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阅读1 秋天 课时 2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生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认识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认识自然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孩子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依次是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吧。(相机板书:秋天)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在刚才的画面里,你都看到了哪些内容?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 ——《秋天》。 5.齐读课题。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比观察,认识自然段。 (1)学生对比观察儿歌和《秋天》课文的对比图,想一想:《秋天》与之前学习的儿歌有什么不同? 预设:儿歌短,《秋天》长;儿歌开头没有空格,《秋天》有空格…… 教师总结:《秋天》不同于我们以前学习的儿歌,它是一篇课文,课文是由一个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2)借助课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数一数课文的自然段,并示范标上序号。 (3)学生照样子,在课本中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容易读错的字多读几遍。 (1)认读生字。 ①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含声母n、l的字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①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教师强调重点词语读音:“黄了”中的“了”是轻声。 ②去掉拼音齐读。 (3)学习偏旁。 学生自主观察课文后的认字表,说发现:“树”“叶”上面的红色小字分别是这三个字的一部分。 教师讲解:红色小字就是这三个字的偏旁,“树”的偏旁叫木字旁,“叶”的偏旁叫口字旁。 ①学生对比观察“木”及木字旁说发现:“木”字变成木字旁后,捺变成了一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木字旁跟树木有关。 ②学生对比观察“口”及口字旁说发现:“口”字变成口字旁后变得小了一些。引导学生说说含有口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只、啊) (4)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飞:学生看图做“飞”的动作(做动作)。 ②叶:口+十=叶 (熟字加一加)。 ③树叶:图片展示秋天的银杏叶,结合课文中短语“树叶黄了”,认读“树叶”(图文结合)。 (5)识字游戏——翻树叶卡片。 指名学生翻树叶卡片认读生字,也可以全班一起认读,教师正音评价。 (6)认读易错音。 ①“一”的变调。 A.同学们,你发现了吗?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带“一”的词语,你能读对吗? yí yì yí yī 一片片 一群 一会儿 排成个“一”字 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词语中的“一”字,再齐读“一”的变调词语,最后去掉拼音自主练读。 B.把词语放入课文中,读好带“一”的句子。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②轻声词。 A.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是轻声词,你能把轻声词读对吗? le le zi le 凉了 黄了 叶子 来了 多种形式读轻声词:学生借助拼音读——自主读——指名读——齐读,必要时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读好轻声词。 B.轻声词放入课文所在的短语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奏。 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叶子 来了 3.借助插图,整体感知。 观察课文插图,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 预设:天气、树叶、天空、大雁。 三、观察比较,书写指导 1.学习新笔画:横撇。 (1)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书写要点: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 (2)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了”。 (1)老师带读“了”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了”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横撇: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 ★弯钩:沿着竖中线写,稍微弯一点。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3.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了”和“子”,比较不同:“子”比“了”多一横。 4.学生自主练写“子”。 (1)老师带读“子”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子”的笔画。 (3)学生按照课本中的笔画提示描红:先写“了”,再写一横。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5)教师评价反馈。 四、课堂小结,检查字词 教师总结:今天你们表现真棒!认识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还学会了写“了、子”两个生字,真是收获满满,我们一起来玩字词快闪游戏,看看大家对字词掌握得怎么样吧! 第二课时 一、游戏热身,复习旧知 1.复习词语——树叶落了游戏。 教师指名学生认读树叶上的词语,也可全班一起认读。 2.复习课文内容。 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你还记得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吗? 预设:天气、树叶、天空、大雁。(板书:天气 树叶 天空 大雁) 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结合课本插图来感知秋天的特征。 二、精读课文,感知特征 1.学习第1自然段。 教师过渡:朗读第1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秋天的天气和树叶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预设: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树叶一片片落下来。 (1)感受天气的变化。 展示秋天和夏天的气温图,学生通过观察气温高低变化,发现气温特点。 预设:夏天温度高,秋天温度低。 教师总结:秋天天气凉了。(板书:凉) (2)感受树叶的变化。 ①展示秋天变黄的树叶以及树叶掉落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发现。 预设:树叶黄了;树叶一片片落下来。(板书:黄 落) ②展示一片树叶掉落和一片片树叶掉落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一片片”形容数量多。 指导学生随文识字“片”:篆文“片”像劈开的木片。用来形容平而薄的东西。 ③展示苹果及花朵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积累词语。 