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6.(1) (2) (3) 。17. ; 。18. ; 。19.(1) ;(2) (3) 。20.(1) (2) ;21.(1) (2) ; (3) 。22.(1) ;(2) (3) 。23.(1) ;(2) (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4.(1) ;(2) (3) (4) 。25.(1) ;(2) (3) ;(4) (5) 。26.(1) ;(2) (3) (4) ;四、综合题(共16分)27.(1) ;(2) ;(3) (4) 。28.(1) ;(2) ;(3) ;(4) 。29.(1) ;(2)(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s/m10080印142005101520258乙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CDCD 1-10DBCBD 11-15ACCBD二、填空题16.(1)B(2)极夜(3)917.乌鸦 地面 静止18.90 2519.(1)大于 (2)0.6 (3)东20.(1)山脉 (2)张裂 B21.(1)显示光路(2)B(3)在同种均匀介质 中22.(1)丙 (2)春分 (3)昼变短,夜变长23.(1)A 日环食 (2)东 (3)B三、实验与探究题24.(1)错误 间距过小时间测量不方便(意思表达到位即可) (2) (3)匀速直线 (4)气泡大小、液体种类(密度)、玻璃管倾斜程度等25(1)实像 (2)D (3)减小蜡烛到小孔(或增大半透明膜到小孔) (4)B(5)树叶缝隙到地面距离不同26.(1)移动长木条B,直至屏幕上出现亮点,通过量角器读出角AOB的角度,即为太阳高度角 (2)光沿直线传播(3)先变大后变小 (4)北回归线四、综合题27.(1)光的直线传播 (2)地球公转 (3)冬至 (4)更短28.(1)AC (2)亚欧板块 (3)台湾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发生板块碰撞(4)深度越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大29.(1)300 (2)5m/s (3)3k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范围: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综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磁波就是人们常说的“手机辐射”。“手机辐射”具有( )A.机械能 B.电磁能 C.声能 D.化学能2.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杭州城区限速 120km/h B.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 m/s D.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24h3.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B.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一年C.月球是一颗会发光的卫星 D.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所在的方向4.下列地月位置关系图中(白色为光照面),地球上的观测者有可能看到月食现象(月球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的是( )A. B. C. D.5.北京时间 2024年 10月 30日 4:27时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九号飞船点火起飞时,在伦敦(中时区)的华人华侨收看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30日4:27 B.30日20:27 C.30日18:27 D.29日20:276.昨日,嫦娥奔月是中国美丽传说;今日,嫦娥奔月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谱写传奇浪漫。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主要因为月球自转产生B.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都为29.53天C.月球上的环形山只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D.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始终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7.如图所示,炎炎夏日在树荫下乘凉时常会发现树下有很多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 )A.太阳的虚像 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实像8.一场国际体育比赛在美国某地下午2时举行时,我们却要在半夜里起来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直播。造成中、美两地昼夜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轴是倾斜的C.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D.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9.如图为太阳光照图,四图中绍兴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10.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下图是地球绕日运动模式图,关于开幕式这一天分析合理的是( )A.杭州当天的黎明朝霞是地球公转导致的 B.杭州当天昼长夜短C.当天太阳直射杭州 D.当天地球运行到丙位置11.《龟兔赛跑》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寓言故事。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这幅新的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象,下列根据图象作出的四个判断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时乌龟先出发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三次 D.乌龟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杭州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C.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13.北京时间2024年4月3日,我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描述错误的是( )A.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B.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学生可用书包护住头部或躲在课桌下C.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被称为震中D.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带14.甲、乙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用相机在前后不同时刻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两球不发生碰撞,下列关于两球的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静止,乙向南运动 B.甲、乙都向北运动,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 D.甲、乙都向南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15.声速测量仪器可测量声波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速度,使用时,将A、B两个声波采集器和发射器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声波发射器发出声波时,通过调节图中S的距离,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就会不同,声速测量仪器上的显示屏则能显示出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差,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单位为ms,(1ms=10﹣3s)。已知声速在同一介质中随温度升高而最大,15℃时声波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下图是声速测量仪器某次在教室里测量声速时的情景,其中s=34cm,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为1ms,下列对此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这次测量声波先被A采集器接收到B.保持上图距离不变,测量声速时教室的温度为15℃,则A、B间的距离为102cmC.若声速增大,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会变小D.若声波发射器逐渐靠近A,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逐渐变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6.小南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及其变化,如图。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自转是指绕着图中 (填“A”或“B")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2)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现象。(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地球某点从图甲所示的位置随地球自转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所需的时间约 (填“3”或“9”)小时。17.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 : 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以 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 (填“运动”或“静止”)。(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18.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汽车速度为_____ km/h,合____ m/s。