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认识物体》教案【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②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教材简析】本课是本单元“物质与分类”中的《认识物体》第一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了解物体具有大小、颜色、形状、轻重、光滑或粗糙等特征。教材以积木、背包、布袋、哑铃等为例,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并学会用合适的词语描述物体特征。同时,通过认识更多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系统地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还缺乏方法和经验。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活动来进行学习。【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了解不同物体有不同的特征组合。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描述物体特征。探究实践能够借助感官和工具观察身边的物体,并准确描述其特征。通过小组合作填写表格和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4.责任态度培养学生对观察物体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认真观察、如实描述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会用多种方法观察物体的特征,并能用合适的词语进行描述。2.教学难点学会借助感官和工具观察物体特征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书包、尺子、文具盒、字典教师:观察记录单、教学课件、放大镜、天平、哑铃、布袋、篮球、积木、小奖品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与问题 【PPT:2】 1. 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身体有圆也有方,皮肤有白也有黄,使用越多它越小,写错字时它帮忙。”引导学生思考谜底是什么。 教师提问“为什么谜底是橡皮呢?请说一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从大小、颜色、形状、轻重、光滑或粗糙等方面分析橡皮的特征。今天我们来认识更多的物体。(板书:认识物体) 认真听谜语,积极思考并回答。 预设:橡皮。 积极发言,说出橡皮可能有的特征。 预设:形状有圆有方、颜色有白有黄、使用后会变小等。 通过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运用物体特征的描述方法,巩固对物体特征的认识。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物体。探究与发现 【PPT:3-8】 活动1:描述身边物体的特征。 1.展示积木、书包、布袋、哑铃等物体,提问: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试试看描述下它们。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与交流。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物体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4.小结:我们描述身边的物体时,会用到大小、颜色、形状、轻重、光滑或粗糙等,这些都是物体的特征。 【PPT:9-4】 活动2:借助感官和工具观察身边的物体 1.引导学生打开书包,并提出问题:里面有很多文具,我们借助感官和工具观察下它们。我们能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呢? 教师补充:还可以借助工具,用天平来称一称。 并提示使用天平时注意事项:天平两端放上需要比较重量的物体,哪端靠下,哪端的物体更重。 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借助工具和感官来观察,用合适的词语描述物体的特征。 3.教师提问:通过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我们借助工具和感官来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粗糙程度、薄厚、轻重等各不相同。出示思维导图来理解记忆。 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预设:积木有各种形状和颜色、布袋手感粗糙、背包软软的、哑铃比较重等。 预设学生:用放大镜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尺子量一量 用鼻子闻一闻 预设:海绵轻,橡皮重;字典更厚一些。 巩固对物体特征的认识和描述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学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物体,深入了解物体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应用与拓展 【PPT:15-19】 活动3:认识更多物体的特征 1.展示篮球、西瓜、铅笔盒、放大镜、天平、尺子等物体,让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方法观察物体的特征,并用表格记录这些物体的特征。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填写表格。教师巡视小组讨论,给予必要的指导。 3.