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民风民俗”,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作家老舍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课文朴实的语言中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普遍对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表现出浓厚兴趣。由于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并产生共鸣。然而,对于文中描述的某些传统习俗,如庙会、腊八蒜等,部分学生可能因地域差异而缺乏直观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同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增强课堂互动,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三、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童谣激趣,共话春节欣赏童谣,激趣导入。播放《恭喜发财》flash,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勾起对春节生活的回忆。回忆春节,揭示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你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过春节的高兴劲。)导语:刚才大家谈到了许多春节中的高兴事,这些事是充满喜庆的;现在,我们再听听课文中老北京的孩子们是怎样过春节、有哪些习俗?他们有哪些高兴事?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交流读懂的词语、句子。(1)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2)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3)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4)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5)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6)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7)娴熟:熟练。(8)逛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9)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2、再读课文,了解老北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交流读懂的词语、句子,体会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三)品读语句,体会写法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节日的重点部分。(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认真品读描写除夕的段落,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除夕的热闹的?(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2)从味、色、声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描写的细腻。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热闹的气氛。(四)领悟表达特点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从哪里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他是怎样表达的?(引导学生从老舍的语句表达中找体味,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如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等。分析这些句子,老舍是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从而表达他对年文化的热爱。)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老舍的语言风格:(1)北京韵味。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如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2)通俗明白。如“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3)幽默风趣。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五)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孩子们准备过年的部分,体会孩子们盼望过年的心情。(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详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2)简略:腊月二十三、正月初六、正月十九。(3)好处: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又最喜欢哪一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喜欢句子,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作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理解: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详写)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去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铺户开张,到正月十五才结束。(略写)正月初六:店铺开张;闲逛,看花灯。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吃元宵。(详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略写)(六)拓展延伸阅读链接:(1)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了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其他地方的春节习俗。小练笔:结合本课所学以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以“春节习俗”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七)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更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腊月→ 小年→ 除夕→ 初一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时间) △ △ △ △ (详写) 忙乱 热闹 喜庆 团圆教学反思在教授《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后,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好奇。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对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和传统习俗表现出浓厚兴趣。然而,我也意识到,由于地域差异,部分学生对某些习俗的理解不够深入。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此外,我还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拓宽视野,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会思考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次教学,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期待在未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