1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回答:(1)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填“小于”、“大于”或“等于”)。(2)经过6s的,甲在乙前面 m处。(3)以乙为参照物,甲向 运动(填“东”或“西”)。20.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可以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称为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并回答问题:(1)如图甲,用双手挤压两本书,模拟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现象是 (选填“山脉”或“裂谷”)的形成。(2)在图乙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选填“碰撞”或“张裂”),其中上升的水流模拟地幔物质上涌,其原理可以支持 (填字母)。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21.下图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小实验:(1)图甲中,在空气中点上蚊香,发现激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得出光在气体中沿直线传播。图乙中,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牛奶,发现激光在水中的路径也是直线,得出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实验中“点蚊香”"和“加牛奶”均是为了 。(2)要得出“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一普遍结论, 还需要再做一个光在 中传播的实验。(填字母) A.酒精 B.玻璃砖C.木块(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呈弧线,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如图丙所示),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22.“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的习俗,每过一天,就用墨笔晕染一瓣梅花,每朵梅花各有九瓣花瓣,如图1是九九消寒图;二十四节气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确定,如图2所示是二十四节气图。图1 图2(1)当九九消寒图晕染第一瓣梅花时,地球运行到图2的 位置(填“甲”、“乙”、“丙”或“丁”)。(2)当九九消寒图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将近 节气,万物复苏,农民开始春耕 。(3)传统意义上我国划分四季开始的节气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据此说明杭州秋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23.如图表示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A、B、C、D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四个位置,回忆做过的模拟实验,完成下列各题。(1)当日食发生时,月球位置应该更加接近______点,当月球和地球的距离比较远时,容易出现______。(填“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2)月食发生时,月球靠______边(填“东”或“西”)的部分先被遮住。(3)我们观察到月球亮面有时朝东,有时朝西,主要是跟 有关。A.地球公转 B.月球公转 C.地球自转 D.月球自转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24.“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小吴先将玻璃管上每隔20cm的距离上做一个标记,针对如何做标记问题,小吴认为间距越小,分割的越多,就越能准确测量气泡的运动规律。小吴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2)小吴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气泡的路程-时间图像。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0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5 10 15 20 25(3)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气泡可以看成做 运动。(4)实验中气泡上升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上升的快慢与 有关。25.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焰的正立像 D.蜡焰的倒立像(3)为了增大蜡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之一是: 的距离。(4)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则应选择下列所示 孔然后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以改变孔的大小进行实验。A. B. C. D.(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26.地球上某一点的太阳高度角会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变化。太阳光是平行光,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光线方向和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小明自制一个太阳高度角测量仪,如图甲所示,A和B为两根长木条,可以绕O点转动,C为光线透过筒(太阳光可以通过这个筒),D为量角器,E是屏幕(E与C垂直,光通过C照射到屏幕会出现亮点),F为重垂线。仪器A和B的夹角α即∠AOB为太阳高度角。(1)该实验中该如何去观察和记录太阳高度角? 。(2)光线是我们科学中的模型,实际上我们是看不到光线的。该测量仪利用什么原理确定太阳光线是沿着BC射入的? 。(3)该同学利用自制测量仪来记录一天自早到晚当中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记录在图乙所示的图像中。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 。(4)该同学在杭州(约300N),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当天地球受太阳的光照如图丙所示。①测量当天太阳直射点在 (填“赤道”、“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②请在图丙中用点Q标注该同学测量图乙中P点太阳高度角时所处地球的大致位置。四、综合题(共16分)27.1279 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测影楼(如图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一年中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在“量天尺”上移动(如图乙),可以通过观测一年中每天正午投在地上的影子位置变化来判断二十四节气。(1)“横梁”在阳光下会形成影子是因为 。(2)一年中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在“量天尺”上移动的原因是 (填“地球自转”或“地球公转”)。(3)从量天尺上观测到日影长度最短的节气是 。(4)若在纬度更低的杭州建造--座相同的测影楼,使影子移动的最远位置也刚好落在量天尺的最北端,与河南登封的“量天尺”相比。该“量天尺”的长度 ( 填“更长”“相等”或“更短”)。28.人类对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发展。材料一:1915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图甲)。他认为地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材料二: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等人提出“板块构造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图不是整体的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之间会发生碰撞或张裂(图乙)。(1)下列现象中,“大陆漂移说”不能解释的是 。(可多选)A.秦岭上发现了珊瑚礁化石 B.大西洋两岸发现同种生物C.珠穆朗玛峰还在逐年增高 D.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相似(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浙江省处于六大板块中的 。(3)2024年4月3日,在中国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发生7.3级地震,此后连续发生多起余震。请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花莲附近海域频繁发生地震的原因: 。(4)发生地震时,震源产生的“地震波”会在地球内部传播。地震波有两种: a波与b波,它们在地壳不同深度的传播速度如图丙所示。根据图丙,描述两种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深度的关系: 。29.某天刘先生乘出租车外出办事,如图为他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打印出的车费发票。假设他乘坐的出租车在相应时间内一直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请完成下列问题,第(2)、(3)题,写出计算过程。(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 秒。(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米/秒?(3)若该出租车起步价为13元,发票上的单价是指超过起步价内最大路程后的计费价格,则起步价内的最大路程为多少?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 (范围: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综合 ).docx 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 (范围:第4章 综合 )参考答案.docx 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 (范围:第4章 综合 )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