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赠刘景文》是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写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秋末冬初的景色为背景,前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描绘了荷花凋谢、菊花傲霜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的高洁品格。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则议景抒情,勉励好友珍惜时光,乐观向上,即使到了人生的秋冬季节,也能收获成熟的心境和成果。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丰富,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基础,能够初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这首诗描绘的秋末冬初景象,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景象相契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然而,学生可能对诗中某些词语的理解存在困难,如“擎雨盖”、“傲霜枝”等,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引导。同时,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诗人通过景物表达的情感和哲理,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菊、残、君、橙、橘、径”等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等4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小组读、配乐读等,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结合图片和多媒体资源,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景物和情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诗歌中的疑难之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感受秋天是收获和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诗歌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歌中“擎雨盖”、“傲霜枝”等词语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理解诗人为什么认为秋天最好的景色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秋天的感受和看法。教师引导: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揭示课题:出示诗人苏轼的画像和《赠刘景文》的题目。介绍诗人苏轼及其写诗的背景。苏轼(1037-1101),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二)初读诗歌自由读诗: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音:指名朗读诗歌,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引导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并尝试组词。教师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和字形,如“残”、“君”等。(三)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 ) 课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教师一边描述一边展示荷叶的图片。(出示课件:秋天荷叶图片)教师:看到秋天荷叶的图片,那同学们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叶变得怎样了?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板书:荷尽)引导理解字词的意思。(出示课件 )荷尽:荷花已经调谢,荷叶已经枯敗。擎:举,向上托。2、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蜷缩)图中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怎样的菊花呢?(坚强不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菊残犹有傲霜枝)(出示课件 引导理解字词的意思。(出示课件 )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做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反复朗读“菊残犹有傲霜枝”。对比朗读。前两句诗写景,“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课件: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霜斗寒。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 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课件: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在诗人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出示课件 )出示橙子、橘子成熟的图片。教师:除了橙子、橘子 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书:橙、橘、秋之美)所以诗人苏轼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好友刘景文以勉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四)细读品味,理解诗意理解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擎雨盖”、“傲霜枝”等。出示图片或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理解诗意: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图片理解诗意。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这橙黄橘绿的时节啊!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释诗歌的意思,并板书关键词语。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情感:教师提问: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感受秋天是收获和美丽的季节。(五)朗读背诵,体会意境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小组朗读,比赛谁读得好。配乐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背诵诗歌:学生尝试背诵诗歌,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学生齐背诗歌,巩固记忆。(六)拓展延伸,丰富积累欣赏其他写秋天的古诗:教师出示其他写秋天的古诗,如《山行》、《暮江吟》等。学生自由朗读这些古诗,感受不同诗人笔下的秋天。讨论交流:教师提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和魅力。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或小诗。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菊残描绘出秋末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 荷尽、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赠刘景文》这首古诗。收集其他写秋天的古诗,准备在下次课上分享。完成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或小诗。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谈话导入、初读诗歌、细读品味、朗读背诵、拓展延伸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和分享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