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考点梳理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考点梳理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考点梳理
【学习目标整合】
1.看注释查字典解读文句,自主掌握全篇大意
2.自主探究思想内容(有时也包括作者的感情)和写法。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四种方法可运用
阅读文言文的前提是要掌握一些关键文言词语的含义。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发”“拂”等词就是本课需要重点理解掌握的文言词语,只有理解了这些关键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流畅地疏通文意。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不仅是阅读文言文的必要前提,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常见的考查题型主要有: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选择加点词语解释正确(或有误的一项)。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首先要学会积累。平时要注意积累文言词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然后将这些零散的义项聚集起来,进行分类整理记忆。特别要注意对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的词语的积累与整理。具体解题时可运用以下方法:
①语境分析法
即利用上下文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如“戒之曰”中的“之”,结合上下文意思可知,它在这里代指“出嫁的女子”。
②迁移联想法
中考所考查的文言词语,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因此,我们要善于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推断词义。
③成语对应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语,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文言词义。
④代入检验法
对于选择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境中检验,代入后句意准确而无滞碍者即为正确义项。
例题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①,芒②针为钩,荆筱③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④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曰:“臣闻先大夫⑤之言,蒲且子之弋⑥也,弱弓纤缴⑦,乘风振之,连双鸧⑧于青云之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⑨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沉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节选自《列子 汤问》)
[乙]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①纶:钓鱼用的丝线。②芒:稻麦等壳外顶端的芒刺。③荆筱:细荆条。④汩流:湍急的河流。⑤先大夫:这里指詹何已经逝去的父亲。⑥弋:射猎。⑦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便于收回的生丝绳。⑧连双鸧: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⑨放:仿效。
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义。
(1)纶不绝,钩不伸 绝:____________
(2)五年始尽其道 始:____________
(3)心无杂虑,唯鱼之念 念:____________
(4)大王治国诚能若此 诚:____________
答案:(1)断;(2)才;(3)考虑,想到;(4)如果
二、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疏通语句,正确翻译,而且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的分析。如本文中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应加以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在文言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常见的一种题型。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以下几种:
1.文中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请概括文中XX(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3.请对XX(人物)进行评价。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直接描写分析人物。就是从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的语句着手。
2.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来分析。
3.从评价性句子分析人物。从文中找出评价人物的句子,特别是作者的评论性语句,据此进行分析。
4.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仔细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然后进行分析。
例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昊反,延州诸寨多失守,仲淹自请行①。
先是②,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③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④出御贼。
明年正月,诏诸路入讨⑤,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寨,稍招还流亡,城⑥十二寨,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⑦。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
(选自《宋史 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①行:这里指前往御敌。②先是: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③钤辖:武官名。④更:轮换。⑤诏诸路入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入境讨伐(西夏)。⑥城:修筑城墙。⑦相踵归业:相继回归家园,恢复正常生产。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范仲淹的人物形象。
答案:从范仲淹主动请求守边,可以看出他爱国、有担当;从范仲淹分析敌我形势、制定守边策略,可以看出他谋略过人;从他修筑城寨、招抚流民,可以看出他关心百姓。
解析:由乙文第1段“延州诸寨多失守,仲淹自请行”可知,范仲淹忠勇爱国,在国家有难时主动前往御敌;由第2、3段范仲淹对敌我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用兵的建议被采纳可知,范仲淹领兵有方,军事才略过人;由第4段“请修承平、永平等寨……仲淹皆推心接之”可知,范仲淹修筑城寨,招抚流民,关心百姓。
三、赏析古诗词的语言
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凝练、浓缩、跳跃、抒情等特点。学习古代诗词,要学会赏析其语言,特别是其中的名句和用得精妙的词语。例如,本课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句子,以及其中的“见”“惊”等字,就是赏析的重点。
赏析古诗词的语言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字词的赏析和名句的赏析。
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1.本诗(词)中“XX”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本诗(词)中“XX”字能否用“XX”字替换?为什么?
