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上22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读不完的大书》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事物,并融入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读来让人感受到“无尽的乐趣”。课文层次清晰地介绍了“我”在大自然中找到的“好玩的东西”,语言生动优美,语句简洁但蕴含张力,表达方式变化多样,值得学生积累与体会。【教学目标】1.随文识记“旋、佩”等9个字,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主读文,找出文中描写大自然好玩的东西,把握文章主要内容。3.通过“读—思—辨”、仿说句子等方法感受大自然动物的好玩,体会语言的生动。4.积累生动的词语、句子,尝试归类摘抄。【教学重难点】通过“读—思—辨”、仿说句子等方法感受大自然动物的好玩,体会语言的生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发思考(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亲爱的同学们,大自然是个大宝库,它送给我们很多珍贵的礼物。这个单元,我们成为大自然的记录员,记录下这些自然的礼物。上一堂课,我们去听了听——大自然的声音,今天,我们要走近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二)板书课题,教学书写“读”字。(三)多种形式读课题,并质疑。读了课题,你们的小脑袋里有什么疑惑呢?【设计意图】:简单回顾旧知,以单元篇章页“大自然的礼物”为引,自然地导入新课。“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抓住课文标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生疑、质疑,体现了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二、初识大书,朗读感受无尽乐趣过渡: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课本里找答案。(一)出示学习提示一,初读课文学习提示一1.读: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 找出相关句子用“ ”画出来。(二)指生反馈,出示句子。(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三)齐读句子,追问思考。它告诉我们,这本大书里有些什么?引出:无穷、无尽、读不完、看不完。【设计意图】:以质疑课题时提出的问题为引,在初读环节引导学生画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初步理解“读不完的大书”的意思,在朗读中感受这本大书里无穷无尽的乐趣和奥秘。 三、再读课文,找寻好玩的东西(一)找寻第一段中的好玩的东西过渡:到底有哪些奥秘和乐趣呢?作者五六岁的时候,就去寻找过这些好玩的东西。1.出示学习提示二①读: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②圈:圈出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③想: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指生反馈,教师圈画并板贴。(高远的天空 广阔的大地 浮云飞鸟 虾蟹游鱼 走兽昆虫 花草树木)①顺势理解“高远”“广阔”。高远:你见过高远的天空吗?什么时候?引导回忆:秋天天高云淡,天空很高远。广阔的大地:广阔的大地又是什么样的?图片展示:广阔的大地。②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开一组小火车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3.读句子,想象画面。我们把它们请到这段话里,再来读一读吧。读完,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二)圈出具体描写的好玩的东西过渡:其实,自然这本大书里的内容,就是这些好玩的东西。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呢?1.出示学习提示三默读课文第2到5自然段,圈一圈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好玩的东西。指生反馈,教师圈画。2.发现规律:动物、植物。这么多好玩的东西都被你们找到了,再仔细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新发现?(这些好玩的东西我们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板书:动物、植物)3.借助作业本第三题,回顾梳理课文内容。【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总起段落,引导学生提炼和概括文本信息,找出“好玩的东西”,再圈画作者具体写的好玩的东西,并借助作业本,帮助学生梳理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四、圈画词句,体会语言生动(一)圈画句子,交流动物的好玩过渡:让我们先去认识一群好玩的动物们。谁想来读一读这段话?(指2生读)1.出示学习提示四①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1.画:用“--”画出好玩的句子。②想:动物们的好玩在哪儿 ③说:和同果说说喜欢的原因。2. 交流反馈,相机指导。预设一: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①出示作业本题目。追问:“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写出了小麻雀什么呢?②指导朗读叠词。预设二: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①联系生活理解猛扑而下。②教学盘旋。读准生字“旋”,演一演盘旋的动作,看老鹰盘旋的视频画面。预设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①图片文字理解两军对垒。②指导朗读,读出敬佩之情。(二)对比句子,感悟相似之处过渡:小朋友们,描写动物的这一段话,不仅语言生动有趣,句子也很有特点呢。1.师生合作朗读。2.发现特点。(动物样子+给人的感受)(三)仿写句子,学习生动表达过渡:小朋友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1.出示动物图片,学生照样子说句子。2.学生反馈,教师、同学相机点评。(四)分类摘抄,积累优美表达过渡:今天我们学了很多优美的词句,要是能摘抄下来该多好啊!1.出示园地交流平台。上一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摘抄,知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能学会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对我们作文还有帮助呢!2.出示归类摘抄范例,学生摘抄。3.展示分享,张贴到黑板上。【设计意图】:遵循作者的行文思路,感受动物们的好玩,引导学生圈画文中生动的语句,感受和体会语言、形象、情感之美。结合园地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摘抄,在尝试归类摘抄中积累生动的词语、句子,体现了学以致用。板书设计22读不完的大书总写 大自然分写 动物+植物总写 无穷的奥秘乐趣【教学反思】一、质疑课题,以思促读《读不完的大书》这一课题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学生读着课题会萌生许多疑惑:为什么这本大书读不完呢?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大书?这本书有多大呢?基于此,我引导学生在读完课题后说出他们心中的疑惑,在七嘴八舌的讨论和提问中,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充分调动,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阅读课文,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明确了方向和目的。二、问题引领,思入明处本节课借助问题“课文描写了哪些好玩的东西?”来厘清课文的脉络,抓住问题“小动物们好玩在哪里?”来驱动学生文本阅读。学生在画出喜欢的句子,思考好玩在哪儿及同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语言的生动,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在“问—思—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呈现,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更明晰的道路。三、“联”词“辨”句,思向深处本篇课文有许多优美且饱含意境的词语,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联结生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联系生活经验,我们理解了“高远”一词;借助真实的图片,学生直观感受了“广阔的大地”。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动物的句子采用了动物样子+给人的感受的表达方式,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初步感受了这种有趣的表达,在尝试说话中进行运用。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在充分研读文本后,笔者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意在带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积淀文化,提升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