一片片叶子 一(个)(个)苹果 一(朵)(朵)花 (3)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提示学生关注停顿及重读。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学习第2自然段。 教师过渡:朗读第2自然段,结合课本插图说一说,秋天的天空和大雁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预设:天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1)感受秋天天空的美丽。 ①展示秋天的天空图片,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天空的美丽。(板书:蓝 高) ②展示课文原句及换词后句子,指名学生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天空的美丽。 天那么蓝,那么高。 天非常蓝,非常高。 教师点拨:“那么……那么……”表现的程度深。 ③词语积累:展示棉花糖及菊花图片,引导学生仿写“那么( )那么( )”词语。 那么(白)那么(甜) 那么(黄)那么(香) (2)感受大雁飞行的样子。 ①展示大雁飞行时不同队形的图片,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大雁飞行时队形的变化。(板书:南飞 “人”字 “一”字) ②展示大雁“人” 字队形和“一”字队形的图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一演大雁飞行时的样子。 (3)多种形式朗读第2自然段,在朗读中要流露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①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一”的变调。 ②借助插图,男女生对读,看哪组能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③想象课文中美丽的秋景,全班齐读,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学习第3自然段。 教师过渡:大声朗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预设:啊!秋天来了!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两个感叹号,体会感叹号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齐读第3自然段,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重读“啊”,语气强烈。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教师:秋天的天气、树叶、天空、大雁都是那么美丽,作者是多么喜爱秋天啊!(板书:喜爱)你是不是也像作者一样对秋天充满了喜爱之情呢?快来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课文吧! 伴乐齐读课文,感受美丽的秋天,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三、指导背诵,仿写句子 1.教师过渡:读完课文后,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你能借助图片背一背这篇课文吗? (1)小组合作,借助图片每人背一句,练习背诵。 (2)全班齐背课文。 2.展示课文原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仿说句子。 秋天来了,树叶黄了。 秋天来了, 。 预设:小草黄了/鸭梨黄了/葡萄紫了/水稻熟了…… 四、观察比较,练习书写 1.指导书写“人”。 (1)老师带读“人”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人”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撇从竖中线起笔,捺在撇的中上部起笔,捺脚与撇尖齐平。 (3)学生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2.学生观察比较田字格中的“人”“大”后说发现:“大”比“人”多一横。 3.指导书写“大”。 (1)老师带读“大”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大”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横从横中线起笔,长短适中。 ★撇写成竖撇。 ★捺在横中线下起笔,捺脚比撇尖略低。 (3)教师范写,学生先描红再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回顾课文:这篇课文抓住秋天的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写出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相信学过这篇课文后,大家都会喜欢美丽的秋天,那你知道美丽的秋天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首歌曲,看看秋天到底是什么时候来的。 歌曲:《秋天什么时候来》 作词:崔增录 等到苹果羞红了脸,秋天秋天她就来。 等到高粱累弯了腰,秋天秋天她就来。 等到菊花黄,等到棉花白,等到我背上花书包,秋天她就来。 等到燕子往南飞,秋天秋天她就来。 等到豆荚笑开怀,秋天秋天她就来。 等到菊花黄,等到棉花白,等到我翻开新课本,秋天她就来。 3.这节课你学习得怎么样?一起来做做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文是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课文。季节的变化,直观上学生是不陌生的,但如何将所见变为所写,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范例。教会学生学习课文则是万事开头难的第一难,难在学生的脑海里完全是未知的,因而教师要一步一步地教扶。 成功之处: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结合图片、视频等多种素材,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秋天的景色中,使他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2个偏旁,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偏旁,偏旁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2个偏旁是由以前学过的字变化而来的,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让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这2个偏旁。 生字认读环节,我在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的基础上,相机补充了多种识字方法,降低了识字难度,如做动作、加一加等,力求做到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我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是从“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男女生分组读、伴乐读、齐读等,来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景物的变化,体味秋天的情趣。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本课教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在小组合作环节表现出了配合度不高的情况,后续需要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特别是对于一两个比较好动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还需多费苦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