3.本诗(词)中的“……(句子)”,历来被人推崇。请赏析其妙处
4.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句子)”。
赏析古诗词的语言要抓住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把握诗词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感情,领会诗词的意蕴。
具体解题时可运用以下方法:
1.字词赏析型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的语境义。
②分析该字运用的手法,描述诗句描写的景象。
③分析诗(词)句的意境或作者的情感。
常用答题格式:“XX”字在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手法(如“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等),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句子赏析型
答题步骤:
①分析句子运用的手法。
②描述句子描写的景象、意境及景物的特点。
③体会子蕴含的情感或哲理。
常用答题格式:这句诗(词)运用了……手法,描写了……景象(意境),突出了事物(景物)……的特点,表达了……情感(启示、哲理)。
例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首联中“深”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深”是茂盛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安城草木繁密而城池破败荒芜、人烟稀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城春草木深”的意思是“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深”在句中为茂盛的意思。联系上句“国破山河在”可知,此时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作者将国都的残破、百姓的离散与草木的茂密进行对比,为全诗渲染了荒凉凄惨的氛围。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单元核心素养对接中考】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皇帝) 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 空乏其身(财资缺乏)
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始一反焉(往返)
D.自将磨洗认前朝(将来,将要) 天子为动(被感动)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三章)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B.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三章)(他们)一生气,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C.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唉,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块怎么样呢?
D.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周亚夫军细柳》)居住没有地方,文帝来到,也无法进入(军营)。文帝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
3.下列对课文《周亚夫军细柳》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以下的军官骑马接送。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这两支部队将领的治军有方和军官们对天子的尊重。
B.皇帝的先头卫队到了细柳军营,没能进去。皇帝到了以后,也没能马上进入。在细柳营里,即使是皇上来,也要遵守军规。
C.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张得满满的,真是训练有素、时刻有备。
D.最后一节中写文帝对周亚夫的称赞,从侧面突出周亚夫将军卓越的军事才能,表现了周亚夫的“真将军”本色。
4.下列诗词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九万里风鹏正举。
5.下列关于《愚公移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不应以此结尾。
D.愚公跟智叟的矛盾是文中的主要矛盾,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也
填空。
7.《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名列御寇,_______时期_________家,___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
8.汝心之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我之死,_____________;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10.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D.“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将”是“拿,取”的意思,不是“将来,将要”。“天子为动”中的“为”是“被”,不是“被感动”。故选D。
2.答案:D
解析:D项翻译不准确,“居无何”的正确译文是“过了不久”。
3.答案:A
解析:A有误,“这两支部队将领的治军有方和军官们对天子的尊重”,不是作者要突出表现的内容。从作者的倾向性看,主要是通过这两个军营军纪不严,来突出周亚夫的“治军有方”。BCD正确。故选A。
4.答案:A
解析:A句中未使用典故;B句中“黄金台”使用典故;C句中使用赤壁之战的典故;D句中使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故选A。
5.答案:C
解析:C.《愚公移山》以神话作结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寄托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故事的主题。“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不应以此结尾”的说法是错误的。
6.答案:B
解析:A.句意为:他的妻子提出疑问。其:代词,他;B.句意为:你能拿山上的土和石头怎么办呢?其:副词,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C.句意为: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其:代词,他;D.句意为:怕他没完没了的干下去。其:代词,他。
7.答案:列子·汤问;列子;战国;思想;道
8.答案: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有子存焉;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和课文内容的把握。
9.答案:赞美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誓死报国的决心)。
解析:《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地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从诗人对战斗场面以及对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刻画可看出诗人对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
10.答案:示例一:肃杀的景象。从本诗中“霜重鼓寒声不起”一句看,此时天气已非常寒冷,可以想见当时的边塞应是草木凋零、一片萧条的肃杀景象。
示例二:绚烂的景象。本诗多处使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形成一种浓墨重彩、雄浑悲壮的美,秋色的绚烂可与整首诗画面风格一致。
示例三:两种理解都可以。无论哪种理解都有助于表现战争的悲壮惨烈,绚烂的景象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肃杀的景象则可以从正面烘托。
解析:“角声满天秋色,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的意思是: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秋色”一词可理解为秋天的色彩,这个词点明了当时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可据此分析“秋色”应该理解为肃杀的景象。结合“角声满天”“半卷红旗临易水”及“报君黄金台上,提携玉龙为君死”可知,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写出了将士们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的精神。“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人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秋色”更能衬托出战争的悲壮及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可据此分析“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