计、计算功能不属于科学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3.____________
系统分析总是为实现系统目标服务的。当系统存在若干个目标时,应将目标排出优先次序,首先实现最优先的目标,然后尽可能在不损害第一个目标的前提下完成下一个目标。这就需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考虑的必须是系统要实现的目标,考虑要素、多个组成部分、多学科、多种技术不属于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四、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真题演练
2
D
解析 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分析系统时,先考虑整体再考虑局部,先看长远再看当前,故D的说法不正确。
A.库存的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是该系统
优化的约束条件
B.优化前后的两种控制系统都可分为
检测、控制和执行子系统
C.系统的优化手段是改变张力检测和
放卷速度控制形式
D.优化时先考虑力传感器的灵敏度,
再考虑印刷质量,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B
A.检测装置的精度影响着增压泵的工作,体现了
系统的相关性
B.能清洗大小不同的油罐,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增压泵的性能是影响该系统优化的因素
D.油罐清洗的洁净程度是该系统的优化目标
解析 A.检测装置和增压泵都是储油罐清洗系统中的部分,体现系统的相关性;B.能清洗大小不同的油罐是该储油罐清洗系统的功能,体现系统的目的性,因此B选项错误;C.系统优化过程中,可选择不同性能的增压泵,增压泵的性能又能影响最终的优化目标,也就是清洗效果,因此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清洗储油罐,因此油罐清洗的洁净程度就是该系统的优化目标,选项D正确。
D
A.具有自动对位功能,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B.摄像机长期使用后清晰度降低,体现了系
统的动态性
C.X、Y平台的移动精度会影响θ平台的定位
精度,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D.可应用于印刷、电子加工等行业,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解析 具有自动对位功能,反映的是系统的功能、用途、目的,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故选项A正确;动态性体现的是系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出现的各种变化,故选项B正确;相关性体现的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X、Y平台是对位控制系统的要素,两者的移动精度影响另一要素θ平台的定位精度,符合相关性的定义,故选项C正确;可用于印刷、电子加工等行业没有体现出系统的整体性,故选项D错误。
D
A.采用跟随控制,使连续切断过程更稳定,
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B.切刀需要定期更换,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没有跟随切断控制子系统,就不能实现连
续进料切断,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D.切断不同材质的物料要选用不同的切刀,
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的特性。选项A,更稳定地连续切断物料,是该系统要实现的目标,体现系统目的性。选项B,随时间流逝,切刀会钝化,需要定期更换,体现系统的动态性。选项C,切断控制子系统是该系统的一部分,连续进料切断是该系统整体要实现的功能,这是部分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体现系统的整体性。选项D,题目中已经说明物料连续进料切断系统包括物料及其进料子系统、跟随切断控制子系统,所以物料属于该系统的一部分,不同的物料对应不同的切刀,体现系统的相关性。
B
A.电机输出的功率应能驱动输送带运动,
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B.光电传感器的目的是检测光线是否被
遮挡,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该系统在不同地域均可正常使用,体
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D.通过计算摩擦力确定输送辊道角度确
保纸箱能自由下滑,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解析 光电传感器的目的,只是要素的功能,不是纸箱输送系统的目的,所以不能说是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针对整个系统的功能而言。
B
A.工控机的运行速度会影响工件装配效率
B.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对装配系统工
作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C.设计系统时需要根据产能要求计算传送
带和机械手的运行速度
D.选择机械手时需要考虑工件A的质量大小
解析 系统工作时,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工作A时,传送带Ⅰ暂停,工控机根据工件B相对于基准位置的偏差确定工件B的坐标,控制机械手抓取工件A并装配到工件B。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对装配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有影响所以选B。
C
A.要定时给染色池添加染液
B.电机功率的选择需要考虑阻尼器的阻尼大小
C.染色过程中右滚筒的转速随着左滚筒转速的
减小
D.可以对不同厚度的布进行染色
