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文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开,讲述了一位学生在学校扮演老虎却遭遇尴尬经历的故事。文中,主人公对于扮演老虎充满期待,但在实际表演中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反而显得笨拙可笑。这一转折不仅让读者捧腹大笑,更引发了对成长中挫折与自信的深刻思考。课文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领悟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有的态度,学会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又耐人寻味。学生能够通过文章中的情节,理解主人公从期待参加演出到扮演老虎失败,再到寻找失败原因的心理变化过程。文中通过老师的语言、神态和同学们的表现侧面烘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不仅能够锻炼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引发对成长中挫折与困惑的思考,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囊、羡”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露、角、啊、哄、唉”,会写“殷、段”等13个字,会写“文艺、表演”等16个词语。
2、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3、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4、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对老虎的主观认知。
学生回答:没错,这个动物就是森林之王——老虎。提到老虎,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只要与虎有关,都可以讲一讲。
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说虎的别称、虎的习性、虎的成语或俗语、虎的名画、虎的故事等。
教师小结:从刚刚的发言中,你们体会到老虎给人的最强烈的感受了吗?(引导学生回答“凶猛、威武”等内容)
出示课题,解释词语,引导质疑。 -过渡:老虎给人的印象一向是凶猛威武的,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标题却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在字典里,“窝囊”有无能、怯懦的意思,也有因受委屈而烦闷的意思。这个词,怎么会和大老虎联系在一起呢?“窝囊”的老虎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叶至善:著名科普作家、编辑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长子。曾任开明书店编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中学生》杂志主编。
写作背景:本文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羡慕同学们在班级文艺演出时能表演节目,并期盼自己也能参加表演,终于有机会进行演出扮演一只老虎,到认为自己演出没成功,最后一直寻找失败原因的心理历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童年时期执着的向往。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提示:预留充分的自读时间,让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在有疑问的句子旁打问号。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识字方法:“囊”是鼻音,可通过词语“窝囊”识记;“露、角、哄”是多音字,可以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音、义辨别;“逃、挖、砸”等字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理解字义;“裤、锅”等字可以结合相关图片进行理解,还可以做同类项生字汇总,如关于服装的生字、关于厨房用具的生字等。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同时思考问题。
阅读与思考:A.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核心人物是谁?(人物有“我”、老师、演哥哥的小朋友;“我”是核心人物。)
B.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是什么?(“我”扮演一只大老虎;结果演砸了。)
C.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
4、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提示: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交代得非常清晰,教师应引导学生按此顺序划分层次,总结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期待参加文艺表演。
第二部分(第3~16自然段):写“我”排练节目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17~20自然段):写“我”演出时的紧张和狼狈。
第四部分(第21~22自然段):写“我”演出后寻找失败的原因及内心的困惑。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期待参加文艺表演。
A. 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提示:联系前文的“羡慕”一词以及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作者当时的心情应该是什么样的。
B. 分派到最后,她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哪些词语让你觉得用得很有深意?你能从中体会到班主任的内心活动吗?)
提示:先帮助学生回忆有关人物描写手法的文学知识,然后顺势得出本句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结论。再紧扣“最后”“半晌”“下决心”“就这样”等词语,联系前文“我”一直没上过台,以前的角色都是由其他小朋友获得的等内容,分析班主任的真实想法。
排练时的情况。
“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他撇了撇嘴。 提示:先通过给句子换说法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文中小朋友话里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撇嘴”一般表达什么情绪(不屑、不满、不以为意……)进行准确理解。“豁虎跳”是本文的矛盾所在。
真没想到事到临头还会出现危机。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 提示:联系前面所讲的演哥哥的小朋友的态度,如果老师采纳了他的意见,那么“我”会面临什么后果,而“我”之前的态度又是什么,从而得出“我”此刻的心情。
“记住了!”我连忙答应。 提示:借朗读揣摩“我”此时的心情。可先由学生逐个朗读,再由教师范读。
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大老虎!”(这句话写的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 提示:这是对老师的语言描写,大量的短句和问号、感叹号抒发了老师的强烈情感,侧面说明“我”缺乏表演的技巧。
E. 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也只好将就。(小得意) - 提示: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虽然他人不满,但自己得到了老师的默许,此时会是什么感受?
(3)演出时的表现。
A.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提示:先抓住“哄堂大笑”这个词,引导学生想象“我”什么样的出场会引来大家这种反应;然后抓住“一阵热”一词,体会“我”听到大家的反应后的心理。
B.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四)课堂小结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通过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扮演老虎的难忘经历,表达了对于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勇敢追求梦想、不畏困难、勇于自我表现的积极人生态度的向往与肯定。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准备下节课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2. 走进老虎,了解老虎的习性,课后交流。
(六)板书设计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期待表演——充满自信
排练艰难——表演窝囊
紧张反思——羞愧不已
(七)教学反思
在教授《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课文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成长中的挫折与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主人公的内心变化,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主人公的情感波动。同时,我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做法。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不同学生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处理方式存在差异,我应该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通过这次反思,我深刻认识到,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过程。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收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