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考点梳理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考点梳理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考点梳理
第一步:学习目标整合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介绍动物。
2.深化对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关爱动物,亲近自然,尊重生命。
3.学习简练生动的语言和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重难点 读懂“本真之美”“自然之美”,树立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生命观,学会平等地尊重每一个生命。
第二步: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步: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字词积累
污涩(sè) 相称(chèn) 红绫(líng) 怂(sǒng) 恿(yǒng)
一缕(lǚ) 妄(wàng )下断语 怅(chàng)然 蜷(quán)伏 惩(chéng )戒
缀(zhuì)行 屠大窘(jiǒng) 苫(shàn)蔽成丘 弛(chí)担持刀 眈(dān)眈相向
目似瞑(míng) 隧(suì)入 狼亦黠(xiá)矣 哺乳(bǔ) 羞怯(qiè) 驯养(xùn) 禁锢(gù) 匍匐(pú fú) 障碍(ài) 滑翔(xiáng) 收敛(liǎn)
余晖(huī) 鹦鹉(yīng wǔ) 怪诞不经(dàn) 神采奕奕(yì)
嗔怪:对人表示不满。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
需索:索取,需求。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畏罪:犯了罪怕被制裁。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害怕,不敢去做某一件事,就好像手里提着自己的心,自己的胆悬在半空中一样。
文言文重点:
其 代词
恐前后受其敌 (两狼)
场主积薪其 (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 (柴草堆)
一狼洞其中 (柴草堆)
隧入以攻其后 (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 (后狼)

投以骨 (介词,把)
以刀劈狼首 (介词,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表目的的连词,来,用来)
盖以诱敌 (表目的的连词,来,用来)

复投之 (代词,代狼 )
又数刀毙之 (代词,代狼 )
亦毙之 (代词,代狼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久之,目似瞑 (音节助词,不译)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结构助词,的)

屠乃奔倚其下 (连词,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 (副词,才)
词类活用
1.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2.狼不敢前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3.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4.意将隧入
“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一词多义

止有剩骨 仅,只
一狼得骨止 停止
2.敌
恐前后受其敌 动词, 攻击
盖以诱敌 名词,敌方
3.前
而前狼又至 形容词,前面的
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4.意
意暇甚 名词,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动词,想要、打算
古今异义
几何 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今义:几何学,数学的一个分支。
特殊句式
倒装句
投以骨(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骨投”)
省略句
复投之(句首省略主语“屠户”)
场主积薪其中(剧中省略介词“于”,应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方欲行(句首省略主语“屠户”)
文学常识积累:
1.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著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及散文集《佝偻集》等。
2.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中篇小说集《初夏》,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告别白鸽》等。《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3.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代表作《沙乡年鉴》。
4.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该书中收录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中心思想:
《猫》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 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自责,进而也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即做事不能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冤枉了别人,而对方又难以辩解,那会给自己留下更大的痛苦。
《我的白鸽》本文记述了老舅送"我"一对白鸽,"我"喂养它们的同时,"我"的情绪也变得冷静和清醒,后来这对白鸽生养了一对幼白鸽,在"我"的鼓励下,它们一起飞翔在白鹿原上空。作者在质朴的叙述中表达了对家乡山川田园的热爱,对关中乡土文化的执着坚守和对两代白鸽的喜爱,对生命的欣赏和赞美。
《大雁归来》本文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呼吁人们保护、珍爱野生动物。
《狼》文章通过写一个屠户智取两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凶残、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告诫人们:对待像狼这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要善于斗争。
五、答题模板
1.赏析动作描写的好处
答: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的方法,通过“……”“……”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的形象,表达了……。
正侧面、反面描写的作用?
