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登泰山记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2登泰山记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必修上册16.2登泰山记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登泰山记》记叙的是姚鼐与友人在除夕清晨冒着风雪登泰山观看日出的经历,主要描绘了登泰山途中所见以及日出盛景。姚鼐把泰山当做自己的精神象征,象征着自己对内心理想的追寻。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特殊句式以及文化常识。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分析作者的人生感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联想想象、品读涵咏,感受泰山的山水文化之美。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不畏艰难、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不畏艰难、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品格。
(二)教学难点: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分析作者的人生感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解题,识泰山,看文体
登泰山——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的经过和所见所感。
泰山,五岳之宗。泰山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之山,自古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至清代,先后有13位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
记——点明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碑记、游记、杂记)
2.知人论世
(1)识作者
姚鼐(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2)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
义理——言之有物,有思想性。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
考据——立论扎实,有说服力。研究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辞章——字通句顺,有艺术性。指文章的结构、文字、音韵上的文学之美。
(3)知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表示辞官:告老、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移病、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退休年龄一般是70岁。
3.正字音,听朗读
(二)了解泰山的地理环境——梳理文本第一段
思考:作者如何介绍泰山地理形势?
(三)梳理登山路线——梳理文本第二段(余以乾隆……磴几不可登。)
思考:划出第二段中出现的地点,并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路途遥远漫长,作者仅用廖廖十几字概括。
“乘”“历”“穿”“越”“至”等一连串的动词,充分表现了旅途之遥远和艰难,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泰山巍巍,天寒路险,作者顶风冒雪,不畏艰险,不远万里赶来登山,可见作者意志之坚定,内心之急切。
(四)追寻登山美景,共赏写景之妙——梳理文本第二段剩下部分和第三段
思考1:作者描写了几幅图景?请用原文里的词为这几幅图景命名。
明确: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泰山日出图
思考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半山居雾若带然”是写泰山美景的名句,请赏析。
提示:【翻译字义/点出手法】+【翻译、描绘情景】+【特点/效果】
明确:①苍山负雪——“负”,背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描绘了青山背负白雪的图景,显出雪的厚度,突出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银装素裹,富有神韵。“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
②明烛天南——“烛”,蜡烛,将名词活用为动词,照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突出雪光明亮的特点,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壮丽奇景。
③“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居留,写雾气停留于半山间,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静,呈停聚不动的状态,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若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云雾如一条飘带般缭绕山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云雾的柔美,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小结:自上而下,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比喻,拟人。画面明净,色彩柔和,景象恬静,“明丽之美”
思考3:姚鼐在泰山日观亭观看日出之景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出泰山怎样的特点?并分析用了什么技巧?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赏析:作者敏锐地察觉到了日出前的色彩变化。“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给人一种震撼之感。
“日上,正赤如丹,下游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赏析:红日升起,红日下有一片红光托着,红光动摇着,汹涌澎湃,充满着无限的生命活力。作者把东海作为旭日喷薄而出的背景,让日出的气象更加壮观,境界更加雄浑。
“回视日观以西峰,获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赏析:红日升起后,蓦然回视,日观峰以西负雪的诸峰,有红有白,色彩绚丽。向前看,红日高升,无比壮阔,向后看,红白相间,明暗交错,空间广阔而立体。“若偻”,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在最高峰日观峰上俯瞰众峰,众峰低矮仿佛在鞠躬的姿态,
小结:由东到西,由高到低,色彩炽烈,气势雄阔,生机勃勃,“壮丽之美”。
(五)赏人文景观,品文化魅力——梳理文本第四段
思考:第四段写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作用?
明确: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
作用: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突出其作为文化宝库的作用。
(六)赏自然景观,品简洁语言
思考:泰山的自然景观有何特点?
作用:以极平实简练的语句,将景物进行对比,写出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特征。语言简练,准确生动,紧扣时令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
(七)追寻先贤心中的泰山
1.姚鼐登泰山后,他的老师刘大櫆在《朱子颍诗集序》中对此事评价:乙未之春,姬传(姚鼐)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
根据文本,请试着从时间、友人、路线、环境、文化概括姚鼐“隐君子之高风”的具体表现。
补充——姚鼐《海愚诗钞序》:“鼐年二十二,接子颍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
特殊的时间:作者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来到泰安,在风雪交加的寒冬腊月千里迢迢,来泰安登泰山,他选择的登山时间是在十二月丁未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八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年终祭祀守岁之时。作者选择了一年中最特殊的时间段登山。
特殊的环境:登山的道路环境:“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迷雾”,就所见而言,会使游者难辨方向。“冰滑”就所行而言,使得“几不可登”,攀登之难不难想象。在这种道路环境下攀登“四十五里”“级七千有余”的石磴,他们花了多长时间?两天一夜。作者选择了一年中最艰难的环境登山。
特殊的泰山:“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都昭示了泰山与众山不同的文化意义。“泰山尊曰岱宗。岱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尚书今古文注疏》)泰山是五岳中的东岳,山处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也曾在这里“一览众山小”。泰山因文化圣人而成为文化圣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山。作者选择攀登的是最具文化意义的泰山。
特殊的时间——除夕佳节——寄情山水,辞旧迎新。
特殊的举动——长途奔波——不辞辛苦,坚毅无畏。
知心的友人——相知数载——心心相印,志趣相投。
特殊的路线——不循古人——不走常路,坚持自我。
特殊的景致——雪霁观日——景致奇绝,豪情万丈。
特殊的文化——人文景观——文化圣山,政治色彩。
2.特殊的时间、知心的友人、独特的路线、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泰山,那么这特殊的登山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感情呢?
