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上语文园地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一上语文园地七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时 3
教学目标 1.认识“爷、奶、叔、姐、妹”5个生字;认读“哥哥、姐姐”等14个词语,读好轻声。 2.了解日字旁、女字旁所代表的意义,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复习巩固生字。 3.比较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能正确书写;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4.借助拼音把成语读正确、流利,并能背诵,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 5.尝试和大人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1.认读“哥哥、姐姐”等14个词语,读好轻声。 2.了解日字旁、女子旁所代表的意义,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比较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能正确书写。 4.借助拼音把成语读正确、流利;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 5.尝试和大人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孙悟空图片: 同学们,瞧,教师把谁带入了我们的课堂?他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们想去吗?不过,今天的花果山之旅,我们需要闯过“五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闯关吗? 2.出示“语文园地七”。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 1.识字加油站。 (1)过渡:勇敢机智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识字加油站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预设:同学们介绍得很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与生字宝宝交朋友。 (2)尝试认读,发现规律。 教师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孙悟空都有哪些家庭成员。 预设1: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 预设2:认准准确,请全班同学像他一样齐读。 预设3:大家跟老师一起拍手读。 教师过渡:读完这些词语后,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词语都是叠词,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教师指导: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指导学生读好轻声。 (3)看图读一读。 看看图中人物年龄大小,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和图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5)分类游戏,巩固识字。 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大声,拍手也非常的整齐。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分类的小游戏,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帮孙悟空把这些家庭成员正确的分类。 教师过渡: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家庭成员哪些是男的,哪些是女的?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接下来老师请男生读男的家庭成员,女生读女的家庭成员,男生先来,一二齐! 教师过渡:同学们看,家庭成员又被老师分成了三个类别,祖辈、父辈和同辈。同辈都有谁,第一、二组来读一读。 预设: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教师过渡:父辈都有谁,第三、四组来读一读。 预设:爸爸、妈妈、姑姑、叔叔。 教师过渡:祖辈都有谁,第五、六组来读一读。 预设:爷爷、奶奶。 三、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写一写。 (1)激趣促写: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唯独书写规则是他的弱项。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你们了,你们有信心攻克这一关吗?快来“字词句运用”挑战吧! (2)火眼金睛。 教师过渡:仔细观察标红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了”字第二笔是弯钩,“了”字第二笔是竖钩, 教师点拨:弯钩弧度较大,竖钩弧度较小。 预设2:“云”字第三笔是撇折,“山”字第二笔是竖折。 教师点拨:竖提提笔向右上,竖折折笔向右。 预设3:“儿”第二笔是竖弯钩,“四”字第四笔是竖弯。 教师点拨:竖弯钩有钩,竖弯无钩。 预设4:“我”字第五笔是斜钩,“山”字第二笔是竖折。“心”字三点要写得均匀,第二笔是卧钩。 教师点拨:斜钩像人站着,卧钩像人躺着。 (3)指导读帖,教师范写,学生临帖。 (4)师生交流,展评反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2.能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3.能朗读、背诵谚语,初步了解谚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上节课我们顺利闯关结束,孙悟空都十分佩服你们呢,这节课又要继续闯关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字词句运用 1.我的发现。 (1)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我的发现”中第二行生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示关注偏旁,学生回答:它们的偏旁都是女字旁。 教师提问:你能给这4个字分别组词吗? 预设:妈妈、奶奶、姐姐、妹妹。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在识字加油站学到的“奶奶、妈妈、姐姐、妹妹”这些词是和男的有关还是和女的有关? 预设:女的。没错,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大部分女字旁的字都和女的有关。 (2)迁移运用。 教师引导:再来看看第一行生字,这几个生字都是什么偏旁? 预设:这几个字都是日字旁。 教师提问:你能给这4个字分别组词吗? 预设:明天、晚上、昨天、时间。 教师过渡:现在同学们看一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预设:时间。 小结: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大部分日字旁的字都和时间有关。 2.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教师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可爱,书写得这样认真,孙悟空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1)四人一组,有顺序地观察图片,围绕图片上的人、事、物等内容写词语。 预设:山上、天上、牛羊、白云、小鸟、同学、我们、开心…… (2)学生在图上田字格中书写相应词语后展评。 (3)教师过渡:哪位同学可以试试结合图片和词语说一句话? 教师提示:只要是从图片中观察所得的内容都可以说,注意把话说完整。 预设:哥哥和妹妹在草地上奔跑。 教师过渡:你说得真好,请你再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哥哥和妹妹是怎么奔跑的呢? 