答:(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2)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3)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凸显主题。
阅读课文《猫》,赏析以下动作描写的好处:
(1)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
答: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跃”“晒”“跑”对第二只小猫“更活泼”进行举例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小猫的形象,也为后文中这只小猫被人捉去(亡失)做了一个暗示和埋下了伏笔。
(2)它躺在露天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答: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芙蓉鸟被咬死后,“我”找花白猫“兴师问罪”时它的状态,一方面突出了它的懒惰和不活泼,另外“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是作者愤怒心情的主观臆断,也是造成误解的原因。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中考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字音字形、了解汉字演变历程,积累主要词语含义,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亲近自然、真爱生命,对待同一问题做到多元化多角度思考。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记叙文中生动的动作描写,品味其内涵,并学习正侧面描写等凸显描写对象特征的写作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学习“志怪小说”借鬼神讽刺现实的写作形式。
1.阅读下面的材料,之后填空。
“狼”是个形声字。《说文》的解释是“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认为“狼”是一种类似于狗的动物。甲骨文的“狼”,字形左边是“良”,表示①_____________,右边是一只“狼”的形状。小篆的“狼”字,左边变成了“犬”字。“狼”这种动物性格凶猛,所以“狼”也用来代表②_____________,如成语“③_____________”,就比喻把敌人或坏人引入内部。
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关爱动物”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2.为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同学们决定进行一次调查。你负责调查表的设计,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
调查目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形式 走访
调查问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次活动中,小明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显示,1970年—2018年间,受监测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9%,其中鲨鱼和鳐鱼数量平均下降71%。报告指出,在世界范围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栖息地退化、外来物种入侵、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研究人员警告称,如果不能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1.5℃以内,气候变化可能成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
2024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多年来,我国通过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熊猫、亚洲象、东北虎豹、海南长臂猿、朱鹮、珙桐等珍稀濒危物种野生种群数量持续增长,逐步摆脱濒临灭绝的风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4.有同学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个8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路边用弹弓打鸟。如果你是该同学,该怎样劝阻这个小男孩?
[云南省2022届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蟋蟀
陆蠡
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箍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蛇;也从来不曾撕断蚱蜢的大腿,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多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哪!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墈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 的蟋蟀的声音所来自的方向。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露水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的盘诘,便立刻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
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我满足于自己手创的天地,我在沙中用手指掏出了一个小洞,在洞口放了两颗白米,一茎豆芽;白米给它当干粮,豆芽给它作润喉的果品。我希望这小小的庭园会比石滩上更舒适,不致使它想要逃开。
⑤在蒙蒙的雨天,我拿了这瓦盘到露天底下去承受这微丝般的烟雨,因为我没有看到露水是怎样落下来的,所以设想这便是它所喜爱的露了。当我看到乌碧的有美丽的皱纹的鞘翅上蒙着细微的雾粒,微微开翕着欲鸣不鸣似的,伴着一进一退地颤抖着三对细肢,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有时很久不下细雨,我便用喷衣服的水筒把水喷在蟋蟀身上。
⑥“听说蟋蟀至久活不过白露。”邻居的哥儿告诉我说。“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太冷。”“只是因为太凉吗?”“怕它的寿命只有这几天日子吧。”
⑦于是我翻开面子撕烂了的旧的皇历本,去找白露的一天,几时几刻交节。我屈指计算着我的蟋蟀还可以多活几天,不能盼望它不死,只盼望它是最后死的一个。我希望我能够延长这小动物的生命。
⑧我天天察看这小虫的生活。我时常见它头埋在洞里,屁股朝外。是避寒吗?是畏光吗?我便把这洞掏得更深一些。又在附近挖了一个较浅的洞。
⑨“能有一年不死的蟋蟀吗?”我不止一次地问我的母亲。
⑩我屈指计算着白露的日期。终于在白露的前五天这可怜的虫便死了。天气并不很冷,只在早晨须得换上夹衣,白昼是热的。
我用一只火柴盒子装了这死了的虫的肢体,在园子的一角,一株芙蓉花脚下挖了一个小洞,用瓦片砌成了小小的坟,把匣子放进去,掩上了一把土,复在一张树叶上放了三粒白米和一根豆芽,暗暗地祭奠了一番,心里盼望着夜间会有黑衣的哥儿来入梦,说是在地下也平安的吧。
“你今天脸色不好。着了凉吗,孩子?”母亲这样说。
(选自《大家小文》,有删改)
5.认真阅读全文,在下面图表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6.阅读全文,请对下面的加粗词语和句子作简要赏析。
(1)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
(2)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
7.文章的标题是《蟋蛑》,可第①②段却不直接写蟋蟀,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8.“你今天脸色不好。着了凉吗,孩子?”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以这句话结尾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小羊羔
鲍尔吉·原野
在伊胡塔草原那边,今年也发了水。水退了,仍在地面盈留寸余。远望过去,草原如藏着一千面小镜子,躲躲闪闪地发亮,绿草尖就从镜子里伸出头来。马呢,三两成群地散布其间。马真是艺术家,白马红马或铁青马仿佛知道自己的颜色,穿插组合;又通点缀的道理,衬着绿草蓝天,构图饱满而和谐。
这里也有湖泊,即“淖尔”。黑天鹅曲颈而游,突然加速,伸长脖子起飞,翅膀扑棱扑棱,很费力,水迹涟涟的脚蹼将离湖面。我想,飞啥?这么麻烦,慢慢游不是挺好吗?
