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通过描述画作内容,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及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教材分析可以着眼于其结构清晰、文笔精致的特点,全文围绕“名扬中外”四字展开,通过对画作朝代、作者、画面内容及保存现状等的介绍,分析了画作名扬中外的原因。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是小学三年级年级学生,他们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往往缺乏深入了解和细致观察的能力。学生可能对《清明上河图》有所耳闻,但对画作背后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细致观察画面,感受画作的魅力,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保存、官吏”等词语,能运用已学的方法理解“一乘轿子、传神、惊扰”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运用已学的方法读懂每一个自然段和整篇课文的意思。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已学的方法理解词语,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吗?它为什么被称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预设:这幅画是谁画的?这幅画都画的什么?为什么这幅画名扬中外?
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简介,了解这幅画的基本情况。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一起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认读以下词语,并说说划线的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词语:汴梁、保存、撑船、摊贩、官吏、作坊、形态各异、悠闲、溜达、惊扰、拽住、毛驴、传神、一乘轿子。
检查词语认读情况,纠正读音,理解词语意思。
预设: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悠闲、溜达、惊扰”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传神”。
(3)查字典理解“作坊、一乘轿子”等词语。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交流汇报。
预设:课文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历史价值。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这段主要写了《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保存情况。
(2)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相关信息,学生对照课文填写。
预设:
年代:北宋
作者:张择端
大小: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画面内容: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保存情况: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提问: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我感受到这幅画很大,画的内容很丰富,而且保存得很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这段主要写了《清明上河图》上人物众多,各行各业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2)提问: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人物众多的?
预设:我从“五百多个”“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等词句中体会到人物众多。
(3)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人物众多。
(4)提问:你还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我从“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等词句中体会到张择端的画技高超。
(5)指导朗读,读出对张择端画技的赞叹之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这段主要写了《清明上河图》上街市热闹非凡。
(2)提问: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街市热闹的?
预设:我从“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等词句中体会到街市热闹。
(3)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街市热闹。
(4)提问:你还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我从“画上的这些人物,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等词句中再次体会到张择端的画技高超。
(5)指导朗读,读出对街市热闹的赞叹之情。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这段主要写了一个有趣的场景。
(2)提问:这个场景有趣在哪里?
预设:这个场景有趣在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冲,马的前蹄刚踏在桥上,后蹄还在半空中。可那个赶马人,却被小毛驴惊扰了,他连忙回头来赶小毛驴。
(3)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场景的有趣。
(4)提问:你还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我从“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等词句中体会到张择端的画技传神。
(5)指导朗读,读出对场景有趣的赞叹之情。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这段主要写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2)提问:这幅画的历史价值体现在哪里?
预设: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3)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这幅画的历史价值。
(4)指导朗读,读出对这幅画历史价值的赞叹之情。
(四)赏画读文,感悟语言
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全景图,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找一找自己刚才读到的内容。
提问:欣赏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我感受到这幅画很大,画的内容很丰富,而且画得很传神。
指名配乐朗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优美。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搜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更多资料,进一步了解这幅画。
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向家人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这幅画。
六、板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总体介绍: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保存情况
画面内容:人物众多、街市热闹、情景有趣
历史价值:看到古都风貌、百姓生活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不仅展示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百姓生活,更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观察图片、交流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和画面的魅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打造高效、有趣的语文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