解析 本题考查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对于布染色的卷染机系统来说,在对布染色后,染液会减少,所以需要定时给染色池添加染液;对于电机要素的选择要考虑阻尼器的大小;染色过程中左滚筒的直径越来越大,右滚筒的直径越来越小,所以左滚筒的转速变小而右滚筒的转速不一定变小;该系统对布的厚度没有要求。
A
8.(2024·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调压铸造炉的压力控制系统。铸造炉内抽真空及加热后,控制器控制先导阀接通控制气路,经减压阀1减压的氩气驱动背压阀接通主气路,经减压阀2减压的氩气大流量、快速进入铸造炉。压力计检测炉内压力,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背压阀断开主气路,低于设定值时背压阀接通主气路充气,使炉内压力保持稳定。下列关于压力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压力计安装靠近铸造炉,是为了更准确
检测炉内压力变化
B.高压气源的压力不影响炉内压力达到设
定值的时间
C.该系统的目的是用氩气来驱动背压阀接
通和断开主气路
D.控制气路和主气路可共用一个减压阀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的分析。选项A该系统的目的是控制铸造炉内的压力,因此压力计要靠近铸造炉以准确检测压力变化。选项B高压气源的压力影响进入铸造炉内氩气的流速,进而影响充气时间。选项C该系统的目的是控制铸造炉内的压力。选项D根据题目描述,主气路相对于控制气路,“氩气大流量、快速进入铸造炉”,所以可以推断两个减压阀的减压效果不同,故选A。
D
A.该系统可分为检测、剔除和输送子系统,
各个子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分选功能
B.输送带松弛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输送
子系统应设置张紧装置
C.系统设计时应首先进行总体设计,然后
设计各个子系统,制作安装后再整机调试
D.为了可靠剔除随着输送带运动的不合格
零件,剔除子系统中推杆的速度越快越好
解析 A.正确,体现了整体性。B.正确,要素会影响整体功能,体现了整体性。C.正确,先大后小,先总体后局部,体现了系统设计的整体性原则。D.错误,推杆的速度应与输送带匹配。
考向预测
3
D
1.(2024·3月温州二模)如图所示为pH值控制系统,根据实际要求,在控制箱内预先设定好需要稳定的pH值范围,定量控制箱根据pH检测探头检测到的实际pH值自动控制并输出信号来调节酸液或碱液的投放,达到所设定范围后停止投放,从而稳定pH值在所需要的数值范围内。下列关于pH值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通过pH检测探头控制定量控制箱的
工作,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B.通过计算与调试确定定量控制参数,
体现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C.手动阀1连接泵的进液口,手动阀2
连接泵的出液口
D.水池槽内增加搅拌装置,可使pH检
测结果更准确
解析 A项未体现到系统的发展变化,无法体现系统的动态性,A项错误;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是分析系统时先分析整体,后分析部分;先分析长远,再分析眼前。B项并未体现出该种分析方法,B项错误;由题可知,料罐中的料液经手动阀2流入泵中,所以手动阀2连接泵的进液口;泵将料罐中的料液经手动阀1泵入水池槽,所以手动阀1连接泵的出液口,C项错误;水池槽内增加搅拌装置可让料液在水池槽内混合的更加均匀,测量结果更加准确,D项正确。
C
2.(2024·3月丽湖衢二模)如图所示是板材自动裁切控制系统,包含板材长度控制子系统和裁切子系统。其工作过程:电动机通过皮带、主轴带动输送带,旋转编码器对主轴运行的线距离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线距离长度与设定长度相等时,PLC控制电动机暂停输送板材;此时PLC控制气动装置驱动裁切刀具对板材进行裁切。下列关于板材自动裁切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需定期检查皮带的磨损情况,体现了系统的
整体性
B.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旋转编码器精准测定主
轴运行的线距离
C.若主轴在带动输送带时出现打滑,则会影响
板材裁切的实际长度
D.PLC既要控制电动机的运行,又要控制气动
装置,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解析 需定期检查皮带的磨损情况,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故A错误;该系统的目的是自动裁剪,B错误;综合性原则是指分析时兼顾很多的目标,故D错误。
A
解析 重球作为检测装置,改变球的重量会影响蒸汽机的速度。A错误。
A.改变重球的质量不会影响蒸汽机的转速
B.蒸汽机转速恒定时,调节杠杆的位置几乎不变
C.调节杠杆的位置直接影响进气阀的开合度
D.蒸汽机转速低时,套筒位置降低
B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先看整体再看局部,B选项违反了这个原则,故不合理。
A.该系统的设计需从整体出发,以实现
最佳曝气量输送为目的
B.应先分别设计好前馈子系统和反馈子
系统,再整体设计该系统
C.溶解氧传感器至少需要两个
D.系统分析过程中建立水质参数与曝气
量的数学模型属于建模
5.(2024·4月嘉兴二模)如图是小马设计的循迹小车控制系统示意图,小车能够按照引导线行驶并在设定的位置无线充电。工作过程为:小车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端进行充电,当电容充电完成后自行启动。灰度传感器检测实际的路线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与设定的轨迹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路根据偏差信号发出指令控制驱动装置分别调整左右车轮的转速,使小车沿引导线行驶。当行驶到下一个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端后自动停车并再次充电,循环运行。下列关于循迹小车控制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系统可分为行进路线控制、无线充电控制