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格描述物体主要特征且不能说出物体名称,其他学生来猜的游戏。 4.小结。 学生填写表格,记录物体的形状、颜色、粗糙程度、薄厚、轻重等特征。 积极参与游戏,预设:橘子,西瓜,篮球,文具盒等 拓展学生对不同物体特征的认识。学生认真观察展示的物体,仔细填写表格,锻炼了观察的细致性和记录的规范性。 通过游戏巩固对物体特征的掌握,增加课堂趣味性。总结与评价 【ppt:20、21】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 2.小结:我们描述身边的物体时,会用到大小、颜色、形状、轻重、光滑或粗糙等,这些都是物体的特征。 利用感官和工具了解物体的特征就是在观察。 3.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评价,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加星,例如:安静倾听、积极发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 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预设:我们会用到大小、颜色、形状、轻重、光滑或粗糙来描述身边的物体。还可以借助工具观察物体。 自我评价:学习新课后,学生从“我知道、我会做、我会说”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具体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科学课堂学习习惯。【板书】8 认识物体7 / 8(共22张PPT)第八节认识物体第三单元 物体与材料橡皮身体有圆也有方,皮肤有白也有黄,使用越多它越小,写错字时它帮忙。为什么是橡皮呢?请说一说你的理由。情境与问题猜一猜形状颜色大小作用xiànɡ píxínɡ zhuànɡyán sèzuò yònɡ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试试看描述下它们。积木书包布袋哑铃探究与发现我能用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积木拼成房子。探究与发现探究与发现这个红色的背包软软的,可以当靠枕。探究与发现这个布袋手感粗糙,比塑料袋更好拿。我能举更重的哑铃。探究与发现这个哑铃不重,我能举更重的哑铃。探究与发现我们描述身边的物体时,会用到大小、颜色、形状、轻重、光滑或粗糙等,这些都是物体的特征。wù tǐ de tè zhēnɡ探究与发现仔细观察找特征小组活动打开我们的书包,里面有很多文具,请借助感官和工具观察它们。放大镜天平尺子探究与发现仔细观察找特征海绵轻, 橡皮重字典更厚一些。【要求】尽可能用 多 种 方法来进行观 察。【方法】看一看、捏一捏、掂一掂、比一比、测一测、量一量等。注意:天平两端放上需要比较重量的物体,哪端靠下,哪端的物体更重。jìn kě nénɡ yònɡ duō zhǒnɡ fānɡ fǎ lái jìn xínɡ ɡuān chá探究与发现仔细观察找特征分享我们小组观察了 橡皮擦 , 我们采用了 2 种方法观察 橡皮擦的轻重 。第一种方法是 用手掂量 ,第二种方法是 用天平比较 ,我们发现 橡皮擦比积木轻,但比铅笔重。可以参考下面句式来表达:wǒ mén xiǎo zǔ ɡuān chá lewǒ mén cǎi yònɡ le zhǒnɡ fānɡ fǎɡuān chádì zhǒnɡ fānɡ fǎ shìdì èr zhǒnɡ fānɡ fǎ shìwǒ mén fā xiàn你发现了什么?探究与发现我们借助感官和工具观察到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粗糙程度、薄厚、轻重等各不相同。探究与发现利用感官和工具了解物体的特征就是在观察。lì yònɡ ɡǎn ɡuān hé ɡōnɡ jù liǎo jiě wù tǐ de tè zhēnɡ jiù shì zài ɡuān chá应用与拓展颜色、形状、……光滑软硬重量气味观察细节长度重量比一比比颜色深浅比长度大小比光滑程度比软硬程度比物体轻重比物体厚度……认识更多物体的特征任务:仔细观察下面的物体的特征,将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中。应用与拓展①可利用放大镜、天平、尺子等工具借助观察。②2人一组合作完成。③边观察边记录。zǐ xì ɡuān chá xià miàn de wù tǐ de tè zhēnɡ jiānɡ jié ɡuǒ jì lù zài xué xí dān zhōnɡ要求:输入标题应用与拓展物体特征记录表物体 形状 颜色 光滑 / 粗糙 薄/厚 轻/重 …… 粗糙 —— 较轻 光滑 —— 较重 光滑 厚 重应用与拓展游戏规则:一名同学面对黑板,根据记录表描述照片上物体的特征,另一名同学站在讲台背对着黑板,猜一猜是什么物体。“你说我猜”小游戏1.描述时不要说出该物体的名称,要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2.游戏时,其他同学保持安静。注意这个物体是圆形,颜色是绿色的,摸起来很光滑,有一点重……我猜是西瓜。游戏结束!应用与拓展应用与拓展你知道了什么呢?总结与评价1.我们描述身边的物体时,会用到大小、颜色、形状、轻重、光滑或粗糙等,这些都是物体的特征。2.利用感官和工具了解物体的特征就是在观察。总结与评价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表现程度我知道 我们描述身边的物体时,会用到大小、颜色、形状、轻重、光滑或粗糙等,这些都是物体的特征。 ( ) ( ) ( ) 我会说 能用科学词汇准确描述物体特征。 ( ) ( ) ( ) 我会做 能利用不同的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 ) ( ) ( )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物体的分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8课 认识物体 教案.docx 第8课 认识物体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