湖里鱼多,牧民的孩子挽着裤脚,用破筐头一捞就上来几条。他们没有网和鱼竿。我姐笑话他们,说这方法多笨。我暗喜,感谢老天爷仍然让蒙古人这么笨,用筐和脸盆捞鱼。我非鱼,亦知鱼之乐。
这些是我女儿鲍尔金娜从老家回来告诉我的。
在我大伯家,有一只刚出生七天的小羊羔。它走路尚不利索,偏喜欢跳高。走着走着,“崩”地来个空中动作,前腿跪着,歪头,然后摔倒了。小羊羔身上洁白干净,嘴巴粉红,眼神天真温驯。有趣的事在于,它每天追随鲍尔金娜身后。她坐在矮墙上,它则站在旁边。她往远处看,它也往远处看。鲍尔金娜珍怜它,又觉得它很可笑。
小羊羔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站在矮墙上“咩咩”地叫。它的母亲随羊群从很远的草地上就要牧归了。天越晚,小羊羔叫得越急切。
这时,火烧云在西天逶迤奔走,草地上的镜子金光陆离。地平线终于出现白茫茫的蠕动的羊群,它们一只挨一只低着头努力往家里走。那个高高的骑在马上的剪影,是吾堂兄朝格巴特尔。
羊群快到家的时候,母羊从九十九只羊的群中蹿出,小羊羔几乎同时向母羊跑去。
我女儿孤独地站在当院,观看母亲和小羊羔拼命往一起跑的情景。
母子见面的情景,那种高兴的样子,使人感动。可惜它们不会拥抱,不然会紧紧抱在一起。
小羊羔长出像葡萄似的两只小角。那天,它在组合柜的落地镜里看到自己,以为是敌人,后退几步,冲上去抵镜子。大镜子哗啦碎了,小羊羔吓得没影儿了。这组合柜是吾侄保命为秋天结婚准备的。保命对此似不经意,他家很穷,拼命劳作仅糊口而已。但镜子乃小羊羔无知抵碎的,他们都不言语。
我嫂子灯笼对小羊羔和鲍尔金娜的默契,夸张其事地表示惊讶。在牧区,这种惊讶往往暗含着某种佛教的因缘的揣度。譬如说,小羊羔和鲍尔金娜前生曾是姐妹或战友。
(选自鲍尔吉·原野《原野上的原野》,有删改)
[注]文中的保命、灯笼都是人名。
9.关于牧民孩子捞鱼的方法,为什么“我”姐笑话他们笨,而“我”却暗喜他们笨?请简要回答。
10.小羊羔和母亲团聚时,“我”女儿“孤独地站在当院,观看母亲和小羊羔拼命往一起跑的情景”。请根据上下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写鲍尔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
11.细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情感。
12.阅读下面的对话和链接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甲:《小羊羔》的语言太有意思了!你看开头写雨后草原的那句,写得真是细腻、活泼。草原和草尖像极了顽皮的孩子:一个身藏一千面小镜子,躲躲闪闪地发亮;一个在镜子里探头探脑。
乙:是的。还有“小羊羔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一句,乍一看没什么特别之处,但细细咀嚼,又很特别。老师常说,说话要有分寸,不能绝对化,这样才稳妥严谨。这话说得有道理,一般情况下,我们也确实习惯用稳妥的写法来表达。但这里写小羊羔,就是要绝对化,就是要说“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才好。如果是“每天下午四点钟左右”,看上去严谨稳妥,但读上去没那个劲道。
甲:嗯嗯。如果要严谨稳妥,那“草原如藏着一千面小镜子”也得改成“一千面左右的小镜子”。难道作者数过,小镜子不多不少正好一千面?显然不可能,他是有意这么写的。
……
[链接材料]
写文章是把每个字拍一拍,拍醒,让它们站起来,让它们活过来。我认为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让语言活过来。比如,在叙述或描写中,前一辈的写作者说“草生长着”,说完之后,他就把这句话给说死了。你得重新说,说“草不躺着,它们站立在宽厚的泥土上”,这就活过来了。
作家需要警惕语言被固化,思维被固化。一个作家如果喜欢用习惯的、他人的写法写作,实际是拉着一车僵尸,而不是生灵。这就很难让语言变得优美、细腻、准确、生动。
(鲍尔吉·原野语,摘编自《草原覆盖着语言的光芒》)
问题:读了上面的材料,关于“小羊羔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的表达效果,你有什么新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
[甲]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③,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④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⑤虞惇(dūn)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⑥!然野心不过遁逸⑦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⑧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注]①畜(xù):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sì):等待。④啮(niè):咬。⑤从侄:堂侄。从,堂房亲属。⑥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诬,虚假、虚妄。⑦遁逸:逃跑。⑧贻患:留下祸患。
13.下列加粗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得骨止 更不止于野心矣
B.狼不敢前 犬又如前
C.转视积薪后 惊起周视
D.屠自后断其股 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5.甲文中的“假寐”和乙文中的“伪睡”目的有什么不同?