等子系统
B.车轮的大小和安装位置不会影响小车的控制
C.应根据控制电路的精度来确定系统的整体功能
D.储能电容的容量是优化系统的约束条件
A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划分为子系统、系统的基本性质、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B选项,车轮的大小与位置会影响小车的控制,错误;C选项,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仅与控制电路有关,还与车身、车轮等有关,错误;D选项,储能电容的容量是可以改变的,是影响因素而非约束条件,错误。
A
A.该系统用于热塑性塑料的着色,不能用于
热固性塑料的着色
B.进行色母料更换时需要对螺杆进行清理
C.色母料的精确输送,需要考虑螺杆所在
通道色母料的量
D.设计该系统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各控
制参数,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了系统分析相关知识,A.该系统对塑料原料和色母料进行混合,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都可以,A错误。进行色母料更换,为了使原染料不影响下一次染色,需要对螺杆清理,B正确。精确输送需要将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C正确,系统设计分析运用数学工具和科学方法体现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D正确。
C
A.该系统的目的是控制小球的位置
B.图示位置,若小球太偏左,电机将带动
圆盘按图示箭头方向转动
C.PID 算法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D.测距仪的测量精度影响小球位置的控制
精度,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的分析。在对系统进行优化时,PID算法可以人为改变,它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选项C错误。
B
A.电磁阀出现故障会影响系统的清洗
效果,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B.车辆检测器的目的是检测车辆是否
到位,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PLC的控制精度属于系统优化的影
响因素
D.设计时根据水箱容量匹配合适功率
的清洗电机,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
性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了系统性质,系统分析一般原则和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汽车自动清洗控制系统自动清洗汽车是系统的目的功能,体现系统的目的性,要素部分车辆检测器的功能检测车辆是否到位,不能体现系统的目的性,B错误。
D
9.(2024·4月暨阳联考)如图所示是校园节能直饮水机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过滤控制、温度控制、出水控制等子系统组成。其中温度控制子系统采用高效热能交换技术,20 ℃的自来水经波纹管可迅速提温到85 ℃,开水可迅速降温至直接饮用的温度。当加热水胆的感温探头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盒输出指令关闭进水电磁阀并控制加热管加热。下列关于直饮水机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控制子系统与出水控制子系统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B.感温探头可检测水温,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自来水的温度和水质属于该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D.设计该系统时需要根据内胆容量选择合适功率的加热器
答案 C
解析 C选项不正确。泵的功率大,反应容器液体流量达到设定值的时间短。
A.该系统的目的是抽取定量液体到反应容器
B.止回阀可确保泵通电后能正常抽取液体
C.泵的功率不影响反应容器液体流量达到设定值的时间
D.电磁阀可提高液体定量控制精度
C
A.红外感应出纸子系统与纸张定长、纸张切断等子系统有机结合又相互制约
B.长期使用刀片会有磨损,使用时需定期检查或更换
C.纸巾的宽度是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D.设计该系统时,需对传送带运行速度与时间加以计算,遵循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的组成、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系统分析必须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及系统的优化等。A项符合系统组成的条件,正确;B项符合系统的动态性,正确;C项,纸巾的宽度对出纸系统来说属于改变不了的因素但又影响目标值,属于约束条件而非影响因素,错误;D项设计时使用了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符合科学性原则,正确。
答案 A
解析 A选项:系统分析的原则是指设计分析系统时,设计者要遵循的原则,计算机系统建模与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概念背离。明显的错误选项。
A.计算机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环境建模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B.电动马达系统、电子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C.计算机的性能是优化该自动驾驶系统的影响因素