背景资料:
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岁考中举人后,经过四次礼部会试均名落孙山。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十岁第五次应礼部试,才中进士,授庶吉士。
乾隆三十一年(1766),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
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此职本应翰林方可充任,独鼐与休宁戴东源、兴化伍大椿、歙县程晋芳等8人破格当选。
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月,《四库全书》成,鼐借病侍亲为名归里,不入仕途,时年44岁。
相关文献:
1.现在本衙门已保送御史,拟将来一得御史,无论能自给与否,决然回家矣。
——姚鼐《姚惜抱先生家书》,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十一月二十八日写给伯兄的信
2.乾隆三十九年,先生乞病解官,及冬十二月,遂往山东为泰山之游。
——姚永朴《惜抱轩诗集训纂》卷三
3.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
——姚鼐《赠程鱼门序》
4.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
——姚鼐《晴雪楼记》
从提供的《登泰山记》的背景资料中你是否能找到矛盾之处?
明确:文章交代登山的时间为1774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登山,二十九看日出。选择在年底除夕登泰山这一行为与借病侍亲矛盾,由此看出,作者疾病侍亲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真正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姚鼐自己的话中看到。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否则,不如“从容进退,庶(或许)免耻辱之在咎已尔”。他不愿意再留在这样的官场,和政见不和者为伍,若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那再难得来的一切都可放弃。只想从容进退,免于耻辱。我们看到他内心的煎熬,看到他登泰山的过程始终在用自己的种种行为,表明着自己的选择,与众不同的选择。
人生之风雪:姚鼐以病或养亲为由,毅然辞去刑部郎兼四库馆纂修官的职务,决计远离辗转十多年的喧嚣官场。仕途尽头,人生路口,登山临雪,把赞美之情与攀登以历绝美的人生之理融入苍山“风雪”中,实现了超然洒脱的心灵安放。
哲理之风雪:无限风光在险峰,苍山因负雪而奇绝,人生因乘雪而精彩,经历风雪,不断攀登,以历绝美!
辞旧迎新,告别过往,迎接新生
——泰山之旅是姚鼐人生的转折
中国的名人文士,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排解的泰山情结。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极大地拓展了胸襟抱负和思想境界。司马迁宣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激励自己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著述,并“藏之名山”,传诸后世。
姚鼐辞官之后登泰山,可以说是调节心情;两天一夜,跨越最难攀登的石磴,是意志的磨练,更是为了追寻理想。姚鼐把泰山当做自己的精神象征,象征着自己对内心理想的追寻。
在他们眼里,泰山是人生的标尺,人格的高度,精神的超越。
(八)主旨小结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怀和审美情趣。
(九)对比阅读——《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同样写自然山水对人心境、人生的启迪和救赎,但究其根本,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明确:苏轼在《赤壁赋》中先以一个悲情的“客”的形象出现,一悲英雄永逝(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二悲个体渺小(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三悲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四悲壮志难酬(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后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暂时对自己作出安慰。
纵观苏轼的一生:贬官——复官——干活儿——再贬官——再复官——再干活儿。其思想也遵循着得意——失意——再得意——再失意的圆圈轨迹。
姚鼐辞官后,立即去做自己所爱做的事,不受制于人,辞官著学。南归后的姚鼐主要于江苏和安徽一带教学著书,学生满天下。
理解性默写:
(1)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的句子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2)姚鼐《登泰山记》中“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两句,描述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
(3)姚鼐《登泰山记》中“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两句,写高高耸立的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面观日出的主要活动埋下伏笔。
(4)姚鼐《登泰山记》中“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通过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突出了登山之艰险,进一步点明了风雪中登山的特点。
(5)姚鼐《登泰山记》中“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
(6)《登泰山记》中“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两句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7)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在《登泰山记》中,写出了太阳从东海中升起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具有无比震撼的美的句子“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