16.两文中的狼有何共同特征?作者对它们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及解析
1.答案:①字音;②凶狠的人或动物;③引狼入室
解析:①可以根据“良”的读音,判断左边表示字音。②根据“狼”的字面意思,把握其比喻义。③结合语境,根据“把敌人或坏人引入内部”,可以写出相应的成语。
2.答案:[示例]①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
②本地区主要有哪些野生动物?
③本地区政府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3.答案:根据材料一可知,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化是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则材料提示我们,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国家和公民共同努力。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结合材料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栖息地退化、外来物种入侵、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气候变化可能成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可知,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化是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二“我国通过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珍稀濒危物种野生种群数量持续增长,逐步摆脱濒临灭绝的风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可知,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则材料提示我们,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国家和公民共同努力。据此作答即可。
4.答案:[示例]小弟弟,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它们才更美好,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而不应该伤害它们,请你停止这样的行为,好吗?
5.答案:(1)养蟋蟀;(2)哀悼(缅怀、怀念);(3)爱护(珍爱、保护)动物
解析:本题考查对情节的梳理与概括。首先,根据图表所给的情节,明确第(1)空对应情节所在的段落。第③段写“捉蟋蟀”,第 段写“葬蟋蛑”,故应概括第④一⑩段的内容来填写第(1)空。阅读可知,这几段主要写“我”养蟋蟀的经历。分析第(2)空可知,该空应填写“我”葬蟋蚌时的情感。可从第 段入手。由第 段中的“暗暗地祭奠了一番,心里盼望着夜间会有黑衣的哥儿来入梦”和第 段中的“脸色不好”可知,“我”的情感应是哀悼、缅怀、怀念等。第(3)空要求补写本文体现的主题。结合第①②段的内容和“我”与蟋蟀的故事,可知本文的主题是“爱护动物,珍爱生命”。
6.答案:(1)“蹑手蹑脚”生动描写了“我”跑时轻手轻脚、生怕惊吓到蟋蟀的情形;“贴”字则传神地写出了“我”找蟋蟀时的专注和投入。
(2)通过心理描写,写出了“我”仿佛化身蟋蟀,与之合为一体的独特感受,表达了“我”对蟋蚌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第(1)题要求从加粗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在句中写出了“我”跑时轻手轻脚、生怕惊动蟋蛑的情形;“贴”在这里是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细辨蟋蚌声音所在方向时的专注和投入。第(2)题没有给出具体的赏析角度。作答时,应认真分析句子,找出最佳角度进行赏析。该句中“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是对“我”心理的描写,写出了“我”仿佛化身蟋蚌,与之合为一体的独特感受,表现了“我”对蟋蚌的喜爱。
7.答案:第①段用一张图画引出“爱护动物”的主题;第②段用排比句充分渲染和烘托情感;为下文写偏爱蟋蟀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探究。细读第①②段,第①段由一张图画引入,突出“爱护动物”的主题;第②段叙述自己从来不会残害动物,运用排比句式,紧扣主题,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两段虽然没有写到蟋蟀,但为下文写对蟋蟀的喜爱做了充分铺垫。
8.答案:间接写出了孩子深切的悲伤和痛苦;给读者留下品味和想象的空间;让读者也感受到了孩子的悲伤(产生共鸣);照应“我”躲着母亲捉蟋蛑等情节;写出母亲对孩子的关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结尾段表达效果的把握。作答此类试题,一般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该段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从侧面表达了“我”的伤心和悲痛之情,给读者留下了品味和想象的空间,使读者感受到“我”的悲痛;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我”躲着母亲捉蟋蛑等情节。
9.答案:“我”姐关注的是孩子捞鱼的数量,孩子们工具落后,捞鱼有限,故而笑话他们“笨”;“我”从保护鱼的角度出发,希望他们捞得越少越好,故而暗喜他们方法“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根据题干,可锁定答题区间为第三段。然后结合语境,围绕牧民孩子捞鱼的相关内容,从“我”和“我”姐的视角分别分析。
10.答案: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可联系鲍尔金娜所见情景和她当时的处境展开描写。