D.智能巴士虽然智能,也需要定期检测和保养
答案 C
解析 系统分析时,考虑的必须是系统要实现的多个目标,而不是要素的目标,故D错误。
A.液压杆的运行速度会影响工件的输送效率
B.相机长期使用后拍照清晰度降低,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当工件进入到相机的识别范围时,传送带Ⅰ的电机停止运转,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D.设计系统时,既要考虑相机的识别精度,又要考虑传送带的传输效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答案 C
解析 设定张力值影响带材的张力,而带材的张力不影响设定张力。故选C。
A.比例压力阀的性能会影响该系统的控制效果
B.可以对多种材质的带材进行卷绕
C.设定张力值和带材的张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D.设计时应先考虑带材的卷绕质量,再考虑各装置之间的匹配
答案 B
解析 A,D选项正确,符合系统的基本特性:相关性;B选项错误,违反了系统的基本特性:相关性;C选项正确,符合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A.工控机的运行速度会影响产品包装效率
B.位置传感器的可靠性对机械手包装没有影响
C.设计系统时需要根据产能要求计算传送带和机械手的运行速度
D.选择包装机械手时需要考虑产品包装的大小
B
16.(2023·11月温州一模)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增程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直接由电池供能驱动电动机,内燃机和发电机组成的增程器不工作;当电池电量低于30%,增程器开始工作,它输送电能经过逆变器驱动电动机,此时如果有多余的电量会留给电池充电;当电池充到80%时,增程器就停止工作,交给电池单独为
电动机供电。增程式电动车为车主带来近距离行驶
用电池,远距离行驶靠增程器的能量优化配给方案。
下列关于该增程控制系统的分析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
A.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将电池电量维持在30%~80%
B.增程器的功能是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C.逆变器故障,增程器将无法输出能量到其他部分
D.增大内燃机功率就能提高满油满电的行驶里程
解析 系统工作过程:车辆行驶时,当电池电量充足(不低于30%)时,直接由电池供能驱动电动机,增程器不工作;当电池电量低于30%, 增程器开始工作,该系统的目的是为车主带来近距离行驶用电池,远距离行驶靠增程器的能量优化配给方案而不是为了将电池电量维持在30%~80%;增程器由内燃机和发电机组成,其功能是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逆变器故障,不能驱动电动机,增程器输出的能量会给电池充电。增大内燃机功率不一定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不一定能提高满油满电的行驶里程。所以选B。
B
解析 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首先着眼于系统整体,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B选项中的电源和识别仪精度没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说法错误。
A.摄像头的清晰程度属于该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B.设计系统时,先考虑电源,再考虑识别仪精度,
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C.该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三辊闸会松动,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D.天变黑时,识别仪用闪光灯补充亮度,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A.气流的变化是无人机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B.检测装置的精度影响着无人机悬停的效果,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C.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的蓄电能力有所下降,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D.在无人机机翼材料选择时,既要高强度、高韧性,又要具有高模量、低翘曲、高流动的特性,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答案 D
解析 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是:分析系统时,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分析全局,再分析局部;先分析长远,再分析眼前。D项无法体现整体性原则。
B
A.采用大响应带宽的高性能舵机作为运动驱动装置,使跑动关节灵活、动作有爆发力
B.搭载超声、红外以及大量姿态传感器,全方位感知环境,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C.机器狗背部的夹具要轻量化,同时硬度合适,贴合度好,做到夹紧但不伤害到运动器材
D.设计工程师采用运动学算法,不断优化四足的协调性,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解析 环境适应性是指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并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B仅说明系统能够检测环境,并未体现到系统特性的变化,所以不能体现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