预设:哥哥和妹妹手拉着手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 三、日积月累 1.教师过渡:孙悟空想送给你们几条成语,只有会读会背的同学才能拥有它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快来“日积月累”读一读吧! 预设: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栽、乘、行、足、竿、更、进”的发音。 2.多种形式朗读。 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他一向刻苦学习,所以期末考试取得了好成绩,这正是“ , ”。 (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换来的,“ , ”,我们也要为后代子孙多做好事。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小朋友要想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就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这就是“ , ”。 (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这学期你被评为“三好学生”,希望你不要骄傲,今后要“ , ”。 4.带着理解齐读成语,背诵成语。 教师过渡:理解成语的意思后,便于我们背诵。现在和孙悟空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下来。 5.交流搜集的八字成语。 教师过渡:你们谁还知道其他的八字成语,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2.尝试和大人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教师过渡: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她叫红红。她最近遇到了点麻烦事,我们帮帮她吧。有一天,红红在走廊里对同学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她说:“请不要大声说话!”红红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红红回答问题,红红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红红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她? 预设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预设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教师引导:看来,说话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教师范读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说说演演 1.仔细观察图中的内容说一说。 ●这是在什么地方? ●图中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应该是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2.学生观察后举手回答,教师总结。 ●阅览室/图书馆。 (1)这幅图上是阅览室里,一个小女孩在看书,一个小男孩走过来,问:“请问,这里有人吗?” (2)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都去过阅览室吧!在那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预设:要小声点,不然会打扰别人。 教师评价:说得对。在阅览室或图书馆里,声音要轻轻的,只要对方能听到就行了,避免打扰其他人。 (3)演一演:师生合作,开展模拟交际活动,全班就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老师办公室。 (1)这幅图上是小华捡到一块橡皮,跑进办公室交给老师。 (2)教师过渡: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预设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预设2: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大声说话会打扰到其他老师工作。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还能考虑到对其他人的影响,真懂事!假如我们就是小华,既要考虑怎么和老师说的讲清楚,还要考虑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以免打扰到其他老师。 (3)演一演:教师引导学生和同桌模拟练习,再面向全班模拟表演,集体评价。 ●教室。 (1)这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故事。 (2)教师过渡:给全班同学讲故事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预设: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教师小结:对,讲故事时要大声要让同学们都听得见。 (3)教师指名一两个同学尝试讲一小段故事,感知面对大家讲故事,要让同学们都听得见。 3.师生共同总结: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不同的场合要用合适的音量。 三、联系生活,情景判断 教师过渡: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请你观察下面的几个场景,判断一下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可以用熟悉的手势来表达,如大声用双手做喇叭状,小声则用食指做遮嘴状,中等声音则可不动。 (1)公交车上 (2)电影院里 (3)餐厅里 (4)演讲比赛现场 (5)联欢会表演现场 (答案:公交车上音量适中,既能让听你说话的人听清楚,也不打扰其他人;电影院里和餐厅里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演讲比赛现场和联欢会表演时要大声说话,以让所有人能听到你说话) 四、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过渡:瞧!孙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呢!我们也去听听吧——《猴子捞月亮》 2.教师过渡:现在请你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3.教师过渡: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细读。 (1)第1自然段。 教师过渡1:请学生读第1自然段。 教师过渡2:圈画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教师过渡3:请男女生赛读。 教师提问:交流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2)第2自然段。 教师过渡:喜欢这个自然段的学生一起读。 预设:指导感情朗读。 (3)第3、4自然段。 教师过渡:哪位同学想读一读第3自然段。 教师过渡:请全班同学一起读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 教师过渡:自己读,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提出要求:小组讨论你找到的答案。 教师过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们捞月亮的过程。 (5)第6、7自然段。 教师过渡:结果怎么样呢?齐读后两个自然段。 (6)教师总结故事内容。 一群猴子看到井里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到了水里,然后齐心协力捞月亮,结果老猴子发现月亮还高高地挂在天上。 5.和大人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点拨:爷爷奶奶做“老猴子”,读读“老猴子”说的话;爸爸妈妈做“大猴子”,读读“大猴子”说的话;自己做“小猴子”,说说“小猴子”说的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