示例:快跑,小羊!羊妈妈,给小羊一个拥抱吧,她快一天没见你了。我呢?我的妈妈呢?我也要回家,我要赖在妈妈怀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第八到十段描写了鲍尔金娜观看母亲和小羊羔拼命往一起跑的场景。联系上文可知,小羊羔每天下午四点钟就会停止玩耍,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由此可以推断,鲍尔金娜看到母亲和小羊羔拼命往一起跑的时候,可能会在心里给小羊羔加油,为羊妈妈和小羊羔的团聚而感动、欣慰。根据“我女儿孤独地站在当院”可知,当时的鲍尔金娜是孤独的,小羊羔和妈妈的团聚很可能会让她想起自己的妈妈。本题开放性较强,考生联系鲍尔金娜所见情景和她当时的处境,以鲍尔金娜(第一人称)的口吻展开叙述即可。
11.答案:对小羊羔的喜爱;对世间真情的赞美;对牧民宽厚、淳朴、善良品性的赞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许。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题干要求考生立足全文简要概括作答。文章描写了草原的美丽风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记叙了鲍尔金娜和小羊羔的美好相处,其中重点描写了鲍尔金娜观看小羊羔和羊妈妈团聚的场景。由此可见,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许,对小羊羔的喜爱和对世间真情的赞美。而结合牧民孩子用破筐头捞鱼、贫穷的保命对小羊羔宽容等情节可知,作者还在文中赞美了牧民宽厚、淳朴、善良的品性。
12.答案: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内容表达、语言特点、语言创新”等方面作答。
示例:“每天下午四点钟……”,从一心玩耍到专心等待的准时切换,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小羊羔对母亲归来的期盼以及它认真、可爱、独特的形象特点。这有意不求稳妥的精确,也是表达上的夸张,给文章带来了调皮、幽默的色彩,能让读者领略语言被“拍醒”后的丰富表现力。
解析:本题借对话和链接材料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和语言的赏析。根据对话可知,其意在表明文章的内容表达不必刻意追求严谨稳妥,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绝对化。根据链接材料可知,作者提倡把文字“拍醒”(即语言的创新),让语言活过来;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不要让语言和思维固化,这样语言才能优美、细腻、准确、生动。考生可根据这些观点,从内容表达、语言特点、语言创新等角度对“小羊羔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这句话进行品析。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项,停止/仅,只是。B项,上前/以前。C项,两个“视”都是“看”的意思。D项,从/自己。故选C。
14.答案:(1)(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2)表面上很亲热,却暗中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句重点词:乃,才;悟,明白;寐,睡觉;盖,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一说承接上文,表示原因、理由;以,用来。(2)句重点词:阳,表面上,假装;阴,暗中。
15.答案:甲文中狼“假寐”是为了“诱敌”。乙文中富室主人“伪睡”是为了发现“群犬呜呜作怒声”的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甲文“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狼“假寐”是为了“诱敌”。结合乙文“闻群犬呜呜作怒声……乃伪睡以俟……犬阻之不使前也”可知,富室主人“伪睡”是为了发现“群犬呜呜作怒声”的真相。
16.答案:凶残、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事物形象和作者态度的能力。第一问,甲文“一狼径去……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写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然后闭着眼睛打盹,神情很悠闲,径直离开的那只狼实际上是绕到堆积的柴草后想从背后攻击屠户,另一只狼则假装睡觉来迷惑屠户,由此可见狼的凶残、狡诈;乙文“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写两只狼想趁着富人没睡醒时咬死他,表现出狼的阴险、凶残、奸诈。据此可知,两文中狼的共同点是凶残、阴险、狡猾、奸诈。第二问,由甲文“狼亦黠矣……止增笑耳”可知,甲文主要讥讽狼的狡猾;由乙文“狼子野心……更不止于野心矣”可知,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参考译文
[乙]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小狼)和狗也能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也很驯良,(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有一天,主人白天在住所的堂屋睡觉,听到狗群“呜鸣”地发出愤怒的吼叫声,(他)惊醒看四周,一个人也没有。当他靠着枕头又要睡时,狗又像以前那样。于是(他)假装睡着来等待,(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等他没睡醒时,将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于是(富人)把狼杀掉,留下了它们的皮。这事(是)堂侄虞惇说的。狼本性凶恶,确实不虚妄啊!但是凶恶的本性不过指想要逃跑而已;表面上很亲热,却暗中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这可不仅是野心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养这两只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例题解析
对接中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